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器人,具體涉及一種觸摸感應式機器人。
背景技術:
老年陪伴機器人主要用途就是陪伴老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行業的應用潛力越來越被看好,小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作為陪伴型家用機器人他需要像人一樣給予體驗者合適的反應。最重要的就是人機交互,從聽覺、觸覺、視覺、語音等方面入手。
現有技術中的機器人,其觸摸部位一般都是外置結構,多次觸摸容易損壞,而且手感差,外形突兀,不夠美觀,感應位置固定,比較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置感應片結構,外形美觀,而且拆裝均比較方便,更耐損耗、感應區域更大的觸摸感應式機器人。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觸摸感應式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本體具有控制整個機器運行的控制組件,在機器人本體內六個部位植入感應片;
每個部位的外殼內部均開設有凹腔,凹腔內活動安裝一感應板,感應板的內側面嵌入設置一感應片;
感應片上設置有無線發射模塊及信號傳輸線,無線發射模塊及信號傳輸線的輸出端均連接控制組件。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感應片采用銅箔片。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感應片的上下端均設置有背膠,感應片通過背膠固定安裝于感應板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機器人的六個部位設置感應區,并采用內置式感應結構,相比同類按鍵結構,隱藏按鍵更耐損耗;在外觀上也更加符合仿人的設計,并且對于老人來說無需特意去尋找感應處,觸摸式感應技術的感應區域大,感應度靈敏,拆裝均比較方便,可以使老人具有更舒適的陪伴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包括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本體具有控制整個機器運行的控制組件,在機器人本體內六個部位植入感應片,六個部位為頭部、左手、右手、屁股、右耳和左耳。
每個部位的外殼3內部均開設有凹腔,凹腔內活動安裝一感應板1,感應板1的內側面嵌入設置一感應片6,當觸摸到感應片上時,通過無線或者有線方式同時傳輸給控制組件的CPU,然后機器人執行一系列的動作及聲音。
感應片6上設置有無線發射模塊5及信號傳輸線,無線發射模塊及信號傳輸線的輸出端均連接控制組件。
其中,感應片6采用銅箔片,感應更加靈敏,緊貼外殼內壁,觸摸感應效果更好。
本實施例中,感應片6的上下端均設置有背膠4,感應片通過背膠4固定安裝于感應板內,為了能夠將感應板拉出,可在感應板外部設置指甲扣2,方便托出感應板,以便于后期更換感應片使用。
在機器人上采用觸摸式感應技術,比同類作用的按鍵和隱藏按鍵更耐損耗;在外觀上也更加符合仿人的設計,并且對于老人來說無需特意去尋找感應處,觸摸式感應技術的感應區域大,感應度靈敏,可以使老人具有更舒適的陪伴體驗。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機器人的六個部位設置感應區,并采用內置式感應結構,相比同類按鍵結構,隱藏按鍵更耐損耗;在外觀上也更加符合仿人的設計,并且對于老人來說無需特意去尋找感應處,觸摸式感應技術的感應區域大,感應度靈敏,拆裝均比較方便,可以使老人具有更舒適的陪伴體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