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細紗機集體落紗筒管自動提升、翻斗的理管設備,屬于紡織機械自動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細紗機集體落紗筒管目前都是通過人工手工上管碼放,工作量大,勞動強度大,人員工作效率低,人員流失率高,理管機和周轉車的加入減少了人工手工上管碼放的步驟,減輕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但隨著紡織機的種類的增多,不同型號的紡織機具有不同的高度,與之配套的型號的理管機的也具有不同高度,這樣理管機上與周轉車相配合的接口處的高度也會隨著理管機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向一些接口比較高的理管機里裝空筒時,就需要幾個人工合力抬起周轉車,使周轉車的接口與理管機接口配合,然后再將周轉車里的空筒倒入理管機內,這個過程不僅的增加了車間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浪費了人力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細紗機集體落紗筒管自動提升、翻斗的理管設備: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細紗機集體落紗筒管自動提升、翻斗的理管設備,包括提升機構、翻斗機構和周轉車,
所述提升機構包括固定支撐架和滑板,所述翻斗機構包括推舉桿和翻轉板,所述推舉桿一端連接翻轉板,另一端連接滑板,所述周轉車安裝在翻轉板上。
所述周轉車的底部設置若干個萬向輪。
所述翻轉板的頂部邊緣與固定支撐架的頂部鉸鏈連接。
所述滑板設置有絲桿螺母,所述固定支撐架中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電機,所述絲桿與絲桿螺母嚙合連接。
所述翻轉板和滑板均設置有支座,所述推舉桿的端部插入對應的支座中,并通過一根貫穿過支座和推舉桿的銷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實用新型,周轉車懸掛在提升機構上,提升機構能夠周轉車提升升高,滿足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周轉車到達設定的高度后,周轉車被翻斗機構翻轉,周轉車內的空筒能夠完全被一次性倒出,同時周轉車與懸掛機構是活動連接,便于車間使用時,更換周轉車,周轉車中的空筒倒入理管機,理管機將空筒整理排列整齊,供再次上機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周轉車用于承裝使用后的空筒,空筒在周轉車中雜亂無章,通過提升機構將周轉車提升不同高度,滿足不同高度的機器,周轉車再升高的過程中,自身發生翻轉,周轉車中的空筒被倒入理管機,空筒在理管機中被整理整齊,整個過程,操作簡單合理,大大的減輕的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初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升、翻斗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1、提升機構; 2、翻斗機構; 3、周轉車;4、固定支撐架;5、滑板;6、推舉桿;7、銷軸;8、支座;9、翻轉板;10、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初始狀態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可見,本細紗機集體落紗筒管自動提升、翻斗的理管設備,包括提升機構1、翻斗機構2和周轉車3,提升機構1能夠將周轉車3提升高度,翻斗機構2能將周轉車3翻斗,讓其中的空筒自行滾落下來,周轉車3能夠從翻斗機構2上取下和裝上。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升、翻斗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可見,所述提升機構1包括固定支撐架4和滑板5,所述翻斗機構2包括推舉桿6和翻轉板9,所述推舉桿6一端連接翻轉板9,另一端連接滑板5,所述周轉車3安裝在翻轉板9上。固定支撐架4起到支撐作用,讓提升機構1能夠豎直站立,當滑板5向上滑動時,周轉車3向上移動,同時,推舉桿6將推動翻轉板9翻轉,讓周轉車3升高到設定的高度后翻轉,周轉車3內的空筒全部倒出,操作簡單,節省人力。
所述周轉車3的底部設置若干個萬向輪10。周轉車3在使用過程中要不斷更換,在周轉車3收集空筒時,萬向輪10在地面上任意方向滾動前進,周轉車3能被輕松推行。
所述翻轉板9的頂部邊緣與固定支撐架4的頂部鉸鏈連接。翻轉板9圍繞鉸鏈翻轉轉動。
所述滑板5設置有絲桿螺母,所述固定支撐架4中設置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電機,所述絲桿與絲桿螺母嚙合連接。絲桿螺母被電機帶動轉動,絲桿通過絲桿螺母帶動滑板5上下移動。
所述翻轉板9和滑板5均設置有支座8,所述推舉桿6的端部插入對應的支座8中,并通過一根貫穿過支座8和推舉桿6的銷軸7連接。推舉桿6在移動過程中,推舉桿6的兩端與翻轉板9和滑板5的連接角度發生變化,通過支座8和銷軸7能實現任意變化推舉桿6與翻轉板9和滑板5之間的角度。
本實用新型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