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野營驅蟲帳篷的制備方法,屬于戶外裝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戶外去野營,帳篷自然是必須裝備之一,它具有簡便、輕巧的特點,同時具有防風、防雨、防雪、防寒等功能,在野外環境中隔離出一個獨立安全的個人空間。帳篷整體穩定性高,分區設計合理,應對露營黃金季的多變情況,保證在惡劣氣候環境中快速建立營地。
現有的帳篷多用帆布做成,便于攜帶,連同支撐用的東西,可隨時拆下轉移。帳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攜帶,到達現場后才加以組裝,快速方便的搭起帳篷。但是傳統的帳篷只具有遮風擋雨的功能,不具有真正的防蚊蟲功能,僅是通過布料阻隔,難免會有蚊蟲鉆入而被叮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目前傳統的帳篷只有遮風擋雨的功能,防止蚊蟲也僅是通過布料阻隔,難免會有蚊蟲鉆入而被叮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防蟲的問題,本發明用谷物纖維和具有驅蟲性的紅檜樹皮及睡蓮為原料,發霉并酶解,煮制堿化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再用具有驅蚊驅蟲功能的植物搗碎醇提,得到熏蒸液,接著用熏蒸液蒸餾提取依蘭、香樟、紫蘇葉和扁柏的發酵物,冷凝得到驅蟲原液,將其摻入混合漿粕中參與磺化后紡絲,織布,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驅蟲帳篷,本發明直接將驅蟲成分加入到紡絲液中,制出的絲織品本身即帶有驅蟲性,使蚊蟲難以接近,從根本上避免了蚊蟲的騷擾,彌補了傳統的帳篷只有遮風擋雨的功能,防止蚊蟲也僅是通過布料阻隔,難免會有蚊蟲鉆入而被叮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防蟲問題的缺陷,可以為野營人員提供安全舒適的休息環境,具有極佳的應用前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數計,稱取30~40份燕麥谷皮、40~50份紅檜樹皮、15~20份睡蓮秸稈,依次放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20~30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平攤在竹篩上,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溫度為25~35℃的處理室中自然發霉10~15天,得到發霉物料;
(2)將上述發霉物料浸入其總質量5~10倍的乙酸酐中并搖床振蕩浸漬5~6h后過濾得濾渣,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沖洗3~5遍后放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濾渣總質量1~2%的中性蛋白酶,在30~35℃下酶解5~7h后得到混合纖維;
(3)將上述混合纖維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為1:5混合后倒入鐵鍋,再向鐵鍋中加入混合纖維總質量3~5%氫氧化鈉和1~3%硫化鈉,加熱煮沸處理1~2h后打漿、漂白并過濾收集濾渣,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備用;
(4)按重量份數計,稱取15~25份白花除蟲菊、10~20份魚腥草、20~30份艾草放入石臼中搗碎10~20min得到泥狀物,將泥狀物和質量分數為60%乙醇溶液按質量比為1:8混合后,移入超聲萃取儀中,以100~200W功率萃取30~40min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即得自制熏蒸液,備用;
(5)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30份依蘭、30~35份香樟、15~20份紫蘇葉和10~15份扁柏葉,依次裝入發酵罐作為混合底物,再向發酵罐中加入混合底物總質量10%的葡萄皮,密封罐口在30~40℃下發酵10~12天得到發酵物;
(6)將上述得到發酵物裝入帶有冷凝回收管的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再加入發酵物總質量10~15倍步驟(4)備用的自制熏蒸液,加熱升溫至95~100℃,利用熏蒸液產生的蒸汽對發酵物進行蒸餾提取,收集冷凝提取液即為驅蟲原液;
(7)將步驟(3)備用的混合纖維漿粕和其質量8~10倍的濃度為0.3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反應1~2h后放入老成鼓中老化10~12h后,再加入漿粕總質量10%濃度為0.1mol/L氯磺酸以及漿粕總質量30%上述驅蟲原液,繼續攪拌反應1~2h,得到混合液;
(8)將上述混合液和質量分數為10%氨水混合后制得粘膠紡絲液,經紡絲裝置紡制成絲,得到驅蟲粘膠纖維絲,最后將驅蟲粘膠纖維絲機械紡織成驅蟲布料,經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野營驅蟲帳篷。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將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搭建于堅硬、平坦的地上,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并用大石頭將帳篷四角壓住,與傳統的帳篷相比,可以有效的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防止蚊蟲的叮咬。
本發明與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本身即帶有驅蟲性,使蚊蟲難以接近,有效的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防止蚊蟲的叮咬;
