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計算機,尤其涉及一種設備自適應產品點位計算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子消費產業的高速發展,制造業對生產設備的效率與精準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顯示屏的光學檢測環節,面對市場上多樣化、快速迭代的產品型號,生產設備必須具備高度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以適應頻繁的切機換型需求。然而,現有的切機換型技術在多個方面顯露出的局限性,成為了制約生產效率與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因素。
2、當前技術在進行設備控制系統切換產品型號時,嚴重依賴于操作人員的手動操作。每當需要更換檢測的產品型號時,操作人員需要手動輸入大量的參數,包括但不限于機械手的運動點位、相機的拍攝位置等。這一過程不僅操作復雜,極易出現人為失誤,由于缺乏精準的前期指引,操作人員往往需要反復多次嘗試不同的參數組合,歷經多次試錯環節,才有可能最終確定準確的點位,不僅影響了切機換型的效率和準確性,而且極大地消耗了時間和人力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設備自適應產品點位計算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用于實現快速切機換型,提高切機效率。
2、第一方面,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設備自適應產品點位計算的方法,包括:確定標準產品為基準模板,并獲取所述標準產品的第一點位參數;導入新產品的產品參數,并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所述新產品的第二點位參數;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第二點位參數計算點位調整值;確認所述點位調整值無誤后,將所述點位調整值發送到控制系統;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
3、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包括第一運動軌跡、第一抓取點位以及第一拍攝點位;
4、所述獲取所述標準產品的第一點位參數的步驟包括:
5、獲取并記錄機械手處理所述標準產品時的第一運動軌跡和第一抓取點位;
6、獲取并記錄相機對所述標準產品的第一拍攝點位。
7、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點位參數包括第二運動軌跡、第二抓取點位以及第二拍攝點位;
8、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所述新產品的第二點位參數的步驟包括:
9、根據所述標準產品的產品參數和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機械手的抓取點位補償和拍照點位補償;
10、根據所述機械手的抓取點位補償、所述第一運動軌跡和所述第一抓取點位,計算機械手處理所述新產品時的第二運動軌跡和第二抓取點位;
11、根據所述拍照點位補償和所述第一拍攝點位,計算所述相機對所述新產品的第二拍攝點位。
12、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標準產品的產品參數和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機械手的抓取點位補償和拍照點位補償的步驟包括:
13、使用下述式子1進行抓取點位補償的計算:
14、式子1;
15、其中,表示抓取點位補償值,表示抓取點位補償值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表示抓取點位補償值在y軸方向上的分量,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在x軸上的尺寸差異,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在y軸上的尺寸差異;
16、使用下述式子2進行拍照點位補償的計算:
17、式子2;
18、其中,表示拍照點位補償值,表示拍照點位補償值在x軸方向上的分量,表示拍照點位補償值在y軸方向上的分量,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在x軸上的尺寸差異,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在y軸上的尺寸差異,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的產品中心點和mark點在x軸上的相對偏移值,表示新產品與標準產品的產品中心點和mark點在y軸上的相對偏移值。
19、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新產品的產品參數包括新產品的尺寸、托盤行列數、對位mark點偏移值以及二維碼信息。
20、所述導入新產品的產品參數的步驟包括:
21、通過界面輸入新產品的尺寸、托盤行列數、對位mark點偏移值以及二維碼信息。
22、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第二點位參數計算點位調整值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23、通過界面顯示所述點位調整值,并確認所述點位調整值是否有誤;
24、若所述點位調整值有誤,則調整所述第二點位參數,并重新計算所述點位調整值。
25、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的步驟包括:
26、控制系統接收所述點位調整值后,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生成坐標點指令;
27、根據所述坐標點指令,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執行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
28、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29、實現監控機械手和相機的位置狀態;
30、若所述機械手和所述相機的位移與所述點位調整值之間的偏差超過預設閾值,則停止位置調整。
31、第二方面,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設備自適應產品點位計算的裝置,包括:
32、獲取單元,確定標準產品為基準模板,并獲取所述標準產品的第一點位參數;
33、第一計算單元,導入新產品的產品參數,并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所述新產品的第二點位參數;
34、第二計算單元,根據所述第一點位參數和所述第二點位參數計算點位調整值;
35、發送單元,確認所述點位調整值無誤后,將所述點位調整值發送到控制系統;
36、處理單元,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
37、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獲取單元包括:
38、獲取并記錄機械手處理所述標準產品時的第一運動軌跡和第一抓取點位;
39、獲取并記錄相機對所述標準產品的第一拍攝點位。
40、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計算單元包括:
41、根據所述標準產品的產品參數和新產品的產品參數,計算機械手的抓取點位補償和拍照點位補償;
42、根據所述機械手的抓取點位補償、所述第一運動軌跡和所述第一抓取點位,計算機械手處理所述新產品時的第二運動軌跡和第二抓取點位;
43、根據所述拍照點位補償和所述第一拍攝點位,計算所述相機對所述新產品的第二拍攝點位。
44、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計算單元包括:
45、通過界面輸入新產品的尺寸、托盤行列數、對位mark點偏移值以及二維碼信息。
46、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計算單元之后,裝置還包括:
47、顯示單元,通過界面顯示所述點位調整值,并確認所述點位調整值是否有誤;
48、第三計算單元,若所述點位調整值有誤,則調整所述第二點位參數,并重新計算所述點位調整值。
49、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單元包括:
50、控制系統接收所述點位調整值后,根據所述點位調整值生成坐標點指令;
51、根據所述坐標點指令,通過所述控制系統執行對機械手和相機進行位置調整。
52、可選的,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在處理單元之后,裝置還包括:
53、監控單元,實現監控機械手和相機的位置狀態;
54、停止單元,若所述機械手和所述相機的位移與所述點位調整值之間的偏差超過預設閾值,則停止位置調整。
55、本技術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上保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計算機上執行時使得所述計算機執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方法。
56、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技術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57、通過確定標準產品的第一點位參數并計算新產品的第二點位參數及點位調整值,能夠確保機械手對新產品的操作位置精準無誤,避免出現位置偏差導致的產品瑕疵或設備損壞。相機根據點位調整值進行位置調整后,可以精確地捕捉新產品關鍵位置點的圖像,為后續操作提供準確的圖像數據支持。
58、整個過程通過系統自動計算點位調整值并發送到控制系統來實現機械手和相機的位置調整,無需人工頻繁地進行測量和手動調整,減少了人工操作的時間和工作量,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切機效率和自動化程度。當生產不同型號或規格的新產品時,只需導入新產品的參數,系統即可快速計算出相應的點位調整值并完成設備的位置調整,實現了不同產品之間的快速切換生產,無需對設備進行大量的重新設置和調試,縮短了生產準備時間,提高了生產的靈活性和效率。
59、能夠根據不同新產品的參數進行靈活的點位調整,使機械手和相機可以適應各種不同尺寸、形狀和結構的產品生產和檢測需求。無論是產品的升級換代還是多樣化的定制生產,設備都能通過相應的調整來滿足要求,增強了生產設備的通用性和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