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梳理機及梳理方法,特別是一種能對纖維網進行染色和測色配色的梳理機及梳理方法。
背景技術:
梳理是將纖維集合體進行開松分梳和除雜,使所有呈卷曲塊狀的纖維圈成為基本伸直的單纖維狀,最后形成生條。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梳理機和梳理方法往往只是將纖維集合體形成生條,不能實現染色和測色配色,染色和測色配色要通過其他工序進行,導致工作效率較低、設備復雜、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的能對纖維網進行染色和測色配色的梳理機及梳理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能對纖維網進行染色和測色配色的梳理機,包括刺輥、錫林、蓋板、道夫、剝纖維羅拉、第一染色裝置、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第二染色裝置、纖維網成條裝置和卷繞成型裝置;纖維集合體通過刺輥、錫林、蓋板、道夫和剝纖維羅拉形成纖維網,然后通過第一染色裝置對纖維網進行噴涂染色,接著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對染色效果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還根據測試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并將測試結果發送給第二染色裝置,第二染色裝置根據測試結果設置參數,對纖維網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然后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形成纖維條,最后通過卷繞成型裝置進行卷繞成型,形成生條;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直接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形成纖維條,最后通過卷繞成型裝置進行卷繞成型,形成生條。
進一步,所述剝纖維羅拉與第一染色裝置之間還設有第一等離子體裝置;所述纖維網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進一步,所述第一染色裝置與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之間還設有第一烘干裝置和第一電阻檢測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處理,再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
進一步,所述第一電阻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進行測試;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第一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進行測試。
進一步,所述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與第二染色裝置之間還設有第二等離子體裝置;如果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的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的同時也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所述纖維網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后,再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等離子體裝置和第二染色裝置。
進一步,所述第二染色裝置與纖維網成條裝置之間還設有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如果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的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的同時也激活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第二染色裝置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再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第二烘干裝置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
進一步,所述第二電阻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形成纖維條;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二烘干裝置,第二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形成纖維條。
進一步,所述纖維網成條裝置與卷繞成型裝置之間還設有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所述纖維條通過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進行條干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刺輥、錫林、蓋板、道夫和剝纖維羅拉的轉速。
本發明所述的梳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纖維集合體通過刺輥、錫林、蓋板、道夫和剝纖維羅拉形成纖維網;
S2:步驟S1得到的纖維網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3:步驟S2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染色裝置進行噴涂染色;
S4:步驟S3得到的產物如果第一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5:步驟S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進行電阻檢測,以檢測烘干效果:如果電阻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6;如果電阻檢測不合格,則調整步驟S4中第一烘干裝置的參數的同時進行步驟S6;
S6:步驟S5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進行染色效果測試: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7,并調整步驟S3中第一染色裝置的參數;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直接進行步驟S11;
S7:步驟S6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8:步驟S7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
S9:步驟S8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10:步驟S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進行電阻檢測,以檢測烘干效果:如果電阻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11;如果電阻檢測不合格,則調整步驟S9中烘干固色處理的參數的同時進行步驟S11;
S11:步驟S10得到的產物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形成纖維條;
S12:步驟S11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進行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刺輥、錫林、蓋板、道夫和剝纖維羅拉的轉速;
S13:步驟S12得到的產物通過卷繞成型裝置進行卷繞成型,以形成生條。
有益效果: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對纖維網進行染色和測色配色的梳理機及梳理方法,通過第一染色裝置和第二染色裝置能夠實現染色,從而使得染色與梳理工藝通過一個梳理機和一道工序就能實現,工作效率高、設備簡單、成本低。并且,第一染色裝置和第二染色裝置均是采用噴涂染色工藝,可以隨時調整染料種類,也不需要用水或二氧化碳或其他介質對染料進行溶解,染色工藝簡單、染色效率高、成本低。此外,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可以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染色裝置的參數,并判斷是否激活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有效提高了染色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梳理機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介紹。
