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一般涉及紙制品制造領域,具體涉及瓦楞紙箱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瓦楞紙板切邊裝置。
背景技術:
瓦楞紙板經過模切、壓痕、釘箱或粘箱制成瓦楞紙箱。瓦楞紙箱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包裝制品,用量一直是各種包裝制品之首。包括鈣塑瓦楞紙箱。半個多世紀以來,瓦楞紙箱以其優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漸取代了木箱等運輸包裝容器,成為運輸包裝的主力軍。它除了保護商品、便于倉儲、運輸之外,還起到美化商品,宣傳商品的作用。瓦楞紙箱屬于綠色環保產品,它利于環保,利于裝卸運輸。
在瓦楞紙箱加工過程中,加工好的瓦楞紙板兩邊通常不整齊,需要將其切掉,使兩邊平整。通常瓦楞紙板生產過程中通過切刀切瓦楞紙板,然后通過粉碎機將廢料處理掉,通常是通過一根風管將切下的紙條吸入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使用一段時間以后會造成風管的堵塞,需要維修。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使用可靠,不需經常維修的瓦楞紙板切邊裝置。
一種瓦楞紙板切邊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位于所述第二轉軸的上方;所述第一轉軸中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壓輥,所述第一轉軸上還固定連接有第一壓輪,所述第一壓輪的個數為兩個且分布于所述第一壓輥的兩側;所述第二轉軸中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壓輥,所述第二轉軸上還固定連接有第二壓輪,所述第二壓輪的個數為兩個且分布于所述第二壓輥的兩側;所述第一壓輪上固定連接有切刀,所述第二壓輪上固定連接有固定瓦楞紙板的固定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切刀為環形結構,其內徑與所述第一壓輪的直徑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切刀的厚度沿所述第一壓輪徑向方向依次減小。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固定裝置為截面為三角形的凸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固定裝置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壓輪的徑向表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機架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撥片,所述撥片位于所述第二壓輪的下方。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上下兩個壓輪的配合,下壓輪上的固定裝置將瓦楞紙板牢牢的固定在其表面上,通過上壓輪上的切刀將不平整的邊切掉,再通過撥片將其撥下收集,集中處理,避免了經常維修,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第一轉軸;3、第二轉軸;4、第一壓輥;5、第二壓輥;6、第一壓輪;7、第二壓輪;8、切刀;9、固定裝置;10、撥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發明,而非對該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發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機架1的內側從上到下依次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2和第二轉軸3,第一轉軸2上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壓輪6和一個第一壓輥4,第一壓輪6分布于第一壓輥4的兩側,第一壓輪6的直徑與第一壓輥4的直徑相同,在第一壓輪6的徑向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切刀8,切刀8為環形結構,其內徑與第一壓輪6的直徑相同,而且其厚度沿第一壓輪6的徑向方向依次減小,環形切刀8位于第一壓輪6靠近第一壓輥4的一側;第二轉軸3上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二壓輪7和一個第二壓輥5,第二壓輪7也位于第二壓輥5的兩側,第一壓輪6和第二壓輪7處于同一豎直面內,在第二壓輪7的徑向表面上均勻分布有固定裝置9,該固定裝置9為截面三角形的凸起,可以壓入到瓦楞紙板中,將其固定在第二壓輪7上,在第二壓輪7的下方設置有撥片10,撥片10與機架1固定連接,第二壓輪7上固定住的瓦楞紙板能夠通過撥片10的阻擋從其表面脫落下來。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明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