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遙控鑰匙改裝的外殼。
背景技術:
汽車遙控鑰匙是通過無線電對設備進行控制,多見于開智能門鎖。工作原理為:先從鑰匙發出微弱的電波,由汽車天線接收該電波信號,經電子控制單元識別信號代碼,再由該系統的執行器(電動機或電磁線圈)執行開/閉鎖的動作。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汽車遙控鑰匙的外殼,其存在的問題是容易從鑰匙圈上掉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汽車遙控鑰匙改裝的外殼,該外殼增設有鋼制結構的柱狀連接桿,能夠有效避免鑰匙圈的掉落。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遙控鑰匙改裝的外殼,該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殼體的上端面上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深度為2-3mm,第一凹槽內均勻開設有多個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貫穿第一殼體的底部,第二凹槽的深度為3-4mm,第一殼體的一端開設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的深度為2mm,第一弧形凹槽內固設有一用于掛設鑰匙圈的柱狀連接桿;
所述第二殼體的上端面上開設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內開設有第一長形槽以及用于放置電池的電池槽,第二殼體的一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對應的第二弧形凹槽,第二弧形凹槽內開設有第四凹槽,柱狀連接桿伸出的一端用于卡設在所述第四凹槽內;第二殼體的四個角處分別開設有圓形槽和第二長形槽。
優選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四個角處設有向外突出的突出槽。
優選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為2mm,第二凹槽的深度為4mm。
優選地,所述柱狀連接桿采用鋼制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通過螺釘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數量為四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帶來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增設有鋼制結構的柱狀連接桿,能夠有效避免鑰匙圈的掉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二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第一殼體,101、第一凹槽,101-1、突出槽,102、第二凹槽,103、第一弧形凹槽,104、鑰匙圈,2、第二殼體,201、圓形槽,202、第三凹槽,203、第二長形槽,204、第二弧形凹槽,205、第四凹槽,206、第一長形槽,207、電池槽,3、柱狀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汽車遙控鑰匙改裝的外殼,該外殼包括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通過螺釘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殼體1的上端面上開設有第一凹槽101,第一凹槽101的深度為2-3mm,第一凹槽101內均勻開設有多個第二凹槽102,第二凹槽102的數量可以為四個,三個,等等。第二凹槽102貫穿第一殼體1的底部,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為3-4mm,第一殼體1的一端開設有第一弧形凹槽103,第一弧形凹槽103的深度為2mm,第一弧形凹槽103內固設有一用于掛設鑰匙圈104的柱狀連接桿3,柱狀連接桿3采用鋼制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殼體2的上端面上開設有第三凹槽202,第三凹槽202內開設有第一長形槽206以及用于放置電池的電池槽207,第二殼體2的一端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3相對應的第二弧形凹槽204,第二弧形凹槽204內開設有第四凹槽205,柱狀連接桿3伸出的一端用于卡設在所述第四凹槽205內;第二殼體2的四個角處分別開設有圓形槽201和第二長形槽203。
優選地,第一凹槽101的四個角處設有向外突出的突出槽101-1,第一凹槽101的深度為2mm,第二凹槽102的深度為4m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