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包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內飾加熱工藝,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熱壓工藝一般都是普通加熱板給骨架以及皮革加熱,加熱速度慢,力口熱時間長一般都在60秒左右,加熱過程中,被加熱的產品整體溫度全部上升,產品的強度下降,在二次壓合的時候容易被壓變形,不良率較高,控制難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使表面溫度快速上升的紅外加熱方式壓合工藝。·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傳統的加熱是把熱板先加熱到設定的問題,熱板通過空氣對流把骨架與PVC加熱到需要的溫度。加熱效率低,熱量損失大,熱板預加熱時間長,工作效率低,且被加熱的物體表面溫度不均勻。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把要覆合的骨架放在上模,PVC皮革(要貼合的面涂好熱熔膠)放在下支撐架上。鈉鹵紅外加熱燈管運動到骨架與皮革的中間通電開始加熱,加熱三秒鐘物體表面達到預定的溫度120度(膠水在該溫度下才能激活)。紅外加熱器退出,上模帶動骨架迅速向下運動完成PVC皮革與骨架的貼合。其中,骨架材料的選擇顏色為黑色。其中,加熱方式選擇為可以產生8 10微米的鈉鹵燈管加熱。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紅外燈管加熱只有在需要加熱的時候通電工作,設備在運行其他動作的時候燈管不需要工作,大大提高了電能的利用,加熱時間可以節省50多秒,電能節約90%,只有表面溫度的提高避免了壓合過程中產品的變形,提高了良率10%,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節約了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首先骨架材料的選擇顏色為黑色,黑色的物體對熱量的吸收速度快。在物體的材料相同,加熱的重量面積相同,加熱方式相同,加熱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物體溫度的變化為加熱時間10秒時黑色材料為40°C,而白色材料為35°C ;加熱時間20秒時黑色材料為63°C,而白色材料為54°C;加熱時間30秒時黑色材料為87°C,而白色材料為71°C;加熱時間40秒時黑色材料為113°C,而白色材料為90°C ;加熱時間50秒時黑色材料為146°C,而白色材料為115°C。可以看出兩者溫度的變化溫度差從5度,變為9度,再變為16度,再變為23度,最后溫度差達到31度,所以骨架材料的選擇顏色為黑色。其次紅外波長的選擇為長為8 10微米的紅外波長,因為波長在8 9微米的時候更容易與物體發生共振,物體溫度可以迅速上升。平常使用的塑膠材料PP,ABS,PC/ABS,PC, PP/PE經過研究波長在8 10微米的紅外線更容易被吸收,且吸收效率是其它波長的好幾倍。所以加熱方式選擇為可以產生8 10微米的鈉鹵燈管加熱。(I)把要覆合皮革布料的骨架放在頂模上,使用夾子夾住。(2)把皮革或者布料(已經剪成一定形狀)放在支撐架上。(3)按動按鈕設備自動運行,加熱器運動到正中央,給PVC下表面和骨架上表面同時加熱,3秒內PVC與骨架表面加熱到120度,熱板推出,上模向下運動吧骨架與皮革壓覆在一起。(4)完成覆合后取出產品。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工藝,其特征在于把要覆合的骨架放在上模,PVC皮革(要貼合的面涂好熱熔膠)放在下支撐架上。鈉鹵紅外加熱燈管運動到骨架與皮革的中間通電開始加熱,加熱三秒鐘物體表面達到預定的溫度120度(膠水在該溫度下才能激活)。紅外加熱器退出,上模帶動骨架迅速向下運動完成PVC皮革與骨架的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工藝,其特征在于骨架材料的選擇顏色為黑色。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工藝,其特征在于加熱方式選擇為可以產生8 10微米的鈉鹵燈管加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內飾紅外線加熱熱壓包覆工藝,在能夠產生波長在8~9微米紅外線的鈉鹵燈照射下,在3秒內完成被加熱物體的表面迅速升溫到120度(膠水激活瞬間接觸溫度必須達到100度),并在4秒內完成PP骨架與PVC皮革(皮革的下表面涂一層熱熔膠)的疊壓覆合。本發明使包覆工藝過程可以連貫進行,改變了加熱方式,快速的表面加熱到需要激活的溫度,產品其余部位溫度保持在常溫狀態,強度足夠,保證在壓合的時候不會變形,并且壓合的瞬間接觸溫度達到要求的范圍。比傳統的加熱方式成型周期短,并且避免了由于加熱時間長,整個產品溫度上升強度下降,二次壓合的時候發生變形。
文檔編號B32B37/10GK102909930SQ20111022270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明者林福青, 范文瑞, 曾小東 申請人:寧波安通林華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