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印刷裝置、印刷頭和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刷裝置,詳細涉及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多個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在具備多個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墨盒的印刷裝置中,存在對墨盒間墨液不均衡消耗(以下,也稱為“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的要求。作為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的技術,例如已知專利文獻1的技術。專利文獻1 特開2009-113412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以與現有不相同的方法對收置有相同色彩墨液的多個墨盒中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的技術。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或應用例。應用例1—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L個(L為2以上整數)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具備印刷頭、印刷頭移動部、和控制部,所述印刷頭具備多列噴嘴列, 所述噴嘴列在預定方向排列有排出前述墨液的多個噴嘴,使這些噴嘴列在與該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分離,所述印刷頭移動部以前述噴嘴列的分離方向為主掃描方向,以前述噴嘴的排列方向為副掃描方向,使前述印刷頭相對于印刷介質相對地移動于兩個掃描方向,所述控制部對通過前述印刷頭移動部產生的前述印刷頭的前述掃描與來自前述噴嘴的墨液排出進行控制,前述印刷頭具備第1噴嘴組、和第2噴嘴組,所述第1噴嘴組的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所排列的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且通過來自前述控制部的控制具有印刷上的預定相關關系的LXa列(a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所述第2噴嘴組的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所排列的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前述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b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若根據該印刷裝置,則能夠對收置于多個墨盒的墨液不均衡消耗(不均衡減少) 隨機地進行抑制。應用例2根據應用例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預定印刷圖像整體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通過屬于前述第2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b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若根據該印刷裝置,則能夠進一步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應用例3
根據應用例1或應用例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若根據該印刷裝置,則在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間,不會產生起因于基板不相同的墨液排出特性(墨液排出量和/或墨液排出速度等)差異。并且,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間也同樣,不會產生起因于基板不相同的墨液排出特性差異。因而能夠進一步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應用例4根據應用例1 應用例3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柵格線(raster line)的至少一部分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前述柵格線形成預定印刷圖像。若根據該印刷裝置,則能夠進一步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并且,能夠對起因于印刷頭傾斜產生的墨點配置的局部性疏密(帶條)顯著進行抑制。應用例5根據應用例1 應用例4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L = 2、a = l、b =1。若根據該印刷裝置,則印刷頭可以小型化。