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紙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人群的生活節奏也是不斷的在加快,人們在廚房的時間越來越短,對肉類熟制品需求越來越大。安全、衛生和營養是人們對食品的基本要求。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腐敗變質是影響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在肉和肉制品工業的生產上,肉和肉制品在加工、貯存、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使肉和肉制品失去食用價值和商品價值。
一些病源性微生物如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梭狀芽胞桿菌、肉毒梭菌以及大腸桿菌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甚至引發食物中毒,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和安全,故需要對肉類熟制品進行包裝以避免被微生物污染。
目前市場通用的肉類熟制品包裝為塑料真空包裝和鋁塑復合包裝,必然會造成塑料中的塑化劑和鋁產生遷移,并隨著被包裝的食物進入到人體當中。近幾十年來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腸壁對鋁的屏障作用并不完全,攝入過多的鋁后,體內吸收及滯留的鋁增多,血清鋁含量增高,導致人體出現多種神經、骨骼及血液病。因此,鋁對人體的毒害作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長期攝入過量鋁及其化合物,可使胃酸及胃液分泌減少,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導致甲狀旁腺的亢進,引發消化功能紊亂和提早衰老等問題。
此外,食品中塑化劑超標對人體具有嚴重的危害。研究發現,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并且,塑料制品及鋁制品不易降解,造成環境污染。
因此,需要一種環保的對人體無害的食品包裝材料予以替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該制作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成品質量好,通過采用微膠囊的方式可控制芯材的釋放速度,達到緩釋釋放效果,延長包裝食物的保鮮時間。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由上述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制作而得,該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同時具有良好的保鮮和防油作用,且該食品包裝紙對人體無害,可回收利用,安全、綠色環保,應用前景較佳。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將保鮮微膠囊加入含有5-7wt%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溶液中,得到保鮮液。
將重量比為8-12:1-3:3-5的防油劑、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與水混合,得到防油液。
于原紙的兩面分別涂布保鮮液和防油液。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由上述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制作而得。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將保鮮微膠囊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可使保鮮液不僅能將天然的風味成分、營養物質等有效地融入至食品中,而且還能維持被包埋物質的生理活性,保護敏感性成分,提高物質的穩定性和耐受性。此外,還能夠改變物料的存在狀態、質量和體積;控制芯材釋放;隔離成分,減少食品成分直接接觸添加劑降低其效果;掩蓋不良風味和色澤;減少添加劑量,降低毒副效力。
防油劑、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按重量比為8-12:1-3:3-5混合,可使防油液具有良好的防油效果。
于原紙的兩面分別涂布保鮮液和防油液,可在保證保鮮和防油效果的同時,減少保鮮液和防油液的涂布量,節約成本。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成品質量好。經此制作方法得到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同時具有良好的保鮮和防油作用,且包裝紙對人體無害,可回收利用,安全、綠色環保,應用前景較佳。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及其制作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本實施例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主要是通過于原紙的兩面分別涂布保鮮液和防油液而得。由于紙由全植物纖維制造,用其代替現有的塑料包裝,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還可回收利用,安全、綠色環保。
其中,原紙可以由木漿、中性施膠劑、陽離子淀粉膠按重量比為100:1-3:2-4混合后抄造而得。較佳地,上述木漿、中性施膠劑、陽離子淀粉膠可按重量比為100:2:2.5混合。
作為可選地,木漿可以為針葉木漿或闊葉木漿,優選為針葉木漿。其原因在于,針葉木漿屬于長纖維漿,由其制作而得的紙張的強度較高,用于本實施例中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可提高包裝紙的強度,避免包裝后紙張容易斷裂。
上述木漿的磨漿濃度和打漿度例如可以分別控制在4-6%以及32±2°sr范圍內,濕重控制在8-10g。優選地,木漿的磨漿濃度和濕重分別為5%和9g。由此得到的木漿品質較好。
作為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中性施膠劑可以選用中性施膠劑akd,將其與陽離子淀粉膠按上述配比與木漿混合,能夠得到強度較高的原紙。