本具體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能對纖維網進行染色和測色配色的梳理機,如圖1所示,包括刺輥11、錫林12、蓋板13、道夫14、剝纖維羅拉15、第一染色裝置17、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第二染色裝置113、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和卷繞成型裝置117;纖維集合體通過刺輥11、錫林12、蓋板13、道夫14和剝纖維羅拉15形成纖維網,然后通過第一染色裝置17對纖維網進行噴涂染色,接著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對染色效果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17,第一染色裝置17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還根據測試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染色裝置113,并將測試結果發送給第二染色裝置113,第二染色裝置113根據測試結果設置參數,對纖維網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然后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形成纖維條,最后通過卷繞成型裝置117進行卷繞成型,形成生條;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染色裝置113,直接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形成纖維條,最后通過卷繞成型裝置117進行卷繞成型,形成生條。
此外,剝纖維羅拉15與第一染色裝置17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一等離子體裝置16,第一等離子體裝置16對纖維網進行表面改性處理,這樣中后續的染色過程中,上染率和色牢度都可以得到提高。第一染色裝置17與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一烘干裝置18和第一電阻檢測裝置19。第一烘干裝置18用于對第一染色裝置17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進行烘干固色處理,從而保持合適的回潮率。第一電阻檢測裝置19用于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這樣是為了控制纖維網的回潮率保持在一定閾值內,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第一電阻檢測裝置19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進行測試;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18,第一烘干裝置18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進行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與第二染色裝置113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二等離子體裝置112,這樣在第二染色裝置113染色之前先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112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使得染色過程中的上染率和色牢度都可以得到提高。第二染色裝置113與纖維網成條裝置110之間還可以設有第二烘干裝置114和第二電阻檢測裝置115,第二染色裝置113染色后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114進行烘干固色,再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115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第二電阻檢測裝置115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形成纖維條;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二烘干裝置114,第二烘干裝置114調整參數,同時繼續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形成纖維條。纖維網成條裝置110與卷繞成型裝置117之間還設有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116;所述纖維條通過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116進行條干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刺輥11、錫林12、蓋板13、道夫14和剝纖維羅拉15的轉速。
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包括喇叭口和上下壓輥。
其中,第一染色裝置17和第二染色裝置113在進行染色時,可以對纖維網或者纖維條用一種顏色進行全部染色,形成純色的纖維網或者纖維條;也可以進行部分染色,形成彩色的纖維網或者纖維條;還可以用多種顏色進行交替染色,形成一段段各種顏色交替的纖維網或者纖維條。
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116主要有光電式和電容式兩種。其中,光電式條干測試裝置的原理是:當光照射到纖維集合體上時,因為纖維集合體的阻隔,在信號接收器上接收不到光的照射,因此,可以通過信號接收器上的光透射面積來判斷纖維集合體的粗細。電容式條干測試裝置的原理是:根據纖維集合體在某一空間內所占據的體積大小,反應其直徑的大小。
圖1是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梳理機的結構框圖,其中所有用實線表示的裝置均是本具體實施方式所必要的裝置,所有用虛線表示的裝置均是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的裝置。
本具體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一種梳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纖維集合體通過刺輥11、錫林12、蓋板13、道夫14和剝纖維羅拉15形成纖維網;
S2:步驟S1得到的纖維網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16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3:步驟S2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染色裝置17進行噴涂染色;
S4:步驟S3得到的產物如果第一烘干裝置18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5:步驟S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電阻檢測裝置19進行電阻檢測,以檢測烘干效果:如果電阻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6;如果電阻檢測不合格,則調整步驟S4中第一烘干裝置18的參數的同時進行步驟S6;
S6:步驟S5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111進行染色效果測試: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7,并調整步驟S3中第一染色裝置17的參數;如果測試結果合格,則直接進行步驟S11;
S7:步驟S6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112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8:步驟S7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染色裝置113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
S9:步驟S8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烘干裝置114進行烘干固色處理;
S10:步驟S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電阻檢測裝置115進行電阻檢測,以檢測烘干效果:如果電阻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11;如果電阻檢測不合格,則調整步驟S9中烘干固色處理的參數的同時進行步驟S11;
S11:步驟S10得到的產物通過纖維網成條裝置110形成纖維條;
S12:步驟S11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裝置116進行條干定量及均勻度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刺輥11、錫林12、蓋板13、道夫14和剝纖維羅拉15的轉速;
S13:步驟S12得到的產物通過卷繞成型裝置117進行卷繞成型,以形成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