應用例6一種印刷頭,其特征在于,用于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L個(L為2以上整數)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的應用例1 應用例5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具備多列噴嘴列,所述噴嘴列在副掃描方向排列有排出前述墨液的多個噴嘴,使這些噴嘴列在與前述副掃描方向相交叉的主掃描方向分離,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所排列的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且通過來自前述控制部的控制具有印刷上預定相關關系的LXa列(a為 1以上整數)噴嘴列,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所排列的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LXa列噴嘴列的前述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b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通過以采用該印刷頭的印刷裝置進行印刷,能夠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應用例7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L個(L為2以上整數)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具備印刷頭、和印刷頭移動部,所述印刷頭在主掃描方向分離地具備多列將排出前述墨液的多個噴嘴排列于副掃描方向的噴嘴列,所述印刷頭移動部使前述印刷頭相對于印刷介質相對地移動于前述主掃描方向及前述副掃描方向,前述印刷頭包括第1噴嘴組與第2噴嘴組,前述第1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Xa列(a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前述第2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b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應用例8
根據應用例7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應用例9根據應用例7或應用例8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對通過前述印刷頭移動部產生的前述印刷頭的前述掃描與來自前述噴嘴的墨液排出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前述第 1噴嘴組通過來自前述控制部的控制具有印刷上的預定相關關系。應用例10根據應用例9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預定印刷圖像整體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通過屬于前述第2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b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應用例11根據應用例9或應用例10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柵格線的至少一部分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前述柵格線形成預定印刷圖像。應用例12根據應用例7 應用例11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L = 2、a = 1、 b = 1。應用例13根據應用例7 應用例12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同。應用例14一種印刷頭,其特征在于,在主掃描方向分離地具備多列將能夠排出相同色彩墨液的多個噴嘴排列于副掃描方向的噴嘴列,前述多列噴嘴列包括第1噴嘴組與第2噴嘴組, 前述第1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 LXa列(L為2以上整數,a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能夠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前述第2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b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能夠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應用例15根據應用例14所述的印刷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應用例16根據應用例14或應用例1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同。應用例17一種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具備具有多列噴嘴列的印刷頭的印刷裝置,能夠采用L 個(L為2以上整數),對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的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供給墨液,并對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的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供給墨液,前述第1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Xa列(a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每 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前述第2噴嘴組具備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b為1以上整數)噴嘴列,且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應用例18根據應用例1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前述L個墨盒為對相同色彩墨液進行收置的墨盒。應用例19根據應用例17或應用例1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應用例20根據應用例17 應用例19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同。還有,本發明可以以各種方式而實現。例如,能夠以不均衡減少抑制方法及裝置、 印刷系統、用于實現這些方法或裝置功能的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程序、記錄有該電子計算機程序的記錄介質等形式實現。
