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切邊夾具,具體用于在切刀切除電池氣囊袋時對電池進行夾持。
背景技術:
現階段切邊夾具沒有固定夾具的裝置,切邊后取出電芯時容易造成歪斜,需要多余的動作把夾具扶正后放電芯,并且取電芯時沒有翻蓋槽口,不利于操作。與此同時,放置電芯進夾具內時容易造成氣囊袋上的電解液與夾具表面接觸,操作過程中電解液又與電芯表面的鋁塑膜接觸,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軟包圓柱電池切邊夾具,其能夠在切邊后快速可靠復位,結構更加合理,操作更加容易。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軟包圓柱電池切邊夾具,包含夾具本體;夾具本體通過彈簧與用于切邊的切刀組件的下切刀連接;所述切刀組件包含運動的上切刀和固定的下切到;
所述夾具本體包含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端部通過彈簧與所述下切刀連接;所述下蓋和上蓋通過合頁鉸接;下蓋表面沿著遠離所述下切到的方向依次設置下蓋槽,鏤空槽;上蓋上對應所述下蓋槽的位置設置上蓋槽,軟包圓柱電池被夾持于上蓋槽和下蓋槽之間;所述上蓋的兩端且遠離上蓋槽的位置設置有翻蓋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和進一步的改進點如下:
(1)所述彈簧的數量為三個,沿著夾具本體長度方向均布。
(2)所述上蓋槽和下蓋槽組成圓形結構;上蓋槽和下蓋槽沿著夾具本體長度方向開設;所述夾具本體長度方向與所述下切到長度方向平行。
進一步的是:所述彈簧的規格和尺寸完全一樣;所述夾具本體和下切刀相向一面上設置有墊片;所述切刀組件通過氣動控制裝置控制上切刀的下落。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由3個彈簧和一個夾具本體組成,彈簧的作用用于切邊后把夾具復位,而夾具本體的作用用于固定裁切留邊以及電芯位置,增加切邊留位的一致性,同時夾具本體的放置電芯平面采用鏤空(槽)設計,減少電芯污染面,提高合格率,同時翻蓋增加一個翻蓋槽,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側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下切刀,2-彈簧,3-下蓋槽,4-鏤空槽,5-翻蓋槽,6-上蓋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軟包圓柱電池切邊夾具,包含夾具本體;夾具本體通過彈簧2與用于切邊的切刀組件的下切刀1連接;所述切刀組件包含運動的上切刀和固定的下切到;
所述夾具本體包含上蓋和下蓋,所述下蓋端部通過彈簧與所述下切刀連接;所述下蓋和上蓋通過合頁鉸接;下蓋表面沿著遠離所述下切到的方向依次設置下蓋槽3,鏤空槽4;上蓋上對應所述下蓋槽的位置設置上蓋槽6,軟包圓柱電池被夾持于上蓋槽和下蓋槽之間;所述上蓋的兩端且遠離上蓋槽的位置設置有翻蓋槽5。
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彈簧的數量為三個,沿著夾具本體長度方向均布。
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上蓋槽和下蓋槽組成圓形結構;上蓋槽和下蓋槽沿著夾具本體長度方向開設;所述夾具本體長度方向與所述下切到長度方向平行。
優選的,如圖所示:所述彈簧的規格和尺寸完全一樣;所述夾具本體和下切刀相向一面上設置有墊片;所述切刀組件通過氣動控制裝置控制上切刀的下落。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切刀的下切刀,用于裁切掉二封之后的電芯氣囊袋。
彈簧有效減少夾具取電芯時歪斜的概率,節省擺正夾具的時間。
電芯放置的下蓋槽口,用于固定電芯位置。
增加的鏤空槽,用于減少未切邊的電芯與切邊夾具的接觸面,減少電解液污染的概率;
新增加的翻蓋槽口,方便取電芯操作。
電芯放置的上蓋槽口,用于固定電芯。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操作時:
選擇合適的夾具后,把電芯放入下蓋槽內,蓋上上蓋板,雙手推夾具靠近下切刀(具體留邊寬度可以在彈簧栓上增加合適的墊片來調節),踩下腳踏板,用氣動控制裝置控制上切刀下落來切除氣囊袋,達到二封邊留位的目的。切邊后向操作員方向拉出夾具,食指作用于翻蓋槽,打開上蓋板,再取出電芯,完成一次切邊的目的。
綜上所述:
本實用新型切邊夾具,可以有效的減少取電芯時夾具移位,減少擺正夾具的時間本實用新型切邊夾具,可以有效的減少氣囊與夾具的接觸面積,大大降低污染的概率,提高電芯合格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這些變化涉及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相關技術,這些都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