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82988閱讀:559來源:國知局
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餐具生產設備,特別是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



背景技術:

燙印是用加熱的燙印版將燙印箔壓在被印件上,熔化燙印箔的膠粘層,使色料載體與紙基分離,圖像色料被熱壓在印刷表面上,直至色料粘附于被印表面上的一種印刷方法。

目前在餐具碟盤的生產中,通常都利用燙印機在碟盤的表面上燙印圖案,以增強外觀的效果,但是目前,在燙印機中,燙印機構均是采用傳統的固定模具結構,加工完成后需要通過人手或機械手伸入取件,操作麻煩,且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包括:機架、燙印機構、碟盤輸出機構、取件機構、出件機構、上輸送帶。

碟盤輸出機構,包括:

輸出支架;

碟盤放置架,所述碟盤放置架傾斜的設置在輸出支架上,碟盤能夠立式的疊放在碟盤放置架上,在碟盤放置架一端具有能夠供碟盤輸出的碟盤輸出口;

碟盤輸出控制裝置,所述碟盤輸出控制裝置包括至少一組設置在碟盤輸出口的輸出限位裝置,所述輸出限位裝置能夠插入碟盤輸出口限制碟盤從碟盤輸出口輸出;

碟盤壓緊裝置,所述碟盤壓緊裝置設置在碟盤輸出口并能壓緊與碟盤輸出口位置處待輸出碟盤相鄰的碟盤。

所述輸出限位裝置包括一輸出限位氣缸及設置在輸出限位氣缸的頂桿上的輸出限位塊,所述輸出限位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碟盤輸出口處。

所述輸出限位裝置配置有三組并環形均勻的設置在碟盤輸出口處。

所述碟盤壓緊裝置設置在碟盤輸出口上部,以向下壓緊碟盤。

所述碟盤壓緊裝置包括碟盤壓緊氣缸及設置在碟盤壓緊氣缸的頂桿上的壓緊塊,所述碟盤壓緊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碟盤輸出口上部。

所述壓緊塊底部為與碟盤外形對應的內凹圓弧結構。

所述碟盤放置架包括一組底部支撐滑桿及兩組設置在底部支撐滑桿上方兩側的側面支撐滑桿,所述底部支撐滑桿與兩組側面支撐滑桿形成一與碟盤對應的半圓或U型的支撐架結構。

所述碟盤放置架設置在一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上設置有一舉升氣缸,所述底部支撐滑桿一端活動設置在碟盤輸出口,其另一端或中部與舉升氣缸的頂桿連接。

取件機構,包括:

取件架;

翻轉取件機構,所述翻轉取件機構包括一翻轉驅動機構及一由翻轉驅動機構驅動的翻轉臂,所述翻轉臂轉動設置在取件架上并設置有第一取件抓手;

取件機械手,所述取件機械手包括取件升降裝置、取件橫移裝置、第二取件抓手,所述升降裝置設置在取件架上,所述取件橫移裝置設置在取件升降裝置上并能由取件升降裝置帶動作升降動作,所述第二取件抓手設置在取件橫移裝置上并能由取件橫移裝置帶動作橫向移動,所述翻轉取件機構的第一取件抓手能夠翻轉至與第二取件抓手的位置對應。

所述翻轉驅動機構為一電機。

所述翻轉臂配置有兩組,每一翻轉臂配置有一第一取件抓手,兩組翻轉臂通過一同步軸連接并通過該同步軸轉動設置在取件架上,所述翻轉驅動機構與同步軸連接,所述取件橫移裝置上配置有兩組第二取件抓手。

所述第一取件抓手為一吸盤機構。

所述第二取件抓手為一吸盤機構。

燙印機構,包括:

機架;

膜放卷裝置,所述膜放卷裝置設置在機架一側,用于存放未燙印處理的燙印膜;

膜收卷裝置,所述膜收卷裝置設置在機架的另一側,用于收卷燙印后的燙印膜;

燙印架,所述燙印架設置在機架中部;

下壓燙印機構,所述下壓燙印機構包括設置在燙印架上的燙印升降裝置及設置在燙印升降裝置上的燙印上模;

下模具機構,所述下模具機構配置有兩組燙印模具,所述燙印模具與燙印上模匹配且所述燙印模具上配置有至少一個的燙印工位,膜放卷裝置的燙印膜從燙印模具與燙印上模之間橫向穿過后與膜收卷裝置連接,兩組燙印模具間隔的設置在一縱向移動機構上,所述縱向移動機構能夠帶動燙印模具移動至燙印上模下方或移動至下壓燙印機構前/后方。

