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可消除貼附過程中產生的氣泡,避免貼附不良,從而節約資材。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包括真空吸附載臺和顯示面板載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和下層載臺,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和多個條形導槽;所述下層載臺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的條形導軌;所述移動滑塊由滑動平面和卡耳組成;其中,所述滑動平面平行且貼近上層載臺的底面設置;所述滑動平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且吸附嘴的位置與條形導槽的位置對應;所述卡耳卡合在條形導軌上,且沿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用于顯示裝置的制造。
【專利說明】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如圖1所示,大尺寸偏光片(40-110寸)貼附設備通常包括用于吸附偏光片的真空吸附載臺10和用于固定顯示面板的顯示面板載臺20,以及用于壓附偏光片的滾輪30。
[0003]在偏光片的貼附過程中,參考圖1至圖3所示,所述偏光片50相對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露出一段距離以作為貼附端,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移動至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的相對側,此時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50相對放置;經過COXCharge Couple Device,電荷耦合裝置)視像處理系統的對位校正之后,所述偏光片50的貼附端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側邊對齊貼附,并通過所述滾輪30進行壓附;隨著顯示面板載臺20的移動,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偏光片50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此時所述偏光片50便會在所述滾輪30的壓附作用下與所述顯示面板緊密貼合并逐漸脫離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直至所述偏光片50的末端也完全貼附在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
[0004]但是,在上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中,由于所述偏光片的尺寸較大,因此所述偏光片的末端經常會脫離真空吸附作用而受到重力的影響,以致出現貼附氣泡的問題,從而產生貼附不良,造成偏光片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可消除貼附過程中產生的氣泡,避免貼附不良,從而節約資材。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包括真空吸附載臺和顯示面板載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和下層載臺,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和多個條形導槽;所述下層載臺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的條形導軌;所述移動滑塊由滑動平面和卡耳組成;其中,所述滑動平面平行且貼近所述上層載臺的底面設置;所述滑動平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且所述吸附嘴的位置與所述條形導槽的位置對應;所述卡耳卡合在所述條形導軌上,且沿所述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
[0008]優選的,所述多個吸附孔呈矩陣式均勻的排布在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所述吸附嘴分組排列在所述移動滑塊的滑動平面上;其中,所述吸附孔為圓形吸附孔,所述吸附嘴為圓柱狀吸附嘴。
[0009]優選的,所述上層載臺和所述下層載臺均為矩形載臺、且具有相同的尺寸;其中,所述條形導槽和所述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與所述顯示面板載臺的相對移動方向。
[0010]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下層載臺包括相互平行的兩條條形導軌;所述移動滑塊由一個滑動平面和兩個卡耳組成;其中,所述兩個卡耳之間的間距與所述兩條條形導軌之間的間距一致。
[0011]進一步的,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用于壓附偏光片的滾輪;其中,所述滾輪的滾動方向與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的相對移動方向一致。
[0012]可選的,所述真空吸附載臺通過轉軸固定在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上。
[0013]可選的,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CXD對位系統。
[0014]可選的,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抽真空系統。
[001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包括真空吸附載臺和顯示面板載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和下層載臺,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和多個條形導槽;所述下層載臺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的條形導軌;所述移動滑塊由滑動平面和卡耳組成;其中,所述滑動平面平行且貼近所述上層載臺的底面設置;所述滑動平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且所述吸附嘴的位置與所述條形導槽的位置對應;所述卡耳卡合在所述條形導軌上,且沿所述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
[0016]基于此可知,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具有雙層載臺結構;其中,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可用于吸附偏光片;所述下層載臺上設置有條形導軌,可以為所述移動滑塊提供滑行軌道;所述移動滑塊的滑動平面上設置有多個吸附嘴,可用于吸附偏光片的末端,并隨著所述偏光片的移動而同步移動。
[0017]在此基礎上,當需要將偏光片貼附在顯示面板的表面時,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可以通過所述吸附孔將偏光片吸附在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所述顯示面板被固定在所述顯示面板載臺上,此時所述偏光片與所述顯示面板相對放置;經過對位校正之后,所述偏光片的貼附端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側邊對齊并貼附在其表面上;隨著所述顯示面板的移動,所述偏光片跟隨所述顯示面板一同移動并進行貼附;與此同時,所述移動滑塊跟隨所述偏光片同步移動,并通過所述吸附嘴來確保所述偏光片的末端不會脫離真空吸附作用。
[0018]這樣,所述吸附孔和所述吸附嘴之間的配合便可以保證所述偏光片的每個部位都能充分受到真空吸附作用,從而忽略重力的影響;基于此,在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中,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貼附氣泡的產生,從而避免貼附不良,節約資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現有技術中偏光片貼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現有技術中偏光片貼附過程中的偏光片貼附端與真空吸附載臺的位置關系不意圖;
