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包裝盒印刷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包裝盒大多在剪裁成型后,會在未折疊的包裝盒表面印刷相應的圖案,但是實際在對包裝盒進行印刷時,包裝盒會由于無法很好的固定,而導致每次印刷的部位不能完全一致,最后就會導致成型的包裝盒上的圖案不統一、不美觀。
現有專利也有對相關進行的改進,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1520783493.0,專利申請日為:2015-10-11,名稱為“一種模板多面智能印刷機”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模板多面智能印刷機,包括機臺本體、控制器、模板印刷裝置一、氣動機構一、模板印刷裝置二、氣動機構二;所述模板印刷裝置一設于機臺本體上平面下側;所述氣動機構一設于機臺本體下平面左右兩側,并且與模板印刷裝置一相連接;所述氣動機構二設于機臺本體下平面左右兩側,并且與模板印刷裝置二相連接;所述模板印刷裝置二設于氣動機構二內側;所述控制器設于機臺本體右側。
上述專利雖然提供了一種能滿足兩面印刷的印刷機,但是當印刷機在對包裝盒進行印刷時,仍然缺乏相應的固定裝置對包裝盒進行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在提出一種新型包裝盒印刷機。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包裝盒印刷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豎直有傳輸帶,所述傳輸帶一側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的上方設置有印刷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一側設置有存放筐;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可調式固定框架包括相對設置兩個橫桿和相對設置的兩個豎桿,橫桿的兩端分別與豎桿相連,豎桿的兩端分別與橫桿相連,豎桿和橫桿圍成矩形,所述橫桿的底部連接有板狀的固定板,其中一個豎桿外側連接有第一氣缸,其頂部呈向下的斜面設置,并且中部連接有推桿,所述推桿一端連接有推板,另一豎桿的底部連接有升降氣缸。已經剪裁完成的包裝盒依次被放置在傳輸帶上,傳輸帶則將包裝盒送入至固定裝置內,固定裝置將包裝盒固定后,其上方的印刷裝置向下運動,將圖案印制在包裝盒表面,完成印制的包裝盒再被送入到存放筐中。本申請采用的有印刷裝置為本領域常規的印刷裝置。斜面設置能夠使得包裝盒從上一工位傳輸而來以后,迅速的傳送到固定框架內,不會被豎桿擋住,而另一豎桿則通過升降氣缸實現了自身的上升的下降,當印刷完成以后,另一豎桿下降,在推板的作用下,包裝盒被推出固定框架。
所述橫桿的內側設置有壓板,每個壓板上連接有控制壓板做水平移動的第二氣缸和控制壓板做上下往復運動的第三氣缸。在初始位置時,壓板內縮與橫桿內,當包裝盒進入到固定框架后,第二氣缸帶動壓板向包裝盒方向做水平運動,然后在第三氣缸的帶動下,壓板向下做豎直運動,實現對包裝盒的下壓固定。
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下方設置有負壓吸附裝置。這里使用的負壓吸附裝置為本領域所公知的抽氣式吸附結構,采用抽氣泵和管道即可實現吸附效果。
所述第一氣缸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設置有把手。第一氣缸可以使得與之相連的豎板在包裝盒進入時,先往遠離固定框架的方向運動,使得包裝盒方便的進入固定框架,當包裝盒進入固定框架內部以后,再向反方向運動,將包裝盒推緊。
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用于將橫桿和豎桿位置進行固定的限位擋塊,所述限位擋塊呈L形設置,所述限位擋塊通過螺栓與固定板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對包裝盒在印刷時的固定,固定式的固定框架能夠將包裝盒完全固定在其內,和負壓吸附裝置相互配合使得在印刷時的包裝盒不會發生移動,并且一個可以水平移動的豎桿和一個可以升降的豎桿相互配合,也能將印刷好的包裝盒,順利的推送至下一工位。
2、橫桿上設置的壓板能夠分別實現水平和升降運動,從而將包裝盒壓緊,實現對包裝盒的再次固定,進一步使得包裝盒不會在印刷時發生偏移。