所述機架中部縱向設置有模具滑軌,所述燙印模具下方設置有與模具滑軌配合的滑塊,所述縱向移動機構為一設置在機架內并縱向布置的皮帶機構,所述燙印模具下方與皮帶機構的皮帶固定連接,即可實現燙印模具的往復移動。

所述燙印架兩側分別設置有上輸送帶。

所述燙印升降裝置為升降氣缸裝置。

所述燙印模具上配置有四個的燙印工位。

出件機構,包括:

出件架,所述出件架設置在燙印機的機架上;

出件擺臂,所述出件擺臂一端轉動設置在出件架上,所述出件擺臂配置有一能夠帶動其轉動的出件驅動裝置;

出件抓手,所述出件抓手轉動設置在出件擺臂的另一端,且出件抓手與出件擺臂的轉動端之間配置有同步反向轉動裝置,使得出件抓手與出件擺臂的轉速相同且轉動方向相反。

所述同步反向轉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出件擺臂轉動端的主同步輪、設置在出件抓手上的從同步輪及套設在主同步輪與從同步輪之間的同步皮帶,所述主同步輪與從同步輪為外輪轂相同的同步輪,且所述主同步輪與出件擺臂的轉動軸線同軸,所述從同步輪與出件抓手的轉動軸線同軸。

所述出件驅動裝置包括一固定在出件架上的出件電機,所述出件擺臂一端通過一轉軸轉動設置在出件架上,所述出件電機通過一皮帶機構輸出至出件擺臂的轉軸。

所述出件擺臂、出件抓手分別配置有兩組,兩組出件擺臂分別設置在出件架兩側,兩組出件擺臂之間配置有同步反向聯動機構。

所述同步反向聯動機構包括一聯動皮帶裝置、換向齒輪組,其中一出件擺臂的轉軸通過聯動皮帶裝置連接至換向齒輪組,所述換向齒輪組與另一出件擺臂的轉軸連接。

所述出件抓手為一吸盤機構。

還包括一接料結構,接料機構,包括:

接料架,所述接料架上設置有至少一組由上至下延伸的接料通道,在接料通道上端設置有進料口,在接料通道下端設置有成品輸送帶;

升降接料裝置,所述升降接料裝置設置在接料通道處,其配置有能夠升降移動的接料承載機構。

所述升降接料裝置為至少一組的鏈條機構,所述鏈條機構包括接料主動鏈輪、接料從動鏈輪、接料鏈輪電機、接料鏈條,所述接料主動鏈輪和接料從動鏈輪分別轉動設置在接料通道上端和下端,所述接料鏈輪電機固定在接料架上并與接料主動鏈輪連接,所述接料承載機構為若干間隔固定設置在接料鏈條上的承托架。

所述承托架與接料鏈條的移動方向垂直。

所述升降接料裝置配置有兩組鏈條機構,兩組鏈條機構分別設置在接料通道兩側,且兩組鏈條機構共用一接料鏈輪電機,兩組鏈條機構的接料主動鏈輪通過一反向聯動機構連接。

所述反向聯動機構包括接料聯動皮帶裝置、接料換向齒輪組,其中一組鏈條機構的接料主動鏈輪通過接料聯動皮帶裝置連接至接料換向齒輪組,接料換向齒輪組連接至另一組鏈條機構的接料主動鏈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包括:機架、燙印機構、碟盤輸出機構、取件機構、出件機構、上輸送帶,所述燙印機構包括膜放卷裝置、膜收卷裝置、燙印架、下壓燙印機構、下模具機構,燙印架設置在機架上,所述下壓燙印機構包括設置在燙印架上的燙印升降裝置及設置在燙印升降裝置上的燙印上模,所述下模具機構配置有兩組燙印模具,所述燙印模具與燙印上模匹配且所述燙印模具上配置有至少一個的燙印工位,膜放卷裝置的燙印膜從燙印模具與燙印上模之間橫向穿過后與膜收卷裝置連接,兩組燙印模具間隔的設置在一縱向移動機構上,所述縱向移動機構能夠帶動燙印模具移動至燙印上模下方或移動至下壓燙印機構前/后方;工作時,碟盤輸出機構輸出碟盤通過取件機構放入燙印工位上,燙印機構完成燙印工藝,通過出件機構將碟盤取出放置在上輸送帶上進行輸出,整個過程均全自動完成無需人工作業,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時,工作時,兩個燙印模具中,其中一個可以滑入下壓燙印機構進行燙印工藝,另一則可移至下壓燙印機構前/后方進行取件或配料的工序,極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碟盤輸出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輸出限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輸出限位裝置、碟盤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碟盤放置架的正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取件機構從碟盤輸出機構取件時的示意圖之一;

