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及設置有用于執行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的熱轉印裝置,更詳細地,涉及如下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及設置有用于執行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的熱轉印裝置:在熱轉印工作中可大幅改善工作人員的便利性,并可確保印刷質量的一致性及精密性,通過預先掌握熱轉印裝置的狀態信息及關聯控制,可防止出現因熱轉印裝置的故障所引起的殘次品及工作事故等。
背景技術:
根據目前廣泛使用的熱轉印方法,將形成有多種形態的花紋或圖案的熱轉印膜壓合于印刷對象物,來完成印刷對象物的印刷。
具體地,在熱轉印方法的執行過程中,工作人員將固定在熱轉印裝置的工作臺的夾具結構與處于未印刷狀態的印刷對象物相結合,在印刷對象物的上部配置熱轉印膜后,對熱轉印膜進行加熱的同時進行真空壓接,使熱轉印膜壓合印刷到印刷對象物的表面。
但是,根據現有技術的熱轉印裝置,真空壓力的設定、加熱溫度的設定、工作時間的設定等一系列裝備操作及控制均依賴于工作人員的手動工作,因此,存在如下的技術局限性:無法確保印刷品質的一致性及精密性,并且工作人員難掌握裝備的狀態信息,無法防止出現因熱轉印裝置的故障所引起的殘次品及工作事故等。
技術實現要素:
對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熱轉印工作中可大幅改善工作人員的便利性,并可確保印刷質量的一致性及精密性,通過預先掌握熱轉印裝置的狀態信息及關聯控制,可防止出現因熱轉印裝置的故障所引起的殘次品及工作事故等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及設置有用于執行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程 序的熱轉印裝置。
用于實現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驟(a),隨著電源接通,上述熱轉印裝置對設于上述熱轉印裝置的加熱器進行預熱;以及步驟(b),上述熱轉印裝置在設于上述熱轉印裝置的顯示部顯示工作運行模式頁面。
優選地,在上述步驟(a)之前,上述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還包括上述熱轉印裝置運行自診斷模式的步驟。
并且,上述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還包括步驟(c),在步驟(c)中,上述熱轉印裝置通過在上述工作運行模式頁面顯示的工作控制項目來接收所輸入的工作控制命令。
并且,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工作控制命令為熱轉印工作的工作時間延長命令。
并且,上述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還包括步驟(d),在步驟(d)中,上述熱轉印裝置在熱轉印工作中測定出熱轉印工作臺內部的壓力低于規定的基準壓力時,中斷熱轉印工作。
并且,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工作控制命令包括:工作等待時間,用于提高熱轉印用膜的延伸率;以及工作時間信息,上述時間為上述工作等待時間過后,熱轉印工作的運行時間。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特征在于,根據本發明的熱轉印裝置設置有執行上述方法的程序。
根據本發明,在熱轉印工作中可大幅改善工作人員的便利性,并可確保印刷質量的一致性及精密性。
與此同時,根據本發明,通過預先掌握熱轉印裝置的狀態信息及關聯控制,可防止出現因熱轉印裝置的故障所引起的殘次品及工作事故等。
附圖說明
圖1為用于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熱轉印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執行過程的步驟流程圖。