3、當印刷的包裝盒尺寸固定以后,在固定板上的橫板和豎板的連接轉角處安裝限位擋塊,就能實現對整體位置的固定,限位擋塊可以設置在框架的內側或者外側,也可以同時設置在內側和外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附圖中:支架100,傳輸帶200,固定裝置300,印刷裝置400,存放筐500;橫桿1,豎桿2,第一氣缸3,固定板4,推桿5,推板6,升降氣缸7,壓板8,第二氣缸9,第三氣缸10,通孔11,負壓吸附裝置12,連接板13,把手14,限位擋塊15。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新型包裝盒印刷機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100上豎直有傳輸帶200,所述傳輸帶200一側設置有固定裝置300,所述固定裝置300的上方設置有印刷裝置400,所述固定裝置300一側設置有存放筐500;所述固定裝置300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可調式固定框架包括相對設置兩個橫桿1和相對設置的兩個豎桿2,橫桿1的兩端分別與豎桿2相連,豎桿2的兩端分別與橫桿1相連,豎桿2和橫桿1圍成矩形,所述橫桿1的底部連接有板狀的固定板4,其中一個豎桿2外側連接有第一氣缸3,其頂部呈向下的斜面設置,并且中部連接有推桿5,所述推桿5一端連接有推板6,另一豎桿2的底部連接有升降氣缸7。已經剪裁完成的包裝盒依次被放置在傳輸帶200上,傳輸帶200則將包裝盒送入至固定裝置300內,固定裝置300將包裝盒固定后,其上方的印刷裝置400向下運動,將圖案印制在包裝盒表面,完成印制的包裝盒再被送入到存放筐500中。本申請采用的有印刷裝置400為本領域常規的印刷裝置400。斜面設置能夠使得包裝盒從上一工位傳輸而來以后,迅速的傳送到固定框架內,不會被豎桿2擋住,而另一豎桿2則通過升降氣缸7實現了自身的上升的下降,當印刷完成以后,另一豎桿2下降,在推板6的作用下,包裝盒被推出固定框架。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對包裝盒在印刷時的固定,固定式的固定框架能夠將包裝盒完全固定在其內,和負壓吸附裝置12相互配合使得在印刷時的包裝盒不會發生移動,并且一個可以水平移動的豎桿2和一個可以升降的豎桿2相互配合,也能將印刷好的包裝盒,順利的推送至下一工位。
實施例2
一種新型包裝盒印刷機包括支架100,所述支架100上豎直有傳輸帶200,所述傳輸帶200一側設置有固定裝置300,所述固定裝置300的上方設置有印刷裝置400,所述固定裝置300一側設置有存放筐500;所述固定裝置300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可調式固定框架包括相對設置兩個橫桿1和相對設置的兩個豎桿2,橫桿1的兩端分別與豎桿2相連,豎桿2的兩端分別與橫桿1相連,豎桿2和橫桿1圍成矩形,所述橫桿1的底部連接有板狀的固定板4,其中一個豎桿2外側連接有第一氣缸3,其頂部呈向下的斜面設置,并且中部連接有推桿5,所述推桿5一端連接有推板6,另一豎桿2的底部連接有升降氣缸7。已經剪裁完成的包裝盒依次被放置在傳輸帶200上,傳輸帶200則將包裝盒送入至固定裝置300內,固定裝置300將包裝盒固定后,其上方的印刷裝置400向下運動,將圖案印制在包裝盒表面,完成印制的包裝盒再被送入到存放筐500中。本申請采用的有印刷裝置400為本領域常規的印刷裝置400。斜面設置能夠使得包裝盒從上一工位傳輸而來以后,迅速的傳送到固定框架內,不會被豎桿2擋住,而另一豎桿2則通過升降氣缸7實現了自身的上升的下降,當印刷完成以后,另一豎桿2下降,在推板6的作用下,包裝盒被推出固定框架。
橫桿1的內側設置有壓板8,每個壓板8上連接有控制壓板8做水平移動的第二氣缸9和控制壓板8做上下往復運動的第三氣缸10。在初始位置時,壓板8內縮與橫桿1內,當包裝盒進入到固定框架后,第二氣缸9帶動壓板8向包裝盒方向做水平運動,然后在第三氣缸10的帶動下,壓板8向下做豎直運動,實現對包裝盒的下壓固定。
固定板4上開設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下方設置有負壓吸附裝置12。這里使用的負壓吸附裝置12為本領域所公知的抽氣式吸附結構,采用抽氣泵和管道即可實現吸附效果。第一氣缸3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板13,所述連接板13的一端設置有把手14。第一氣缸3可以使得與之相連的豎板在包裝盒進入時,先往遠離固定框架的方向運動,使得包裝盒方便的進入固定框架,當包裝盒進入固定框架內部以后,再向反方向運動,將包裝盒推緊。
固定板4上設置有用于將橫桿1和豎桿2位置進行固定的限位擋塊15,所述限位擋塊15呈L形設置,所述限位擋塊15通過螺栓與固定板4相連。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對包裝盒在印刷時的固定,固定式的固定框架能夠將包裝盒完全固定在其內,和負壓吸附裝置12相互配合使得在印刷時的包裝盒不會發生移動,并且一個可以水平移動的豎桿2和一個可以升降的豎桿2相互配合,也能將印刷好的包裝盒,順利的推送至下一工位。
橫桿1上設置的壓板8能夠分別實現水平和升降運動,從而將包裝盒壓緊,實現對包裝盒的再次固定,進一步使得包裝盒不會在印刷時發生偏移。當印刷的包裝盒尺寸固定以后,在固定板4上的橫板和豎板的連接轉角處安裝限位擋塊15,就能實現對整體位置的固定,限位擋塊15可以設置在框架的內側或者外側,也可以同時設置在內側和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