圖8是是本發明取件機構從碟盤輸出機構取件時的示意圖之二;

圖9是本發明取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燙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燙印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下模具機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出件機構使用狀態示意圖之一;

圖14是本發明出件機構使用狀態示意圖之二;

圖15是本發明出件擺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接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鏈條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17,圖1至圖17是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全自動碟盤燙印機,包括:機架9、燙印機構6、碟盤輸出機構3、取件機構5、出件機構2、上輸送帶60及接料機構4。

如圖所示,所述碟盤輸出機構3包括:輸出支架31、碟盤放置架32、碟盤輸出控制裝置、碟盤壓緊裝置34,所述輸出支架31固定在機架9上。

如圖所示,所述碟盤放置架32傾斜的設置在輸出支架31上,碟盤能夠立式的疊放在碟盤放置架32上,在碟盤放置架32一端具有能夠供碟盤輸出的碟盤輸出口。

如圖所示,所述碟盤輸出控制裝置包括至少一組設置在碟盤輸出口的輸出限位裝置33,所述輸出限位裝置33能夠插入碟盤輸出口限制碟盤從碟盤輸出口輸出;所述碟盤壓緊裝置34設置在碟盤輸出口并能壓緊與碟盤輸出口位置處待輸出碟盤相鄰的碟盤,需要輸出時,碟盤壓緊裝置34壓緊與碟盤輸出口位置處待輸出碟盤相鄰的碟盤,然后輸出限位裝置33后退打開碟盤輸出口,即可輸出一個的碟盤,碟盤放置架32上可堆放較多的碟盤,即可實現碟盤長時間的連續輸出,減少人工放置的次數,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的效率。

優選的,所述輸出限位裝置33包括一輸出限位氣缸331及設置在輸出限位氣缸331的頂桿上的輸出限位塊332,所述輸出限位氣缸331的缸體固定在碟盤輸出口處,通過輸出限位塊332伸出及后退即可實現限位的功能,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輸出限位裝置33還可為連桿滑塊推送機構、凸輪推送機構、絲桿機構等可以推送及后退的裝置,在此不作詳述。

優選的,所述輸出限位裝置33配置有三組并環形均勻的設置在碟盤輸出口處,以形成對碟盤的全方位限位。

優選的,所述碟盤壓緊裝置34設置在碟盤輸出口上部,以向下壓緊碟盤,僅需配置一組碟盤壓緊裝置34即可,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配置多組碟盤壓緊裝置34,在此不作詳述。

優選的,所述碟盤壓緊裝置34包括碟盤壓緊氣缸341及設置在碟盤壓緊氣缸341的頂桿上的壓緊塊342,所述碟盤壓緊氣缸341的缸體固定在碟盤輸出口上部,所述壓緊塊342底部為與碟盤外形對應的內凹圓弧結構,壓緊塊342下移時可壓緊碟盤,上移時松開碟盤,輸出支架31上的碟盤由于自重自動滑動至碟盤輸出口并限位,以實現連續的將碟盤輸送。

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碟盤壓緊裝置34還可為連桿滑塊推送機構、凸輪推送機構、絲桿機構等可以推送及后退的裝置,在此不作詳述。

優選的,所述碟盤放置架32包括一組底部支撐滑桿321及兩組設置在底部支撐滑桿321上方兩側的側面支撐滑桿322,所述底部支撐滑桿321與兩組側面支撐滑桿322形成一與碟盤對應的半圓或U型的支撐架結構,實現碟盤的疊放支撐。

優選的,所述碟盤放置架32設置在一放置板323上,所述放置板323上設置有一舉升氣缸324,所述底部支撐滑桿321一端活動設置在碟盤輸出口,其另一端或中部與舉升氣缸324的頂桿連接,通過舉升氣缸324可調節底部支撐滑桿321的傾斜角度,可根據需要對其進行調整,保證正常輸出。

