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紙板窄邊切割機。
背景技術:
將紙板加工成紙箱時,因包裝需要,常需要在紙板上切割窄邊。而因切割裝置自身的尺寸限制,人們通常需要將紙板切割兩次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窄邊。但是,用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效率低且切割尺寸不夠準確。在確定切割尺寸時,需由操作人員手動橫移切割裝置來定位,這樣定位誤差大。且操作人員需要從進紙板側走到機器的出紙板側將切割裝置調到所需位置,然后再走回進紙板側進行進紙板操作,耗時耗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紙板窄邊切割機,不僅一次就能實現窄邊切割,而且切割尺寸更準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紙板窄邊切割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沿紙板輸送方向依次設有導紙平臺、擠壓輸送輥筒、依次設置的兩個切割裝置和一對出紙輥筒,所述切割裝置包括上導向軸、下限位軸和套設在兩根軸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設有圓鋸、引導板、齒輪、控制齒輪轉動的第一電機和控制圓鋸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上導向軸上設有與齒輪嚙合的齒條,以使固定架能沿上導向軸移動;所述引導板設于擠壓輸送輥筒的輸出端,所述圓鋸設于引導板的上方;
所述擠壓輸送輥筒上方設有定位系統,所述定位系統包括刻度標尺、橫桿和分別對應兩個切割裝置的紅外定位裝置,所述紅外定位裝置套設在橫桿上且可以左右移動,所述刻度標尺位于橫桿和切割裝置之間,所述機架還設有PLC控制系統,以使PLC控制系統接收紅外信號控制第一電機驅使固定架跟隨紅外定位裝置而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引導板的表面設有保護槽,避免圓鋸工作時碰到引導板而被破壞。
進一步的,所述導紙平臺的邊緣設有擋板,所述擋板與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在同一直線上且與導紙平臺垂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前后設置的兩組切割裝置,切割窄邊時只需調整兩切割裝置上圓鋸的間距等于所需窄邊的尺寸,兩圓鋸同時切割,就可以一次切割得到所需窄邊,不會再受到切割裝置的尺寸的限制,相較于傳統的兩次切割,效率大大提高。此外,通過移動紅外定位裝置來給切割裝置定位,紅外裝置小巧,方便,且位于機器的進紙板側,操作人員不用再來回走,大大提高了效率。且紅外線直射到刻度標尺,定位更準確,紙板的切割尺寸誤差也相應大大減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導紙平臺,21-擋板,3-擠壓輸送輥筒,4-切割裝置,41-上導向軸,42-下限位軸,43-固定架,44-第一電機,45-圓鋸,5-出紙輥筒,6-刻度標尺,7-橫桿,8-紅外定位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紙板窄邊切割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沿紙板輸送方向依次設有導紙平臺2、擠壓輸送輥筒3、依次設置的兩個切割裝置4和一對出紙輥筒5,所述切割裝置4包括上導向軸41、下限位軸42和套設在兩根軸上的固定架43,所述固定架43上設有圓鋸45、引導板、齒輪、控制齒輪轉動的第一電機44和控制圓鋸45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上導向軸41上設有與齒輪嚙合的齒條,以使固定架43能沿上導向軸41移動;所述引導板設于擠壓輸送輥筒3的輸出端,所述圓鋸45設于引導板的上方;
所述擠壓輸送輥筒3上方設有定位系統,所述定位系統包括刻度標尺6、橫桿7和分別對應兩個切割裝置4的紅外定位裝置8,所述紅外定位裝置8套設在橫桿7上且可以左右移動,所述刻度標尺6位于橫桿7和切割裝置4之間,所述機架1還設有PLC控制系統,以使PLC控制系統接收紅外信號控制第一電機44驅使固定架43跟隨紅外定位裝置8而移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引導板的表面設有保護槽,避免圓鋸45工作時碰到引導板而被破壞。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紙平臺2的邊緣設有擋板21,所述擋板21與刻度標尺6的零刻度線在同一直線上且與導紙平臺2垂直。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如下:根據所需要切割的窄邊的尺寸,結合刻度標尺6移動兩紅外定位裝置8到所需位置,PLC控制系統接收到紅外信號,控制第一電機44驅使對應固定架43跟著移動到紅外定位裝置8對應的位置,且此時固定架43上兩圓鋸45的間距等于切割窄邊的尺寸。把紙板放在導紙平臺2上,且紙板一邊緊貼擋板21送入擠壓輸送輥筒3輸入端。紙板在擠壓輸送輥筒3的作用下慢慢進入到引導板,并一步步分別被兩切圓鋸45切割出窄邊紙板的兩邊。切割后的紙板最終通過引導板由出紙輥筒5送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