圖1是對作為第1實施例的印刷裝置10的構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2是示意性表示印刷裝置10中印刷頭50的構成的說明圖。圖3是關于墨液的供給結構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印刷裝置10進行的印刷處理流程的流程圖。圖5是對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6是對用于第1實施例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7是對矩陣MT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8是對第1實施例中的效果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9是對變形例1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0是對變形例2中方式1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1是對變形例2中方式2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2是對變形例2中方式3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3是對變形例3中矩陣Ma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4是對變形例3中矩陣Mb進行說明的說明圖。附圖標記說明10...印刷裝置
11...掃描儀部
12.. 卡槽
13...通信連接器
14.. 顯不器
15..操作面板
20..控制單元
21..CPU
22..RAM
23..ROM
24..圖像數據取得部
25..單色變換部
26..半色調處理部
27..排出噴嘴決定處理部
28..印刷控制部
30..印刷機構部
32..滑架驅動部
34..輸送部
40..滑架
41..印刷頭單元
42、42a、42b、42c...墨盒
43、43a、43b、43c...墨盒
50、50a、50b、50c...印刷頭
52、52a、52b、52c...噴嘴單元
53、53a、53b、53c...噴嘴單元
720. 分辨率
P...印刷介質
NZ、NZ1、NZ2、NZ3. · ·噴嘴
Ml..抖動掩碼
R1、R2...柵格線
M2..排出噴嘴決定表
MT、MTa、MTb...矩陣具體實施方式
接下來,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基于實施例進行說明。
A.第1實施例
(Al)印刷裝置的構成
圖1是對作為第1實施例的印刷裝置10的構成進行說明的圖。印刷裝置10是基
于圖像數據在印刷介質P排出墨液對文字和/或圖像等進行印刷的噴墨式打印機。在本實施例中,印刷裝置10作為所謂復合機具有掃描儀和/或復印機等各種功能。并且,印刷裝置10如后述地,為僅用黑色墨液進行印刷的單色印刷專用印刷裝置。
印刷裝置10具備卡槽12、和通信連接器13。印刷裝置10的卡槽12為可以交換數據地與內置存儲介質的存儲卡相連接的接口。印刷裝置10的通信連接器13為可以交換數據地與個人計算機和/或數字照相機、數字攝像機等外部設備相連接的接口。印刷裝置10除了基于來自連接于通信連接器13的外部設備的印刷請求進行印刷的功能之外,還具有對存儲于連接于卡槽12的存儲卡和/或連接于通信連接器13的外部設備的圖像數據進行印刷的功能。印刷裝置10進一步具備掃描儀部11、顯示器14、和操作面板15。掃描儀部11讀取載置于原稿臺的原稿而變換為數字數據。顯示器14面向用戶對文字和/或圖像進行顯示。操作面板15接受來自用戶的指示輸入。印刷裝置10,除了上述說明的卡槽12和/或通信連接器13等之外,還具備對印刷裝置10的各部分進行控制的控制單元20、和執行向印刷介質P印刷的印刷機構部30。控制單元20通過CPU21、RAM22、和R0M23所構成。CPU21具備圖像數據取得部對、 單色變換部25、半色調處理部沈、排出噴嘴決定處理部27、和印刷控制部28。圖像數據取得部M從掃描儀部11和/或卡槽12和/或通信連接器13取得圖像數據。單色變換部25 在取得的圖像數據為RGB圖像數據的情況下,數據變換為單色圖像數據。半色調處理部沈基于單色變換過的圖像數據的灰度等級,進行將圖像數據變換為墨點分布的處理。在半色調處理中使用R0M23所存儲的抖動掩碼Ml。排出噴嘴決定處理部27對于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據的各墨點,使用R0M23所存儲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決定從后述的印刷頭50所具備的哪個噴嘴排出墨液在印刷介質P形成墨點。印刷控制部觀基于通過排出噴嘴決定處理部27處理后的數據,對印刷機構部30的工作進行控制。上述說明的各處理通過CPU21 讀出執行存儲于R0M23的程序而實現。并且,抖動掩碼Ml及排出噴嘴決定表M2預先存儲于 R0M23。印刷裝置10的印刷機構部30如示于圖1地,具備滑架40、印刷頭單元41、滑架驅動部32、和輸送部34。滑架驅動部32對滑架40在主掃描(印刷頭掃描)方向進行驅動。 輸送部34在交叉于滑架40進行移動的主掃描方向的副掃描方向,輸送印刷介質P。滑架40對印刷頭單元41進行保持,并搭載墨盒42及墨盒43。搭載于滑架40的墨盒42、43作為對印刷頭單元41供給墨液的液體供給部而起作用。墨盒42、43都對黑色 (BK)墨液進行收置。還有,雖然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單色印刷通過黑色墨液單色進行印刷, 但是例如,也可以使墨盒42、43對例如深褐色和/或紅色、藍色、品紅色(M)、藍綠色(C)等一種色彩墨液進行收置,并進行品紅色和/或藍綠色等的單色印刷。并且,也可以在墨盒42 對黑色(BK)、在墨盒43對淺黑色(LK)進行收置等在2個墨盒對相同色彩墨液進行收置。