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記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記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已知有將棍卷紙等記錄介質收容在具有罩的主體中,對記錄介質進行記錄且利用自動刀具進行切斷處理而作為單頁紙來發行的記錄裝置。這種記錄裝置中,與記錄的位置相匹配地進行記錄介質的切斷處理,因此需要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因此,在記錄介質上設有例如稱作黑標的位置檢測用標記,記錄裝置具備對位置檢測用標記進行檢測的檢測機構。并且,以檢測到的位置檢測用標記的位置為基準來進行記錄或切斷等處理(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在對帶有位置檢測用標記的記錄介質進行記錄的記錄裝置中,由于在更換記錄介 質時不清楚記錄介質的位置檢測用標記在哪里(記錄介質的位置變得不清楚),因此需要對記錄介質的位置檢測用標記進行檢測并基于此將記錄介質定位在初始位置上。為此,目前,進行記錄介質的送紙動作并對位置檢測用標記進行檢測,基于此將記錄介質定位在刀具進行切斷的切斷位置上而將前端側的部分切斷,從而將記錄介質定位在初始位置上。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2-326408號公報作為表示記錄介質的更換的標識,存在對記錄裝置的罩的開閉進行檢測來進行上述的定位動作的情況。此時,在僅開閉罩但不更換記錄介質的情況下,記錄介質的位置可能會偏移。尤其是熱敏方式的打印機,通過設置在罩側的壓紙卷軸和設置在主體側的熱敏頭在關閉罩時夾持記錄介質。這種打印機中,即使在不更換記錄介質的情況下,打開罩時夾持著的記錄介質也會被釋放而位置發生偏移,在該狀態下緊固罩時記錄介質在位置偏移的情況下被夾持。因此,可能會因切斷動作而產生小的紙片,造成卡紙。并且,記錄介質不在自動刀具的位置上而進行切斷,進行所謂的空切斷,由此可能會造成刀具壽命的縮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能夠作為以下的方式或適用例來實現。(適用例I)一種記錄裝置,其利用記錄機構對由輸送機構輸送的記錄介質記錄信息并作為單頁紙來發行,所述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帶罩的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記錄介質;罩開閉檢測機構,其檢測所述罩的開閉狀態;近端檢測機構,其檢測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中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剩余量成為規定的量以下這ー情況;標記檢測機構,其設置在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上,對位置檢測用標記進行檢測,該位置檢測用標記在所述記錄介質上沿著輸送方向以規定間隔設置;對位機構,其使由所述輸送機構輸送的所述記錄介質與規定的位置一致;切斷機構,其設置在由所述輸送機構輸送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上,切斷所述記錄介質,根據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及所述近端檢測機構的檢測狀態,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來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及/或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根據該結構,記錄裝置能夠檢測出收容記錄介質的收容部的罩的開閉狀態及記錄介質的剩余量成為了規定的量以下這ー情況、即近端狀態的變化。并且,能夠根據上述檢測結果來檢測是否更換了記錄介質。在更換了記錄介質的情況下,通過檢測設置在記錄介質上的位置檢測用標記,能夠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及切斷。并且,在未更換記錄介質的情況下,能夠不進行切斷動作地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因此,能夠防止多余的切斷動作,能夠實現作業的效率化、卡紙等不良情況的減少及可靠性的提高。(適用例2)上述的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一方設置在所述罩側且另一方設置在主體側的夾持機構,該夾持機構在關閉所述罩時夾持所述記錄介質,在打開所述罩時釋放所述記錄介質。
