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消防滅火裝置設計技術領域,涉及混合式消防滅火裝置設計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氣溶膠滅火彈的結構。
背景技術:
滅火器是居家、辦公、出行不可缺少的消防用具。目前,國內外普遍適用的滅火器主要有干粉滅火器、清水滅火器等。然而,傳統的滅火器在使用時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特別是不能滿足遠距離安全滅火的要求。例如,干粉滅火器存在直徑大、擴散性不好、滅火效率低、特別是噴射距離短的缺點,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必須靠近火場極易造成滅火人員燒傷。清水滅火器若使用不當會造成滅火人員燒傷、觸電等安全隱患,對于遠距離滅火也存在不足。氣溶膠滅火彈是一種新型遠距離滅火裝置,氣溶膠的滅火效率高,綜合費用低,安全性能好,無毒性,對環境友好,將其制成滅火彈并用專用槍發射,大大增加了滅火器的使用距離,降低了安全隱患,且具有體積小、易存放的特點,消除了傳統滅火器只能使用一次的缺點,可作為家用小型滅火器廣泛使用。
但是,作為遠距離投擲發射的滅火彈,其投擲發射后除希望能夠準確地落在火場的有利滅火點,也希望在實現噴灑滅火劑過程中相對狀態穩定,不任意滾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公開了一種氣溶膠滅火彈。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氣溶膠滅火彈滅火距離、更準確精準的滅火功能,結構更合理、更有效的滅火彈結構。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氣溶膠滅火彈,包括彈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殼內,一端設置沖擊驅動裝置,另一端設置滅火溶劑腔;所述沖擊驅動裝置包括伸出彈殼體外的沖擊軸、依次連接的鎖扣裝置和推動柄;滅火溶劑腔包括依次分隔設置三組溶劑腔,第一溶劑腔與第二溶劑腔之間通過隔板封閉,隔板一端面連接推動柄、另一端面設置有撞針,第二溶劑腔與第三溶劑腔之間通過隔膜封閉;構成第三溶劑腔的彈殼體上有均勻密布的孔,侍候狀態下各孔被可受壓破開的薄膜封閉。
所述氣溶膠滅火彈侍候狀態下推動柄有彈簧支持封閉第一溶劑腔與第二溶劑腔。
所述鎖扣裝置包括設置于沖擊軸的斜槽和設置于鎖扣部件的凹槽,斜槽可受力推動嵌入凹槽鎖定。
上述沖擊軸頂端涂覆有壓敏膠。
所述構成第三溶劑腔彈殼體的孔位于彈殼側面,第三溶劑腔中設置有分流道。
所述隔板端面設置的撞針其長度保證在隔板受推動柄開啟的行程末端可將第二溶劑腔與第三溶劑腔之間的隔膜刺破。
所述第一溶劑腔中儲裝滅火劑鹽酸溶液,第二溶劑腔儲裝滅火劑碳酸氫鈉溶液,第三溶劑腔儲裝氣溶膠粉末。
所述彈殼為圓筒形結構,分拆為相互匹配、通過螺紋旋緊連接的兩部分。
滅火使用時,用槍將滅火彈發射至滅火地點,彈頭與目標相碰撞,由撞擊產生的壓力通過彈頭上的沖擊軸擠壓推動柄,推動斜槽和推動柄整個結構向后運動,斜槽移動嵌入凹槽使推動柄固定,隔板與隔層之間產生縫隙使得C中的鹽酸溶液進入D中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同時撞針扎破隔膜,裝置內部產生較大壓強使滅火彈尾部孔中的薄膜沖破,氣體從孔中噴出同時帶動氣溶膠粉末一同噴出,氣溶膠迅速擴散到附近空氣中。本發明在沖擊軸涂覆有壓敏膠,壓敏膠可將整個滅火彈固定在火場更穩定地噴射滅火劑,更有效地發揮滅火作用。