印刷頭單元41具備印刷頭50。印刷頭50具備多個排出黑色(BK)墨液的噴嘴。 向印刷介質P的印刷通過印刷頭50、滑架驅動部32、輸送部34各部分基于控制單元20的控制協動而實現。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印刷裝置10中印刷頭50的構成的說明圖。印刷頭50具備多列將排出墨液(在本實施例中為黑色)的多個噴嘴NZ并排于副掃描方向(也就是說,輸紙方向)的噴嘴列。在本實施例中,印刷頭50具備將多個噴嘴NZ排列于副掃描方向(即,輸紙方向) 的A列、B列、C列、D列4列噴嘴列。這4列噴嘴列如示于圖2地在主掃描方向上并列配設。A列與B列在主掃描方向隔開40/360英寸間隔而配置。C列與D列也同樣地在主掃描方向隔開40/360英寸間隔而配置。B列與C列隔開104/360英寸間隔而配置。在A列、B列、C列、D列各噴嘴列,噴嘴NZ在副掃描方向各排列128個。在各噴嘴列中,噴嘴NZ彼此間的副掃描方向間隔(以下,也稱為“噴嘴間距”)為1/120英寸。印刷頭50中B列的位置配設為,以A列噴嘴列為基準,在副掃描方向錯開1/360英寸的位置。 印刷頭50中C列的位置配設為,以B列噴嘴列為基準,在副掃描方向錯開1/360英寸的位置。印刷頭50中D列位置配設為,與C列噴嘴列在副掃描方向為相同位置。從而,通過使印刷頭50掃描于主掃描方向并進行印刷,實質上進行與噴嘴間距為1/360英寸的構成的印刷頭同樣的印刷。還有,C列與D列噴嘴列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1噴嘴組,A列與B列噴嘴列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2噴嘴組。這些多個各噴嘴NZ分別具備壓電元件(piezo元件),伴隨于向壓電元件施加電壓,通過由于壓電元件變形產生的振動從噴嘴NZ排出墨液。從而,各噴嘴NZ各自除了上述的壓電元件之外,還分別具備電壓施加用的電極和/或其他用于排出墨液所需的元件。在本實施例中,當制造印刷頭50時,分別制造具有A列及B列噴嘴列的噴嘴單元52、和具備C 列及D列噴嘴列的噴嘴單元53,并將噴嘴單元52與噴嘴單元53組裝到印刷頭50主體。具體地,噴嘴單元52 (或噴嘴單元53)采用在A列與B列(或C列與D列)各噴嘴NZ的位置具有貫通孔的基板進行制造。當制造噴嘴單元時,采用可以切出多塊用于噴嘴單元的基板的基板材料。在該基板材料的每個成為各噴嘴單元的位置,開口成為噴嘴的貫通孔,并在各貫通孔進行壓電元件的設置和/或電極的印刷。然后,通過將經由這些工序后的基板材料切分為各噴嘴單元而制造噴嘴單元。即,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A列與B列具備的各噴嘴NZ以相同的一系列制造工序所制造。同樣地,C列與D列具備的各噴嘴NZ以相同的一系列制造工序所制造。如果換言之,則A列與B列噴嘴單元相同,C列與D列噴嘴單元相同。接下來,關于從墨盒42、43向各噴嘴NZ供給墨液的結構,利用圖3進行說明。墨盒42對A列噴嘴NZ與C列噴嘴NZ供給墨液。墨盒43對B列噴嘴NZ與D列噴嘴NZ供給墨液。即,從1個墨盒對印刷頭50具備的2個噴嘴單元52、53的各自供給墨液。如果換言之,則各噴嘴單元按各墨盒的每個,對于每各1列噴嘴列接受墨液供給。具體地,如示于圖3 地,噴嘴單元52從墨盒42對于A列噴嘴列1列量接受墨液供給,從墨盒43對于B列噴嘴列1列量接受墨液供給。從而,并不限于本實施例的墨液供給方式,例如也可以為墨盒42 對B列噴嘴NZ與C列噴嘴NZ供給墨液、墨盒43對A列噴嘴NZ與D列噴嘴NZ供給墨液的方式。(A2)印刷處理:接下來,關于印刷裝置10進行的印刷處理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印刷裝置10進行印刷處理流程的流程圖。若開始印刷處理,則CPU21通過掃描儀部11和/或卡槽12、或通信連接器13取得圖像數據(步驟SIC)》。在取得的圖像數據為RGB圖像數據的情況下, 將圖像數據變換為單色圖像數據(步驟S104)。例如,通過利用由R、G、B各要素構成的色變換用3維查找表變換為K(黑色)灰度等級值而變換為單色圖像數據。向單色圖像數據變換之后,CPU21對于單色圖像數據進行半色調處理(步驟 S106)。具體地,利用R0M23存儲的抖動掩碼Μ1,將單色圖像數據的各像素灰度等級值變換為2值數據。即,相對于圖像數據的各像素,通過確定是否形成墨點,將灰度等級數據變換為墨點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半色調處理采用公知的有序性抖動法。還有,作為半色調處理,除了有序性抖動法之外,還能夠采用誤差擴散法和/或濃度圖形法等其他半色調技術。這些半色調技術因為是公知技術所以將說明進行省略。之后,CPU21對于半色調處理后的圖像數據進行排出噴嘴決定處理(步驟S108)。 如上述地,排出噴嘴決定處理為相對于半色調處理后的墨點數據的各墨點,決定從哪個噴嘴排出墨液在印刷介質上形成墨點的處理。當進行排出噴嘴決定處理時,CPU21利用存儲于R0M23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以下,關于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說明。圖5是對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圖5示出印刷頭50及排出噴嘴決定表M2。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矩陣的各陣格對應于圖像數據的各像素。記載于各陣格的A、B、C、D字母表示從屬于哪列噴嘴列(參照圖2)的噴嘴排出墨液。例如對應于記載 “A”的陣格的墨點數據方面的墨點從A列噴嘴排出墨液進行印刷。在1個陣格內記載“C、 D”從屬于C列或D列任一噴嘴列的噴嘴排出墨液進行印刷。在本實施例的印刷處理中,對印刷圖像中的各柵格線以印刷頭50的1次主掃描進行印刷。例如,示于圖5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在主掃描方向并排有記載為“A”的陣格的柵格線R1,從屬于示于印刷頭50的A列的噴嘴NZl排出墨液,以印刷頭50的1次主掃描 (以下,也將印刷頭在印刷處理中的主掃描稱為“行程”)在印刷介質P上形成墨點。另一方面,示于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在主掃描方向并排有記載為“C、D”的陣格的柵格線R2, 從屬于示于印刷頭50的C列、D列的噴嘴NZ2或噴嘴NZ3任一方排出墨液,以印刷頭50的 1次行程在印刷介質上形成墨液點。