圖3至圖9為用于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隨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執行過程而顯示于熱轉印裝置的顯示部的畫面的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10:顯示部 120:按鈕部
130:工作臺 140:輔助加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需要留意的是,盡可能在所有位置以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附圖中的相同的結構要素。并且,省略有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要旨的公知功能及結構的詳細說明。
圖1為用于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熱轉印裝置的結構的圖。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熱轉印裝置包括顯示部110,按鈕部120、工作臺130及輔助加熱器140。
首先,設置于根據本發明的熱轉印裝置的顯示部110是觸摸式顯示器,工作人員通過顯示部110接收所提供的熱轉印裝置的操作信息及狀態信息,同時,通過顯示部110的觸摸式輸入,來控制熱轉印裝置的各種操作。
按鈕部120具有以物理方式呈現的多個按鈕,更具體地,上述按鈕部120包括:開始或結束按鈕121,用于控制熱轉印裝置中的轉移工作的開始及結束;電源按鈕122,用于控制熱轉印裝置中的電源供給或切斷與否;以及蜂鳴器按鈕123,用于向外部告知熱轉印裝置的異常操作與否或異常狀態發生與否。
在工作臺130上實施熱轉印工作,輔助加熱器140在選擇性地擱置于本體部的上部或與本體部的上部相結合的狀態下,在實施印刷工作之前,對用于熱轉印工作的夾具構造進行預熱。
圖2為用于說明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執行過程的步驟流程圖。參照圖2,對本發明一實施例涉及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執行過程進行說明,首先,工作人員按下設于熱轉印裝置上的電源按鈕,向熱轉印裝置接通外部電源(步驟S210)。
如此,向熱轉印裝置接通外部電源時,熱轉印裝置的控制部運行自診斷模式(步驟S220),自診斷模式的運行過程如圖3所示,工作人員可通過顯示部110來直接確認。
更具體地,當熱轉印裝置接通外部電源時,控制部通過自測來檢查構成熱轉印裝置各部件的狀態及有無異常。
例如,通過圖3的觸摸面板檢查(Touch panel checking),對顯示部110 的通信功能等有無異常進行檢查,在流程檢查(Process checking)中,對熱轉印裝置的控制部的流程引擎有無異常進行檢查,在傳感器檢查(Sensor checking)中,對設于熱轉印裝置的各種傳感器(設置于工作臺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等)有無異常進行檢查,在供熱系統檢查(Heating system checking)中,對用于控制工作臺130內部的主要加熱器的主要加熱溫度控制板進行檢查,在第二次供熱系統檢查(2nd Heating system checking)中,對用于控制輔助加熱器140的輔助加熱溫度控制板進行檢查。
在對如上所述的5種項目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如特定項目中發生問題時,該項目不會顯示如圖3所示的“確認(OK)”,而且控制部不會對下一個檢查項目進行檢查,并中斷自測。
在此情況下,工作人員輸入圖3的“跳過(skip)”按鈕,隨機運行管理員模式,也可確認具體錯誤的詳細內容。
另一方面,控制部確認輔助加熱器140是否與熱轉印裝置的本體部電連接(步驟S230),在連接有輔助加熱器140的情況下,激活圖5的“輔助加熱器控制”圖標,能夠使管理員能夠選擇性地運行輔助加熱器140有關個別控制模式。
接下來,控制部運行設于熱轉印裝置的本體部的主要加熱器的預熱模式(步驟S240),預熱模式的運行狀態通過如圖4所示的顯示部110提供給工作人員。
即,預熱模式是在前述的步驟S220中的自診斷模式結束的情況下自動運行的操作模式,可由工作人員任意輸入的溫度值,即設定的溫度信息和根據預熱的當前的溫度信息通過如圖4所示的顯示部110被顯示。
在實施本發明時,在設定溫度和當前溫度為5℃以下的情況下,控制部中斷運行預熱模式,優選地,進入圖5中的工作運行模式(步驟S250)。