·[0013](適用例3)上述的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由熱敏頭和壓紙卷軸構成。根據上述結構,即使是因罩的開閉而記錄介質容易發生偏移的熱敏打印機,也能夠可靠地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并且,能夠防止多余的切斷動作,實現作業的效率化、卡紙等不良情況的減少及可靠性的提高。(適用例4)上述的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檢測出所述罩的開閉,且所述近端檢測機構在檢測出所述記錄介質的近端狀態之后檢測出非近端狀態時,判斷更換了所述記錄介質,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來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以及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根據該結構,記錄裝置能夠判斷出更換了記錄介質而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及切斷動作。(適用例5)上述的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檢測出所述罩的開閉,但所述近端檢測機構未檢測出所述記錄介質的近端狀態時,判斷未更換所述記錄介質,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來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不實施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根據該結構,記錄裝置能夠在判斷未更換記錄介質的情況下,僅實施記錄介質的對位且省略切斷動作。
圖I是適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機的打印系統的簡要結構圖。圖2是表示打印機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說明近端檢測機構的圖。圖4是表示由打印機輸出的帳票的示例的圖。圖5是表示打印機的控制系統的結構的框圖。圖6是表示打印機和主機的動作時序的圖。圖7是表示打印機的動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各圖中,為了便于說明,各部的詳細結構或尺寸與實際上有所不同。(打印系統的結構)參照圖I對適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作為記錄裝置的打印機的打印系統進行說明。圖I是表示適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機的打印系統的簡要結構的圖。如圖I所示,打印系統I通過在發行作為單頁紙的帳票10的打印機2上連接對打印機2進行控制的主機3而構成。圖I所示的打印系統I構成例如設置在小賣部等的鋪面上的銷售時刻管理系統(P0S系統)的收款機、或者發放彩票或各種票據的發券系統,打印 出收據、聯票、彩票、票據等帳票10來發行。 主機3具備顯示銷售登記處理或核算處理的處理內容、或與發行的帳票有關的信息的顯示器12 ;讀取與帳票發行有關的條形碼的條形碼掃描器13 ;具備帳票發行指示等的鍵等各種鍵的鍵輸入部14 ;收容核算用的現金的現金抽屜15等。并且,在主機3上連接有收集打印機2所進行的帳票10的發行記錄或交易記錄的數據的服務器16。在發行帳票10時,主機3根據來自條形碼掃描器13的輸入值或來自鍵輸入部14的輸入值,訪問服務器16,取得為了發行帳票10所需要的信息,生成用于使打印機2進行與帳票10的發行有關的各種動作的控制數據,井向打印機2輸出。打印機2根據從主機3輸入的控制數據,使各部動作來發行帳票10。(記錄裝置的結構)參照圖I 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的作為記錄裝置的打印機進行說明。圖2是表示打印系統所具備的打印機的主要部分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說明近端檢測機構的圖,(a)是表示近端不檢測狀態的圖,(b)是表示近端不檢測狀態的圖。