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吸濕快干的聚乳酸復合紗線,制備該復合紗線的方法以及該復合紗線的應用,屬于紡織產品制造。
背景技術:
1、隨著健身意識深入人心,運動已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人在劇烈運動時會分泌大量汗液,若汗水和濕氣無法快速擴散,會給人體造成不適的濕冷感和粘附感。因此,人們對服裝的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熱濕舒適性。近年來,具有吸濕快干性的紡織品以其導濕、快干和舒適等優異的特性受到世人的喜愛和追捧。與此同時,吸濕快干紗線的商業需求也急劇增加。
2、除吸濕快干功能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服裝面料的環保性與安全性,市場上急需一種生態環保的吸濕快干紗線。傳統的紗線生產工藝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但一些可生物降解的環保型纖維如聚乳酸短纖維,就能很好的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聚乳酸(pla)纖維是以玉米、小麥、甜菜等含淀粉的農產品為原料,經發酵生成乳酸,再聚合形成聚乳酸,并通過熔融紡絲而制成的一種新型綠色纖維。聚乳酸短纖維不僅具有可生物降解、可再生、原料來源豐富、能耗量低、環境相容等優點,其織物面料還具有親膚抗菌和舒適爽滑等優異的服用特性,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然而,聚乳酸短纖維雖具有優異的導濕性能,但其吸濕性較差,單一組分難以實現吸濕快干的性能要求。一種解決方案是采用聚乳酸短纖維和其他親水纖維混紡來提高吸濕快干性能,如棉纖維和粘膠纖維等。但是,由于這些纖維吸濕后容易發霉生菌,導致形成的混紡紗失去抗菌特性,使聚乳酸原有的優良抗菌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無法滿足紗線的多功能需求。
3、目前尚未發現有以兩組純聚乳酸短纖維為原料,來制備生態環保的聚乳酸吸濕快干紗線的專利技術和相關報道。吸濕快干紗線的相關專利一般通過采用物理或化學改性的方法,或將吸濕性纖維與疏水導濕纖維進行混紡來提高紗線的吸濕快干性能。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7858778a)《一種吸濕排汗紗線的制備方法》涉及的紗線先通過等離子表面處理羊毛和化學的方法改性滌綸纖維后,再采用羊毛纖維與改性滌綸經精梳機梳理、細紗機牽伸制成具有吸濕排汗功能的紗線。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0373769a)《一種吸濕排汗混紡紗的制備方法》涉及的紗線通過采用吸濕排汗滌綸異形纖維和莫代爾纖維混紡,實現吸濕排汗的功能與親膚舒適的性能。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0257986a)《一種軸向非均勻結構吸濕快干紗線》提供了一種沿紗線軸向纖維組分非均勻分布的結構。通過采用親水性纖維與疏水性纖維沿紗線軸向交替分布,使紗線內部毛細管大小產生差異,進而產生差動毛細效應,以賦予紗線吸濕快干性能。
4、由以上相關的專利可以看出,現有的吸濕快干紗線,對纖維的化學改性與后整理等工序不僅十分繁瑣,還有違環保理念,甚至在整理過程中會降低織物的透氣性;而采用親水性纖維與疏水性纖維混紡吸濕快干紗線在紡紗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破壞纖維原有的優異性能,如抗菌性、透氣性、舒適性等,使用范圍受限;現有多層結構吸濕快干紗線的工藝設計十分復雜、紡紗方法特殊、生產難度高,實現大規模生產比較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提供一種聚乳酸復合紗線,制備該復合紗線的方法以及該復合紗線的應用。本發明的聚乳酸復合紗線一方面保持了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可再生、親膚抑菌及生態環保的天然特性,另一方面提升了吸濕快干性能。本發明提供的制備復合紗線的方法操作簡便、易于實現,適用于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2、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聚乳酸復合紗線,其包括芯層和包覆所述芯層的外層,其中所述芯層包括第一聚乳酸短纖維,所述外層包括第二聚乳酸短纖維;并且優選地,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和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和/或長度不同。
3、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備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所述的復合紗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提供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原料和第二聚乳酸短纖維原料;
5、(2)將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原料和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原料分別制備成第一聚乳酸粗紗和第二聚乳酸粗紗;
6、(3)將所述第一聚乳酸粗紗和所述第二聚乳酸粗紗合并經牽伸和加捻處理,獲得包括芯層和包覆所述芯層的外層的聚乳酸復合紗線,所述芯層包括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并且所述外層包括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
7、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所述的復合紗線或根據本發明第二個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復合紗線在紡織產品制造領域中的應用。
8、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織物,其通過根據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所述的復合紗線或根據本發明第二個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復合紗線制備而成。
1.一種聚乳酸復合紗線,其包括芯層和包覆所述芯層的外層,其中所述芯層包括第一聚乳酸短纖維,所述外層包括第二聚乳酸短纖維;并且優選地,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和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和/或長度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小于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小于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細度,且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以螺旋狀部分或完全包覆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和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質量比為(20-80):(80-20),優選為(35-65):(65-35),更優選為(45-55):(55-45)。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乳酸短纖維和所述第二聚乳酸短纖維的截面各自獨立地選自圓形和異形截面,優選地選自圓形、y形、十字形截面。
8.制備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9.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或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復合紗線在紡織產品制造領域中的應用。
10.一種織物,其通過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復合紗線或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制備的復合紗線制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