優選的,所述放置板323與輸出支架31之間設置有若干調節螺桿機構,通過該調節螺桿機構可調節放置板323的傾角及各個方位的位置,以適用與不同規格不同場合的使用。

如圖所示,所述取件機構5包括:取件架51、翻轉取件機構52、取件機械手53,其中取件架51固定在機架9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取件架51與輸出支架31為一體結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單獨進行設置。

所述翻轉取件機構52包括一翻轉驅動機構521及一由翻轉驅動機構521驅動的翻轉臂522,所述翻轉臂522轉動設置在取件架51上并設置有第一取件抓手523;所述取件機械手53包括取件升降裝置531、取件橫移裝置532、第二取件抓手533,所述升降裝置531設置在取件架51上,所述取件橫移裝置532設置在取件升降裝置531上并能由取件升降裝置531帶動作升降動作,所述第二取件抓手533設置在取件橫移裝置532上并能由取件橫移裝置532帶動作橫向移動,所述翻轉取件機構52的第一取件抓手523能夠翻轉至與第二取件抓手533的位置對應,工作時,第一取件抓手523通過翻轉臂522翻轉至碟盤輸出機構3的出口,抓取碟盤,并翻轉,使得碟盤轉動至取件機械手53下方并盤面朝上,第二取件抓手533下移抓取碟盤,并通過升降、橫移動作將碟盤移動至模具上,保持盤面朝上,無需調整即可進行加工,無需人工操作,極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翻轉臂522配置有兩組,每一翻轉臂522配置有一第一取件抓手523,兩組翻轉臂522通過一同步軸524連接并通過該同步軸524轉動設置在取件架51上,所述翻轉驅動機構521與同步軸524連接,所述取件橫移裝置532上配置有兩組第二取件抓手533,以同時的取放2個的碟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燙印模具上具有四個工位,可每次燙印4個碟盤,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取件機構配置有兩組,對稱設置在燙印機兩側。

優選的,所述翻轉驅動機構521為一電機,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還可為旋轉氣缸等,在此不作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取件抓手523和第二取件抓手533均為一吸盤機構,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第一取件抓手523和第二取件抓手533還可為氣動夾手等,在此不作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取件機械手53為常見的二軸懸臂式機械手,所述的升降裝置531和取件橫移裝置532可通過絲桿機構、皮帶機構、直齒條機構、鏈條結構等實現,在此不作詳述。

如圖所示,所述燙印機構6包括膜放卷裝置81、膜收卷裝置82,燙印架61,下壓燙印機構62、下模具機構。

所述膜放卷裝置81設置在機架9一側,用于存放未燙印處理的燙印膜83;所述膜收卷裝置82設置在機架9的另一側,用于收卷燙印后的燙印膜83;所述燙印架61設置在機架9中部;所述下壓燙印機構62包括設置在燙印架61上的燙印升降裝置621及設置在燙印升降裝置621上的燙印上模622;所述下模具機構配置有兩組燙印模具64,所述燙印模具64與燙印上模622匹配且所述燙印模具64上配置有至少一個的燙印工位,膜放卷裝置81的燙印膜83從燙印模具64與燙印上模622之間橫向穿過后與膜收卷裝置82連接,兩組燙印模具64間隔的設置在一縱向移動機構65上,所述縱向移動機構能夠帶動燙印模具64移動至燙印上模622下方或移動至下壓燙印機構62前/后方,工作時,兩個燙印模具64中,其中一個可以滑入下壓燙印機構62進行燙印工藝,另一則可移至下壓燙印機構62前/后方進行取件或配料的工序,極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在所述燙印架61兩側分別設置有上輸送帶60,可通過出件機構自動的將燙印模具64上的碟盤取出至上輸送帶60上進行輸出,無需人工作業,提高生產的效率。

優選的,所述機架9中部縱向設置有模具滑軌661,所述燙印模具64下方設置有與模具滑軌661配合的滑塊662,所述縱向移動機構65為一設置在機架9內并縱向布置的皮帶機構,所述燙印模具64下方與皮帶機構的皮帶固定連接,即可實現燙印模具64的往復移動,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縱向移動機構65還可為絲桿機構或直齒條機構,在此不作詳述。