如圖I所示,在打印機2的主體20上設有能夠開閉的罩35。在主體20上設有用于打開罩35的控制桿36,當打開罩35吋,收容作為記錄介質的輥卷紙22的收容部70露出,能夠補充或更換輥卷紙22。在罩35上設有檢測罩35的開閉狀態的作為罩開閉檢測機構的罩傳感器61 (參照圖5)。并且,在主體20上設有使打印機2的電源接通/切斷的電源開關37 ;用于進行動作模式的切換等操作的送紙開關38 ;根據LED的點亮/熄滅狀態來顯示打印機2的動作狀態等的LED顯示部39。如圖2所示,打印機2使用將長條的熱敏紙卷成輥卷狀的輥卷紙22作為記錄介質,利用熱敏頭24對輥卷紙22加熱來記錄(打印)文字等。打印后的輥卷紙22被作為切斷機構的刀具單元25切斷,作為帳票10從圖I所示的排紙ロ 28排出。打印機2具備在主體20中收容輥卷紙22,陸續輸送出該輥卷紙22的輥狀的壓紙卷軸23 (輸送機構);與壓紙卷軸23對置配置的熱敏頭24 ;沿與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式切斷輥卷紙22的刀具単元25。刀具単元25可以為沿寬度方向完全切斷輥卷紙22的結構,也可以為保留寬度方向中央或端部來進行切斷的結構。壓紙卷軸23經由未圖示的驅動機構與輸送電動機33(參照圖5)連結,在輸送電動機33的動作的作用下旋轉。壓紙卷軸23與熱敏頭24被板簧等施カ機構施カ而彼此密接。另外,壓紙卷軸23的周面使用橡膠等而成為摩擦系數高的面。因此,伴隨著壓紙卷軸23的旋轉,對夾在壓紙卷軸23與熱敏頭24之間的輥卷紙22進行輸送。在輸送電動機33向正向旋轉時,壓紙卷軸23向將輥卷紙22朝向排紙ロ 28輸送的方向旋轉。將這種情況下的輸送方向稱為正向,如圖2中的箭頭F所示。反之,在輸送電動機33向反向旋轉時,壓紙卷軸23向將輥卷紙22從排紙ロ 28拉回的方向旋轉。將這種情況下的輸送方向稱作反向。輥卷紙22在至少一方的面上設有受熱而顯色的顯色層,該面成為表面IOA(記錄面)。在表面IOA的相反側、即背面IOB上以規定間隔設有作為位置檢測用標記的黑標BM(參照圖4),以進行打印或切斷的對位。需要說明的是,在背面IOB上有無顯色層皆可。黑標BM是形成在例如背面IOB的寬度方向的一端的規定尺寸的標記,例如是沿著輸送方向的尺寸為五毫米左右的長方形。作為黑標BM的顏色,在白色的輥卷紙22上形成黒色的黑標BM為通常形態,但只要能被后述的作為標記檢測機構的BM傳感器64那樣的光傳感器檢測出即可。黑標BM通過打印等每隔規定長度、即等間隔地形成在輥卷紙22的全 長上。需要說明的是,帶黑標BM的帳票10的詳細情況在后敘述。接著,對收容輥卷紙22的收容部70及近端檢測機構80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收容部70具備輥卷紙保持面72、近端檢測機構80。輥卷紙22被旋轉自如地保持、收容在收容部70的輥卷紙保持面72上。近端檢測機構80在輥卷紙22的呈輥卷狀的側面側具有近立而控制桿81。近ゑ而控制桿81以近ゑ而控制桿旋轉中心82為中心而旋轉自如,從近ゑ而控制桿旋轉中心82向圖中下方向延伸,在延伸出的另一端具有檢測突起84。并且,近端檢測機構80具有成為將檢測突起84向輥卷紙22按壓的狀態的彈簧85 ;與近端控制桿81的轉動連動而電閉合或電斷開的機械開關86。在這種結構的近端檢測機構80中,當使用前的輥卷紙22以投入方式安裝吋,如圖3(a)所示,檢測突起84被按壓到輥卷紙22側面并轉動,從而使機械開關86動作而成為電閉合狀態。通過機械開關86的動作,檢測出安裝有輥卷紙22并能夠供給這樣的情況。當隨著進行打印,輥卷紙22被消耗而輥卷直徑變小吋,如圖3 (b)所示,輥卷紙芯83逐漸向下方下降,向檢測突起84的位置移動。當卷繞在輥卷紙22上的帳票10變成規定量以下吋,在彈簧85的按壓下檢測突起84進入輥卷紙芯83的中空部分。當檢測突起84進入中空部分時,近端控制桿81轉動而離開機械開關86。因此,機械開關86電斷開,由此檢測出輥卷紙22成為規定剰余量以下的近端狀態。需要說明的是,即使輥卷紙22以軸支承方式安裝,也能夠檢測出輥卷紙22的近端。在為軸支承方式的情況下,輥卷紙22的輥卷紙芯83的中空部分被軸支承。在該軸支承部構成近端檢測機構80。在設置好使用前的輥卷紙22時,近端檢測機構80成為檢測突起84與輥卷紙22的側面部相接的狀態。當輥卷紙22被消耗時,以被軸支承的中空部分為中心而輥卷直徑逐漸減小,檢測突起84從與輥卷紙22的側面部相接的狀態脫離,在彈簧85的按壓下向離開機械開關86的方向轉動。因此機械開關86電斷開而檢測出近端狀態。無論是投入方式還是軸支承方式,都能夠通過改變檢測突起84的位置來任意地設定近端狀態下的輥卷紙22的剩余量。