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速紙機干燥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造紙行業的傳動設計,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高速紙機的干燥部烘缸的傳動。
背景技術:
由于紙幅從網部到壓榨部再經過干燥部的過程中,紙頁中的的水分逐漸減少,隨著紙頁干度的不斷變化,紙頁的縱向長度和橫向寬度尺寸都在發生變動,現代紙機通常都采用分部交流變頻傳動,利用自動化技術有效地控制紙機網部、壓榨部、干燥部以及涂布、壓光和卷取等各部分的紙機工作速度,適應紙頁的尺寸變化,完成造紙工藝過程。紙機干燥部烘缸多,傳動點多,還要求適應紙頁在干燥部縱向和橫向尺寸上變化, 對干燥部的傳動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達到機械傳動的合理性,還要求容易實施自動化控制。對于車速高于1200米/分的寬幅5. 6米的高速紙機干燥部烘缸可達到44只,還有34只真空缸,目前國內還沒有紙機生產廠家生產。干燥部的傳動也沒有相關的設計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車速高于1200米/分,幅寬> 5米的紙機干燥部提供一種傳動設計。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速紙機干燥部,包括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前干燥部有三十二只烘缸和三i^一只真空缸,后干燥有十二只烘缸和三只真空缸,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的烘缸與真空缸上下兩排以次交錯排布,前干燥部分為七組,后干燥部分為兩組每組干燥部包括有烘缸和真空缸,每組干燥部的烘缸和真空缸外套一條干網,每組干燥部有至少有一個烘缸與傳動裝置連接。上述高速紙機干燥部,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布置二十一個烘缸與傳動裝置連接。上述高速紙機干燥部,前干燥部的第一組有三只烘缸和兩只真空缸,第一組中的第一烘缸、第三烘缸和第二真空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二組到第六組每組各有五只烘缸和五只真空缸,第二組到第六組中的每組后面兩個烘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二組到第六組中的每組從后往前數第二個真空缸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七組是四只烘缸四只真空缸中最后一個烘缸和最后一個真空缸均與傳動裝置連接。上述高速紙機干燥部,后干燥部包括兩組,分別是第八組和第九組,第八組有三只烘缸和三只真空缸,其中第三十四只烘缸、第三十五只烘缸和第三十四只真空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九組有九只烘缸組成,分別上下兩排交錯排列,其中第三十九號烘缸、第四十號烘缸、第四十三號烘缸和第四十四號烘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上述高速紙機干燥部,所述的烘缸直徑1800mm,真空缸34直徑1500mm。前干燥有32只烘缸和31只真空缸。第I號缸為烘缸,烘缸與真空缸上下兩排以次交錯排布。烘缸在上排,編號從I到31 ;真空缸在下排,編號從Vl到V31。根據紙頁在干燥部的縱向收縮要求,將前干燥的烘缸和真空缸從前向后分為7組。每一組缸一條干網。第I組3只烘缸,2只真空缸;第2組到第6組每組各有5只烘缸,5只真空缸。第7組4只烘缸,4只真空缸。每組包括的缸號見表I,
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高速紙機干燥部,包括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其特征在于前干燥部有三十二只烘缸和三十一只真空缸,后干燥有十二只烘缸和三只真空缸,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的烘缸與真空缸上下兩排以次交錯排布,前干燥部分為七組,后干燥部分為兩組每組干燥部包括有烘缸和真空缸,每組干燥部的烘缸和真空缸外套一條干網,每組干燥部有至少有一個烘缸與傳動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紙機干燥部,其特征在于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布置21個烘缸與傳動裝置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紙機干燥部,其特征在于前干燥部的第一組有三只烘缸和兩只真空缸,第一組中的第一烘缸、第三烘缸和第二真空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二組到第六組每組各有五只烘缸和五只真空缸,第二組到第六組中的每組后面兩個烘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二組到第六組中的每組從后往前數第二個真空缸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七組是四只烘缸四只真空缸中最后一個烘缸和最后一個真空缸均與傳動裝置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高速紙機干燥部,其特征在于后干燥部包括兩組,分別是第八組和第九組,第八組有三只烘缸和三只真空缸,其中第三十四只烘缸、第三十五只烘缸和第三十四只真空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第九組有九只烘缸組成,分別上下兩排交錯排列,其中第三十九號烘缸、第四十號烘缸、第四十三號烘缸和第四十四號烘缸分別與傳動裝置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紙機干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缸直徑1800_,真空缸34直徑150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速紙機干燥部,包括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前干燥部有三十二只烘缸和三十一只真空缸,后干燥有十二只烘缸和三只真空缸,前干燥部和后干燥部的烘缸與真空缸上下兩排以次交錯排布,前干燥部分為七組,后干燥部分為兩組每組干燥部包括有烘缸和真空缸,每組干燥部的烘缸和真空缸外套一條干網,每組干燥部有至少有一個烘缸與傳動裝置連接。上述傳動設計方案動力分配均衡,完全滿足干燥部工藝需要。并且傳動齒箱速比只有3種,便于齒箱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也便于選用標準的減速機,備件種類少,方便使用后期的維修和保養。
文檔編號D21F5/14GK102888777SQ20121040646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姜豐偉, 劉鑄紅, 馮育英, 李向陽, 祝紅軍, 李保亮, 劉發雄, 李艷平, 翟長勝, 郭發旺 申請人:河南江河紙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