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屬于車輛安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車輛涌入道路行駛當中,伴隨車輛的高速度和高質量,車輛行駛中的安全問題就尤為重要,這其中,除了嚴重的碰撞或剮蹭外,最為常見安全問題就是車門的開啟,很多時候不適當的車門開啟,有可能對后方行人或行駛車輛造成傷害,對此,現有辦法只能停留在口頭宣傳上,開門需要留意觀察后方,但是很多時候,順手的開門動作,往往很容易忽視對后方的留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針對現有車門內側開啟裝置結構進行改進,引入多重聯動檢測電控控制機構,通過特定用手姿勢的應用,實現車門開啟與后方觀察常態化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包括l形拉手、轉軸、扭轉彈簧、內嵌設置于車門內側表面的長方形盒體,以及設置于車門內部的車門機械鎖,其中,長方形盒體的其中一面與車門內側表面相平齊,且長方形盒體的該面設置敞開口,且敞開口的長邊呈水平;l形拉手的兩邊長度分別與長方形盒體敞開口內側相鄰兩邊的長度相適應,l形拉手通過轉軸活動設置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內,其中,l形拉手的兩邊分別位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底邊的內側,以及長方形盒體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一側的側邊的內側,轉軸豎直貫穿l形拉手上位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側邊內側的邊,且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長方形盒體內部的頂面與底面,扭轉彈簧設置于轉軸上,l形拉手以轉軸為軸進行轉動,且扭轉彈簧不受力時,l形拉手位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內;還包括定位桿、按鈕和控制模塊,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的電源、旋轉角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電控電機;其中,電源經過控制模塊分別為旋轉角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電控電機進行供電;定位桿位于車門內部,且水平與轉軸端部交叉相連,旋轉角度傳感器設置于定位桿上;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設置貫穿表面的通孔,該通孔的內徑與按鈕外徑相適應,按鈕活動置于該通孔內,壓力傳感器設置于按鈕下,通過按鈕觸控壓力傳感器;控制模塊和電控電機固定設置于車門內部,電控電機的驅動桿與車門機械鎖相聯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控電機為無刷電控電機。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按鈕表面與車門內側面相平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模塊為單片機。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源為車載電源。
本發明所述一種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針對現有車門內側開啟裝置結構進行改進,引入多重聯動檢測電控控制機構,在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設置按鈕,如此,通過四指對l形拉手的拉動,以及大拇指對按鈕的按壓,這樣靠近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則無法控制,實現遠離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去控制開門的常態化,由此實現人員向車門方向的轉動,進而實現車門開啟與后方觀察常態化,保證開門的安全性;
(2)本發明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中,針對電控電機,進一步設計采用無刷電控電機,使得本發明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靜音工作,既保證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具有的高效安全性能,又能保證其工作過程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體現了設計過程中的人性化設計;
(3)本發明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中,針對按鈕,進一步設計按鈕表面與車門內側面相平齊,能夠最大限度保持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與傳統裝置一樣的風格;
(4)本發明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中,針對控制模塊,進一步設計采用單片機,一方面能夠適用于后期針對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的擴展需求,另一方面,簡潔的控制架構模式能夠便于后期的維護;
(5)本發明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中,針對電源,進一步設計采用車載電源,能夠有效保證所引入多重聯動檢測電控控制機構取電、用電的穩定性,進而有效保證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在實際應用工作中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l形拉手,2.轉軸,3.長方形盒體,4.定位桿,5.按鈕,6.控制模塊,7.旋轉角度傳感器,8.壓力傳感器,9.