如圖2所示,在打印機2中,以與輥卷紙22的表面IOA相接的方式配置熱敏頭24,與背面IOB對置地設有BM傳感器64 (標記檢測機構)。BM傳感器64例如為反射型的光傳感器,對背面IOB照射光,并檢測該反射光的光量。該BM傳感器64能夠根據所檢測出的光量的變化而檢測出黑標BM。另外,刀具單元25具備配置在輥卷紙22的輸送路的ー側(背面IOB側)的固定刃30 ;與該固定刃30對置而配置在輥卷紙22的輸送路的另ー側(表面IOA側)的可動刃31 ;使可動刃31朝向固定刃30滑動的刀具驅動電動機32。在刀具驅動電動機32的驅動力的作用下,經由驅動機構(省略圖示)使可動刃31朝向固定刃30移動,在固定刃30與可動刃31之間夾持打印后的輥卷紙22并將其切斷。在此,將BM傳感器64讀取到背面IOB的黑標BM的位置設為讀取位置RP,將熱敏頭24在表面IOA進行打印的位置設為打印位置PP,將刀具単元25切斷輥卷紙22的位置設為刀具位置CP時,讀取位置RP、打印位置PP、刀具位置CP在圖2所示的輥卷紙22的輸送路上沿輸送方向F從上游側按順序排列。讀取位置RP、打印位置PP、刀具位置CP之間的沿著輸送路的距離均由打印機2的機械結構來確定。(帳票的示例) 在此,參照圖4對帳票的示例進行說明。圖4是表示打印機打印輸出的帳票的一例的圖,(a)表示背面,(b)表示表面。圖4(a)及圖4(b)表示作為帳票10的一例的通常稱作樂透(Lottery、Lotto)的數字選擇式的彩票。在該圖4(b)中,為了說明將輥卷紙22切斷而發行多張帳票10的情況,用實線的被切斷位置CL來表示由圖2所示的刀具単元25切斷的帳票10 (輥卷紙22)上的位置。如圖4所示,在一張帳票10上,在表面IOA上打印有發行日期、發行的店鋪或銷售處、發券編號等信息、購入者選擇或自動選擇的數字的組合、表示上述數字的組合的可機械讀取的編碼。在背面IOB上為了防止偽造而預先打印有圖案等,并打印有與帳票10的數目相當的序列編號、對位用的黑標BM等。在圖4的示例中,由于ー張帳票10所使用的長度是確定的,因此與該長度匹配而預先等間隔地打印有圖案、序列編號及黑標BM。在此,將預先設置在背面IOB上的黑標BM彼此的間隔(BM間距離)設為距離D11,將圖4(a)所示的黑標BM從輸送方向F的下游(前端)側按順序設為黑標BM1、BM2、BM3。并且,將從圖2所示的BM傳感器64所檢測出的黑標BM的前端側的端部至被切斷位置CL為止的長度設為距離D12。圖2所示的打印機2中,當BM傳感器64在讀取位置RP檢測出黑標BM后,以該檢測出的黑標BM的位置為基準來確定輥卷紙22的被切斷位置CL,將輥卷紙22向正向輸送而使被切斷位置CL到達刀具位置CP,此時驅動刀具驅動電動機32來切斷輥卷紙22。被切斷位置CL到達刀具位置CP的時刻可以由使壓紙卷軸23旋轉的輸送電動機33 (參照圖5)的轉速或脈沖數來確定。需要說明的是,圖4(b)中將打印機2的刀具位置CP、打印位置PP及讀取位置RP的位置與輥卷紙22對應地示出。并且,將讀取位置RP的位置以與BM2并列的方式用虛線示出。將打印位置PP與刀具位置CP的距離(沿著輸送路的距離)設為距離D1,將讀取位置RP與打印位置PP之間的距離(沿著輸送路的距離)設為距離D2,將讀取位置RP與刀具位置CP之間的距離(沿著輸送路的距離)設為距離D3。例如,假設在BM傳感器64檢測到BM2后,在比該BM2靠前端側距離D12的被切斷位置CL處進行切斷的情況。在BM傳感器64檢測到BM2吋,BM2位于讀取位置RP (圖2)。此時刀具単元25的刀具位置CP(圖2)位于圖4(b)中虛線CP所示的輥卷紙22上的位置處。在此,打印機2以BM2的位置為基準來確定比BM2靠下游側(前端側、排出ロ側)的被切斷位置CL2的位置。(打印機的功能)在此,參照圖5對打印機的功能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打印機的功能的結構的框圖。如圖5所示,打印機2具備作為控制機構的控制部4、傳感器控制部51、電動機驅動器52、頭驅動器53、I/F(接ロ)部54、輸入部55、顯示部56??刂撇?集中地控制打印機2的各部。傳感器控制部51根據控制部4的控制而獲取各種傳感器的檢測狀態。電動機驅動器52在控制部4的控制下驅動各電動機。頭驅動器53在控制部4的控制下進行向熱敏頭24的通電。接ロ(I/F)部54與主機3連接,與主機3之間發送或接收各種數據。輸入部55檢測圖I所示的送紙開關38的操作。顯示部56根據控制部4的控制來切換LED顯示部39的LED的點亮狀態。在傳感器控制部51連接有罩傳感器61、終端(realend)傳感器62、上述的近端檢測機構80、上述的BM傳感器64。罩傳感器61具有檢測圖I所不的罩35的開閉狀態的功能,使用在罩35打開時接通而在罩35關閉時斷開的開關式的傳感器。終端傳感器62配置在圖2所示的熱敏頭24的附近、紙路徑的上游側,具有例如通過檢測出輥卷紙22的終端來檢測到輥卷紙22用完的功能。