優選的,所述燙印升降裝置621為升降氣缸裝置,在所述升降氣缸裝置的活塞桿上還可設置限位塊,以限制燙印上模622移動的距離,保證燙印工藝正常進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燙印模具64上配置有四個的燙印工位,每次可以進行四個碟盤的燙印工藝,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的燙印工位可設置為一個或多個,在此不作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涉及的燙印工藝為常見的工藝,燙印模具64與燙印上模622直接設置有加熱裝置,通過加熱并壓印,將鋁膜上的圖案轉印至碟盤上,其具體工作原理及過程在此不作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膜放卷裝置、膜收卷裝置為常見的收放卷裝置,在此不作詳述。

如圖所示,所述出件機構2包括:出件架21、出件擺臂22、出件抓手23,其中所述出件架21設置在機架9上。

所述出件架21設置在燙印機的機架上,所述出件擺臂22一端轉動設置在出件架21上,所述出件擺臂22配置有一能夠帶動其轉動的出件驅動裝置;所述出件抓手23轉動設置在出件擺臂22的另一端,且出件抓手23與出件擺臂22的轉動端之間配置有同步反向轉動裝置,使得出件抓手23與出件擺臂22的轉速相同且轉動方向相反。

出件架21中部為燙印模具的移動位置,其可輸出成品或放入待加工碟盤,出件架21側端為出料工位,并配置有輸送帶出料。

工作時,出件擺臂22能夠分別轉動至成品工位和出料工位,且通過同步反向轉動裝置使得出件擺臂22轉動時,出件抓手23保持在一方向,在本實施例中,機架設置為水平,出件抓手23保持豎直向下,使得碟盤從成品工位輸出至出料工位均保持碟盤向上,使得碟盤能夠朝上的放置在出料工位的輸送帶上,方便其輸出及疊放,并且不會對燙印面造成損傷,減少人工作業,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同步反向轉動裝置可為齒輪機構或同步帶、同步鏈輪機構等,在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同步帶機構。

如圖所示,所述同步反向轉動裝置包括設置在出件擺臂22轉動端的主同步輪241、設置在出件抓手23上的從同步輪242及套設在主同步輪241與從同步輪242之間的同步皮帶243,所述主同步輪241與從同步輪242為外輪轂相同的同步輪,且所述主同步輪241與出件擺臂22的轉動軸線同軸,所述從同步輪242與出件抓手23的轉動軸線同軸,當出件擺臂22轉動時,帶動出件抓手23反向轉動,使得帶動出件抓手23始終保持豎直向下的狀態。

優選的,所述出件驅動裝置包括一固定在出件架21上的出件電機251,所述出件擺臂22一端通過一轉軸轉動設置在出件架21上,所述出件電機251通過一皮帶機構輸出至出件擺臂22的轉軸,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可采用伺服電機直接的驅動出件擺臂22,或采用齒輪傳動、鏈輪傳動等機構連接,在此不作詳述。

優選的,所述出件擺臂22、出件抓手23分別配置有兩組,兩組出件擺臂22分別設置在出件架21兩側,兩組出件擺臂22之間配置有同步反向聯動機構,使得兩組出件擺臂22反向轉動,可以同時的取放兩組個的碟盤至出件架21兩側進行輸出,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實施例中,燙印模具上具有四個工位,故在每一出件架21上需配置四組的出件擺臂22、出件抓手23,呈四變形分布,且前方的兩組出件擺臂22和出件抓手23共用一出件驅動裝置,后方的兩組出件擺臂22和出件抓手23共用一出件驅動裝置,提高工作的效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同步反向聯動機構可為齒輪傳動機構、鏈輪傳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同步帶與齒輪組的組合。

如圖所示,所述同步反向聯動機構包括一聯動皮帶裝置261、換向齒輪組262,其中一出件擺臂22的轉軸通過聯動皮帶裝置261連接至換向齒輪組262,所述換向齒輪組262與另一出件擺臂22的轉軸連接,所述換向齒輪組262為兩相同規格的齒輪,即可實現兩組出件擺臂22反向的同步轉動。

優選的,所述出件抓手23為一吸盤機構231,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還可為氣動夾手等,在此不作詳述。