更具體地,由控制部運行工作運行模式的過程中,如圖5所示,向管理員提供多種狀態信息及操作信息,使得由工作人員可通過顯示部110來輸入熱轉印裝置有關各種設定值及操作控制命令(步驟S260)。
即,通過圖5中的工作運行模式,即使在熱轉印工作開始運行后,工作人員也可通過按下作業延長按鈕①來增加工作時間,每按一次增加規定時間的工作時間(例如,10秒鐘)。
另一方面,控制部為了防止熱轉印裝置發生過負荷,優選地,在通過按下工作延長按鈕①來延長的總工作延長時間超過200秒鐘的情況下,不允許進一 步延長工作時間。
并且,如圖5所示,顯示部110顯示的工作運行模式頁面包括操作控制及操作狀態顯示項目②,由此,工作人員可確認本發明涉及的熱轉印裝置的當前操作狀態信息(運轉、停止、預熱),而且工作人員也可直接輸入熱轉印裝置的操作控制命令(運轉、停止、預熱)。
并且,通過圖5的溫度信息項目③,工作人員可直接輸入主要加熱器的設定溫度值(例如,在0℃至180℃中選擇的溫度值),而且也可以確認主要加熱器的操作狀態(HEATER OFF),通過當前壓力狀態信息④,也可確認和檢查熱轉印工作臺130內部的壓力值。
另一方面,在實施本發明的過程中,在熱轉印工作中的熱轉印工作臺130內部的壓力被測定出低于規定的基準壓力(例如,30kpa)的情況下,控制部將其判斷為因熱轉印膜受損導致的真空壓力的流失狀態,并中斷熱轉印工作,通過圖1的設于蜂鳴器按鈕的揚聲器,向外部發出警告音。
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可通過圖5的時間信息項目⑤,輸入并確認等待時間信息和工作時間信息,上述等待時間信息為用于提高熱轉印用膜的延伸率(受熱延伸的程度)的工作等待時間(例如,約6秒鐘至7秒鐘),上述工作時間信息為經過等待時間后,通過真空馬達來實施熱轉印工作的時間(例如,約2分鐘50秒鐘至3分鐘30秒鐘)。
另一方面,控制部通過合算上述的等待時間和工作時間,來算出操作時間,且算出的操作時間通過圖5的操作時間信息項目⑥被提供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由此可確認作為熱轉印裝置的操作進行時間的累積時間信息。
并且,通過圖5的⑦項目,工作人員還可確認設置于冷卻空氣吸入口的過濾器狀態和本發明涉及的熱轉印裝置的正常狀態與否。
不僅如此,工作人員可通過圖5的模式選擇項目⑧來選擇“空閑模式(idlemode)”,隨機進入等待模式,也可通過選擇“管理模式”,隨機運行管理員模式,而且可通過選擇“輔助加熱器控制”,隨機運行用于控制輔助加熱器140的輔助加熱器控制模式。
另一方面,本發明涉及的熱轉印裝置處于未操作狀態(或控制命令的未輸入狀態)超過規定時間(例如,45分鐘)以上的情況下,為了安全,控制部運行空閑模式(步驟S270),如圖6所示,通過顯示部110顯示熱轉印裝置進入到空閑模式。
隨著進入到空閑模式,控制部將圖5的主要加熱器的設定溫度③設定為100℃,進入到空閑模式后,當經過規定的時間(例如,30分鐘)時,控制部斷開面向主要加熱器的電源供給。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可通過輸入圖6的“解除空閑模式”按鈕,恢復面向主要加熱器的電源供給。
另一方面,在工作人員通過圖5的模式選擇項目⑧選擇“管理模式”的情況下,運行管理員模式,由此,如圖7所示的管理員模式頁面顯示在顯示部110(步驟S280)。
具體地,圖7的管理員模式頁面顯示加熱器控制項目①、壓力控制項目②、其他變更控制項目③、軟件版本信息項目④以及模式移動項目⑤。
首先,圖7的加熱器控制項目①包括“關閉加熱器”按鈕和“自動調諧”按鈕,上述“關閉加熱器”按鈕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手動關閉加熱器的電源,而根據控制部的自動控制無關,上述“自動調諧”按鈕是可使工作人員隨機實施自動調諧作業的按鈕,上述自動調諧工作是用于達到設定溫度值的主要加熱器在加熱過程中的最優化控制值算出工作。
即,工作人員在熱轉印裝置完全冷卻的狀態下輸入主要加熱器的設定溫度后,按下“自動調諧”按鈕,控制部自動算出為了達到相應設定溫度的主要加熱器的最優化控制值。
另一方面,圖7的壓力控制項目②包括可與控制部的控制無關地由工作人員手動控制真空馬達的運轉或中斷(Pump OFF)的按鈕。
同時,圖7的其他變更項目③中包括韓文、英文、日文等的語言選擇按鈕、更換過濾器或清潔過濾器的工作人員為了初始化過濾器使用時間而使用的“過濾器復位”按鈕、用于檢查真空馬達的壓力有關控制電子閥的按鈕(Valve OFF)。
