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貼合移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15992閱讀:2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貼合移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貼合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貼合移載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趨向微型化,而電子產品制程中,會出現許多零配件加工及相組裝的工序,例如,在觸摸屏的制程中,通常使用膠貼合觸控面板和玻璃基板。在目前的貼合過程中,常常需要較多的人工操作,例如將待貼合之產品轉移至貼合平臺上,以及將完成貼合之產品轉移至下一加工工序。較多的人工操作會導致產品貼合效率低,并在轉移過程中可能會因人工操作的不小心導致產品的損壞,以及使產品受到污染,降低產品良率。因此,需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種貼合移載裝置,可實現廣品貼合的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并可進一步提聞廣品良率和貼合效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貼合移載裝置,包括支架;兩第一軌道,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支架相對兩側;平移機構,設置于所述兩第一軌道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一軌道水平移動,所述平移機構包括兩側壁及第一支撐板,所述兩側壁通過所述支撐板相連接;兩第二軌道,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側壁相對的兩側;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平移機構兩側壁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二軌道上下移動;第一平臺,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的下方,并通過轉軸與所述升降機構相連接。進一步的,還包括一固化裝置,所述固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平臺的上方,并與該升降機構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板,與所述第一支撐板平行設置于所述兩側壁之間。進一步的,還包括一升降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該升降機構沿所述第一軌道上下移動。進一步的,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為氣壓缸,所述氣壓缸垂直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并連接于所述升降機構頂部。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臺為真空平臺,所述第一平臺上設置有復數個真空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貼合移載裝置,采用平移機構沿第一軌道移動,升降機構沿第一軌道上下移動,可實現產品貼合的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并可進一步提高產品良率及貼合效率。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I是為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的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與貼合設備結合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與貼合設備結合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與貼合設備結合的再一角度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與貼合設備結合的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 I、點膠工位2、第一入料工位3、貼合工位4、第二入料工位10、支架20、點膠模組21、供膠裝置22、點膠模組軌道30、前段移載機構31、第一移載手臂32、第一載臺面40、貼合移載裝置41、第一平臺42、轉軸43、升降機構44、平移機構45、第一軌道46、第二軌道47、升降驅動裝置440、側壁441、第一支撐板442、第二支撐板50、下貼合模組51、第二平臺60、后段移載機構61、第二移載手臂62、第二載臺面70、對位檢測系統71、CCD光學鏡頭72、第三移載裝置73、第三軌道80、UV固化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是為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的剖面圖。請結合參照圖1,貼合移載裝置40,包括支架10 ;兩第一軌道45,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支架10相對兩側;平移機構44,設置于所述兩第一軌道45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一軌道45水平移動,所述平移機構44包括兩側壁440及第一支撐板441,所述兩側壁440相對設置并通過所述第一支撐板441相連接;兩第二軌道46,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側壁440相對的兩側;升降機構43,設置于所述平移機構44的兩側壁440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二軌道46上下移動;第一平臺41,用于放置待貼合之產品,所述第一平臺41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43的下方,并通過轉軸42與所述升降機構43相連接。