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組裝輔助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
【背景技術】
[0002]氣體腰輪流量計主要由殼體、共軛轉子和智能流量積算儀等部件構成。裝于計量室內的一對共軛轉子在流通氣體的出入口壓差作用下,通過精密加工的調校齒輪使轉子保持正確的相對位置。轉子間、轉子與殼體、轉子與墻板間保持最佳工作間隙,實現了連續的無接觸密封。共軛轉子作為氣體腰輪流量計的主要組成部件,它與同步齒輪的組裝精度要求也非常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為了縮短組裝時間,提高效率,有必要提供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包括機架、氣缸一、氣缸二、同步齒輪夾持裝置、轉子夾持裝置和壓塊壓緊裝置;所述機架包括第一平臺、第二平臺和第三平臺,第二平臺位于第一平臺上方,第三平臺位于第二平臺上方;所述氣缸一設置于第一平臺上;第二平臺的一側設有延伸板,氣缸二設置于延伸板上;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包括上板、下板和立柱,上板位于第二平臺與第三平臺之間,下板位于第一平臺與第二平臺之間,立柱貫穿第二平臺連接上板與下板;所述上板上設有同步齒輪模具;所述下板連接氣缸一;所述轉子夾持裝置設置于第二平臺上,包括固定塊和活動塊;所述固定塊固定在第二平臺上,所述活動塊位于固定塊和氣缸二之間,活動塊一側連接固定塊,另一側連接氣缸二;固定塊與活動塊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一,活動塊與固定塊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二,凹槽一與凹槽二閉合形成成型孔;所述壓塊壓緊裝置包括把手、傳動桿和壓塊,所述把手設置于第三平臺上方,壓塊設置于第三平臺下方,傳動桿貫穿第三平臺連接把手和壓塊;所述壓塊位于同步齒輪模具的正上方。
[000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上板上設有四個定位孔,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和活動塊上分別設有兩個定位柱,定位柱與定位孔活動配合。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活動塊與第二平臺之間設有滑軌。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焊接在第二平臺上。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延伸板焊接在第二平臺上。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塊為兩個,均為圓柱體,壓塊的橫截面直徑比同步齒輪的直徑小2-4毫米。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立柱為耐磨不銹鋼立柱。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氣缸一和氣缸二均為單作用氣缸。
[001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組裝精度高,配合準確可靠,能夠縮短腰輪轉子與同步齒輪的組裝時間,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上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轉子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列表:
[0016]1、第一平臺;2、第二平臺;3、第三平臺;4、氣缸一 ;5、氣缸二 ;6、同步齒輪夾持裝置;61、上板;62、下板;63、立柱;64、模具;65、定位孔;7、轉子夾持裝置;71、固定塊;72、活動塊;73、凹槽一 ;74、凹槽二 ;75、定位柱;8、壓塊壓緊裝置;81、把手;82、傳動桿;83、壓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8]圖1、2和3所示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包括機架、氣缸一 4、氣缸二 5、同步齒輪夾持裝置6、轉子夾持裝置7和壓塊壓緊裝置8 ;所述機架包括第一平臺1、第二平臺2和第三平臺3,第二平臺2位于第一平臺I上方,第三平臺3位于第二平臺2上方;所述氣缸一 4設置于第一平臺I上;第二平臺2的一側設有延伸板21,氣缸二 4設置于延伸板21上;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6包括上板61、下板62和立柱63,上板61位于第二平臺2與第三平臺3之間,下板62位于第一平臺I與第二平臺2之間,立柱63貫穿第二平臺2連接上板61與下板62 ;所述上板62上設有同步齒輪模具64 ;所述下板連接氣缸一 4 ;所述轉子夾持裝置7設置于第二平臺2上,包括固定塊71和活動塊72 ;所述固定塊71固定在第二平臺2上,所述活動塊72位于固定塊71和氣缸二 5之間,活動塊72 —側連接固定塊71,另一側連接氣缸二 5 ;固定塊71與活動塊72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一 73,活動塊72與固定塊71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二 74,凹槽一 73與凹槽二 74閉合形成成型孔;所述壓塊壓緊裝置8包括把手81、傳動桿82和壓塊83,所述把手81設置于第三平臺3上方,壓塊83設置于第三平臺3下方,傳動桿82貫穿第三平臺3連接把手81和壓塊83 ;所述壓塊83位于同步齒輪模具64的正上方。
