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訂書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
背景技術:
訂書機如今已成為每個辦公室的必備品,市面上流通的訂書機只能把許多頁紙裝訂在一起加以保存,都沒有記錄裝訂順序功能。當要求批量裝訂資料并記錄裝訂順序時,尤其是數量較大的文件、試卷的裝訂中,人們不得不在裝訂工作完成后重新清點所裝訂材料的份數,或者是用筆在資料上標記裝訂順序,給人們帶來許多麻煩,工作量隨之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能夠批量裝訂資料,并對裝訂資料編號,方便的記錄下裝訂的順序,減少工作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包括上端蓋、壓形器、訂書釘托架、支架座、變形器、底座、推動器及彈簧,所述變形器裝設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座與所述變形器或所述底座連接,所述訂書釘托架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架座的內側,所述上端蓋的一端與所述支架座轉動連接,所述壓形器裝設在所述上端蓋上,所述推動器裝設在所述訂書釘托架內并通過彈簧與所述壓形器連接,以在所述壓形器上下壓動時沿著所述訂書釘托架移動,所述訂書機還包括鋼印棱柱,所述鋼印棱柱轉動地安裝于所述訂書釘托架遠離所述支架座的一端,所述鋼印棱柱的棱柱面上凸設有不同的數字,所述壓形器上間隔設有抵壓部及嚙合部,所述抵壓部與所述變形器配合,以對物件進行裝訂,所述嚙合部與所述鋼印棱柱相嚙合,并能夠抵壓所述鋼印棱柱,以將所述鋼印棱柱上的數字壓印在所述物件上。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座包括兩個安裝板,所述兩個安裝板分別連接于所述變形器的相對兩側,所述訂書釘托架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托板,兩個托板的一端分別轉動地裝設在所述兩個安裝板上,所述推動器滑動地裝設在兩個托板之間。
進一步地,每一托板沿其長度方向貫通設有導向孔,所述推動器的相對兩側分別滑動地裝設在兩個托板的導向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數字為阿拉伯數字。
進一步地,所述鋼印棱柱為包括十個棱柱面的十棱柱體,其中9個相鄰棱柱面上的數字依次為1,2,3,4,5,6,7,8,9,另有一棱柱面為沒有數字的平面。
進一步地,所述壓形器包括安裝臂及抵接塊,所述安裝臂裝設在所述上端蓋上,所述抵接塊由所述安裝臂遠離所述支架座的一端朝向所述變形器彎折延伸形成,所述抵壓部及嚙合部間隔設于所述抵接塊朝向所述變形器的一側,所述安裝臂與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嚙合部為開設在所述抵接塊遠離所述安裝臂一側的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遠離所述壓形器的側壁包括一弧形部及分別連接于所述弧形部相對兩側的兩段定位部,所述嚙合部與所述鋼印棱柱相嚙合時,所述定位部與水平面平行,所述弧形部朝遠離所述變形器的方向凹設,以形成一用于收容所述數字的避位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臂朝向所述變形器的一側設有掛環,所述彈簧的一端裝設在所述掛環上。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不僅能夠批量裝訂資料,還能對裝訂資料進行編號,記錄下裝訂的順序,減少工作量。
2.本實用新型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的壓形器上設有與所述鋼印十棱柱相嚙合的嚙合部,使得所述鋼印十棱柱上要壓印的阿拉伯數字固定在水平位置,同時可避免阿拉伯數字被壓形器壓壞。
3.本實用新型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上的所述鋼印十棱柱有一平面沒有數字,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對裝訂資料進行編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去掉上端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的壓形器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的鋼印棱柱放大示意圖。
附圖中,1-上端蓋、2-壓形器、3-彈簧、4-訂書釘托架、5-推動器、6-鋼印棱柱、7-支架座、8-變形器、9-底座、21-安裝臂、22-抵接塊、23-抵壓部、24-嚙合部、25-弧形部、26-定位部、27-掛環、41-托板、42-導向孔、71-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不僅能夠批量裝訂資料,還能對裝訂資料進行編號,記錄下裝訂的順序,減少工作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同時參見圖1、圖2、圖3及圖4,一種可記錄裝訂順序的訂書機,包括上端蓋1、壓形器2、彈簧3、訂書釘托架4、推動器5、鋼印棱柱6、支架座7、變形器8及底座9。所述變形器8裝設在所述底座9上,所述支架座7連接于所述變形器8的一端。所述訂書釘托架4的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支架座7的內側,所述上端蓋1的一端與所述支架座7轉動連接,所述壓形器2裝設在所述上端蓋1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座7包括兩個安裝板71,所述兩個安裝板71分別連接于所述變形器8的相對兩側。所述訂書釘托架4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托板41,兩個托板41的一端分別轉動地裝設在所述兩個安裝板71上。每一托板41沿其長度方向貫通設有導向孔42,所述推動器5的相對兩側分別滑動地裝設在兩個托板41的導向孔42中,并通過所述彈簧3與所述壓形器2連接,以在所述壓形器2上下壓動時沿著所述訂書釘托架4移動。所述鋼印棱柱6的兩端分別轉動地安裝于兩個托板41上遠離所述支架座7的一端。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鋼印棱柱6為包括十個棱柱面的十棱柱體,其中9個相鄰棱柱面上依次凸設有阿拉伯數字1,2,3,4,5,6,7,8,9,另有一棱柱面為沒有數字的平面。
所述壓形器2包括安裝臂21及抵接塊22。所述安裝臂21裝設在所述上端蓋1上,所述安裝臂21朝向所述變形器8的一側設有掛環27,所述彈簧3的一端裝設在所述掛環27上。所述抵接塊22由所述安裝臂21遠離所述支架座7的一端朝向所述變形器8彎折延伸形成,所述抵接塊22包括抵壓部23及嚙合部24,所述抵壓部23與所述變形器8配合,以對物件進行裝訂。所述嚙合部22與所述鋼印棱柱6相嚙合,并能夠抵壓所述鋼印棱柱6,以將所述鋼印棱柱6上的數字壓印在所述物件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嚙合部24為開設在所述抵接塊22遠離所述安裝臂21一側的凹槽,所述凹槽遠離所述變形器8的側壁包括一弧形部25及分別連接于所述弧形部25相對兩側的兩段定位部26。所述嚙合部22與所述鋼印棱柱6相嚙合時,所述定位部26與水平面平行,以將所述鋼印棱柱6上要壓印的阿拉伯數字定位在水平位置。所述弧形部25朝遠離所述變形器8的方向凹設,以形成一用于收容所述數字的避位空間,避免壓壞所述鋼印棱柱6上的數字。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裝訂資料時,將釘子放在所述訂書釘托架4內,將資料放在所述訂書釘托架4與所述變形器8之間,壓動所述上端蓋1使所述推動器5推動釘子向前移動,此時所述壓形器2通過所述抵壓部23壓迫釘子,使釘子穿透資料與下方所述變形器8接觸變形,固定好需要裝訂的資料,而所述嚙合部22與所述鋼印棱柱6相嚙合,并能夠抵壓所述鋼印棱柱6,以將所述鋼印棱柱6上的數字壓印在所述物件上,起到記錄裝訂順序的作用。當需要記錄順序標號的時候轉動所述鋼印棱柱6,將設有所需數字的棱柱面朝向物件,按照裝訂的順序將相應的數字壓印在物件上,留作標記。不需要記錄編號時將沒有數字的平面朝向物件,此時,訂書機只起到裝訂的作用,方便使用。裝訂完成后,所述彈簧3拉動所述推動器5推動放在所述訂書釘托架4中的釘子,準備下一次裝訂。
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座7也可以裝設在底座9上。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