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貼合移載裝置40還包括一固化裝置80、一升降驅動裝置47。所述固化裝置80設置于所述第一平臺41的上方,并與該升降機構43相連接。該固化裝置80可用于對貼合后之產品進行固化,例如,產品以紫外光固膠貼合時,固化裝置80可產生紫外光線對貼合之產品進行固化。升降驅動裝置47,用于驅動升降機構43沿第一軌道45上下移動。例如,升降驅動裝置47可為氣壓缸。平移機構44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板442,第二支撐板442與第一支撐板441平行設置于平移機構44的兩側壁440之間。該氣壓缸垂直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板441和所述第二支撐板442,并連接于所述升降機構44的頂部。通過氣壓缸的驅動可帶動該平移機構44沿該第二軌道46上下移動,并配合平移結構44沿第一軌道45水平移動,可使放置于第一平臺41上的產品轉移至目的地。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貼合移載裝置可獨立設置,用于運載待貼合之產品以及完成貼合之產品,以減少人工操作。另外,其也可與一貼合設備相結合,實現兩產品的貼合 。以下以貼合移載裝置與一貼合設備相結合來進一步說明本貼合移載裝置的具體結構。請參見圖2至圖5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貼合移載裝置與貼合設備結合的具體結構,在此,以玻璃基板與觸控面板貼合為例作說明,但并不以此為限。如圖5所示,該貼合設備由前至后依次設置有點膠工位I、第一入料工位2、貼合工位3及第二入料工位4。該點膠模組20位于點膠工位I,該前段移載機構30位于點膠 工位I和第一入料工位2之間,該貼合移載裝置40可平移的位于第一入料工位2和貼合工位3之間,該下貼合模組50可旋轉的位于貼合工位3和第二入料工位4之間,該后段移載機構60位于第二入料工位4后方。請參考圖2和圖3,其中,該點膠模組20包括有供膠裝置21和帶動該供膠裝置21于X軸、Y軸、Z軸方向移動的第一移載裝置;該第一移載裝置包括有伺服馬達、聯軸器、螺桿、點膠模組軌道22及氣壓缸,該點膠模組軌道22開設于前述支架10上。藉由第一移載裝置中的各零件配合帶動下,供膠裝置21可前后、上下、左右移動,其以X、Y軸方向移動控制點膠范圍,以Z軸方向移動控制其點膠之厚度,如此,點膠模組20按照制程的參數變化作方向位置調整,其可更精確的點膠在玻璃基板上。請結合參照圖3和圖5,該前段移載機構30位于點膠模組20和貼合移載裝置40之間,其包括有第一移載手臂31,該第一移載手臂31上設置有第一載臺面32 ;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移載手臂31分別設置有前述第一載臺面32,且該第一載臺面32采用夾爪機構,若采用傳統的吸盤結構,極易產生膠印、灰塵等,導致玻璃基板貼合良率降低,而夾爪結構可以有效減少玻璃基板上膠印、灰塵的產生。前述第一移載手臂31可利用伺服馬達、減速機等將第一載臺面32作90°之旋轉動作,把已點膠完畢的玻璃基板放至第一載臺面32上,然后第一移載手臂31再旋轉180°將玻璃基板轉送至下述貼合移載裝置40的第一平臺41上。請結合參照圖I和圖3,該貼合移載裝置40包括有用于置放第一待加工產品(例如玻璃基板)的第一平臺41和用于驅動該第一平臺41翻轉的第一旋轉裝置,固化裝置80設置于該第一平臺41的上方;該第一旋轉裝置包括轉軸42和用于驅動該轉軸42的驅動電機(圖未示),該轉軸42固定于前述第一平臺41上。該貼合移載裝置40進一步設置有升降機構43和平移機構44,該轉軸42連接于升降機構43上,升降機構43連接于平移機構44上,該平移機構44通過第一軌道45連接于前述支架10上,該第一旋轉裝置、升降機構43及平移機構44的搭配運作,使得該貼合移載裝置40作X、Y方向直線運動,以將玻璃基板準確的移動到達貼合工位3。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平臺41系真空平臺,其臺面上開設有數個真空孔,以配合氣壓系統形成真空,以將玻璃基板固定于第一平臺41上。請繼續參考圖2和圖4,該下貼合模組50包括有用于置放第二待加工產品(例如觸控面板)的第二平臺51和用于驅動該第二平臺51移動的第二移載裝置(圖未示);該第二移載裝置系用于帶動第二平臺51旋轉的第二旋轉裝置,該第二平臺51的數量為兩個,該兩個第二平臺51 —體連接并彼此間距式設置,第一旋轉裝置設置于該兩個第二平臺51的中間位置,該兩個第二平臺51可藉由第二旋轉裝置的帶動繞其中心點旋轉180度,使該兩個第二平臺51的位置互換,以將觸控面板移動至貼合工位3上。于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平臺51亦系真空平臺,其臺面上開設有數個真空孔,以配合氣壓系統形成真空將觸控面板固定于第二平臺51上。請繼續參考圖2和圖4,該后段移載機構60位于下貼合模組50所在側,其用于移送觸控面板。后段移載機構60包括有第二移 載手臂61,該第二移載手臂61上設置有第二載臺面62 ;同樣,該第二載臺面62采用夾爪機構拾取觸控面板,以減少觸控面板上的灰塵等產生。該第二移載手臂61向下夾爪觸控面板,水平旋轉90°以將觸控面板送至前述第二平臺51上。該對位檢測模組70包括有至少一個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光學鏡頭71,還包括有帶動該CXD光學鏡頭71于X軸、Y軸、W軸方向移動的第三移載裝置72,第三移載裝置72包括有伺服馬達、聯軸器、螺桿、第三軌道73及氣壓缸,其中,該第三軌道73開設于前述支架10上。對位檢測模組70是利用一支以上的CXD光學鏡頭71,做尋找定位標記的功能,其目的是用CCD光學鏡頭71檢測玻璃跟觸控面板標記,并利用X、Y、W自動調整機構,做玻璃跟觸控面板標記的配合,以定位玻璃跟觸控面板的相對位置,以達到較好的成品。