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服裝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消防服裝。
背景技術:
消防服裝是保護活躍在消防第一線的消防隊員人身安全的重要裝備品之一,它不僅是火災救助現場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也是保護消防隊員身體免受傷害的防火用具。現有的消防服一般會在服裝的前方和后方填充安全氣囊,當消防員跌倒或被氣流沖擊倒地時,能提供一定的緩沖,防止消防員受傷。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由于消防服領口位置不便于填充安全氣囊,消防員喉嚨位置沒有保護,相對于其他部位,容易受到傷害。消防褲的褲腳處一般都設置有松緊帶,用于保證火焰不會從褲腳竄入消防褲中,但是實際使用中,有時會發生消防褲被外物鉤住,使褲腳被扯開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褲腳難以扯開、能有效保護消防員喉嚨部位的消防服裝。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消防服裝,包括括消防服、消防褲和消防鞋,消防服的喉嚨部位設置有緩沖領口結構,緩沖領口結構包括上活動端、下固定端以及緩沖部,緩沖部為一氣囊,緩沖部上端與上活動端固定連接,下端與下固定端固定連接,下固定端縫制在消防服上,上活動端的正反兩面均設置有魔術貼,消防服的領口和前襟上均設置有魔術貼配合面,上活動端通過繞下固定端轉動使魔術貼與消防服的領口或前襟上的魔術貼配合面固定,緩沖部上設置有一雙向氣閥,空氣能從雙向氣閥進出緩沖部,緩沖部內設置有能使緩沖部鼓起的彈簧,消防服前胸和后背的內部均設置有上衣氣囊,消防服的下部設置有一圈固定圍衿,固定圍衿塞入消防褲中,消防褲的下端設置有褲腳,褲腳處設置有豎向延伸的褲腳縫,褲腳縫的下端延伸至褲腳下端,褲腳縫的上端延伸至消防褲的小腿部位,褲腳縫上半段通過彈性布密封,下半段設置有消防褲拉鏈裝置,消防褲拉鏈裝置包括左側褲鏈、右側褲鏈和拉鎖,左側褲鏈和右側褲鏈的上端均延伸至彈性布的下端,左側褲鏈下端延伸到消防褲下端,右側褲鏈下端伸出至消防褲下端以下,消防鞋的鞋壁上設置有與右側褲鏈相對接的鞋拉鏈,拉鎖滑動設置在右側褲鏈上,拉鎖能將鞋拉鏈和右側褲鏈鎖合以及能將左側褲鏈和右側褲鏈鎖合,鞋拉鏈上端與左側褲鏈下端頂接,消防褲的下端還設置有保護貼,保護貼一端與消防褲固定連接,另一端橫向跨過消防褲拉鏈裝置與消防褲可開合固定,保護貼覆蓋彈性布下端以及左側褲鏈和右側褲鏈的上端,消防褲的上端設置有一圈松緊腰帶,固定圍衿通過松緊腰帶固定在消防褲中。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消防服的下部設置有暗扣,消防褲上部設置有與暗扣相配合的扣縫,暗扣能扣入扣縫使消防服和消防褲固定在一起。
上述的褲腳下端設置有腳袢。
上述的消防褲的膝蓋部位設置有耐磨布。
上述的消防褲的上端還設置有兩條背帶。
上述的上活動端、下固定端以及緩沖部為一體件。
上述的緩沖部內的彈簧的數量為三個,分別布置在緩沖部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中,位于中部的彈簧比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彈簧長。
本實用新型的消防服裝,包括括消防服、消防褲和消防鞋,消防服在領口位置設置了一個緩沖氣囊,這個緩沖氣囊為一種可以上下翻開的結構,當緩沖氣囊上活動端與領口固定時,緩沖氣囊遮擋消防員喉部,配合消防服原有的氣囊以及消防頭盔,可以對消防員形成很好的全身性防護,從軀干到頭部沒有保護死角,當消防員喉部被物品或氣流沖擊時,氣囊中的彈簧受壓,吸收沖擊力,氣囊縮小,空氣從雙向氣閥流出,沖擊過后,彈簧歸位,空氣再從雙向氣閥流入。本實用新型的消防褲,為了保證褲腳處不會被扯開,設計了多道結構,拉鏈裝置的左側褲鏈下端延伸到消防褲下端,與消防鞋上的拉鏈固定在一起,從而使消防褲和消防鞋成為一體,消防褲難以被扯開,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腳袢,消防員在穿消防褲時,腳袢套在腳后跟上,然后再穿消防鞋,使消防褲與腳連在一起,進一步增加消防褲的安全性,消防服和消防褲之間通過松緊腰帶和固定圍衿的組合固定在一起。
附圖說明
