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一般涉及紙制品制造領域,具體涉及瓦楞紙箱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瓦楞紙箱壓痕裝置。
背景技術:
瓦楞紙箱成型前,需要先將瓦楞紙板通過壓痕機滾壓出壓痕刻線,再通過折疊設備以此壓痕刻線折疊成型。而瓦楞紙板一般由上、下平板紙和夾設于上、下平板紙間的瓦楞紙組成,由于瓦楞紙與平板紙是通過膠水粘合在一起,還需要通過烘干機來進行烘干處理。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因為溫度設置過高或烘干時間設置過長,可能會導致烘干后的瓦楞紙板過硬或發脆。這些過硬或發脆的瓦楞紙板通過壓痕后,在折疊設備上折疊時,壓痕刻線位置容易裂開,造成殘次品,殘次品過多,不僅影響生產效率,而且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能夠解決壓痕線開裂問題,提高生產效率的裝置。
一種瓦楞紙箱壓痕裝置,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固定連接有上壓痕軸和下壓痕軸,所述上壓痕軸上設置有上壓痕輪,所述下壓痕軸上設置有下壓痕輪,所述上壓痕輪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側面連接有水管,在所述機架的一側設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上開設有漏水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防護罩的截面為半圓形結構,且其覆蓋所述上壓痕輪1/3面積。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水槽與所述上壓痕輪接觸處為弧形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漏水孔位于所述上壓痕輪、下壓痕輪中心線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機架的側面設置有水箱。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水管、水槽分別連接于所述水箱。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壓痕輪的上方設置有能夠噴淋水的保護罩,在其側面設置有能夠漏水的水槽,在瓦楞紙箱壓痕過程中,向其壓痕位置噴淋水,使該處變得更加具有韌性,不易開裂,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產品的次品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上壓痕軸;3、水槽;4、下壓痕軸;5、下壓痕輪;6、上壓痕輪;7、保護罩;8、水管;9、漏水孔;10、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發明,而非對該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發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在機架1的上下兩側設置有可以自由轉動的上壓痕軸2和下壓痕軸4,在上壓痕軸2上固定連接有兩個上壓痕輪6,在下壓痕軸4上固定連接夠兩個下壓痕輪5,上壓痕輪6和下壓痕輪5的大小相同,并且處于同一豎直面內,在上壓痕輪6的徑向表面上設置有用于在瓦楞紙板上壓痕的凸起,在下壓痕輪5的徑向表面上設置有與上壓痕輪6上的凸起相應的凹槽,通過該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在瓦楞紙板上壓折疊痕,在上壓痕輪6的上方設置有保護罩7,保護罩7通過水管8連接于水箱10,水管8通過水泵將水箱10中的水抽送到保護罩7中,并沿著保護罩7的內側壁流下,流到上壓痕輪6上和設置在機架1側面的水槽3中,水槽3上開設有漏水孔9,漏水孔9的個數為兩個,且位于上、下壓痕輪的中心線處,水槽3與水箱10聯通。
需要說明的是,在瓦楞紙箱板壓痕過程中,通過水管8將水箱10中的水輸送到保護罩7處,保護罩7處的水一部分流到上壓痕輪6上,另一部分流到水槽3中,通過開設在水槽3上的漏水孔9流到瓦楞紙箱板上,使需要壓痕處變得更加具有韌性,不容易開裂,水槽3中多余的水引流如水箱10中,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明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