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器人部件,具體的說是一種機器人夾取手腕。
背景技術:
通常在車間的加工或是裝配中,加工線或是裝配的過程通常需要添加相應的物件,為了節省人力,實現對物品的自動提取,通常均采用相應的機器人定來替代人工,但必要因素是機器人必須要有拿取物品的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現為了節省人力,滿足上述機器人需有拿取物品能力的需求,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機器人夾取手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機器人夾取手腕,包括上基板,所述上基板上左側、右側均設有通槽,每個滑槽上均滑動安裝有弧形的夾板,每個夾板下端均焊接有橫向座,所述上基板的底面中部設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前后方向滑動安裝有縱座;每個橫向座與橫向座之間均設有將二者兩輛鉸接的連桿,所述縱座連接有氣缸。
優選的,所述氣缸固裝在上基板底面上。
優選的,所述上基板下端左側、下端有側均焊接有l連板。
優選的,每個l連板上均安裝有螺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使用方便,能夠幫助機器人自動、快速地夾取物品,具有節省人力的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聯動板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不包括l連板、螺栓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機器人夾取手腕,包括上基板1,所述上基板1上左側、右側均設有通槽1a,每個滑槽1a上均滑動安裝有弧形的夾板2,每個夾板2下端均焊接有橫向座3,所述上基板1的底面中部設有滑槽1b,所述滑槽1b沿前后方向滑動安裝有縱座4;每個橫向座3與橫向座3之間均設有將二者兩輛鉸接的連桿5,所述縱座4連接有氣缸6。
所述氣缸6固裝在上基板1底面上。
所述上基板1下端左側、下端有側均焊接有l連板7,每個l連板7上均安裝有螺栓8。
本發明在使用時,可通過螺栓8將l連板7于機器人的手臂進行連接,在需要拿取物品時,只需通過機器人手臂將本發明移動至物品上方,使得物品位于兩個夾板2之間,然后氣缸6將縱座4向后推動,使得兩個橫向座3相向滑動,即兩個夾板2合攏自動夾取物品。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