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消防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地下輸油和輸氣管道布置錯綜復雜,往往由于土方開挖或地面沉降等因素造成管道的破損,破損后的管道產生可燃性介質的快速逸出并引發(fā)重大火災,這種事故在我國各地時有發(fā)生。對于這些管道火災,按照技術要求必須是先滅火再關閉閥門,后開挖維修,而傳統的滅火方法是采用在燃燒點附近區(qū)域噴射干粉滅火劑滅火。一旦有風時,大量滅火劑被風吹走,滅火速度慢,浪費滅火劑嚴重,滅火后會產生二次污染,并污染油品。而現有的雙層環(huán)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受到環(huán)形空間的限制,滅火范圍較小,滅火噴嘴的安裝位置也需要較高的精度,否則在噴射滅火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倒伏,影響滅火效果或無法實施滅火。
因此亟需對細水霧滅火罩系統的滅火方式進行改進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能夠快速、有效地對地下管網的泄漏可燃物火災進行滅火。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包括通過輸水鋼管依次連接的高位水箱、高壓消防水泵、耐高壓金屬軟管、細水霧噴射裝置,高位水箱上安裝有補給水管、水位計,金屬軟管的兩端設有耐高壓鎖緊接合器;
細水霧噴射裝置包括四支呈十字交叉狀布置的圓弧形金屬管、安裝于金屬管末端下方的支撐地腳、設于四支金屬管交叉處的高壓水均勻分配器、連接四支金屬管的上加強筋、下加強筋,四支金屬管的上端口與高壓水均勻分配器連通,末端封閉、并構成一同心圓,沿金屬管圓周方向設有若干開口朝下的細水霧噴嘴。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金屬管的材料為不銹鋼,直徑為40—50毫米,壁厚為4—6毫米,彎曲圓弧為90°,用于輸送高壓水均勻分配器分配的水。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每支金屬管上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布置有3—4個細水霧噴嘴,使其噴射出的細水霧能夠大面積有效覆蓋滅火范圍。
進一步的,細水霧噴嘴為不銹鋼制成,噴射角為120°,入水口管徑為25—32毫米,出口距離金屬管的中心線下方5—10厘米。在實施本發(fā)明的過程中,本發(fā)明人發(fā)現細水霧噴嘴的噴射角為120°時,其噴射出的細水霧可形成均勻的水膜覆蓋在燃燒火焰上,起到快速有效滅火的效果。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高壓水均勻分配器的材料為不銹鋼管,內直徑為150—200毫米,壁厚為4—6毫米,高度為400—500毫米,下部封閉,上部一體式設置有長度為20厘米、直徑為50—75毫米的不銹鋼連接管,不銹鋼連接管上端安裝耐高壓鎖緊接合器。高壓水均勻分配器將耐高壓金屬軟管輸送來的水進行緩沖和均勻分配給四支金屬管。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四支金屬管末端圍成同心圓的直徑為1.5—2.5米,從而在燃燒火焰上部形成一個完整無死角的滅火罩。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耐高壓鎖緊接合器為不銹鋼消防接合器,直徑為50—75毫米,壁厚為4—6毫米。所述耐高壓鎖緊接合器與耐高壓金屬軟管連通,用來供送高壓水。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所述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的滅火速度快、滅火效率高,不會對環(huán)境產生二次污染;且能有效提高滅火罩的滅火覆蓋范圍,滿足了快速、有效撲滅油罐火災的目的和技術要求,對于暴露的可燃性氣體或液體管道滅火后還可以用于其降溫;
(2)本發(fā)明所述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既克服了傳統的噴灑干粉滅火劑的滅火效率低、浪費滅火劑嚴重的缺點,又克服了雙層環(huán)狀細水霧滅火罩在噴射滅火劑時容易倒塌的弊端;