終端傳感器62使用例如反射型或透射型的光傳感器。近端檢測機構80具有通過檢測出輥卷紙22的剰余量成為規定的長度以下這ー情況來促使使用者更換輥卷紙22的功能。近端檢測機構80的詳細情況在后敘述。傳感器控制部51所述各傳感器供給動作用的電力,并檢測出根據各傳感器的檢測狀態而變化的輸出電流。并且,傳感器控制部51根據各傳感器的輸出電流來確定各傳感器的檢測狀態,生成表示檢測狀態的數字數據并將其向控制部4輸出。在電動機驅動器52連接有使壓紙卷軸23旋轉的輸送電動機33及刀具單元25所具備的刀具驅動電動機32。電動機驅動器52按照控制部4的控制對刀具驅動電動機32及輸送電動機33供給驅動電流,并使刀具驅動電動機32和輸送電動機33分別向正向或反向旋轉。在此,在刀具驅動電動機32、輸送電動機33構成為步進電動機的情況下,電動機驅動器52輸出驅動電流和驅動脈沖。頭驅動器53向熱敏頭24所具備的發熱元件供給驅動電流,進而通過控制向各發熱元件的電流的供給來利用熱敏頭24對輥卷紙22執行打印??刂撇?具備存儲與控制程序及控制程序有關的設定值等數據的永久性存儲器、執行存儲在該ROM中的程序的CPU、暫時存儲CPU所執行的程序及處理的數據的RAM等而構成。控制部4通過使上述CPU執行程序,而通過軟件和硬件的協同動作來實現各種功能。上述功能表現為記錄控制部41、距離檢測部42、處理位置控制部43、輸送控制部44、執行控制部45及存儲部46。記錄控制部41按照經由接ロ部54從主機3接收到的指令及數據,控制電動機驅動器52來使輸送電動機33動作,并控制頭驅動器53來執行向輥卷紙22的打印。距離檢測部42 (距離檢測機構)執行經由傳感器控制部51來監視BM傳感器64的檢測狀態的處理;根據輸送電動機33的旋轉量來計算BM傳感器64檢測到黑標BM后的輥卷紙22的輸送量的處理。并且,距離檢測部42在BM傳感器64毎次檢測到黑標BM時根據計算值來算出檢測出的黑標BM與之前檢測出的黑標BM之間的距離(黑標BM間距離)。并且,距離檢測部42在后述的處理位置控制部43判定為黑標BM間距離的偏移量脫離規定范圍的情況下,清除計算值并在BM傳感器64檢測到下一個黑標BM后開始計算。處理位置控制部43 (處理位置控制機構)根據距離檢測部42所算出的黑標BM間距離、預先存儲在存儲部46中的黑標BM間距離的基準值來算出偏移量。處理位置控制部43對算出的偏移量與存儲在存儲部46中的閾值進行比較,判定偏移量是否超過閾值、即是否從設定好的范圍脫離。在偏移量不位于設定范圍內的情況下,處理位置控制部43以之前BM傳感器64剛檢測到黑標BM的位置為基準,確定更上游側的被切斷位置CL。并且,在偏移量位于設定范圍內的情況下,處理位置控制部43以之前BM傳感器64剛檢測到的黑標BM的位置為基準,確定更下游側(前端側)的被切斷位置CL。輸送控制部44(輸送控制機構)控制電動機驅動器52來使輸送電動機33動作,以使處理位置控制部43所確定的被切斷位置CL到達刀具単元25的刀具位置CP的方式輸送輥卷紙22。在處理位置控制部43所確定的被切斷位置CL已經在刀具位置CP的下游側 的情況下,使輸送電動機33反轉來反向供給(反向輸送)輥卷紙22,從而使被切斷位置CL與刀具位置CP的位置一致。輸送控制部44通過對從BM傳感器64的檢測位置至刀具単元25的處理位置的距離(圖4的距離D3)與BM傳感器64檢測到黑標BM后的輸送量進行比較,由此判定被切斷位置CL是否已經通過了刀具単元25的位置。在輸送控制部44的控制下輥卷紙22上的被切斷位置CL到達了刀具位置CP吋,執行控制部45 (執行控制機構)控制電動機驅動器52來使刀具単元25動作,將輥卷紙22切斷。存儲部46由閃存ROM或EEPROM等可重寫的永久性存儲器構成,永久地存儲各種設定值。作為存儲部46所存儲的設定值,可以舉出設置在輥卷紙22上的黑標BM的黑標BM間距離、用于處理位置控制部43進行判定的閾值等。上述設定值是從主機3發送出的值、根據送紙開關38的操作而選擇或輸入的值、或者出廠時預先存儲好的值。存儲部46所存儲的設定值例如也可以按照各輥卷紙22的寬度方向的尺寸存儲多個,根據從主機3發送的指令或送紙開關38的操作來指定輥卷紙22的尺寸,由此選擇與該尺寸對應的其它設定值。(打印系統的基本動作)在此,參照圖6對打印系統的基本動作進行說明。圖6是表示打印機和主機的動作時序的圖,(a)表示主機的動作,(b)表示打印機的動作。在圖6所示的步驟Sll中,主機3在帳票10的打印前對打印機2發送設定信息。該設定信息至少包含輥卷紙22的黑標BM間距離,也可以包含熱敏頭24進行打印的打印開始位置、輥卷紙22的尺寸、使用的字體等信息。在步驟S21中,打印機2的控制部4接收從主機3發送來的設定信息。并且,在步驟S22中,將接收到的設定信息所包含的黑標BM間距離存儲在存儲部46中等,按照設定信息來進行與打印機2的動作有關的設定。