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裝載箱,特別涉及一種便攜裝載箱。
背景技術:
1、方艙式檢測維修車輛上通常需裝配各種檢測設備和維修工具,這些設備和工具一般通過裝載箱收納并堆放在方艙內部機架上,以供車輛維修員取用。
2、傳統的裝載箱通常是采用滾塑工藝制成的開放式箱體結構,整個裝載箱的體積和重量都較大,一般需要多個人員進行搬運,搬運難度高,箱體的封閉性較差,維修設備或工具容易受損甚至丟失;與此同時,當需要對裝載箱進行車內或車外雙向取放操作時,一般需要人員雙手托著裝載箱進行,這在方艙內部機架等狹小空間內的操作難度較大,會嚴重影響維修員的工作效率和整車的維修進度。因此,亟需一種能便捷搬運攜行和雙向取放的裝載箱。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裝載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裝載箱的體積和重量都較大,一般需要多個人員進行搬運,搬運難度高,箱體的封閉性較差,在狹小空間內進行雙向取放的操作難度大,嚴重影響維修員的工作效率和整車的維修進度的技術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裝載箱,包括箱體以及與所述箱體適配的箱蓋,所述箱體的一側通過旋轉軸芯與所述箱蓋活動連接,所述箱體的周向側面分別設有安裝槽以及設于所述安裝槽內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框架以及與所述框架活動連接的拉桿,所述框架上設有用于容納所述拉桿的容納槽。
3、相對于現有的裝載箱,本實用新型的裝載箱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旋轉軸芯使得箱體的一側與箱蓋活動連接,提高箱蓋與箱體之間的連接互動性,箱蓋能夠隨時對箱體進行封閉,大大提高了箱蓋的使用便捷性,也可避免箱蓋丟失,且旋轉軸芯方便拆卸,有利于及時對破損的箱蓋或箱體進行更換。進一步地,通過在箱體的周向側面分別設置安裝槽以及與安裝槽適配的提手,使得箱體具有多角度方向的搬運著力點,滿足用戶在不同環境的使用需求,提高裝載箱在狹小空間內如機架上進行雙向取放的便捷性和使用機動性。進一步地,提手包括框架以及與框架活動連接的拉桿,拉桿在不使用時可自動復位至框架上的容納槽內,降低拉桿受損的風險,能大大提高提手的使用壽命,且提手嵌設于安裝槽內,可避免裝載箱因提手而在狹小空間內占據額外的存放空間,有效提高狹小空間的使用率,提高裝載箱的適用性。
4、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便攜裝載箱,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5、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一側設有供所述旋轉軸芯穿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小于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
6、進一步地,所述箱蓋的一側間隔設有供所述旋轉軸芯穿入的兩第二連接部,兩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隔距離等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
7、進一步地,兩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
8、進一步地,還包括鎖扣,所述鎖扣包括掛扣部以及與所述掛扣部可拆卸連接的扣座部,所述箱蓋上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對的一側設有若干所述掛扣部,所述箱體上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的一側設有若干所述扣座部。
9、進一步地,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箱體的長度。
10、進一步地,所述箱蓋的頂部設有第一限位凸臺以及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臺兩側的第二限位凸臺,所述第一限位凸臺與所述第二限位凸臺的凸起高度一致。
11、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底部設有第一限位凹槽以及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兩側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與所述第一限位凸臺適配,所述第二限位凹槽與所述第二限位凸臺適配。
12、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底部還設有若干減震墊,所述減震墊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周向均勻設置。
13、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和所述箱蓋的材質均為碳纖維復合材料。
1.一種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以及與所述箱體適配的箱蓋,所述箱體的一側通過旋轉軸芯與所述箱蓋活動連接,所述箱體的周向側面分別設有安裝槽以及設于所述安裝槽內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框架以及與所述框架活動連接的拉桿,所述框架上設有用于容納所述拉桿的容納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一側設有供所述旋轉軸芯穿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小于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蓋的一側間隔設有供所述旋轉軸芯穿入的兩第二連接部,兩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的間隔距離等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兩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鎖扣,所述鎖扣包括掛扣部以及與所述掛扣部可拆卸連接的扣座部,所述箱蓋上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對的一側設有若干所述掛扣部,所述箱體上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的一側設有若干所述扣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芯的長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箱體的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蓋的頂部設有第一限位凸臺以及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臺兩側的第二限位凸臺,所述第一限位凸臺與所述第二限位凸臺的凸起高度一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底部設有第一限位凹槽以及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兩側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與所述第一限位凸臺適配,所述第二限位凹槽與所述第二限位凸臺適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底部還設有若干減震墊,所述減震墊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周向均勻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裝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和所述箱蓋的材質均為碳纖維復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