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搓絲機,具體說是一種高強度搓絲機。
背景技術:
目前搓磨分絲機存在以下問題:
1、傳動聯接為十字花聯軸器聯接,噪音大、易磨損,磨損后易出現軸承損壞,導致搓絲輪配合度降低,出現打齒,損壞現象,易產生安全事故
2、設備主軸上的螺旋輸送葉片容易被長纖維纏繞,出現鼓機蓋現象,電機過載。
3、刀輥厚度較薄,開齒過密,容易掰齒。
4、機體為鑄鐵多部分組裝式結構,加工制造、安裝產生誤差累積,導致搓絲輪的配合精度難以保證,設備使用壽命縮短,產品質量下降。
5、上下機蓋內襯材料為鑄鐵,容易磨損,導致搓絲輪與機蓋之間縫隙變大,出料質量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高強度搓絲機,用于搓磨各種高強度纖維等材料。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高強度搓絲機,包括底座和機體,所述底座的一端設置有機體,另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機體內部設置有兩條平行的插接轉軸,所述插接轉軸的進料端部分上分別設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切割刀片,所述插接轉軸的出料端部分上分別設置有刀輥,且插接轉軸出料端通過可拆卸的軸承座固定在機體上,所述插接轉軸的進料端貫穿機體的軸承套并通過齒輪聯軸器與變速箱轉動聯接,所述驅動電機同樣通過齒輪聯軸器與變速箱轉動聯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齒輪聯軸器由內齒輪盤和外齒輪套筒組成,所述內齒輪盤插在外齒輪套筒內部,所述外齒輪套筒開口處設置有齒輪盤擋圈。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機體上方通過連接螺栓螺母扣有上機體罩。
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傳動聯接改為齒輪聯軸器聯接,設備主軸上的螺旋葉片輸送改為高強度螺旋切割刀片式輸送,在輸送的同時又能及時將長纖維切斷;增加刀輥厚度,并增大了開齒間距,機體改為鑄鋼整體鑄造一體式結構,將出料端軸承座整合為一體;上下機蓋內襯材料改用高強度錳鋼。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噪音小、軸承不易損壞,不會出現主軸被長纖維纏繞的現象,不易過載,搓絲輪不易掰齒,機體加工制造及安裝方便且精度較高,檢修方便,內襯強度提高,生產出的物料均勻,并大大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填補了國內空白。
附圖說明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齒輪聯軸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螺旋切割刀片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螺旋切割刀片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刀輥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刀輥的左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 2機體 3驅動電機 4插接轉軸 5螺旋切割刀片 6刀輥 7軸承座 8軸承套 9齒輪聯軸器 10變速箱 11內齒輪盤 12外齒輪套筒 13齒輪盤擋圈 14上機體罩。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一種高強度搓絲機,包括底座1和機體2,底座1的一端設置有機體2,另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3,機體2內部設置有兩條平行的插接轉軸4,插接轉軸4的進料端部分上分別設置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切割刀片5,插接轉軸4的出料端部分上分別設置有刀輥6,且插接轉軸4出料端通過可拆卸的軸承座7固定在機體2上,插接轉軸4的進料端貫穿機體2的軸承套8并通過齒輪聯軸器9與變速箱10轉動聯接,驅動電機3同樣通過齒輪聯軸器9與變速箱10轉動聯接,齒輪聯軸器9由內齒輪盤11和外齒輪套筒12組成,內齒輪盤11插在外齒輪套筒12內部,外齒輪套筒12開口處設置有齒輪盤擋圈13,機體2上方通過連接螺栓螺母扣有上機體罩1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