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示于圖6的表作為排出噴嘴決定表M2。在圖6中用于使排出噴嘴決定表M2中“C”、“D”的排列方式容易辨認,在相當于“C”的陣格施加陰影線而示。以下,有時將表示從C列(或者D列)噴嘴列排出墨液形成墨點的陣格簡單地記載為“C”(或者 “D,,)。圖7是對示于圖6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特性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圖7,示出提取配置于圖6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C”和“D”表現為矩陣的矩陣MT。矩陣MT方格圖案狀地排列“C”與“D”。示于圖7的矩陣MT具有以下4種特性。特性(1)在矩陣MT中各柵格線,存在“C”與“D”雙方。特性O)在矩陣MT整體,“C”格數與“D”格數相同或基本相同。特性(3) :“C”與“D”在矩陣MT整體分別基本均勻地分散。特性(4)在矩陣MT中各柵格線,“C”格數與“D”格數相同或基本相同。特性(3)中的所謂“基本均勻地分散”是指,例如矩陣MT中“C”(或者“D”)配置圖形的空間頻率特性具有如藍噪音特性的分散。即,是對人類視覺特性進行考慮所設定的, 對敏感度在高頻區域低的人類視覺特性進行考慮而將“C”(或者“D”)配置為,在高頻區域產生最強的頻率分量。使矩陣MT具有何種特性可在印刷裝置10的制造階段決定,在印刷裝置10的R0M23,以示于圖6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方式而存儲。在排出噴嘴決定處理(圖4:步驟S108)中,對于墨點數據的各像素應用上述說明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并決定以從哪個噴嘴排出的墨液形成墨點數據方面的各墨點。作為實際的處理,對于墨點數據中的各像素數據,附加對應于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數據。之后,CPU21基于排出噴嘴決定處理后的圖像數據,開始印刷(步驟S110)。若開始印刷則CPU21作為印刷控制部觀的處理,基于排出噴嘴決定處理后的圖像數據,進行印刷頭50的掃描和/或來自各噴嘴NZ的墨液排出等,對印刷機構部30進行控制將印刷圖像印刷于印刷介質P。然后,結束印刷圖像向印刷介質P的印刷同時CPU21結束印刷處理。如以上說明地,印刷裝置10具備的印刷頭50以示于圖3的結構從各墨盒接受墨液供給。即,各噴嘴單元按各墨盒的每個,對于相同列數噴嘴列接受墨液供給。從而,在對基于一般性自然圖像的圖像數據、即在印刷圖像區域內極端性灰度等級的不均勻少的圖像數據以印刷裝置10進行印刷處理的情況下,能夠隨機地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矩陣MT具有特性O),通過進行利用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印刷處理,能夠基本均等地消耗收置于墨盒42的墨液和收置于墨盒43的墨液。如果換言之, 則能夠進一步對墨盒間的墨液不均衡減少(單方減少)進行抑制。對該不均衡減少抑制的效果具體地進行說明。例如,在利用以圖6進行說明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印刷處理的情況下,基于A列的墨點和基于B列的墨點僅存在基本相同數量。而且,通過上述特性0),基于C列的墨點和基于D列的墨點僅存在基本相同數量。 從而,基于A列與C列的墨點總和、和基于B列與D列的墨點總和在排出噴嘴決定表M2內基本相同。因而,通過上述實施例中的印刷處理,對A列與C列的噴嘴供給墨液的墨盒42、 和對B列與D列的噴嘴供給墨液的墨盒43的墨液消耗量基本均等。還有,該效果在基于一般性自然圖像的圖像數據、即在印刷圖像區域內極端性灰度等級的不均勻少的圖像數據中尤其有效。并且,如上述地,在印刷頭50具備的噴嘴列中,A列與B列噴嘴單元相同,C列與D 列噴嘴單元相同。即,A列噴嘴列與B列噴嘴列形成于同一塊基板上,經由相同的制造工序所制造。同樣地,C列噴嘴列與D列噴嘴列形成于同一塊基板上,經由相同的制造工序所制造。起因于制造工序,存在來自各噴嘴NZ的墨液排出特性(墨液排出量和/或墨液排出速度等)因每個噴嘴單元而異的情況。基板材料存在因其位置而晶體結構和/或伴隨于其的物理特性不同的情況,存在該差異表現為各噴嘴單元每個的墨液排出特性不相同的情況。 因為A列噴嘴列與B列噴嘴列噴嘴單元相同,所以不會出現產生于噴嘴單元間的墨液排出特性(尤其是墨液排出量)差異。同樣地,C列噴嘴列與D列噴嘴列,不會出現產生于噴嘴單元間的墨液排出特性差異。從而,在進行本實施例中的印刷處理的情況下,A列與C列噴嘴列因印刷處理消耗的墨液耗費量、和B列與D列噴嘴列因印刷處理消耗的墨液耗費量進一步接近均等。即,能夠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一步進行抑制。作為其他效果的第1項,印刷裝置10在進行印刷處理時,利用以圖6進行說明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排出噴嘴決定處理。以圖6進行說明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基于具有進行上述說明的特性(1)、(2), (3)、(4)的矩陣MT所生成。本實施例中的矩陣MT具有特性⑴在矩陣MT中的各柵格線,存在“C”和“D”雙方。從而,即使假設在印刷頭50以由于制造工序和/或制造后的來自外部的某些作用而傾斜的狀態設置于印刷裝置10的情況下,也能夠對起因于印刷頭的傾斜而產生的墨點配置的局部性疏密(帶條)顯著進行抑制。以下,具體地進行說明。圖8是對印刷頭50以傾斜狀態進行印刷情況下利用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排出噴嘴決定處理效果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8(A)表示傾斜狀態下的印刷頭50。如示于圖8(A) 地,印刷頭50在由主掃描方向與副掃描方向構成的平面內傾斜于旋轉方向。