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絲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夠對絲束進行第二步等長牽伸的紡絲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不設有第二浴槽或者設有第二浴槽但不設有第二紡絲系統及傳動機構,通常是在紡絲設備的后部,單獨設置一臺牽伸機,通過第一紡絲輥和牽伸機來完成第二步牽伸。
申請號為200620023950.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深浴式粘膠短纖維紡絲設備,由機架、水槽、離合器、主傳動機構、鵝頸管、噴絲頭等組成。機架分為上、下兩部分,主傳動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前部,水槽位于機架的前部,鵝頸管位于機架的中部,用旋轉接頭與機架連接,導絲盤、導絲棒、導絲鉤分別安裝在機架上,主傳動減速電機、導絲盤減速電機由計算機控制。一浴槽安放在機架的下部,位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噴絲頭位于一浴槽內與鵝頸管連接。二浴槽安裝在機架的中部,位于導絲盤支架的上面。此種紡絲設備存在的缺點是:每一錠絲束的牽伸長度及牽伸力均不相等,因高強絲,高濕模量纖維生產第二步牽伸倍數高,很難滿足生產需要,而且因一條絲束牽伸力大,牽伸機運行不穩定。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第二浴槽內牽伸長度和牽伸力相同,并能提高紡絲設備穩定性和更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該紡絲設備包括機架、第一浴槽、第二浴槽、第一紡絲系統和第一傳動機構,第一紡絲系統包括:多個第一紡絲輥和與第一紡絲輥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一導絲器;第一浴槽位于機架下部,第一紡絲系統和第一傳動機構設置在機架中部;所述機架的中上部還設置有第二紡絲系統和第二傳動機構,所述的第二浴槽設置在第一紡絲系統與第二紡絲系統之間,第一紡絲系統牽伸出的絲束通過第二浴槽進入第二紡絲系統執行第二步牽伸。
本方案通過設有第二紡絲輥系統及傳動機構使在第二浴槽內的每條絲束的浸泡長度及反應時間相等,每條絲束的牽伸長度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紡絲系統包括多個第二紡絲輥、多個第二導絲器,第二紡絲輥與第二導絲器一一對應,配合進行絲束的第二步牽伸。
進一步地,所述的多個第二紡絲輥設置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的多個第二導絲器設置在同一高度上;第二紡絲輥高于第二導絲器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紡絲輥均勻地、等間距地排列在第二浴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導絲器位于第二浴槽與第二紡絲輥之間并等間距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紡絲輥與第一紡絲輥一一對應,第一紡絲輥牽伸出的絲束通過第二浴槽進入對應的第二紡絲輥執行第二步牽伸。
進一步地,所述相互對應的第一紡絲輥和第二紡絲輥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相互對應的第一導絲器和第二導絲器之間的距離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紡絲輥與第一紡絲輥的數量為6-96個。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傳動機構和第二傳動機構均采用單電機變頻傳動。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排風系統,第二排風系統安裝在機架的上部。
排風系統便于對一浴低濃度廢氣及二浴高濃度廢氣分別采用不同的廢氣回收方式。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防護窗,第二防護窗安裝在機架的上部。
密封防護窗的設計能夠減少生產現場污氣的排放量。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第一浴槽和第二浴槽內的每條絲束的浸泡長度及反應時間相等,每條絲束的牽伸長度和牽伸力相等;
2、防護窗的設計能夠減少現場環境污氣的排放量;
3、排風系統的設計便于對一浴低濃度廢氣及二浴高濃度廢氣分別采用不同的廢氣回收方式;
4、能夠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紡絲設備的穩定性;
5、紡絲得到的成品均勻、穩定性高。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顯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局部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局部左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局部俯視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第一浴槽;21、第一紡絲輥;22、第一導絲器;3、第二浴槽;31、第二紡絲輥;32、第二導絲器;4、第二防護窗;5第一防護窗;6、計量泵;7、過濾器;8、原液進口;9、原液管路;10、成型絲束;11、噴絲頭;12、鵝頸管;13、水槽;14、第一排風系統;15、第二排風系統;16、刮酸器。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構思范圍,而是通過參考特定實施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紡絲設備紡絲成品不均勻、穩定性不高的缺陷,故而提供一種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改進后的紡絲設備得到的成品均勻、穩定性高,能夠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紡絲設備的穩定性。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主要包括機架1、第一浴槽2、第二浴槽3、水槽13、計量泵6、傳動機構、至少一個第一紡絲輥21、至少一個第一導絲器、第一傳動機構、過濾器7、噴絲頭11;第一浴槽2設置在機架1的下部,位于前立柱與后立柱之間;第二浴槽3設置在機架1的的中部,位于第一浴槽2的正上方;水槽13設置在機架1的前部;計量泵6和主傳動機構設置在機架1下部;第一紡絲輥21、第一導絲器和第一傳動機構設置在機架1的中部,位于第一浴槽2與第二浴槽3之間;過濾器7位于機架1的中部,用旋轉接頭與機架1連接;噴絲頭11位于第一浴槽2內,與鵝頸管12連接。