之后,在步驟S12中,主機3執行對打印機2的處理,對打印機2發送指示打印執行的指令、包含打印的數據等的信息。在步驟S23中,打印機2的控制部4接收在主機3的處理中發送的指令或數據,按照接收到的指令,記錄控制部41執行向輥卷紙22的打印。在開始該打印后,在步驟S24中,控制部4執行帳票切斷處理,并將打印完成的輥卷紙22依次切斷而輸出帳票10。(打印機的動作)[0072]在此,參照圖7對打印機的動作進行說明。圖7是表示打印機的動作的流程圖,詳細而言,表示如下動作在由罩傳感器檢測出罩開閉狀態時判斷有無更換作為記錄介質的輥卷紙,將輥卷紙定位在初始位置上。如圖7所示,在步驟S31中,圖5所示的傳感器控制部51根據罩傳感器61的輸出信號檢測出打印機2的罩35成為打開狀態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罩35在更換或補充輥卷紙22、其它維護的情況下打開。接著,在步驟S32中,監視設置在圖3所示的打印機2的輥卷紙22的收容部70中的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在此,判定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是否變化、即是否對輥卷紙22施加了某種作業。在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監視輸出信號是否從有紙有狀態變化成無紙狀態,之后從無紙狀態恢復成有紙狀態。在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沒有變化的情況(否)下,判斷對輥卷紙22未進行任何作業、即沒有進行輥卷紙22的更換,而選擇A處理進入步驟S33。
·[0075]在步驟S33中,確認打印機2的罩35被關閉且罩傳感器61的輸出信號表不關閉狀態的情況。之后,進入步驟S36,實施輥卷紙22 (帳票10)的印字對位。詳細而言,圖5所示的輸送控制部44使輸送電動機33動作,在進行輥卷紙22的送紙動作的同時由BM傳感器64檢測設置在輥卷紙22上的黑標BM,并識別當前的位置。進而向正向或反向進行送紙動作,使輥卷紙22 (帳票10)的被打印開始位置與圖2及圖4所示的打印位置PP—致。并且,待機直至接收到打印指令為止。當接收到來自主機3的打印指令時,進入步驟S37,實施打印,執行帳票切斷處理而依次輸出帳票10。在前述的步驟S32中,在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發生了變化(是),輸出信號從有紙狀態變化成無紙狀態,之后從無紙狀態恢復成有紙狀態的情況下,判斷取下了使用完的輥卷紙22并收容有新的輥卷紙22、即進行了輥卷紙22的更換,之后選擇B處理而進入步驟S33。在步驟S33中,確認打印機2的罩35被關閉且罩傳感器61的輸出信號表不關閉狀態。之后,進入步驟S34,實施輥卷紙22 (帳票10)的對位。詳細而言,在進行送紙動作的同時由BM傳感器64檢測設置在輥卷紙22上的黑標BM并識別當前的位置。并且,使輥卷紙22(帳票10)向正向或反向進行送紙動作,使打印機2的刀具位置CP(參照圖2)與輥卷紙22的被切斷位置CL(參照圖4) 一致。然后進入步驟S35。在步驟S35中,使刀具單元25的刀具驅動電動機32 (參照圖5)動作,將棍卷紙22在被切斷位置CL處切斷。并且,需要的話,向正向或反向進行送紙動作,使輥卷紙22 (帳票10)的被打印開始位置與圖2及圖4所示的打印位置PP —致。并且,待機直至接收到打印指令為止。當接收到來自主機3的打印指令時,進入步驟S37,實施打印,執行帳票切斷處理并依次輸出帳票10。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效果進行敘述。(I)打印并發行設有黑標BM且確定了打印開始位置和切斷位置的帳票10的打印機2在進行打印處理或切斷處理的情況下,機構布局和各結構要素的配置位置的關系需要進行對位。尤其在更換了輥卷紙22的情況下,為了可靠地進行以后的打印發行處理,輥卷紙22的對位變得重要。并且,例如熱敏方式的打印機2構成為利用設置在罩35側的壓紙卷軸23和設置在主體側的熱敏頭24在關閉罩35時夾持輥卷紙22的結構。在這樣的打印機2中,即使不更換輥卷紙22,打開罩35時夾持著的輥卷紙22也會被釋放而位置發生偏移,在該狀態下緊固罩35吋,輥卷紙22在位置發生偏移的情況下被夾持。因此,需要進行輥卷紙22的對位。上述的打印機2通過監視罩傳感器61及近端檢測機構80的輸出信號,由此能夠在開閉罩35時判定是否更換了輥卷紙22。并且,能夠根據是否更換了輥卷紙22來選擇最佳的輥卷紙22的對位處理。因此,能夠省略多余的作業,實現作業效率的提高。同時能夠抑制生產量的降低。