以如此的印刷頭50進行印刷的情況下,在本實施例中的排出噴嘴決定處理中,因為利用基于具有上述特性(1)及特性的矩陣MT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對各柵格線以印刷頭50的1次主掃描進行印刷,所以在產生帶條的柵格線上,通過從屬于C列的噴嘴排出的墨液產生的墨點、和通過從屬于D列的噴嘴排出的墨液產生的墨點在主掃描方向分散地混合存在。而且,由于印刷頭50傾斜,基于C列的墨點和基于D列的墨點形成為,其墨點形成位置在副掃描方向錯開。從而,如示于圖8(B)的區域Fl地,在由于印刷頭50的傾斜而產生帶條的區域,基于C列的墨點和基于D列的墨點分散于副掃描方向。因而,對起因于印刷頭50傾斜的帶條變得顯著進行抑制。作為比較例,例如在利用基于“C”與“D”按每柵格線地輪換的方式的矩陣MT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排出噴嘴決定處理而進行印刷的情況下,如示于圖8 (C)地,在通過基于B列噴嘴的墨點產生的柵格線、和通過基于D列的墨點產生的柵格線之間在副掃描方向產生寬闊的帶條。而且,因為在該帶條的區域,如示于圖8(B)地墨點并未分散于副掃描方向,因此帶條顯著。如與上述比較例相對比也清楚地,通過具有上述特性(1)及特性(3)的矩陣MT,能夠對起因于印刷頭的傾斜產生的帶條顯著進行抑制。并且,通過上述特性(3),基于C列的墨點、和基于D列的墨點在印刷圖像整體基本均勻地分散。因而,起因于印刷頭50傾斜的副掃描方向的C列與D列的墨點位置偏離整體性地分散,視覺性地對該偏離顯著進一步進行抑制。作為其他效果的第2項,在印刷裝置10具備的印刷頭50,噴嘴間距為1/120英寸的A列、B列、C列、D列各噴嘴列以預定方式(參照圖2)配設于在副掃描方向錯開的位置。 因而,通過使如此構成的印刷頭50掃描進行印刷,實質上能夠進行與噴嘴間距為1/360英寸的構成的印刷頭相同的印刷。并且,雖然在本實施例中用于得到如此的效果,成為使A 列、B列、C列均等地各錯開1/360英寸的構成,但是并不限于此,在印刷頭50的構成方面所容許的范圍,也可以成為使A列、B列、C列在副掃描方向以任意幅度錯開的構成。并且,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均等為1/120英寸,但是并不限于此,在印刷頭50的構成方面所容許的范圍可以為任意的噴嘴間距。作為與技術方案的對應關系,滑架驅動部32與輸送部34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印刷頭移動部,CPU21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控制部,C列噴嘴列與D列噴嘴列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1噴嘴組,A列噴嘴列與B列噴嘴列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2噴嘴組。B.變形例還有,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和/或實施方式,在不脫離其要旨的范圍可以在各種方式下進行實施,例如也可以為如下的變形。(Bi)變形例 1 雖然在上述實施例的印刷處理中,對印刷圖像中的各柵格線以1次行程進行印刷,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對各柵格線以印刷頭50的N次(N為2以上整數)行程進行印刷。將如此的印刷稱為“N次行程的重疊印刷”,將N稱為“重疊次數”。由于通過重疊印刷進行印刷處理,能夠使起因于上述的印刷頭傾斜和/或輸紙量誤差的墨液噴中位置偏差和 /或起因于該偏差的帶條難以顯著,并使像質提高。而且,當進行重疊印刷時,能夠使輸紙量(即印刷頭50相對于印刷介質P的相對性副掃描方向的掃描量)以1/720英寸為單位進行掃描,且采用隔行(interlace)處理,進行分辨率為720dpi的印刷。關于采用隔行處理的印刷技術因為公知所以說明進行省略。
作為具體例通過圖9進行說明。圖9是對變形例1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本具體例中,通過利用示于圖9(C)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進行印刷處理。圖9(C)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對以圖5示出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的“A”、“B”、“C,D”的各柵格線分別每2格地進行排列。各柵格線間為1/720英寸。圖9㈧及圖9(B)是對按照圖9(C)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以1/720英寸為單位調整輸紙量而進行的重疊印刷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圖9(A),為了說明的方便,示出概略描繪印刷頭50的噴嘴列。如上述地,印刷頭50因為實質上能夠看作與1/360英寸的構成的印刷頭相同的構成,所以能夠如圖9(A)的印刷頭50地表現。印刷頭50內的A D字母為, 各噴嘴實質上屬于該字母表示的噴嘴列。印刷頭50內的1 5的編號表示在副掃描方向為各噴嘴列的第幾個噴嘴。例如“A-3”表示A列噴嘴列的副掃描方向的第3個噴嘴。圖9(B)是以印刷頭50為中心表現印刷頭50的副掃描方向的掃描方式、即每次行程的輸紙方式的說明圖。圖9(C)的排出噴嘴決定表M2內未施加陰影線的墨點為,以1 6 的行程之中可以形成該墨點的1次行程而形成該墨點。圖9(C)的施加陰影線的墨點如示于圖9(B) (C)地,從各行程的特定噴嘴排出墨液而形成墨點。通過如此地進行印刷處理,能夠對全部柵格線通過多次行程進行印刷(以下,也稱為“完全重疊”(FOL))。通過采用F0L, 能夠使印刷處理中主掃描方向上的分辨率提高。而且,能夠僅用印刷頭50的一部分噴嘴進行如此的完全重疊印刷。本變形例的情況下,利用印刷頭50的1-1”、1-1”、“(,0-1”、1-5”、“8-5”、“(,0-5”進行重疊印刷。如此地,由于通過部分噴嘴進行重疊印刷,可以確保輸紙量較多,當進行重疊印刷時能夠使印刷速度提高。并且,如上述地,因為采用隔行處理進行印刷,所以能夠使印刷處理中主掃描方向的分辨率提高(在本變形例中為720dpi)。(B2)變形例 2: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使印刷頭50及墨液供給結構成為以圖2、圖3表示的方式, 但是并不限于此,能夠采用其他的印刷頭構成及墨液供給結構。