(2)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制備工藝流程簡潔,原材料配比簡易,成本低廉,適合于旅行者的戶外使用,便于推廣及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稱取30~40份燕麥谷皮、40~50份紅檜樹皮、15~20份睡蓮秸稈,依次放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20~30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平攤在竹篩上,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溫度為25~35℃的處理室中自然發霉10~15天,得到發霉物料;將上述發霉物料浸入其總質量5~10倍的乙酸酐中并搖床振蕩浸漬5~6h后過濾得濾渣,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沖洗3~5遍后放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濾渣總質量1~2%的中性蛋白酶,在30~35℃下酶解5~7h后得到混合纖維;再將上述混合纖維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為1:5混合后倒入鐵鍋,再向鐵鍋中加入混合纖維總質量3~5%氫氧化鈉和1~3%硫化鈉,加熱煮沸處理1~2h后打漿、漂白并過濾收集濾渣,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備用;按重量份數計,稱取15~25份白花除蟲菊、10~20份魚腥草、20~30份艾草放入石臼中搗碎10~20min得到泥狀物,將泥狀物和質量分數為60%乙醇溶液按質量比為1:8混合后,移入超聲萃取儀中,以100~200W功率萃取30~40min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即得自制熏蒸液,備用;接著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30份依蘭、30~35份香樟、15~20份紫蘇葉和10~15份扁柏葉,依次裝入發酵罐作為混合底物,再向發酵罐中加入混合底物總質量10%的葡萄皮,密封罐口在30~40℃下發酵10~12天得到發酵物;將上述得到發酵物裝入帶有冷凝回收管的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再加入發酵物總質量10~15倍備用的自制熏蒸液,加熱升溫至95~100℃,利用熏蒸液產生的蒸汽對發酵物進行蒸餾提取,收集冷凝提取液即為驅蟲原液;將備用的混合纖維漿粕和其質量8~10倍的濃度為0.3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反應1~2h后放入老成鼓中老化10~12h后,再加入漿粕總質量10%濃度為0.1mol/L氯磺酸以及漿粕總質量30%上述驅蟲原液,繼續攪拌反應1~2h,得到混合液;最后將上述混合液和質量分數為10%氨水混合后制得粘膠紡絲液,經紡絲裝置紡制成絲,得到驅蟲粘膠纖維絲,最后將驅蟲粘膠纖維絲機械紡織成驅蟲布料,經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野營驅蟲帳篷。
實例1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稱取40份燕麥谷皮、50份紅檜樹皮、20份睡蓮秸稈,依次放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30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平攤在竹篩上,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為80%,溫度為35℃的處理室中自然發霉15天,得到發霉物料;將上述發霉物料浸入其總質量10倍的乙酸酐中并搖床振蕩浸漬6h后過濾得濾渣,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沖洗5遍后放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濾渣總質量2%的中性蛋白酶,在35℃下酶解7h后得到混合纖維;再將上述混合纖維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為1:5混合后倒入鐵鍋,再向鐵鍋中加入混合纖維總質量5%氫氧化鈉和3%硫化鈉,加熱煮沸處理2h后打漿、漂白并過濾收集濾渣,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備用;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5份白花除蟲菊、20份魚腥草、30份艾草放入石臼中搗碎20min得到泥狀物,將泥狀物和質量分數為60%乙醇溶液按質量比為1:8混合后,移入超聲萃取儀中,以200W功率萃取40min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即得自制熏蒸液,備用;接著按重量份數計,稱取30份依蘭、35份香樟、20份紫蘇葉和15份扁柏葉,依次裝入發酵罐作為混合底物,再向發酵罐中加入混合底物總質量10%的葡萄皮,密封罐口在40℃下發酵12天得到發酵物;將上述得到發酵物裝入帶有冷凝回收管的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再加入發酵物總質量15倍備用的自制熏蒸液,加熱升溫至100℃,利用熏蒸液產生的蒸汽對發酵物進行蒸餾提取,收集冷凝提取液即為驅蟲原液;將備用的混合纖維漿粕和其質量10倍的濃度為0.3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h后放入老成鼓中老化12h后,再加入漿粕總質量10%濃度為0.1mol/L氯磺酸以及漿粕總質量30%上述驅蟲原液,繼續攪拌反應2h,得到混合液;最后將上述混合液和質量分數為10%氨水混合后制得粘膠紡絲液,經紡絲裝置紡制成絲,得到驅蟲粘膠纖維絲,最后將驅蟲粘膠纖維絲機械紡織成驅蟲布料,經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野營驅蟲帳篷。
將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搭建于堅硬、平坦的地上,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并用大石頭將帳篷四角壓住,與傳統的帳篷相比,可以有效的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防止蚊蟲的叮咬。
