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操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領域,特別是一種便于操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的技術日益成熟,智能機器人技術的實現涉及多個領域,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從最初的軍事領域向醫療、工業、服務業等領域滲透,實現了智能機器人的普及化。機器人的發展和大范圍的使用,不僅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解放了人力,而且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為社會造成了良好的積極效果。在工業或者服務行業,特別是在一些需要搬運貨物的情況下,貨物較多且雜,一些物品還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無法完全利用人工來完成,需要機器人的協助,來搬運一些較重、較危險的物品。由于一般的機器人一次只能搬運少量的物件,而當需要搬運較多的物體時,需要來來回回行動多次,在路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降低搬運的效率,不利于整個搬運過程快速進行,而且搬運過程中機器人輸送不穩定,容易導致貨物掉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操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解放人工勞動力,輸送穩定,一次性可搬運大量物體,減少搬運時間,提高搬運的效率和安全性。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便于操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包括底座、主體、位于主體上方的頭部和位于主體兩側的手臂,所述底座的左右兩側設有對稱的行走裝置,所述行走裝置包括第一滑輪組、第二滑輪組以及轉動電機,所述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分別轉接于底座前后兩側,所述第二滑輪組中間設有傳送輪,所述轉動電機安裝在底座后側,所述轉動電機通過皮帶與傳送輪連接,所述底座兩側還設有定位裝置,所述主體內設有腔體,所述主體前側設有連通腔體的腔口,所述腔口上設有腔門,所述腔門采用透明結構,所述腔體內設有驅動機構和升降臺,所述驅動機構與腔門底部連接,所述升降臺底部設有升降裝置,所述頭部與主體萬向連接,所述手臂包括第一臂體、與第一臂體連接的多級伸縮桿和第二臂體,所述第一臂體與主體轉接,所述第二臂體與多級伸縮桿鉸接,所述第二臂體由安裝座、安裝在安裝座內的抓緊裝置、位于安裝座左右兩側的第一抓爪和第二抓爪構成,所述第一抓爪和第二抓爪通過抓緊裝置實現第一抓爪和第二抓爪的合攏與分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第一齒輪、與第一齒輪嗤合的第二齒輪和絲桿,所述開合電機固定在殼體內部,所述第一齒輪與驅動電機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與腔門底部螺紋連接
[0005]作為優選: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座、定位桿和氣缸,定位座底部設有滑動孔,所述定位桿滑接在滑動孔內,所述氣缸固定連接在定位座上側,所述氣缸上的活塞桿與定位桿上側連接,所述氣缸上的活塞桿帶動定位桿伸縮配合在滑動孔內。在裝卸貨物時,通過氣缸帶動定位桿向下移動,使設備定位在地面上,增加機器人的穩定性。
[0006]作為優選:所述升降臺上設有重量傳感器和重量處理器,所述頭部設有發聲裝置和報警燈,所述發聲裝置包括揚聲器和發聲處理器,所述重量處理器分別與發聲處理器和報警燈連接,所述發聲處理器與揚聲器連接。若貨物重量超出預定值,則重量處理器發行信號到發聲處理器和報警燈,揚聲器播報警示,同時報警燈亮起,表明貨物重量已超標,避免將過多、過重的物件放在升降臺上,影響機器人的使用壽命。
[0007]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抓爪和第二抓爪采用合金鋼材質。結構強度更高,延長抓爪使用壽命。
[0008]本實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為:
[0009]機器人通過行走裝置能更好的移動,而通過定位裝置能在原地固定機器人,方便裝卸貨物,使用方便。所述主體內設有腔體,所述腔體外側設有透明的腔門,可將搬運的物件放在腔體內,增加一次性搬運物件的數量,減少來回行走和次數和時間,提高搬運的效率,采用腔門可將腔口合上或者打開,方便物件的存放,避免機器人在移動時物件從腔口內掉落,增加物件存放的安全性,所述腔體內設有升降臺,當需要將物件放入腔體內時,就將升降臺提升,避免物件從較高處掉落損壞物體,保證物體放入腔體時的安全性,
[0010]所述手臂包括第一臂體、與第一臂體連接的多級伸縮桿和第二臂體,所述第二臂體由安裝座、抓緊裝置、第一抓爪和第二抓爪構成,手臂使用靈活,取放物體的自由度較高,所述驅動電機帶動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轉動,所述第二齒輪帶動絲桿轉動從而帶動腔門上下移動開合腔口。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定位裝置的第一狀態工作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定位裝置的第二狀態工作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行走裝置的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主體的內部平面示意圖。
[0016]附圖標記:1、底座;2、主體;21、腔體;211、腔口;22、腔門;23、升降臺;231、重量傳感器;232、重量處理器;24、升降裝置;3、頭部;32、揚聲器;33、報警燈;4、手臂;41、第一臂體;42、多級伸縮桿;43、第二臂體;431、安裝座;432、抓緊裝置;433、第一抓爪;434、第二抓爪;5、行走裝置;51、第一滑輪組;52、第二滑輪組;53、轉動電機;54、皮帶;55、傳送輪;6、驅動機構;61、驅動電機;62、第一齒輪;63、第二齒輪;64、絲桿;7、定位裝置;71、定位座;72、定位桿;73、氣缸;74、滑動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如圖1-5所述的一種便于操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包括底座1、主體2、位于主體2上方的頭部3和位于主體2兩側的手臂4,所述底座I的左右兩側設有對稱的行走裝置5。所述行走裝置5包括第一滑輪組51、第二滑輪組52以及轉動電機53,所述第一滑輪組51和第二滑輪組52分別轉接于底座前后兩側,所述第二滑輪組52中間設有傳送輪55,所述轉動電機53安裝在底座后側,所述轉動電機53通過皮帶54與傳送輪55連接,所述底座兩側還設有定位裝置7,所述定位裝置7包括定位座71、定位桿72和氣缸73,定位座71底部設有滑動孔74,所述定位桿72滑接在滑動孔74內,所述氣缸73固定連接在定位座71上側,所述氣缸73上的活塞桿與定位桿72上側連接,所述氣缸73上的活塞桿帶動定位桿72伸縮配合在滑動孔74內。機器人通過行走裝置5能更好的移動,而通過定位裝置7能在原地固定機器人,在裝卸貨物時,通過氣缸73帶動定位桿72向下移動,使設備定位在地面上,增加機器人的穩定性。
[0019]所述主體2內設有腔體21,所述主體2前側設有連通腔體21的腔口 211,可通過腔口211將搬運的物件放在腔體21內,增加一次性搬運物件的數量,減少來回行走和次數和時間,提高搬運的效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