如圖所示,所述接料機構4包括:接料架41、升降接料裝置,其中接料架41設置在機架9的一側。

如圖所示,所述接料架41上設置有至少一組由上至下延伸的接料通道410,在接料通道410上端設置有與上輸送帶60對接的進料口,在接料通道410下端設置有成品輸送帶40;所述升降接料裝置設置在接料通道410處,其配置有能夠升降移動的接料承載機構,工作時,碟盤從上部的上輸送帶輸出至接料通道410上端的進料口,并由接料承載機構承托,同時接料承載機構由升降接料裝置下降一個碟盤厚度的高度,如此循環,當接料承載機構承托了指定數量的碟盤后,接料承載機構下移至成品輸送帶,通過成品輸送帶將疊放好的碟盤輸出,無需人工操作,即可自動完成碟盤的疊放,整齊且精度高,極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優選的,所述升降接料裝置為至少一組的鏈條機構42,所述鏈條機構42包括接料主動鏈輪421、接料從動鏈輪422、接料鏈輪電機423、接料鏈條424,所述接料主動鏈輪421和接料從動鏈輪422分別轉動設置在接料通道410上端和下端,所述接料鏈輪電機423固定在接料架41上并與接料主動鏈輪421連接,所述接料承載機構為若干間隔固定設置在接料鏈條424上的承托架425,當接料鏈條424回轉時,所述承托架425即可循環的在接料通道410內做升降運動,實現碟盤的疊放。

優選的,所述承托架425與接料鏈條424的移動方向垂直,以平穩支撐碟盤。

優選的,所述升降接料裝置配置有兩組鏈條機構42,兩組鏈條機構42分別設置在接料通道410兩側,且兩組鏈條機構42共用一接料鏈輪電機423,兩組鏈條機構42的接料主動鏈輪421通過一反向聯動機構連接,兩組鏈條機構42的承托架425相對對應,使得兩組鏈條機構42的承托架425能夠在接料通道410內同步的升降。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托架425為一支撐桿,兩組鏈條機構42的支撐桿間隔與成品輸送帶40寬度對應,且所述成品輸送帶40處具有能夠供承托架425穿過的缺口或空間,使得承托架425下移至成品輸送帶40時可以穿過成品輸送帶40并將碟盤放在成品輸送帶40上,使得碟盤的輸出。

優選的,所述反向聯動機構包括接料聯動皮帶裝置431、接料換向齒輪組432,其中一組鏈條機構42的接料主動鏈輪421通過接料聯動皮帶裝置431連接至接料換向齒輪組432,接料換向齒輪組432包括兩同規格并相互嚙合的齒輪,其中一齒輪與接料聯動皮帶裝置431連接,另一齒輪與另一組鏈條機構42的接料主動鏈輪421連接,即可實現反向聯動動作的功能。

此外,所述的反向聯動機構還可為齒輪傳動機構、鏈輪傳動機構等,在此不作詳述;所述升降接料裝置也可采用絲桿機構或氣缸機構實現,在此不作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配置有八組的碟盤輸出機構3,配置有四組與碟盤輸出機構3對應的取件機構5,位于同側的四組碟盤輸出機構3、取件機構5用于其中一燙印模具64的配料,每一燙印模具64配置有兩組的出件機構2,用于將燙印模具64上四個的碟盤,兩個兩個的從兩側輸出至上輸送帶60,而所述上輸送帶60配置有4組,分別與四組出件機構2對應,接料機構4配置有四組,與上輸送帶60對應,使得本發明可每次加工四個的碟盤,每一燙印模具64單獨配置碟盤輸出機構3、取件機構5、出件機構2、上輸送帶60及接料機構4,實現雙燙印模具64循環加工及循環輸出的功能,極大的提高生產的效率,

工作時,碟盤輸出機構輸出碟盤通過取件機構放入燙印工位上,燙印機構完成燙印工藝,通過出件機構將碟盤取出放置在上輸送帶上進行輸出,整個過程均全自動完成無需人工作業,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成本。

在本發明中,所述的碟盤輸出機構3可為傳統的立式疊放的放置架結構,所述取件機構5、出件機構2可為傳統的三軸或多軸機械手機構,在此不作詳述

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當然,本發明還可以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變換或相應的改動,都應該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通城县| 巴彦县| 九江县| 桐庐县| 敖汉旗| 西乌| 福鼎市| 静宁县| 黄骅市| 菏泽市| 晴隆县| 辽阳县| 靖江市| 保康县| 五指山市| 太谷县| 湘乡市| 浦县| 聂拉木县| 林西县| 江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宁县| 江阴市| 镇康县| 湟源县| 西宁市| 南郑县| 陆良县| 江达县| 瓮安县| 纳雍县| 巴楚县| 黔西| 泊头市| 安多县| 中牟县| 铁力市| 张家港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