在圖10 圖12示出其一例。示于圖10的方式1為,噴嘴單元5 具有4列噴嘴列。噴嘴單元52a的4列噴嘴列之中,2列量從墨盒4 接受墨液供給,剩余2列量從墨盒43a接受墨液供給。即,分別從各墨盒每2列噴嘴列量地接受墨液供給。另一方面,噴嘴單元53a具備2列噴嘴列。噴嘴單元 53a的2列噴嘴列之中,1列從墨盒4 接受墨液供給,剩余1列從墨盒43a接受墨液的供給。即使采用如此的方式1,也可以隨機地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并且,在圖11,作為其他的印刷頭構成及墨液供給結構示出方式2。如從圖11可知地,噴嘴單元52b從各墨盒42b、43b、44b的各自接受1列噴嘴列量的墨液供給。噴嘴單元5 與噴嘴單元52b同樣地,也從各墨盒42b、43b、44b的各自接受1列噴嘴列量的墨液供給。即使采用如此的方式2,也可以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在圖12,示出方式3。該方式構成為,具備2個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1噴嘴組的噴嘴單元。如從圖12可知地,各噴嘴單元52c、53c、5k從各墨盒42c、43c的各自接受1 列噴嘴列量的墨液供給。即使采用如此的方式3,也可以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如從示于本變形例的方式1、方式2、方式3可知地,若使印刷裝置具備的墨盒個數為L個(L為2以上整數),則具備LXa列(a為1以上整數)的各噴嘴的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噴嘴列的噴嘴組(例如,噴嘴單元53a)從各墨盒每a列量地接受墨液供給。該噴嘴組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1噴嘴組。并且,具備LXb列(b為1以上整數)的所排列的各噴嘴的副掃描方向位置與上述LXa列噴嘴列不相同的噴嘴列的噴嘴組(例如,噴嘴單元53a)從各墨盒每b列量地接受墨液供給。該噴嘴組對應于技術方案記載的第2噴嘴組。如果采用基于如此方式的印刷頭構成及墨液供給結構,則能夠對墨液的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作為如此方式的情況下的印刷處理,例如在圖11的方式3的情況下,A列、B列、C 列配置于相互在副掃描方向上錯開1/360英寸的位置,C列與D列與E列與F列的各噴嘴列具有的噴嘴的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在印刷頭50c的情況下,作為一例,通過采用具有將以第1實施例述及的特性(1) 內的“C”、“D”置換為“C”、“D”、“E”、“F”的特性的矩陣MT可以進行印刷處理。即,通過具有以下各特性而可以實現。特性(1)在矩陣MT中的各柵格線,存在“C”、“D”、“E”、“F”。特性O)在矩陣MT整體中,“C”、“D”、“E”、“F”數量相同或基本相同。特性(3) :“C”、“D”、“E”、“F”分別基本均勻地分散于矩陣MT整體。特性⑷在矩陣MT中的各柵格線,“C”、“D”、“E”、“F”數量相同或基本相同。(B3)變形例 3: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采用示于圖7的矩陣MT,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C”、“D”數量在矩陣MT整體基本均等,則也可以采用其他矩陣MT。例如,能夠采用示于圖13的矩陣 Ma和/或示于圖14的矩陣Mb。即使采用如此的矩陣MT,也能夠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并且,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矩陣MT具有特性(1) (4)全部,但是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采用僅具有特性(1)和/或僅具有特性(4)等具有從特性(1) 特性(4)選出的任意特性的矩陣MT。即使采用如此的矩陣MT,也能夠對不均衡減少進行抑制。并且能夠使帶條難以顯著。(B4)變形例 4: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關于印刷處理中通過1種類型大小的墨點進行印刷處理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印刷裝置10也可以分成多種類型大小的墨點而進行印刷處理。例如能夠分成大墨點、中墨點、小墨點3種類型大小的墨點。排出大、中、小哪種墨點能夠基于印刷數據的各像素灰度等級值而決定。(B5)變形例 5:既可以使上述實施例中以軟件實現的功能的一部分以硬件實現,或者也可以使以硬件實現的功能的一部分以軟件實現。另外,與印刷裝置10相連接的外部設備(例如,電子計算機)也可以具備以軟件實現的功能的一部分。并且,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印刷裝置 10作為具備掃描儀和/或復印機等的復合機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印刷裝置10為印刷處理專用的印刷裝置。該情況下,通過從與印刷裝置10進行外部連接的電子計算機取得圖像數據可以進行印刷處理。而且,雖然印刷裝置10作為單色印刷專用印刷裝置僅具備黑色墨液,但是也可以另行具備彩色墨液,可以進行彩色印刷。