第一紡絲輥21與第一導絲器22數量相同并穿插設置在第一浴槽2的上方,第一紡絲輥21等間距的排列在第一浴槽2的上方,第一導絲器22等間距的排列在第一浴槽2的上方。
第一紡絲輥21和第一導絲器22的數量為6-96個,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紡絲輥21和第一導絲器22的數量為6個。
噴絲頭11的噴絲板上分布有40-60個噴絲帽,每個噴絲帽有1900-2600個噴絲孔;按照生產需求每臺紡絲設備可設計2-16個區,每個區有6個噴絲板;這樣,每臺紡絲設備的年產量可以達到0.3-6.0萬噸。
如圖1所示,該紡絲設備機架1的中上部還設置有第二紡絲系統和第二傳動機構;第一紡絲系統牽伸出的絲束通過第二浴槽進入第二紡絲系統執行第二步牽伸,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對第二紡絲系統的第二步牽伸提供動力。
第二紡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紡絲輥31、至少一個第二導絲器32;所述第二紡絲輥31等間距的排列在第二浴槽3的上方,所述第二導絲器32等間距的排列在第二浴槽3與第二紡絲輥31之間;增加第二紡絲系統和第二傳動機構,在第一浴槽2和第二浴槽3內的每條絲束的浸泡長度及反應時間相等,每條絲束的牽伸長度和牽伸力相等,從而使得到的紡絲成品均勻。
第二紡絲輥31與第一紡絲輥21數量相同且按照左右順序依次一一對應,所述的第一導絲器22與第二導絲器32數量相同且按照左右順序依次一一對應;所述相互對應的第一紡絲輥21和第二紡絲輥31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相互對應的第一導絲器22和第二導絲器32之間的距離相等。這樣,使得每條絲束在第一浴槽和第二浴槽內的浸泡長度及反應時間均相等,每條絲束的牽伸長度及牽伸力均相等,從而能等到的成品均勻,穩定性更高。
下面對第一紡絲輥21和第二紡絲輥31的對應關系作出具體的解釋說明:
左側第一個第一紡絲輥21和第一導絲器22與左側第一個第二紡絲輥31和第二導絲器32相對應,左側第二個第一紡絲輥21和第一導絲器22與左側第二個第二紡絲輥31和第二導絲器32相對應,以此類推。
具體的,絲束經左側第一個第一紡絲輥21和第一導絲器22完成第一步牽伸后,進入到第二浴槽,再經左側第一個第二紡絲輥31和第二導絲器32完成第二步牽伸,依次類推,最后進入后續工序,從而將牽伸后的成型絲束10依次均勻有序的排列。
第二紡絲輥31與第二導絲器32數量相同且穿插設置;所述的多個第二紡絲輥31設置在同一直高度上,所述的多個第二導絲器32設置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的多個第二紡絲輥31位于多個第二導絲器32的上方。第二紡絲輥31和第二導絲器32的這種穿插呈上下設置的方式,令出紡絲設備的薄而寬的成型絲束10按順序從內至外均勻排列。
第二紡絲輥31與第二導絲器32的數量為6-48個,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紡絲輥31和第二導絲器32的數量為6個。
具體的,紡絲原液從原液進口8流入原液管路9經過計量泵6打入過濾器7,通過鵝頸管12進入噴絲頭11后,與第一浴槽2內的凝固浴進行反應成型,撕成絲條,再經過刮酸器16、第一紡絲輥21、第一導絲器,通過第一傳動機構傳送入第二浴槽3中,在第二浴槽3中進行等長牽伸后,最后經過第二紡絲輥31、第二導絲器32,通過第二傳動機構傳送到后續工序。在第一紡絲系統和第二紡絲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絲束的第二步牽伸,使得到的成品均勻、穩定性高,能夠滿足高溫模量纖維生產第二步牽伸倍數高的要求。
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浴槽2和第二浴槽3內的每條絲束的浸泡長度及反應時間相等,每條絲束的牽伸長度及牽伸力均相等;其中,第一浴槽2牽伸的長度為0.2m-1m,第二浴槽3牽伸的長度為1m-5m。
優選的,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和第二傳動機構均采用單電機變頻傳動。
在本實施例中,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還包括第一防護窗5和第二防護窗4,第一防護窗5和第二防護窗4安裝在機架1的上部,并且兩者均為密封設計;第一防護窗5和第二防護窗4的密封設計能夠減少生產現場污氣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空氣和周邊環境的污染。
立式短纖維紡絲設備還包括第一排風系統14和第二排風系統15,兩套排風系統便于對一浴低濃度廢氣及二浴高濃度廢氣分別采用不同的廢氣回收方式。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排風系統14由至少一個排風管組合而成,第二排風系統15由至少一個排風管組合而成,兩者均安裝在機架1的上方。
在本實施例中,用DCS計算機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自動控制,DCS計算機控制系統通過變頻器控制各傳動機構的速度。人工輸入工藝配方自動調整牽伸分配,并可以設置升車、正常及故障三種狀態。
優選的,為保證紡絲設備耐高溫、耐腐蝕性,該紡絲設備的機架1均為不銹鋼材料,第一浴槽2通過PVDF組焊而成,第二浴槽3采用進口優質不銹鋼材料,第一紡絲輥21和第二紡絲輥31均為不銹鋼骨架外附耐酸陶瓷。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利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