電控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包括l形拉手1、轉軸2、扭轉彈簧、內嵌設置于車門內側表面的長方形盒體3,以及設置于車門內部的車門機械鎖,其中,長方形盒體3的其中一面與車門內側表面相平齊,且長方形盒體3的該面設置敞開口,且敞開口的長邊呈水平;l形拉手1的兩邊長度分別與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側相鄰兩邊的長度相適應,l形拉手1通過轉軸2活動設置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其中,l形拉手1的兩邊分別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底邊的內側,以及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一側的側邊的內側,轉軸2豎直貫穿l形拉手1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側邊內側的邊,且轉軸2的兩端分別穿過長方形盒體3內部的頂面與底面,扭轉彈簧設置于轉軸2上,l形拉手1以轉軸2為軸進行轉動,且扭轉彈簧不受力時,l形拉手1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還包括定位桿4、按鈕5和控制模塊6,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6相連接的電源、旋轉角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電控電機9;其中,電源經過控制模塊6分別為旋轉角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電控電機9進行供電;定位桿4位于車門內部,且水平與轉軸2端部交叉相連,旋轉角度傳感器7設置于定位桿4上;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設置貫穿表面的通孔,該通孔的內徑與按鈕5外徑相適應,按鈕5活動置于該通孔內,壓力傳感器8設置于按鈕5下,通過按鈕5觸控壓力傳感器8;控制模塊6和電控電機9固定設置于車門內部,電控電機9的驅動桿與車門機械鎖相聯動。上述技術方案所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針對現有車門內側開啟裝置結構進行改進,引入多重聯動檢測電控控制機構,在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設置按鈕5,如此,通過四指對l形拉手1的拉動,以及大拇指對按鈕5的按壓,這樣靠近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則無法控制,實現遠離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去控制開門的常態化,由此實現人員向車門方向的轉動,進而實現車門開啟與后方觀察常態化,保證開門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技術方案的基礎之上,本發明還進一步設計了如下優選技術方案:針對電控電機9,進一步設計采用無刷電控電機,使得本發明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靜音工作,既保證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具有的高效安全性能,又能保證其工作過程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體現了設計過程中的人性化設計;針對按鈕5,進一步設計按鈕5表面與車門內側面相平齊,能夠最大限度保持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與傳統裝置一樣的風格;針對控制模塊6,進一步設計采用單片機,一方面能夠適用于后期針對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的擴展需求,另一方面,簡潔的控制架構模式能夠便于后期的維護;針對電源,進一步設計采用車載電源,能夠有效保證所引入多重聯動檢測電控控制機構取電、用電的穩定性,進而有效保證了所設計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在實際應用工作中的穩定性。
本發明設計了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具體包括l形拉手1、轉軸2、扭轉彈簧、內嵌設置于車門內側表面的長方形盒體3,以及設置于車門內部的車門機械鎖,其中,長方形盒體3的其中一面與車門內側表面相平齊,且長方形盒體3的該面設置敞開口,且敞開口的長邊呈水平;l形拉手1的兩邊長度分別與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側相鄰兩邊的長度相適應,l形拉手1通過轉軸2活動設置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其中,l形拉手1的兩邊分別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底邊的內側,以及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一側的側邊的內側,轉軸2豎直貫穿l形拉手1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側邊內側的邊,且轉軸2的兩端分別穿過長方形盒體3內部的頂面與底面,扭轉彈簧設置于轉軸2上,l形拉手1以轉軸2為軸進行轉動,且扭轉彈簧不受力時,l形拉手1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還包括定位桿4、按鈕5和單片機,以及分別與單片機相連接的車載電源、旋轉角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無刷電控電機;其中,車載電源經過單片機分別為旋轉角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無刷電控電機進行供電;定位桿4位于車門內部,且水平與轉軸2端部交叉相連,旋轉角度傳感器7設置于定位桿4上;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設置貫穿表面的通孔,該通孔的內徑與按鈕5外徑相適應,按鈕5活動置于該通孔內,且按鈕5表面與車門內側面相平齊,壓力傳感器8設置于按鈕5下,通過按鈕5觸控壓力傳感器8;單片機和無刷電控電機固定設置于車門內部,無刷電控電機的驅動桿與車門機械鎖相聯動。實際應用中,當l形拉手1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內時,針對設置于定位桿4上的旋轉角度傳感器7進行初始化,獲得初始角度,然后,控制設計位于按鈕5下的壓力傳感器8,以及旋轉角度傳感器7分別實時工作,分別獲得壓力檢測結果和角度檢測結果,并實時上傳至單片機當中,由單片機針對所獲檢測結果進行實時分析,并做相應控制,實際應用中,由于設計l形拉手1和按鈕5的設計,以及將按鈕5的位置設計位于車門內側表面上、位于長方形盒體3敞開口面向車尾方向的一側,使得實際操控時,需要四指對l形拉手1的拉動,以及大拇指對按鈕5進行按壓,如此,就限制了靠近車門內側表面的手的控制,即靠近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則無法實現四指和大拇指的同時控制,則此時就需要遠離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去控制開門,當采用遠離車門內側表面的手時,人們就會自然的將身體轉向車門,如此,通過這種所設計的安全開啟式車輛車門內側拉手實現車門開啟與轉身的常態化,進而通過轉身實現對車輛后方的觀察,保證車門開門的安全性,當使用遠離車門內側表面的手去控制開門時,四指拉動l形拉手1以轉軸2為軸進行轉動,同時,大拇指針對按鈕5的按壓,使得壓力傳感器8所檢測到的壓力檢測結果大于0,如此,當單片機所獲壓力檢測結果大于0,以及同時角度檢測結果相對初始角度發生變化,則單片機進一步控制與之相連接的無刷電控電機開始工作,通過無刷電控電機上驅動桿與車門機械鎖的連接,實現針對車門機械鎖的開啟。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