本發明有益性:本發明滅火彈的殼體結構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且滅火彈一端有黏性物質,結合對應口徑的發射槍使用,可增大滅火距離,固定滅火位置,從而大大增加了滅火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效率。本發明采用鹽酸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產生的氣體壓出氣溶膠的方式,反應物中無環境污染物質,且彈殼在使用后可回收進行二次利用,具有綠色、環保、低費用的有益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滅火彈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滅火彈斜槽與凹槽鎖扣結構局部放大分離示意圖。
圖中,1是沖擊軸,2是彈殼,3是鎖扣部件,4是斜槽,5是推動柄,6是彈簧,7是凹槽,8是防漏圏,9是隔層,10是隔板,11是撞針,12是.螺紋,13是隔膜,14是分流道,15是孔,16是薄膜,17是壓敏膠,C儲裝鹽酸溶液,D儲裝碳酸氫鈉溶液,E儲裝氣溶膠粉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的描述,本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內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也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和圖2。
氣溶膠滅火彈,包括彈殼2,彈殼2內,一端設置沖擊驅動裝置,另一端設置滅火溶劑腔;沖擊驅動裝置包括伸出彈殼體2外的沖擊軸1、依次連接的鎖扣裝置和推動柄5;滅火溶劑腔包括依次分隔設置的三組溶劑腔,第一溶劑腔與第二溶劑腔之間通過隔板10封閉,隔板10一端面連接推動柄5、另一端面設置有撞針11,第二溶劑腔與第三溶劑腔之間通過隔膜13封閉;構成第三溶劑腔的彈殼2體上有均勻密布的孔15,侍候狀態下各孔15被可受壓破開的薄膜16封閉。
氣溶膠滅火彈侍候狀態下推動柄5有彈簧6支持封閉第一溶劑腔與第二溶劑腔。
鎖扣裝置包括設置于沖擊軸1的斜槽4和設置于鎖扣部件3的凹槽7,斜槽4可受力推動嵌入凹槽7鎖定。
沖擊軸1頂端涂覆有壓敏膠17。
構成第三溶劑腔彈殼體2的孔15位于彈殼2側面,第三溶劑腔中設置有分流道14。
隔板10端面設置的撞針11其長度保證在隔板10受推動柄5開啟的行程末端可將第二溶劑腔與第三溶劑腔之間的隔膜13刺破。
第一溶劑腔中儲裝滅火劑鹽酸溶液,第二溶劑腔儲裝滅火劑碳酸氫鈉溶液,第三溶劑腔儲裝氣溶膠粉末。
彈殼2為圓筒形結構,分拆為相互匹配、通過螺紋12旋緊連接的兩部分。
如圖1所示,通過發射槍或投擲將滅火彈發射至滅火地點,彈頭沖擊軸1與目標相碰撞,彈頭沖擊軸1上的壓敏膠發揮作用,將整個滅火彈固定,由撞擊產生的壓力通過沖擊軸1擠壓推動斜槽4和推動柄5整個結構向后運動,斜槽4嵌入凹槽7,隔板10與隔層9之間產生縫隙使得C中的鹽酸進入D中與碳酸氫鈉反應,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同時撞針11扎破阻隔膜13,裝置內部產生較大壓強使滅火彈尾部排氣孔15中的薄膜16沖破,氣體從排氣孔15中噴出同時帶動氣溶膠粉末一同噴出,氣溶膠迅速擴散到附近空氣中。
圖2是本發明滅火彈斜槽與凹槽鎖扣結構局部放大分離示意圖。圖中沖擊軸1、斜槽4及其連接的推動柄5與鎖扣部件3及其設置的凹槽7處于分離狀態,安裝結構是圖1所示的嵌入結構,鎖扣結構整體可以為相互嵌入的圓柱形結構。當滅火彈的沖擊軸1受力后,沖擊軸1擠壓推動斜槽4和推動柄5整個結構向后運動,斜槽4尖端嵌入凹槽7中固定。
本發明滅火彈產生的滅火劑包括擴散的氣溶膠和由鹽酸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氣溶膠進入火焰區后從火焰中吸收熱量而溫度上升,達到一定溫度后固體微粒發生熔化\氣化直至分解而吸收大量熱量;液體微滴也升溫\汽化而吸熱,使火焰區溫度下降,可燃物的氣化蒸發減少,熱輻射降低,同時使火焰區的氧氣濃度下降,惰性氣體含量增加,產生隔離\窒息和冷卻作用,抑制了燃燒反應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