圖1是消防服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緩沖領口結構翻開后消防服本體的示意圖;
圖3是緩沖領口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消防褲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圖6是褲腳的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消防服1、魔術貼配合面11、固定圍衿12、緩沖領口結構2、上活動端21、下固定端22、緩沖部23、魔術貼24、雙向氣閥3、彈簧4、消防褲5、耐磨布51、松緊腰帶52、背帶53、褲腳6、褲腳縫61、彈性布62、腳袢63、消防褲拉鏈裝置7、左側褲鏈71、右側褲鏈72、保護貼8。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消防服裝,包括括消防服1、消防褲5和消防鞋,消防服1的喉嚨部位設置有緩沖領口結構2,緩沖領口結構2包括上活動端21、下固定端22以及緩沖部23,緩沖部23為一氣囊,緩沖部23上端與上活動端21固定連接,下端與下固定端22固定連接,下固定端22縫制在消防服1上,上活動端21的正反兩面均設置有魔術貼24,消防服1的領口和前襟上均設置有魔術貼配合面11,上活動端21通過繞下固定端22轉動使魔術貼24與消防服1的領口或前襟上的魔術貼配合面11固定,緩沖部23上設置有一雙向氣閥3,空氣能從雙向氣閥3進出緩沖部23,緩沖部23內設置有能使緩沖部23鼓起的彈簧4,消防服1前胸和后背的內部均設置有上衣氣囊,消防服1的下部設置有一圈固定圍衿12,固定圍衿12塞入消防褲5中,消防褲5的下端設置有褲腳6,褲腳6處設置有豎向延伸的褲腳縫61,褲腳縫61的下端延伸至褲腳6下端,褲腳縫61的上端延伸至消防褲5的小腿部位,褲腳縫61上半段通過彈性布62密封,下半段設置有消防褲拉鏈裝置7,消防褲拉鏈裝置7包括左側褲鏈71、右側褲鏈72和拉鎖,左側褲鏈71和右側褲鏈72的上端均延伸至彈性布62的下端,左側褲鏈71下端延伸到消防褲5下端,右側褲鏈72下端伸出至消防褲5下端以下,消防鞋的鞋壁上設置有與右側褲鏈72相對接的鞋拉鏈,拉鎖滑動設置在右側褲鏈72上,拉鎖能將鞋拉鏈和右側褲鏈72鎖合以及能將左側褲鏈71和右側褲鏈72鎖合,鞋拉鏈上端與左側褲鏈71下端頂接,消防褲5的下端還設置有保護貼8,保護貼8一端與消防褲5固定連接,另一端橫向跨過消防褲拉鏈裝置7與消防褲5可開合固定,保護貼8覆蓋彈性布62下端以及左側褲鏈71和右側褲鏈72的上端,消防褲5的上端設置有一圈松緊腰帶52,固定圍衿12通過松緊腰帶52固定在消防褲5中。
實施例中,消防服1的下部設置有暗扣,消防褲5上部設置有與暗扣相配合的扣縫,暗扣能扣入扣縫使消防服1和消防褲5固定在一起。
實施例中,褲腳6下端設置有腳袢63。
實施例中,消防褲5的膝蓋部位設置有耐磨布51。
實施例中,消防褲5的上端還設置有兩條背帶53。
實施例中,上活動端21、下固定端22以及緩沖部23為一體件。
實施例中,緩沖部23內的彈簧4的數量為三個,分別布置在緩沖部23內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中,位于中部的彈簧比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彈簧長。
本實用新型的消防服裝,包括括消防服1、消防褲5和消防鞋,消防服1在領口位置設置了一個緩沖氣囊,這個緩沖氣囊為一種可以上下翻開的結構,當緩沖氣囊上活動端與領口固定時,緩沖氣囊遮擋消防員喉部,配合消防服原有的氣囊以及消防頭盔,可以對消防員形成很好的全身性防護,從軀干到頭部沒有保護死角,當消防員喉部被物品或氣流沖擊時,氣囊中的彈簧4受壓,吸收沖擊力,氣囊縮小,空氣從雙向氣閥3流出,沖擊過后,彈簧4歸位,空氣再從雙向氣閥3流入。本實用新型的消防褲5,為了保證褲腳6處不會被扯開,設計了多道結構,拉鏈裝置的左側褲鏈71下端延伸到消防褲5下端,與消防鞋上的拉鏈固定在一起,從而使消防褲和消防鞋成為一體,消防褲難以被扯開,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腳袢63,消防員在穿消防褲5時,腳袢63套在腳后跟上,然后再穿消防鞋,使消防褲與腳連在一起,進一步增加消防褲5的安全性,消防服和消防褲之間通過松緊腰帶和固定圍衿的組合固定在一起。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