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是:紡紗工藝中采用的是轉杯內濕度可調的轉杯紡紗器,所述紡紗器包括輸纖通道和分梳輥,在輸纖通道上與分梳輥的罩殼相切的一側連通有補氣管,補氣管的另一端與工作時產生水蒸氣的補氣氣泵相連,補氣管與補氣氣泵之間設有開合閥門;紡紗時,轉杯紡紗器的轉杯內濕度≤50%時,補氣管與補氣氣泵之間的開合閥門開啟,補氣氣泵的水蒸氣通過補氣管輸送至輸纖通道,再通過輸纖通道流向轉杯內,增加轉杯內的濕度;轉杯紡紗器的轉杯內濕度≥75%時,補氣管與補氣氣泵之間的開合閥門關閉,補氣氣泵停止向轉杯內補充水蒸氣,使轉杯內的濕度不斷減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纖通道的中軸線與補氣管的中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管為直線型漸縮通道,自補氣氣泵至補氣管與輸纖通道連通處的方向,補氣管的直徑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纖通道與補氣管之間的連通處位于輸纖通道的非纖維出口位置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氣管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或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梳輥的直徑為60~80mm,轉速為5500~9500rp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杯紡紗器的轉杯直徑為20~50mm,轉速為40000~150000rp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杯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纖通道為直線型漸縮通道,沿輸纖通道內纖維的輸送方向,輸纖通道的直徑逐漸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