另夕卜,在CXD光學鏡頭71上加裝W、U、W軸利用滾柱滑軌可微調W、U、V軸,使CXD光學鏡頭71于貼合定位使用時更精確。下面,描述前述貼合轉移裝置與貼合設備相結合實現產品的貼合的大致工作過程:一、玻璃基板先行點膠點膠模組20的動作是以螺桿、氣壓缸控制其上、下、前、后、左、右之動作,氣壓缸先向下動作至定位,其目的是讓供膠裝置21達到上膠之高度,X軸原點向左涂膠至玻璃左邊點,Y軸向前涂膠至前邊點,X軸向右涂膠至右邊點,Y軸向后涂膠至后邊點,X軸向左涂膠回至原點氣壓缸向上回歸原點其點膠動作以口字型涂膠。二、前段移載及后段移載前段移載機構30將點膠完畢之玻璃基板放至貼合移載裝置40的第一平臺上,其動作是將第一載臺面32作90°之旋轉動作,把已點膠完畢的玻璃基板放夾至第一載臺面32上,然后再旋轉180°將玻璃基板轉送至下述貼合移載裝置40的第一平臺41上;后段移載機構60將觸控面板放置在下貼合模組50的第二平臺51上,其動作是前述第二移載手臂31向下夾爪觸控面板,然后第二移載手臂31水平旋轉90°將觸控面板送至前述第二平臺51上。三、貼合貼合分前、后段動作,前段動作是第一平臺41于Z軸向上提高至定位,第一平臺41翻轉180°后,其沿Y軸前進至貼合定位;后段動作是第二平臺51旋轉180°至貼合定位,待對位檢測模組70 (CCD光學鏡頭71)上下檢測完畢進行上下后,與點膠完后放置在第一平臺41上的玻璃基板相貼合,并利用固化裝置80對貼合后的產品進行固化。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主要系通過平移機構沿第一軌道移動,升降機構沿第一軌道上下移動,可實現產品貼合的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并可進一步提高產品良率及貼合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貼合移載裝置可與貼合設備的其他工序相結合,實現全自動化的貼合作業。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 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兩第一軌道,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支架相對兩側; 平移機構,設置于所述兩第一軌道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一軌道水平移動,所述平移機構包括兩側壁及第ー支撐板,所述兩側壁相對設置并通過所述第一支撐板相連接; 兩第二軌道,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側壁相対的兩側; 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平移機構兩側壁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二軌道上下移動; 第一平臺,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的下方,并通過轉軸與所述升降機構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固化裝置,所述固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平臺的上方,并與該升降機構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機構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板,與所述第一支撐板平行設置于所述兩側壁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驅動該升降機構沿所述第一軌道上下移動的升降驅動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驅動裝置為氣壓缸,所述氣壓缸垂直穿過所述第一支撐板和所述第二支撐板,并連接于所述升降機構頂部。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貼合移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臺為真空平臺,所述第一平臺上設置有復數個真空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貼合移載裝置,包括支架;兩第一軌道,沿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支架相對兩側;平移機構,設置于所述兩第一軌道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一軌道水平移動,所述平移機構包括兩側壁及第一支撐板,所述兩側壁通過所述第一支撐板相連接;兩第二軌道,分別設置于所述兩側壁相對的兩側;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平移機構兩側壁之間,并可沿該兩第二軌道上下移動;第一平臺,設置于所述升降機構的下方,并通過轉軸與所述升降機構相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貼合移載裝置,可實現產品貼合的自動化,減少人工操作,并可進一步提高產品良率及貼合效率。
文檔編號B32B37/10GK202753549SQ20122016205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中西昭, 陳英哲, 江益增, 郭益振 申請人:威鴻(廈門)光學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景宁| 抚顺县| 西城区| 鲜城| 阿巴嘎旗| 依兰县| 贵南县| 屏东市| 丹东市| 繁昌县| 大埔县| 德令哈市| 含山县| 呈贡县| 长沙县| 湖口县| 泌阳县| 绥中县| 广宗县| 盘山县| 台山市| 加查县| 普兰县| 余干县| 水城县| 伊春市| 韩城市| 高清| 天台县| 聊城市| 井陉县| 乐平市| 凤凰县| 松滋市| 博兴县| 翁牛特旗| 延庆县| 师宗县| 咸宁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