可選地,原紙可用長網多缸造紙機抄造,紙張定量可以為80g/m2。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的保鮮液是由保鮮微膠囊加入含有5-7wt%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溶液中,混合均勻而得。較佳地,保鮮液中含有18-22wt%的保鮮微膠囊。
其中,保鮮微膠囊采用微膠囊技術而得。微膠囊技術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包覆分散的固體、液體物質,甚至是氣體,形成一種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粒技術。包裹物質的過程即為微膠囊化,而形成的微粒則稱為微膠囊。微膠囊化時,被包覆的物質一般稱為囊芯或芯材;用來包覆芯材的成囊物質稱為囊壁或壁材。
較佳地,本實施例中的保鮮微膠囊采用微膠囊技術中的復凝聚法得到。所謂復凝聚法,即是將帶有兩種相反電荷的高分子材料作為壁材,將芯材均一乳化分散在其中一種壁材溶液中,通過調整溶液體系的凝聚ph值、反應溫度以及壁材或芯材的濃度,從而讓帶相反電荷的兩種壁材因電荷間的相互吸引而凝聚成微膠囊。
具體地,可按重量比為2.5-3.5:1混合芯材與壁材,其中,芯材為保鮮劑,壁材為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混合溶液。
較佳地,上述芯材與壁材以重量比3:1于溫度為60-70℃的條件下混合反應,混合后的體系的ph值可以為6-9。
可選地,上述保鮮劑是將包括4-6重量份的百里香精油、2-4重量份的雙乙酸鈉、1-2重量份的月桂酸單甘油酯、3-4重量份的乳酸鏈球菌素和84-90重量份的水混合而得。
較佳地,保鮮劑中包含有5重量份的百里香精油、3重量份的雙乙酸鈉、1.5重量份的月桂酸單甘油酯、3.5重量份的乳酸鏈球菌素和87重量份的水。
其中,百里香油含有百里香酚和香芹酚,能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桿菌及大腸桿菌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當百里香油濃度大于等于300μg/ml時,其對上述細菌的脲酶活性的抑制率能達到95%及以上。
雙乙酸鈉又稱二乙酸鈉、雙醋酸鈉,為一種性質穩定、價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飼料防霉劑、酸味劑和改良劑,具有高效防霉、防腐、保鮮,提高適口性,增加營養價值,助生長等功效。其所具有的防霉防腐效果優于苯甲酸鹽類。此外,將其作為本實施例中的保鮮劑的成分之一,對食品特性無不良影響,且其還能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產生co2和h2o,有利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營養成分。其保鮮原理主要是是通過有效地滲透入霉菌的細胞壁而干擾酶的相互作用,抑制了霉菌的產生,從而達到高效防霉、防腐等功能。并且,雙乙酸鈉對黑曲霉、黑根霉、黃曲霉以及綠色木霉的抑制效果均優于常用保鮮劑山梨酸鉀。
月桂酸甘油單酯,又名十二酸單甘油酯。月桂酸甘油單酯為親脂性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防腐和乳化功能。月桂酸甘油單酯對常見的細菌、真菌、酵母以及病毒均有抑制效果,尤其對革蘭氏陽性細菌具有極強的抗菌作用。
乳酸鏈球菌素作為保鮮劑的成分之一,其可以被人體內酶降解、消化,且不影響腸道內正常菌群,對食品的色、香、味、口感無不利影響。此外,含有乳酸鏈球菌素,可降低整個食品原料的殺菌溫度,減少熱處理時間,從而可減少食品的營養價值、風味、結構、顏色等的改變,降低能耗,提高食品的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低溫貯藏穩定性。
承上,將百里香精油、雙乙酸鈉、月桂酸單甘油酯、乳酸鏈球菌素和水混合后得到的保鮮劑,能夠通過各成分的共同作用,具有較強的抑菌效果,同時還能避免對食品的色、香、味及口感產生不良影響,保持食品較好的風味。
因此,本實施例中的保鮮液不僅能將天然的風味成分、營養物質等有效地融入至食品中,而且還能維持被包埋物質的生理活性,保護敏感性成分,提高物質的穩定性和耐受性。此外,還具有以下特點:能夠改變物料的存在狀態、質量和體積;控制芯材釋放;隔離成分,減少食品成分直接接觸添加劑降低其效果;掩蓋不良風味和色澤;減少添加劑量,降低毒副效力。
進一步地,將重量比為8-12:1-3:3-5的防油劑、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與水混合,得到防油液。優選地,防油劑、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的配比可以為10:2:4。在該優選配比下所得的防油劑的防油效果更佳。其中,防油劑可以選用全氟聚醚型化合物。
通過在包裝紙的表面涂布防油液,可避免含有大量油脂的肉類熟制品出現油脂滲透的現象。
因本實施例所得的包裝紙用于直接包裝食品,故本實施例中所有水優選為去離子水,以確保食品安全衛生。
進一步地,于原紙的用于朝向待包裝食品的一面涂布保鮮液,于原紙的另一面涂布防油液,從而可在保證包裝紙具有良好的保鮮和防油效果的同時,減少保鮮液和防油液的涂布量,節約成本。涂布可在雙面涂布多烘箱涂布機上操作,較佳地,涂布的速度可控制在350-400m/min,以確保保鮮液和防油液得以均勻涂布。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和性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將針葉木漿、中性施膠劑akd和陽離子淀粉膠按重量比為100:1:4混合后,用長網多缸造紙機抄造得到紙張定量為80g/m2的原紙。其中,針葉木漿的磨漿濃度為4%、打漿度為30°sr、濕重為8g。
將4重量份的百里香精油、4重量份的雙乙酸鈉、1重量份的月桂酸單甘油酯、4重量份的乳酸鏈球菌素和84重量份的去離子水混合,得到保鮮劑。
將保鮮劑與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混合溶液以重量比2.5:1于溫度為60℃的條件下混合反應,得到ph值為6的保鮮微膠囊。
將保鮮微膠囊加入含有5wt%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溶液中,混合得到含有18wt%的保鮮微膠囊的保鮮液。
將重量比為8:3:3的全氟聚醚型化合物、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與水混合,得到防油液。
以350m/min的涂布速度于原紙的用于朝向待包裝食品的一面涂布保鮮液,于原紙的另一面涂布防油液,得到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
實施例2
將針葉木漿、中性施膠劑akd和陽離子淀粉膠按重量比為100:3:2混合后,用長網多缸造紙機抄造得到紙張定量為80g/m2的原紙。其中,針葉木漿的磨漿濃度為6%、打漿度為34°sr、濕重為10g。