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L個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其中L為2以上整數,具備印刷頭,其在主掃描方向分離地具備多列將排出前述墨液的多個噴嘴排列于副掃描方向的噴嘴列,和印刷頭移動部,其使前述印刷頭相對于印刷介質相對地移動于前述主掃描方向及前述副掃描方向;前述印刷頭包括第1噴嘴組與第2噴嘴組;前述第1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Xa列噴嘴列,且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a為1以上整數;前述第2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 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噴嘴列,且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b為1以上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 塊基板形成為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對通過前述印刷頭移動部產生的前述印刷頭的前述掃描與來自前述噴嘴的墨液排出進行控制的控制部;前述第1噴嘴組通過來自前述控制部的控制具有印刷上的預定相關關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預定印刷圖像整體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通過屬于前述第2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b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
5.根據權利要求3或權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部以下述方式進行前述控制使得形成柵格線的至少一部分的墨點之中,通過屬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噴嘴排出的墨液所形成的墨點數量的每前述a列噴嘴列之總和基本均等,前述柵格線形成預定印刷圖像。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 L = 2,a=l,b=l。
7.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同。
8.一種印刷頭,其特征在于在主掃描方向分離地具備多列將能夠排出相同色彩墨液的多個噴嘴排列于副掃描方向的噴嘴列;前述多列噴嘴列包括第1噴嘴組與第2噴嘴組;前述第1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Xa列噴嘴列,且能夠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L為2 以上整數,a為1以上整數;前述第2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噴嘴列,且能夠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b為1以上整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頭,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 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權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頭,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同。
11.一種墨盒,其特征在于,在具備具有多列噴嘴列的印刷頭的印刷裝置,能夠采用L 個,其中L為2以上整數,對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的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供給墨液; 對前述多列噴嘴列之中的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供給墨液;前述第1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Xa列噴嘴列,且每a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a為1以上整數;前述第2噴嘴組具有下述噴嘴列該噴嘴列是各噴嘴的前述副掃描方向位置與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Xb列噴嘴列,且每前述b列地從前述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前述墨液供給,其中b為1以上整數。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L個墨盒為對相同色彩墨液進行收置的墨盒。
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權利要求1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 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在1塊基板形成為一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1 13中任一項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與前述第2噴嘴組的各噴嘴列的噴嘴間距相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印刷裝置、印刷頭、墨盒。提供關于印刷裝置的技術。印刷裝置從收置相同色彩墨液的L個墨盒接受墨液供給進行印刷,具備在主掃描方向分離地具備多列噴嘴列的印刷頭,具備第1噴嘴組、和第2噴嘴組,該第1噴嘴組為,多列噴嘴列之中,各噴嘴的副掃描方向位置彼此相同的L×a列噴嘴列,每a列地從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墨液供給;第2噴嘴組為,多列噴嘴列之中,各噴嘴的副掃描方向位置與第1噴嘴列的各噴嘴不相同的L×b列噴嘴列,每b列地從L個墨盒的各自接受墨液供給。
文檔編號B41J2/175GK102555458SQ201110363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6日
發明者小倉勝己, 石本文治, 須藤直樹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