[0022]圖3為現有技術中偏光片貼附過程中的偏光片末端與真空吸附載臺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真空吸附載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包括轉軸的真空吸附載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上層載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吸附嘴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下層載臺和移動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
[0029]10-真空吸附載臺;20_顯不面板載臺;101_上層載臺;1011_吸附孔;1012-條形導槽;102-下層載臺;1020_條形導軌;103_移動滑塊;1031_滑動平面;1032_卡耳;1033-吸附嘴;104-轉軸;30-滾輪;50_偏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參考圖1所示,包括真空吸附載臺10和顯示面板載臺20。如圖4所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101和下層載臺102,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103 ;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1011和多個條形導槽1012 ;所述下層載臺102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1012的條形導軌1020 ;所述移動滑塊103由滑動平面1031和卡耳1032組成。
[0032]其中,所述滑動平面1031平行且貼近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底面設置;所述滑動平面1031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1033,且所述吸附嘴1033的位置與所述條形導槽1012的位置對應;所述卡耳1032卡合在所述條形導軌1020上,且沿所述條形導軌1020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
[0033]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可以用于將偏光片通過真空吸附作用固定在所述吸附面上;其中,所述真空吸附作用可以通過位于所述吸附面上的多個吸附孔1011來實現。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于所述吸附孔1011的個數和分布情況不做具體限定,但考慮到所述吸附孔1011對于所述偏光片的實際吸附效果,所述吸附孔1011優選均勻的排布在所述吸附面上。
[0035]第二,所述上層載臺101包括吸附面和底面;其中,所述吸附面背離所述下層載臺102設置,所述底面面對所述下層載臺102設置。
[0036]所述下層載臺102包括支撐面和底面;其中,所述支撐面面對所述上層載臺101設置,所述底面背離所述上層載臺101設置。
[0037]這里,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可以用于放置偏光片,所述下層載臺102的支撐面可以為所述移動滑塊103提供滑行軌道。
[0038]第三,所述上層載臺101和所述下層載臺102對應設置是指,所述移動滑塊103在沿著所述下層載臺102的條形導軌1020移動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所述滑動平面1031始終位于所述上層載臺101覆蓋的范圍內。
[0039]第四,所述上層載臺101的條形導槽1012和所述下層載臺102的條形導軌1020相互平行,主要是為了保證所述移動滑塊103在沿所述條形導軌1020移動的過程中,所述吸附嘴1033的位置可以與所述條形導槽1012始終對應。
[0040]第五,所述移動滑塊103由所述滑動平面1031和所述卡耳1032組成。其中,所述移動滑塊103可以與所述條形導槽1012 —一對應,即每個所述條形導槽1012上均設置一個所述移動滑塊103 ;或者也可以是一個所述移動滑塊103同時對應多個所述條形導槽1012,即不同所述條形導槽1012上共設置一個所述移動滑塊103。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包括真空吸附載臺10和顯示面板載臺20。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101和下層載臺102,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103 ;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1011和多個條形導槽1012 ;所述下層載臺102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1012的條形導軌1020 ;所述移動滑塊103由滑動平面1031和卡耳1032組成。
[0042]其中,所述滑動平面1031平行且貼近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底面設置;所述滑動平面1031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1033,且所述吸附嘴1033的位置與所述條形導槽1012的位置對應;所述卡耳1032卡合在所述條形導軌1020上,且沿所述條形導軌1020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
[0043]基于此可知,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具有雙層載臺結構;其中,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1011,可用于吸附偏光片;所述下層載臺102上設置有條形導軌1020,可以為所述移動滑塊103提供滑行軌道;所述移動滑塊103的滑動平面1031上設置有多個吸附嘴1033,可用于吸附偏光片的末端,并隨著所述偏光片的移動而同步移動。
[0044]在此基礎上,當需要將偏光片貼附在顯示面板的表面時,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可以通過所述吸附孔1011將偏光片吸附在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上,所述顯示面板被固定在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上,此時所述偏光片與所述顯示面板相對放置;經過對位校正之后,所述偏光片的貼附端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側邊對齊并貼附在其表面上;隨著所述顯示面板的移動,所述偏光片跟隨所述顯示面板一同移動并進行貼附;與此同時,所述移動滑塊103跟隨所述偏光片同步移動,并通過所述吸附嘴1033來確保所述偏光片的末端不會脫離真空吸附作用。
[0045]這樣,所述吸附孔1011和所述吸附嘴1033之間的配合便可以保證所述偏光片的每個部位都能充分受到真空吸附作用,從而忽略重力的影響;基于此,在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中,便可以有效的防止貼附氣泡的產生,從而避免貼附不良,節約資材。
[0046]基于上述描述,可選的,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可以包括抽真空系統。具體的,所述抽真空系統可以與所述吸附孔1011和所述吸附嘴1033均相連,從而保證所述偏光片的各個部分能夠全面的受到真空吸附作用。
[0047]進一步的,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可以包括CXD對位系統;其中,所述CXD對位系統可以是一種通過CXD視像處理系統來進行對位校正的系統。
[0048]這里,在將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相對放置并準備進行貼附的過程中,通過所述CCD對位系統進行對位校正,便可以精確的控制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保證偏光片貼附之后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0049]在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相對放置并實現CCD對位之前,需要將所述顯示面板固定在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上,將所述偏光片吸附在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上,然后再將二者相對放置;其中,所述偏光片相對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可以露出一段距離作為貼附端。在此基礎上,可選的,如圖5所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可以通過轉軸104固定在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上。
