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智能消防設備。
背景技術:
在大樓主體竣工后,都需要對大樓進行消防器械的安裝,這是為了在出現意外起火情況上使用者能夠快速的進行自救,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但如果樓層過高時,樓層所需要的消防器械就會很多,使得搬運人員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對消防器械搬運,不僅增加了搬運人員的勞動強度,也很容易使消防器械在搬運的過程中出現損壞、丟失等情況,極大的降低了搬運人員的工作效率。而常規的消防設備搬運裝置都不具有消防報警功能,根本無法快速的進行呼救,極大的了浪費了救援時間,增加了使用者遺忘情況發生時的財產損失,同時,通過詳細的調查與了解,人們對智能化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周圍環境溫度的監測,若能結合以上功能對電器進行智能驅動和進一步控制,則可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而現有的裝置在功能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難以滿足上述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消防設備,該裝置能夠讓消防人員進行快速報警處理,并便于使用者將消防工具或滅火器材放置到底架上進行運輸,有效的提高搬運人員對消防器械的運輸效率,可以實時監測周圍環境的溫度,針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可以智能啟動空調,從而可以確保人們始終處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很好地促進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一種智能消防設備,包括底架,及設置在底架下方的萬向輪,及設置在底架上方的套筒、功能箱、儲存箱與把手,所述功能箱上連接有封板,且功能箱的左右兩側設置有鎖槽,功能箱內部設置有隔離板,所述儲存箱上連接有蓋門,且儲存箱的前方設置有卡扣,儲存箱內部的中央設置有纏繞軸,儲存箱的左右兩側設置有通氣孔,所述套筒內部設置有置入孔,所述把手上設置有控制板,且控制板的上方設置有報警鈕與調節鈕,所述的把手上設有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和空調紅外線發射器,所述的中央處理器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存儲器、空調紅外線發射器電連接,所述的空調紅外線發射器用于發射紅外信號到空調紅外線接收器中,空調紅外線接收器的接收信號用于控制空調工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封板上設置有鎖塊,且鎖塊與鎖槽之間配合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蓋門上設置有卡槽,且卡槽與卡扣之間配合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把手位于底架上方的最右側,且把手與底架之間通過螺絲固定。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萬向輪設置有兩個以上,且萬向輪均勻分布在底架下方的四個角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的一種智能消防設備,該裝置能夠讓消防人員進行快速報警處理,并便于使用者將消防工具或滅火器材放置到底架上進行運輸,有效的提高搬運人員對消防器械的運輸效率。
(2)本發明的一種智能消防設備,該裝置通過將空調紅外線發射器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使得當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可以通過空調紅外線接收器智能啟動空調來調節周圍環境溫度,從而可以確保人們始終處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很好地促進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智能消防設備,包括底架1,及設置在底架1下方的萬向輪11,及設置在底架1上方的套筒3、功能箱4、儲存箱2與把手5,所述功能箱4上連接有封板42,且功能箱4的左右兩側設置有鎖槽41,功能箱4內部設置有隔離板44,所述儲存箱2上連接有蓋門21,且儲存箱2的前方設置有卡扣22,儲存箱2內部的中央設置有纏繞軸24,儲存箱2的左右兩側設置有通氣孔25,所述套筒3內部設置有置入孔31,所述把手5上設置有控制板51,且控制板51的上方設置有報警鈕53與調節鈕52。
所述封板42上設置有鎖塊43,且鎖塊43與鎖槽41之間配合連接,讓消防人員能夠通過鎖塊43與鎖槽41的配合連接將封板42閉合在功能箱4的上方。
所述蓋門21上設置有卡槽23,且卡槽23與卡扣22之間配合連接,讓消防人員能夠通過卡扣22與卡槽23的配合連接將蓋門21閉合在儲存箱2的上方。
所述把手5位于底架1上方的最右側,且把手5與底架1之間通過螺絲(未標注)固定,便于消防人員通過把手5將該裝置進行移動。
所述萬向輪11設置有兩個以上,且萬向輪11均勻分布在底架1下方的四個角落,讓消防人員能夠通過萬向輪11帶動底架1進行移動。
在使用該消防設備時,搬運人員首先將消防器械分類放置在功能箱4內,并通過隔離板44將各種不同的消防器械進行分開放置;將水帶等潮濕的消防設備放置在儲存箱2內,并通過纏繞軸24進行纏繞;再將滅火器材放置在套筒3內部的置入孔31中;而后通過鎖塊43與鎖槽41的配合將封板42閉合在功能箱4的上方,通過卡扣22與卡槽23的配合將蓋門21閉合在儲存箱2的上方;然后消防人員就可通過把手5與萬向輪11將底架1及底架1上方的消防裝置進行移動;儲存箱2左右兩側通氣孔25的設置則能夠增加儲存箱2內部空氣的流通,避免儲存箱2內部的消防器械出現腐蝕損壞的可能;纏繞軸24的設置則便于消防人員將水帶等裝置纏繞在纏繞軸24上,便于消防人員進行儲存放置。
上述的把手5上設有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的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和空調紅外線發射器,所述的中央處理器分別與溫度傳感器、存儲器、空調紅外線發射器電連接。工作時,溫度傳感器獲取到周圍環境溫度的數據傳給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將數據保存到存儲器,存儲器將數據存儲并反饋給中央處理器。當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中央處理器將二進制信號傳送給空調紅外線發射器,空調紅外線發射器將二進制信號編碼調制為一系列的脈沖信號,通過紅外發射管發射紅外信號,隨后空調紅外線接收器將接收到的紅外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濾波等處理后送給解調電路進行解調,還原為二進制信號后輸出給空調處理器,從而可以智能啟動空調來調節周圍環境溫度。
本實施例的一種智能消防設備,克服了現有裝置功能上的不足,可以實時監測周圍環境的溫度,針對環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可以智能啟動空調,從而可以確保人們始終處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很好地促進了人們的身體健康。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發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