(2)上述的打印機2能夠在未更換輥卷紙22的情況下省略切斷動作。因此,能夠防止在切斷動作中因輥卷紙22的位置偏移而產生小的紙片或空切斷。其結果是,能夠防止卡紙等不良情況。并且,能夠防止因空切斷導致的刀具壽命的降低。
權利要求1.一種記錄裝置,其利用記錄機構對由輸送機構輸送的記錄介質記錄信息并作為單頁紙來發行,所述記錄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帶罩的收容部,其收容所述記錄介質; 罩開閉檢測機構,其檢測所述罩的開閉狀態; 近端檢測機構,其檢測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中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剩余量成為規定的量以下這ー情況; 標記檢測機構,其設置在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上,對位置檢測用標記進行檢測,該位置檢測用標記在所述記錄介質上沿著輸送方向以規定間隔設置; 對位機構,其使由所述輸送機構輸送的所述記錄介質與規定的位置一致; 切斷機構,其設置在由所述輸送機構輸送所述記錄介質的輸送路徑上,切斷所述記錄介質, 根據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及所述近端檢測機構的檢測狀態,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來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及/或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記錄裝置,其特征在干, 具有一方設置在所述罩側且另一方設置在主體側的夾持機構,該夾持機構在關閉所述罩時夾持所述記錄介質,在打開所述罩時釋放所述記錄介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記錄裝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夾持機構由熱敏頭和壓紙卷軸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記錄裝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檢測出所述罩的開閉,且所述近端檢測機構在檢測出所述記錄介質的近端狀態之后檢測出非近端狀態時, 判斷更換了所述記錄介質,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以及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記錄裝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檢測出所述罩的開閉,但所述近端檢測機構未檢測出所述記錄介質的近端狀態時, 判斷未更換所述記錄介質, 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不實施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地進行記錄介質的對位的記錄裝置。所述記錄裝置在記錄介質上記錄信息并作為單頁紙來發行,其特征在于,具備帶罩的收容部;檢測所述罩的開閉狀態的罩開閉檢測機構;檢測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中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剩余量的近端檢測機構;檢測在所述記錄介質上沿著輸送方向設置的位置檢測用標記的標記檢測機構;使所述記錄介質與規定的位置一致的對位機構;切斷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機構,根據所述罩開閉檢測機構及所述近端檢測機構的檢測狀態,利用所述標記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來實施所述對位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對位及/或所述切斷機構進行的所述記錄介質的切斷。
文檔編號B41J11/42GK202623530SQ20122022047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江口勛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