[0050]這樣,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的吸附面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的固定面可以起初均面向設備的操作臺;然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將所述偏光片吸附在其表面并露出所述偏光片的貼附端,同時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將所述顯示面板固定在其表面;隨后可以通過所述轉軸104將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旋轉180度,以使所述偏光片轉為背對操作臺,此時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移動至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的吸附面的相對側,以實現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的相對放置。
[0051]進一步的,參考圖4所示,所述上層載臺101和所述下層載臺102均為矩形載臺、且具有相同的尺寸;其中,所述條形導槽1012和所述條形導軌10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與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的相對移動方向。
[0052]這里,參考圖1所示,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的相對移動方向即為圖中的左右水平方向。具體的,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可以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相鄰位置,且二者均具有可移動性。在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進行之前,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各自位于其初始位置;當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開始時,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緩慢移動至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的對面,此時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偏光片相對放置;隨著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的進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向其初始位置(圖中右側)移動,此時所述偏光片隨著所述顯示面板的移動而逐漸貼附在其表面。
[0053]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過程雖然以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移動為例進行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也可以是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移動或者是二者同時移動,只要是可以通過載臺移動而實現偏光片的貼附過程即可,具體不做限定。
[0054]優選的,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多個吸附孔1011呈矩陣式均勻的排布在所述上層載臺101的吸附面上;所述吸附嘴1033分組排列在所述移動滑塊103的滑動平面1031上。其中,所述吸附孔1011為圓形吸附孔;所述吸附嘴1033為圓柱狀吸附嘴。
[0055]通過在所述吸附面上均勻的設置所述吸附孔1011,可以使所述偏光片受到均勻的吸附作用;通過在所述滑動平面1031上設置所述吸附嘴1033,可以確保所述偏光片在移動至末端時不會受到重力影響而脫落,從而避免貼附氣泡的產生。
[0056]在此基礎上,如圖8所示,所述下層載臺102可以包括相互平行的兩條條形導軌1020 ;所述移動滑塊103可以由一個滑動平面1031和兩個卡耳1032組成;其中,所述兩個卡耳1032之間的間距與所述兩條條形導軌1020之間的間距一致。
[0057]這樣,所述卡耳1032在所述條形導軌1020上的可移動性便為所述吸附嘴1033跟隨所述偏光片發生移動提供了必要條件。
[0058]在所述偏光片的貼附過程中,考慮到所述偏光片和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結合的緊密性,參考圖1所示,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可以包括用于壓附偏光片的滾輪30 ;其中,所述滾輪30的滾動方向與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的相對移動方向一致。
[0059]這里,在通過所述滾輪30壓附偏光片的過程中,由于所述滾輪30的滾動方向與所述顯示面板載臺20和所述真空吸附載臺10的相對移動方向一致,因此所述滾輪30可以沿著所述偏光片的貼附方向進行壓附,從而保證二者結合的緊密性。
[006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偏光片貼附設備,包括真空吸附載臺和顯示面板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包括對應設置的上層載臺和下層載臺,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移動滑塊; 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孔和多個條形導槽; 所述下層載臺上設置有平行于所述條形導槽的條形導軌; 所述移動滑塊由滑動平面和卡耳組成; 其中,所述滑動平面平行且貼近所述上層載臺的底面設置; 所述滑動平面上分布有多個吸附嘴,且所述吸附嘴的位置與所述條形導槽的位置對應; 所述卡耳卡合在所述條形導軌上,且沿所述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具有可移動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吸附孔呈矩陣式均勻的排布在所述上層載臺的吸附面上; 所述吸附嘴分組排列在所述移動滑塊的滑動平面上; 其中,所述吸附孔為圓形吸附孔,所述吸附嘴為圓柱狀吸附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載臺和所述下層載臺均為矩形載臺、且具有相同的尺寸; 其中,所述條形導槽和所述條形導軌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與所述顯示面板載臺的相對移動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載臺包括相互平行的兩條條形導軌; 所述移動滑塊由一個滑動平面和兩個卡耳組成; 其中,所述兩個卡耳之間的間距與所述兩條條形導軌之間的間距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用于壓附偏光片的滾輪; 其中,所述滾輪的滾動方向與所述真空吸附載臺和所述顯示面板載臺的相對移動方向—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載臺通過轉軸固定在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C⑶對位系統。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貼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貼附設備還包括抽真空系統。
【文檔編號】B32B37/00GK203831907SQ20142024946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丁紅杰, 錢志禹, 孟慶龍, 郝西魁 申請人: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