并且,圖7的軟件版本信息項目④標有設置于控制部的軟件版本信息,上述軟件是用于運行本發明涉及的熱轉印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同時,圖7的模式移動項目⑤包括“工作模式”按鈕和“錯誤確認”按鈕,上述“作業模式”按鈕是用于移動到圖5的工作模式頁面的按鈕,上述“錯誤確認”按鈕是用于確認在前述的步驟S220中檢查出的錯誤或在熱轉印裝置運行中發生及檢測出的錯誤的詳細信息的按鈕。
具體地,當工作人員按下圖7的“錯誤確認”按鈕時,顯示部110顯示如圖8所示的錯誤信息確認頁面。參照圖8,對本發明涉及的熱轉印裝置中發生及檢測出的錯誤信息進行說明,首先,“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中央處理器(PLC CPU) 錯誤”項目為用于顯示對處理器的中央處理器的狀態進行核實后的錯誤信息的項目。
并且,“溫度傳感器斷線”項目為用于顯示在主要加熱器(CHO)和輔助加熱器(CH1)140的內部分別設置的溫度傳感器的損失與否的項目。另一方面,在前述的步驟S230中確認為輔助加熱器140未連接的情況下,控制部將輔助加熱器(CH1)140的“溫度傳感器斷線”項目顯示為“錯誤(ERROR)”。
同時,“控制板錯誤”項目分別顯示主要加熱器(CHO)和輔助加熱器(CH1)140的溫度控制用面板的各個狀態。并且,“溫度調諧中錯誤”項目顯示主要加熱器(CHO)和輔助加熱器(CH1)140的各自動調諧運行過程中發生的錯誤。
并且,“高溫報警”項目在熱轉印裝置運行過程中由過熱防止傳感器檢測到內部溫度過度上升時顯示為過熱狀態,在此情況下,控制部通過圖1的蜂鳴器按鈕上設置的揚聲器向外部發出警告音。
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通過圖5的模式選擇項目⑧選擇“輔助加熱器控制”,來運行用于控制輔助加熱器140的輔助加熱器控制模式,在顯示部110顯示如圖9所示的輔助加熱器140控制模式頁面。
圖9的輔助加熱器140控制模式頁面顯示溫度設定項目①、自動調諧項目②、狀態顯示項目③,首先,通過溫度設定項目①,工作人員可直接輸入輔助加熱器140的設定溫度值,也可以確認輔助加熱器140的操作狀態(HEATER OFF)。
并且,圖9的自動調諧項目②包括“自動調諧”按鈕,上述“自動調諧”按鈕是可使工作人員隨機實施自動調諧工作的按鈕,上述自動調諧工作是算出用于達到設定溫度的輔助加熱器140的加熱過程中的最優化控制值的工作。
即,工作人員在熱轉印裝置完全冷卻的狀態下輸入輔助加熱器140的設定溫度,之后按下“自動調諧”按鈕,控制部自動算出用于達到相應設定溫度的輔助加熱器140的最優化控制值。
同時,圖9的狀態顯示項目③顯示有輔助加熱器140的連接狀態信息,在前述的步驟S230中確認為未連接有輔助加熱器140的情況下,控制部將狀態顯示項目③中的輔助加熱器140連接狀態信息顯示為“未連接加熱器”,而且在確認為已連接有輔助加熱器140的情況下,將輔助加熱器140連接狀態信息顯示為“已連接加熱器”。
并且,工作人員可利用圖9的狀態顯示項目③中包含的“手動關閉”按鈕來手動切斷面向輔助加熱器140的電源供給。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于說明特定實施例,而并不限定本發明。除非在文脈上明確地表示不同,單數的表達包括復數的表達。應當理解本申請中的“包括”或“具有”等術語用于指定說明書中所記載的特征、數字、步驟、動作、結構要素、部件或它們的組合的存在,而并未事先排除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數字、步驟、動作、結構要素、部件或它們的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以上,雖然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及應用例進行了圖示并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特定實施例及應用例。在不脫離發明要求保護范圍中所保護的本發明的要旨的情況下,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對本發明進行多種變形及實施,并且,這種變形及實施不應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及前景來單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