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消防器材,尤其是一種防凍型水罐消防車。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形式十分嚴峻,危險化學品產業規模化、園區式集中建設與發展,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配套建設的救援能力明顯不足,在專業應急救援行動中對危險化學品突發事件時的專家技術研判與措施的支撐更是滯后,危險化學品事故由于專家技術支持不及時或不準確,帶來的傷害和教訓是慘痛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
水罐消防車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消防器材,但是,使用時,存在以下幾個缺點:
(1) 遇到寒冷的天氣,消防車的水箱及消防水炮內的水容易凍住結冰,嚴重影響了消防救援工作的進行;
(2)水帶是水罐消防車內必備的一種消防器具,由于水帶本身軟的特性,在消防救援工作中,水帶容易纏繞打結,一方面不利于快速的收放水帶,另一方面,水帶的纏繞打結處會對水的流動產生一定的的阻力,無形中加大了消防救援的時間。
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防凍型水罐消防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中夾套、保溫層和低泄高阻閥的設置,能有效的避免寒冷天氣下水箱和水炮內水的結冰現象,同時工具箱的設計,使得卷放消防水帶時,不會出現纏繞打結的現象,有效的保證了消防救援工作的穩定性。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防凍型水罐消防車,包括駕駛室,所述駕駛室的后部設置有車身,所述車身由前向后依次設置有消防員車廂、水箱和水泵箱,所述水箱的頂部設置有水炮;
所述水箱的內壁設置有夾套,所述夾套內設置有電加熱管,所述電加熱管與電源連接,所述水箱和水泵箱的外壁設置有保溫層;
所述水箱的下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包括上層工具箱和下層工具箱,所述上層工具箱內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與所述上層工具箱的箱體壁鉸接,所述轉軸的一端穿過上層工具箱的箱體壁并與上層工具箱外部的手柄連接,所述下層工具箱的下部設置有儲物箱;
所述水炮包括炮體和炮底座,所述炮底座的進水管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口,所述安裝口處安裝有低泄高阻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水泵箱內連接有水泵出水管,所述水泵出水管與水箱連接,所述水泵出水管上還連接有水泵出水支管,所述水泵出水支管與水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保溫層為聚氨酯保溫層。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轉軸的中部設置有用于固定水帶的卡環。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水泵出水管與水泵出水支管通過快換接頭連接,所述水泵出水支管與水帶通過快換接頭連接,采用快換接頭可快速的實現帶壓拆卸或連接,并且在操作過程中不出現流體滴漏及防止污物及空氣進入系統,保證了操作安全性,節省了操作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所述水泵出水管與水箱通過快換接頭連接,采用快換接頭可快速的實現帶壓拆卸或連接,并且在操作過程中不出現流體滴漏及防止污物及空氣進入系統,保證了操作安全性,節省了操作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夾套和保溫層,能對水箱內的水起到良好的防凍和保溫效果,設置的低泄高阻閥能對水炮內的余水起到良好的防凍作用,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在寒冷天氣下產生的水箱內結冰、水炮結冰的現象,保證了消防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中的工具箱的設計,不僅給消防器材分配了合理的存儲空間,而且對消防水帶做了單獨存放,在卷放消防水帶時,不會出現纏繞打結的現象,有效的保證了消防救援工作的穩定性。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工具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工具箱的俯視圖。
圖中,1為水泵箱,2為工具箱,2-1為上層工具箱,2-1-1為箱體壁,2-2為下層工具箱,2-3為儲物箱,3為水炮,4為水箱,5為消防員車廂,6為駕駛室,7為保溫層,8為夾套,9為炮底座,10為低泄高阻閥,11為電加熱管,12為水泵出水支管,13為水泵,14為水泵出水管,15為快換接頭,16為快換接頭,17為轉軸,18為卡環,19為手柄,20為展平槽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一種防凍型水罐消防車,包括駕駛室6,所述駕駛室6的后部設置有車身,所述車身由前向后依次設置有消防員車廂5、水箱4和水泵箱1,所述水箱4的頂部設置有水炮3;
所述水箱4的內壁設置有夾套8,所述夾套8內設置有電加熱管11,所述電加熱管11與電源連接,所述水箱4和水泵箱1的外壁設置有保溫層7,所述保溫層7為聚氨酯保溫層,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通過電加熱管11來對夾套8內的水進行加熱,從而避免了水箱4內的水結冰而對救援工作產生的影響,同時,保溫層7的使用,避免了水箱4內的水與外界產生的熱交換現象。
所述水箱4的下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工具箱2,所述工具箱2包括上層工具箱2-1和下層工具箱2-2,所述上層工具箱2-1內設置有轉軸17,所述轉軸17的兩端與所述上層工具箱2-1的箱體壁2-1-1鉸接,所述轉軸17的一端穿過上層工具箱2-1的箱體壁2-1-1并與上層工具箱2-1外部的手柄19連接,所述下層工具箱2-2的下部設置有儲物箱2-3;用卡環18將水帶的一端卡緊,然后轉動手柄19即可將水帶卷在轉軸17上,需要使用水帶時,拉動水帶的另一端即可實現將水帶拉出,整個過程不會出現水帶的纏繞打結的現象。為了方便消防者對水帶進行使用或卷取,所述上層工具箱2-1的頂部設置有與水帶相匹配的展平槽口20,水帶首先經展平槽展平后再進行使用或卷取,提高了水帶的使用壽命。
所述水炮3包括炮體和炮底座9,所述炮底座9的進水管的側壁上設置有安裝口,所述安裝口處安裝有低泄高阻閥10,當水炮3使用完畢后,炮體內還有部分余水,炮底座9內腔的壓力小于設定值時,低泄高阻閥10自動動作處于開啟狀態,從而將余水通過低泄高阻閥10排出,起到了良好的防凍作用,保證了防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所述水泵箱1內連接有水泵出水管14,所述水泵出水管14與水箱4連接,所述水泵出水管14上還連接有水泵出水支管12,所述水泵出水支管12與水帶連接。所述水泵出水管14與水泵出水支管12通過快換接頭15連接,所述水泵出水支管12與水帶通過快換接頭連接。所述水泵出水管14與水箱4通過快換接頭16連接。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