實例2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稱取30份燕麥谷皮、40份紅檜樹皮、15份睡蓮秸稈,依次放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20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平攤在竹篩上,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為70%,溫度為25℃的處理室中自然發霉10天,得到發霉物料;將上述發霉物料浸入其總質量5倍的乙酸酐中并搖床振蕩浸漬5h后過濾得濾渣,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沖洗3遍后放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濾渣總質量1%的中性蛋白酶,在30℃下酶解5h后得到混合纖維;再將上述混合纖維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為1:5混合后倒入鐵鍋,再向鐵鍋中加入混合纖維總質量3%氫氧化鈉和1%硫化鈉,加熱煮沸處理1h后打漿、漂白并過濾收集濾渣,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備用;按重量份數計,稱取15份白花除蟲菊、10份魚腥草、20份艾草放入石臼中搗碎10min得到泥狀物,將泥狀物和質量分數為60%乙醇溶液按質量比為1:8混合后,移入超聲萃取儀中,以100W功率萃取30min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即得自制熏蒸液,備用;接著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份依蘭、30份香樟、15份紫蘇葉和10份扁柏葉,依次裝入發酵罐作為混合底物,再向發酵罐中加入混合底物總質量10%的葡萄皮,密封罐口在30℃下發酵10天得到發酵物;將上述得到發酵物裝入帶有冷凝回收管的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再加入發酵物總質量10倍備用的自制熏蒸液,加熱升溫至95℃,利用熏蒸液產生的蒸汽對發酵物進行蒸餾提取,收集冷凝提取液即為驅蟲原液;將備用的混合纖維漿粕和其質量8倍的濃度為0.3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反應1h后放入老成鼓中老化10h后,再加入漿粕總質量10%濃度為0.1mol/L氯磺酸以及漿粕總質量30%上述驅蟲原液,繼續攪拌反應1h,得到混合液;最后將上述混合液和質量分數為10%氨水混合后制得粘膠紡絲液,經紡絲裝置紡制成絲,得到驅蟲粘膠纖維絲,最后將驅蟲粘膠纖維絲機械紡織成驅蟲布料,經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野營驅蟲帳篷。
將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搭建于堅硬、平坦的地上,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并用大石頭將帳篷四角壓住,與傳統的帳篷相比,可以有效的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防止蚊蟲的叮咬。
實例3
首先按重量份數計,稱取35份燕麥谷皮、45份紅檜樹皮、17份睡蓮秸稈,依次放入氣流粉碎機中粉碎25min,得到混合粉碎物,將混合粉碎物平攤在竹篩上,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為75%,溫度為30℃的處理室中自然發霉12天,得到發霉物料;將上述發霉物料浸入其總質量7倍的乙酸酐中并搖床振蕩浸漬5h后過濾得濾渣,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沖洗4遍后放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濾渣總質量1%的中性蛋白酶,在32℃下酶解6h后得到混合纖維;再將上述混合纖維和去離子水按質量比為1:5混合后倒入鐵鍋,再向鐵鍋中加入混合纖維總質量4%氫氧化鈉和2%硫化鈉,加熱煮沸處理1h后打漿、漂白并過濾收集濾渣,得到混合纖維漿粕,備用;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0份白花除蟲菊、15份魚腥草、25份艾草放入石臼中搗碎15min得到泥狀物,將泥狀物和質量分數為60%乙醇溶液按質量比為1:8混合后,移入超聲萃取儀中,以150W功率萃取35min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即得自制熏蒸液,備用;接著按重量份數計,稱取25份依蘭、32份香樟、17份紫蘇葉和12份扁柏葉,依次裝入發酵罐作為混合底物,再向發酵罐中加入混合底物總質量10%的葡萄皮,密封罐口在35℃下發酵11天得到發酵物;將上述得到發酵物裝入帶有冷凝回收管的水蒸氣蒸餾裝置中,再加入發酵物總質量12倍備用的自制熏蒸液,加熱升溫至97℃,利用熏蒸液產生的蒸汽對發酵物進行蒸餾提取,收集冷凝提取液即為驅蟲原液;將備用的混合纖維漿粕和其質量9倍的濃度為0.3mol/L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攪拌反應2h后放入老成鼓中老化11h后,再加入漿粕總質量10%濃度為0.1mol/L氯磺酸以及漿粕總質量30%上述驅蟲原液,繼續攪拌反應1h,得到混合液;最后將上述混合液和質量分數為10%氨水混合后制得粘膠紡絲液,經紡絲裝置紡制成絲,得到驅蟲粘膠纖維絲,最后將驅蟲粘膠纖維絲機械紡織成驅蟲布料,經人工裁剪、縫制后得到野營驅蟲帳篷。
將本發明制備的野營驅蟲帳篷搭建于堅硬、平坦的地上,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在篷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并用大石頭將帳篷四角壓住,與傳統的帳篷相比,可以有效的達到驅除蚊蟲的效果,防止蚊蟲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