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竹纖維纏繞復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竹纖維纏繞復合管。
背景技術:
目前在給排水工程、石油化工防腐場合中,所用的管道普遍采用聚氯乙 烯管、聚乙烯管、玻璃鋼管、玻璃鋼夾砂管等。聚氯乙烯管和聚乙烯管質輕、 光滑且耐腐蝕,但剛度和強度方面有所不足且原料均為石油產品的合成品; 玻璃鋼管及玻璃鋼夾砂管具有耐腐蝕、強度高、流體阻力小、剛度大的優點, 但產品的增強材料為高能耗的玻璃纖維,其所用到的樹脂完全依賴于石油, 產品及廢料不可回收、不環保。因此使用上述管道產品,消耗了大量寶貴的 石油資源且導致了環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 一種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節省石油資源,減少 環境污染。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竹纖維纏繞復合管,沿管徑方 向,由內到外依次為內襯層、增強層、外防護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 為連續的竹纖維帶纏繞在內襯層上的竹纖維層,該竹纖維層為竹纖維帶環向 層、竹纖維帶螺旋層或前二者的組合,竹纖維層的層數為二層以上。由于增 強層采用了連續的竹纖維帶作為增強材料,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質輕、高強度、 高剛度、高韌性的優點。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措
施
上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竹纖維帶環向層中的竹纖維帶呈環向纏繞; 竹纖維帶螺旋層中的竹纖維帶呈螺旋纏繞。
上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增強層由一竹纖維帶環向層、 一竹纖維帶螺 旋層和一竹纖維帶環向層復合而成,所述的竹纖維帶螺旋層置于兩竹纖維帶 環向層之間,此種結構的增強層具有較佳的強度和剛度。
上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竹纖維帶的長度在50米以上,寬為3-50cm; 組成竹纖維帶的竹纖維的寬為l-25mm,厚為0. 5-3mm,長為2-6m,此規格的 竹纖維一般分為竹絲或竹條(竹片)。
上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內襯層、增強層和外防護層用粘接劑粘接為 一體,使三者結合更為牢固,粘接劑可采用非石油制品的粘接劑,以進一步 節約石油資源。
本實用新型與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相比,具有更高的強度、剛度,節 約了石油資源;與玻璃鋼管及玻璃鋼夾砂管相比,增強材料為環保、低能耗 的可再生資源竹纖維,具有類似的強度和剛度,質更輕,成本更低,生產效 率高,節約了石油資源,且對農業資源進行了開發利用。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竹纖維帶環向層軸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竹纖維帶螺旋層軸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沿管徑方向,由內到外依次為內襯層l、增強層、外防護層
2,三者用粘接劑粘接為一體。增強層由一纏繞在內襯層上的竹纖維帶環向層 3、 一竹纖維帶螺旋層4和一竹纖維帶環向層5復合而成,所述的竹纖維帶螺 旋層置于兩竹纖維帶環向層之間,竹纖維帶環向層中的竹纖維帶采用環向纏 繞(見圖2),竹纖維帶螺旋層中的竹纖維帶采用螺旋纏繞(見圖3)。所述 的外防護層一般由改性脲醛樹脂、聚氨酯樹脂、乙烯基酯樹脂、環氧樹脂或 酚醛樹脂制成,保證管道有很好的耐水、耐候性。所述的內襯層由樹脂及氈 (滌綸氈或玻纖氈)制成,形成防滲且內壁光壁的內襯層。
增強層的制作方法如下先將新鮮的毛竹開成寬為1-25mm、厚為0. 5-3mm、 長為2-6m的竹纖維,之后對竹纖維進行預處理,接著竹纖維采用襯布粘接、 或縫合、或編織的方式,形成一條連續的竹纖維帶(一般要求在長50米以上, 寬在3-50厘米之間),然后將竹纖維帶巻好,裝在纏繞機上退巻,竹纖維帶 通過樹脂槽時涂上樹脂,采用環向纏繞、或螺旋纏繞或二者的組合,將竹纖 維帶纏繞在內襯層上。根據實際的強度要求來選擇纏繞的層數及方式,纏繞 好的竹纖維帶固化后,得到增強層。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 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 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竹纖維纏繞復合管,沿管徑方向,由內到外依次為內襯層、增強層、外防護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為連續的竹纖維帶纏繞在內襯層上的竹纖維層,該竹纖維層為竹纖維帶環向層、竹纖維帶螺旋層或前二者的組合,竹纖維層的層數為二層以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纖維帶 環向層中的竹纖維帶呈環向纏繞。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纖維帶 螺旋層中的竹纖維帶呈螺旋纏繞。
4、 根據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增強層由一竹纖維帶環向層、 一竹纖維帶螺旋層和一竹纖維帶環向層復合 而成,所述的竹纖維帶螺旋層置于兩竹纖維帶環向層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竹纖維帶的長度在50米以上,寬度為3-50cm;組成竹纖維帶的竹纖維的寬為 l-25ram,厚為0. 5-3mm,長為2-6m。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纖維纏繞復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襯層、 增強層和外防護層粘接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竹纖維纏繞復合管。現有的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玻璃鋼管及玻璃鋼夾砂管,其消耗了大量寶貴的石油資源且導致了環境污染。本實用新型沿管徑方向,由內到外依次為內襯層、增強層、外防護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層為連續的竹纖維帶纏繞在內襯層上的竹纖維層,該竹纖維層為竹纖維帶環向層、竹纖維帶螺旋層或前二者的組合,竹纖維層的層數為二層以上。由于增強層采用了連續的竹纖維帶作為增強材料,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質輕、高強度、高剛度、高韌性的優點,生產效率高,節約了石油資源。
文檔編號B32B5/02GK201434160SQ200920121209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4日
發明者柃 葉, 剛 朱, 鐘堅瑜, 陳文強 申請人:蕪湖圣弗蘭玻璃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