將6重量份的百里香精油、2重量份的雙乙酸鈉、2重量份的月桂酸單甘油酯、3重量份的乳酸鏈球菌素和9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混合,得到保鮮劑。
將保鮮劑與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混合溶液以重量比3.5:1于溫度為70℃的條件下混合反應,得到ph值為9的保鮮微膠囊。
將保鮮微膠囊加入含有7wt%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溶液中,混合得到含有22wt%的保鮮微膠囊的保鮮液。
將重量比為12:1:5的全氟聚醚型化合物、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與水混合,得到防油液。
以400m/min的涂布速度于原紙的用于朝向待包裝食品的一面涂布保鮮液,于原紙的另一面涂布防油液,得到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
實施例3
將針葉木漿、中性施膠劑akd和陽離子淀粉膠按重量比為100:2:2.5混合后,用長網多缸造紙機抄造得到紙張定量為80g/m2的原紙。其中,針葉木漿的磨漿濃度為5%、打漿度為32°sr、濕重為9g。
將5重量份的百里香精油、3重量份的雙乙酸鈉、1.5重量份的月桂酸單甘油酯、3.5重量份的乳酸鏈球菌素和87重量份的去離子水混合,得到保鮮劑。
將保鮮劑與殼聚糖與海藻酸鈉的混合溶液以重量比3:1于溫度為65℃的條件下混合反應,得到ph值為7.5的保鮮微膠囊。
將保鮮微膠囊加入含有6wt%的羧甲基纖維素鈉的溶液中,混合得到含有20wt%的保鮮微膠囊的保鮮液。
將重量比為10:2:4的全氟聚醚型化合物、羥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與水混合,得到防油液。
以375m/min的涂布速度于原紙的用于朝向待包裝食品的一面涂布保鮮液,于原紙的另一面涂布防油液,得到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
試驗例
1、保鮮試驗
重復上述實施例1-3,得到足夠多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以香腸作為待包裝物,平均分為2份,其中1份用實施例3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對其進行包裹密封作為試驗組,另1份用常用塑料包裝袋對其進行包裹密封作為對照組,試驗組和試驗組均置于溫度為20℃、濕度為50%的恒溫恒濕箱中15天。
邀請10位有經驗的評審員,分別對放置前和放置15天后的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香腸進行感官評定。感官評定主要從色澤、口感、滋氣味和組織狀態4個方面進行。每項指標的滿分為10分,最低為0分,利用加權法計算總分,色澤加權系數為0.2,口感加權系數為0.3,滋氣味加權系數為0.3,組織狀態加權系數為0.2。評分標準如表1所示,評分結果如表2所示。
表1評價標準
表2評價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經本發明實施例制作而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包裝香腸并放置15天后,香腸在色澤、滋氣味、組織形態及口感方面均較包裝前差別不大。并且,通過與對照組相比,可以看出用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包裝后的保鮮效果與用塑料包裝袋包裝后的保鮮效果差不多且略微更好。由此,說明本發明實施例3所制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具有較佳的保鮮效果。
此外,按照上述試驗方法對實施例1和實施例2制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進行相同的測試,其結果與實施例3的結果一致。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制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確具有較佳的保鮮效果。
2、抑菌試驗
按照《gb4789.2》和《gb4789.3》的檢測方法,對保鮮試驗中由實施例3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包裝且放置15天后的香腸進行微生物含量測定。
經測試,經實施例3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包裝且放置15天后的香腸,其微生物含量符合《gb2726-2016》中的要求。此外,采用相同的方法對經實施例2和實施例3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包裝且放置15天后的香腸進行微生物含量測定,其結果顯示香腸中微生物含量均符合《gb2726-2016》中的要求。由此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制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具有較佳的抑菌效果。
3、防油試驗
將蓖麻子油、甲苯和庚烷均滴加于實施例1-3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滴加15s后觀測蓖麻子油、甲苯和庚烷在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浸透狀態,耐油性表現為呈現非浸透的試驗油品對應的最高耐油度。根據浸透量(以百分數計)對照表3,確定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防油等級。
表3耐油度對照表
經測試,實施例1-3制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防油等級(耐油度)均為6級,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得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均具有較佳的防油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的制作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成品質量好。經此制作方法得到的保鮮防油食品包裝紙同時具有良好的保鮮和防油作用,且該食品包裝紙對人體無害,可回收利用,安全、綠色環保,應用前景較佳。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