(3)本發(fā)明所述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結構簡單,既保證了有效滅火的目的,又達到了重量輕、體積小,經濟適用,安放、改造、維修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所述細水霧噴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所述細水霧噴射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高位水箱,2、高壓消防水泵,3、輸水鋼管,4、耐高壓鎖緊接合器,5、耐高壓金屬軟管,6、高壓水均勻分配器,7、金屬管,8、細水霧噴嘴,9、上加強筋,10、下加強筋,11、支撐地腳,12、補給水管,13、水位計,14、不銹鋼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和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包括通過輸水鋼管3依次連接的高位水箱1、高壓消防水泵2、耐高壓金屬軟管5、細水霧噴射裝置,高位水箱1上安裝有補給水管12、水位計13,該補給水管12為塑料管,直徑為50—75毫米,與附近自來水管相連。耐高壓金屬軟管5的進水端與輸水鋼管3末端的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連接,出口端由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與細水霧噴射裝置連通。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為不銹鋼消防接合器,直徑為50—75毫米,壁厚為4—6毫米。所述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與耐高壓金屬軟管5連通,用來供送高壓水。
細水霧噴射裝置包括四支呈十字交叉狀布置的圓弧形金屬管7、安裝于金屬管7末端下方的支撐地腳11、設于四支金屬管7交叉處的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連接四支金屬管7的上加強筋9、下加強筋10。
結合圖3,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的材料為不銹鋼管,內直徑為150—200毫米,壁厚為4—6毫米,高度為400—500毫米,下部封閉,上部一體式設置有長度為20厘米、直徑為50—75毫米的不銹鋼連接管14,不銹鋼連接管14上端安裝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將耐高壓金屬軟管5輸送來的水進行緩沖和均勻分配給四支金屬管7。
金屬管7的材料為不銹鋼,直徑為40—50毫米,壁厚為4—6毫米,彎曲圓弧為90°,用于輸送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分配的水。四支金屬管7呈十字交叉布置,互呈90°,其上端口與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連通,末端封閉、并構成一同心圓,同心圓的直徑為1.5—2.5米,從而在燃燒火焰上部形成一個完整無死角的滅火罩。為保證四支金屬管7在使用時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要求,在四支金屬管7上設有兩層加強筋,在金屬管7的末端下方安裝有支撐地腳11,支撐地腳11為金屬材質,該滅火系統整體結構的重量由支撐地腳11承擔。沿金屬管7圓周方向設有若干開口朝下的細水霧噴嘴8,優(yōu)選的,每支金屬管7上沿圓周方向等間隔布置有3—4個細水霧噴嘴8,細水霧噴嘴8為不銹鋼制成,噴射角為120°,入水口管徑為25—32毫米,霧滴直徑為80—120微米,出口距離金屬管7的中心線下方5—10厘米,使其噴射出的細水霧能夠大面積有效覆蓋滅火范圍,起到快速有效滅火的效果。
所述十字交叉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高壓消防水泵2將高位水箱1中的自來水加壓后經輸水鋼管3、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耐高壓金屬軟管5供給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將帶有高壓的水分四路同時供給圓弧形金屬管7,安裝在圓弧形金屬管7上的細水霧噴嘴8噴射出細度足夠的細水霧,細水霧彌漫并覆蓋泄漏管道上方的燃燒火焰,燃燒火焰受到細水霧的窒息、冷卻和沖擊的耦合作用,火焰快速熄滅。高壓水箱1中的水位高度由水位計13顯示,水位不足,開啟補給水管12上的閥門補充給水,達到一定水位后自動關閉給水。耐壓金屬軟管5與高壓水均勻分配器6和輸水鋼管3采用耐高壓鎖緊接合器4連接,防止脫扣。
本發(fā)明對地下可燃性氣體管道泄漏火災起到既快速、有效的滅火,又可以用于快速、有效降低暴露的地下可燃性氣體或液體管道的溫度,以便現場搶修人員在關閉閥門后及時搶修。與雙層環(huán)狀細水霧滅火罩系統相比,其結構更加簡單,穩(wěn)定性好,更關鍵的是有效地提高了滅火范圍,其滅火覆蓋范圍更大,實施滅火也更便捷,特別是大范圍的泄漏管道火災,滅火速度更快。變形修復也更便捷,運輸和吊裝方便,同時也可以用于地下管道可燃性液體泄漏火災和地下坑道口火災等的快速有效滅火和降溫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