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纖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螺桿擠壓機及帶有該擠壓機的紡絲系統。
背景技術:
螺桿擠壓機,是一種常見的擠壓機,經常應用于紡絲領域,而紡絲用螺桿擠壓機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擠壓系統、傳動系統、加熱和冷卻系統以及電氣控制系統。其中,擠壓系統主要由螺桿和機筒組成。紡絲高聚物切片通過擠壓系統被塑化成均勻的熔體,并在螺桿推動下,熔體被壓送至紡絲計量泵;傳動系統的作用是保證螺桿以所需要的扭矩和轉速穩(wěn)定而均勻的旋轉工作;加熱和冷卻系統的功用是通過對機筒的加熱和冷卻,保證紡絲高聚物始終在其工藝要求的范圍內擠壓;電氣控制系統一般由溫度、壓力和轉速控制系統構成,一方面通過熔體壓力傳感器等電器元件控制拖動電機按所需速運轉,另一方面通過溫度傳感器控制加熱和冷卻系統按設定溫度工作。
這種螺桿擠壓機的皮帶輪與轉軸之間通常采用單鍵或者花鍵進行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不利于皮帶輪與轉軸之間的拆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螺桿擠壓機,其具有使皮帶輪拆裝方便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螺桿擠壓機,包括被電機帶動轉動的轉軸、套設于主軸上的皮帶輪,轉軸與皮帶輪之間連接有膨脹套,膨脹套上設有用于擰緊膨脹套的擰緊螺釘。
如此設置,螺桿擠壓機在使用時,通過膨脹套和擰緊螺釘的配合使用,使得轉軸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且靈活性更高,使得皮帶輪與轉軸之間的拆裝更加方便。
進一步設置:擰緊螺釘沿膨脹套圓周方向等距離設置。
如此設置,使得擰緊螺釘對膨脹套的壓力更加均勻分散,使得擰緊螺釘與膨脹套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在進行膨脹套的擰緊和松開時操作更加方便,從而通過膨脹套使得轉軸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更加固定,使得整個螺桿擠壓機的可操作性更高。
進一步設置:擰緊螺釘數量設為三個。
如此設置,通過三個擰緊螺釘的位置關系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三角形,從而進一步加強擰緊螺釘對于膨脹套的緊固效果,使得轉軸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使整個螺桿擠壓機的工作效果更佳。
進一步設置:膨脹套沿圓周方向設有限位孔,限位孔內設有用于限制膨脹套對于皮帶輪發(fā)生相對轉動的限位板。
如此設置,在使用擰緊螺釘擰緊膨脹套后,通過限位板與限位孔的配合使用使得膨脹套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更加可靠,不易產生位移,從而使得皮帶輪在膨脹套的連接下與轉軸更加緊密的連接在一起,使得整個螺桿擠壓機在工作時更加安全可靠。
進一步設置:限位孔數量設為兩個且對稱設置。
如此設置,進一步加強限位孔和限位板的纖維效果,使得膨脹套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更加固定,且通過兩限位孔的對稱設置使得在設置較少限位孔的情況下保證了更佳的限位效果,從而使得皮帶輪更加牢固地與轉軸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設置:轉軸靠膨脹套一端設有與自身同軸的用于限制膨脹套軸向位移的固定板。
如此設置,螺桿擠壓機在使用時,通過固定板使得膨脹套更加不易發(fā)生軸向的位移,從而使得整個皮帶輪在轉動時更加穩(wěn)定,使得整個螺桿擠壓機在工作時更加穩(wěn)定高效。
進一步設置:固定板設有用于將自身固定于轉軸端部的固定螺釘。
如此設置,使得固定板更加牢固的固定于轉軸上,從而使得固定板對于膨脹套軸向運動的限制效果更好,大大加強了膨脹套的連接效果,使得皮帶輪以及整個螺桿擠壓機在工作時更加安全穩(wěn)定,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設置:固定螺釘沿固定板軸線方向設置。
如此設置,由于轉軸在轉動時,固定板會產生一定的離心力,而將固定螺釘沿固定板軸線方向設置使得離心力更加均勻分散,從而使得固定板更加穩(wěn)定的連接于轉軸的端部,使得固定板對于膨脹套軸向運動的限制效果更好,從而使得整個皮帶輪在工作時,安全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紡絲系統,其具有螺桿擠壓機皮帶輪拆裝方便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紡絲系統,帶有上述螺桿擠壓機。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膨脹套不僅使得皮帶輪與轉軸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固,拆裝更加方便,而且膨脹套在超載時,會失去聯結作用,從而使得皮帶輪以及整個螺桿擠壓機不易受到損害,在膨脹套脹緊時,膨脹套與皮帶輪以及抓周之間的接觸面貼合的更加緊密,使得三者的外表面不易腐蝕生銹,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皮帶輪以及整個螺桿擠壓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螺桿擠壓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螺桿擠壓機中皮帶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螺桿擠壓機中脹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軸;2、皮帶輪;3、膨脹套;4、擰緊螺釘;5、限位孔;6、限位板;7、固定板;8、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螺桿擠壓機,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被電機帶動轉動的轉軸1、轉軸1上套設有皮帶輪2,轉軸1與皮帶輪2之間連接有膨脹套3,膨脹套3上設有用于擰緊膨脹套3的擰緊螺釘4,擰緊螺釘4設為三個,且擰緊螺釘4沿膨脹套3圓周方向等距離設置。
膨脹套3沿圓周方向設有兩個限位孔5,且兩限位孔5對稱設置,限位孔5內設有用于限制膨脹套3對于皮帶輪2發(fā)生相對轉動的限位板6。
轉軸1靠膨脹套3的一端設有與自身同軸的用于限制膨脹套3軸向位移的固定板7,固定板7通過固定螺釘8固定于轉軸1端部,且固定螺釘8沿固定板7的軸線方向設置。
將皮帶輪2固定于轉軸1上時,首先將膨脹套3套設于轉軸1上,同時膨脹套3嵌設至皮帶輪2內,此時將膨脹套3轉動至相符合的位置,再將限位板6嵌入至限位孔5內,使得膨脹套3與皮帶輪2之間的連接更加可靠,不易產生位移。
再對擰緊螺釘4進行擰緊,在擰緊螺釘4的擰緊過程中,膨脹套3由于與皮帶輪2之間是斜面設置,所以在擰緊的過程中膨脹套3逐漸收縮,膨脹套3上的間隙逐漸減小,直至膨脹套3脹滿轉軸1與皮帶輪2之間的空隙,進而將皮帶輪2徑向固定住,最后通過固定螺釘8將固定板7固定于轉軸1靠膨脹套3的一端,使得膨脹套3不易發(fā)生軸向的位移。
當對皮帶輪2進行拆卸時,首先將固定螺釘8擰開,將固定板7拆卸下來,再對擰緊螺釘4進行擰松,在擰緊螺釘4的擰松過程中,膨脹套3由于與皮帶輪2之間是斜面設置,所以在擰緊的過程中膨脹套3逐漸擴張,膨脹套3上的間隙逐漸變大,此時膨脹套3沿斜面逐漸向皮帶輪2外移動,直至轉軸1與皮帶輪2之間出現空隙,最終皮帶輪2與轉軸1之間相互分離。
此時再將限位板6從限位孔5內移出,完成皮帶輪2的拆卸,便于對皮帶輪2進行后續(xù)的操作。
實施例2:一種紡絲系統,包括實施例1。
上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