[0019]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6的上板61上設有四個定位孔65,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71和活動塊72上分別設有兩個定位柱75,定位柱75與定位孔65活動配合。
[0020]活動塊72與第二平臺2之間設有滑軌,使活動塊滑動更方便,減小摩擦損耗。
[0021]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71焊接在第二平臺2上,使夾持更加穩定。
[0022]所述延伸板21焊接在第二平臺I上,保證氣缸二的穩定。
[0023]所述壓塊83為兩個,均為圓柱體,壓塊的橫截面直徑比同步齒輪的直徑小2-4毫米。
[0024]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立柱63為耐磨不銹鋼立柱,減少摩擦銹蝕損耗。
[0025]氣缸一 4和氣缸二 5均為單作用氣缸。
[0026]使用時,首先氣缸一 4充氣,松開氣缸二 5,兩個腰輪轉子成90°夾角放入轉子夾持裝置7內,氣缸二 5充氣,活動塊72壓緊,轉子位置固定;將同步齒輪放入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模具64內,氣缸一4放氣,同步齒輪夾持裝置向下運動至預定位置;手動按壓壓塊壓緊裝置的把手81,將同步齒輪壓入轉子軸預定部位形成緊密配合,完成組裝;組裝精度高,配合準確可靠,能夠縮短腰輪轉子與同步齒輪的組裝時間,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0027]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主權項】
1.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氣缸一、氣缸二、同步齒輪夾持裝置、轉子夾持裝置和壓塊壓緊裝置;所述機架包括第一平臺、第二平臺和第三平臺,第二平臺位于第一平臺上方,第三平臺位于第二平臺上方;所述氣缸一設置于第一平臺上;第二平臺的一側設有延伸板,氣缸二設置于延伸板上;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包括上板、下板和立柱,上板位于第二平臺與第三平臺之間,下板位于第一平臺與第二平臺之間,立柱貫穿第二平臺連接上板與下板;所述上板上設有同步齒輪模具;所述下板連接氣缸一;所述轉子夾持裝置設置于第二平臺上,包括固定塊和活動塊;所述固定塊固定在第二平臺上,所述活動塊位于固定塊和氣缸二之間,活動塊一側連接固定塊,另一側連接氣缸二;固定塊與活動塊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一,活動塊與固定塊接觸的面上設有凹槽二,凹槽一與凹槽二閉合形成成型孔;所述壓塊壓緊裝置包括把手、傳動桿和壓塊,所述把手設置于第三平臺上方,壓塊設置于第三平臺下方,傳動桿貫穿第三平臺連接把手和壓塊;所述壓塊位于同步齒輪模具的正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上板上設有四個定位孔,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和活動塊上分別設有兩個定位柱,定位柱與定位孔活動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活動塊與第二平臺之間設有滑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子夾持裝置的固定塊焊接在第二平臺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焊接在第二平臺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為兩個,均為圓柱體,壓塊的橫截面直徑比同步齒輪的直徑小2-4毫米。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的立柱為耐磨不銹鋼立柱。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其特征在于:氣缸一和氣缸二均為單作用氣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組裝輔助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腰輪轉子組裝工裝,包括機架、氣缸一、氣缸二、同步齒輪夾持裝置、轉子夾持裝置和壓塊壓緊裝置;所述同步齒輪夾持裝置包括上板、下板和立柱,立柱貫穿第二平臺連接上板與下板;所述上板上設有同步齒輪模具;所述下板連接氣缸一;所述轉子夾持裝置設置于第二平臺上,包括固定塊和活動塊;所述活動塊位于固定塊和氣缸二之間,活動塊一側連接固定塊,另一側連接氣缸二;所述壓塊壓緊裝置包括把手、傳動桿和壓塊,傳動桿貫穿第三平臺連接把手和壓塊;所述壓塊位于同步齒輪模具的正上方;本實用新型組裝精度高,配合準確可靠,能夠縮短腰輪轉子與同步齒輪的組裝時間,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IPC分類】B25B27/02
【公開號】CN204844018
【申請號】CN201520577577
【發明人】陳金法, 徐春
【申請人】信東儀器儀表(蘇州)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