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餐飲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點餐系統的訂單打印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餐飲訂單打印機根據系統的訂單信息進行打印。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訂單量急劇增多。現有的訂單打印結構其包括打印機芯、控制電路板、卷紙倉機構、入票口導向機構和出票口導向機構,卷紙置于卷紙倉機構中,通過入票口導向機構、打印機芯、出票口導向機構后輸出,控制電路板控制打印機芯工作。采用該結構,其結構簡單,但是,將卷紙直接裸露在外,雖然有利于卷紙的更換,但是,不利于對卷紙的保護,且直接將卷紙置于卷紙倉機構中,在打印過程中,卷紙易走偏,使得打印偏移,采用該種結構,其在入票口導向機構設置兩條滾動軸和兩個擋片來限制紙張的偏移,其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點餐系統的訂單打印結構。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點餐系統的訂單打印結構,包括打印機芯、控制電路板、卷紙倉機構、入票口導向機構和出票口導向機構,所述打印機芯連接在控制電路板上,所述卷紙倉機構內設置有可拆卸的紙倉,所述紙倉包括上倉體和與上倉體配合構成圓柱筒體結構的下倉體,所述上倉體或下倉體上設置有出紙口,所述,所述出紙口的兩側設置有擋片,所述上倉體或下倉體的兩端設置有卡合結構,所述上倉體上設置有觀察窗。本方案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在卷紙倉機構內設置紙倉,紙倉不僅可對卷紙進行保護,且在出紙口上設置擋片,利用擋片對卷紙的移動位置進行限制,有效的避免卷紙走偏。采用該結構,其不僅結構簡單,且可有效保護卷紙,一舉兩得。將出紙口設置在上倉體或下倉體上,有利于上倉體或下倉體的閉合;將卡合結構設置在上倉體或下倉體的兩端,避免卷紙在操作構成中卡合結構對卷紙的破壞。設置觀察窗,便于對卷紙使用情況的觀察。
作為優選,所述卡合結構為卡扣。
作為優選,所述下倉體的底部設置有卡合件,所述卷紙倉機構內設置有用于對卡合件進行固定的固定結構。
進一步的,為了便于紙倉的拆卸,所述卡合件的截面從下倉體的連接端至另一端寬度逐漸增加,所述固定結構為兩個限位片,兩個限位片一端與卷紙倉機構連接且另一端相互靠近。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卷紙倉機構內設置紙倉,紙倉不僅可對卷紙進行保護,且在出紙口上設置擋片,利用擋片對卷紙的移動位置進行限制,有效的避免卷紙走偏。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
本技術:
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紙倉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紙倉與卷紙倉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打印機芯,2、控制電路板,3、卷紙倉機構,4、紙倉,5、上倉體,6、下倉體,7、出紙口,8、擋片,9、卡合結構,10、觀察窗,11、卡合件,12、固定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的一種點餐系統的訂單打印結構,包括打印機芯1、控制電路板2、卷紙倉機構3、入票口導向機構和出票口導向機構,所述打印機芯1連接在控制電路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紙倉機構3內設置有可拆卸的紙倉4,所述紙倉4包括上倉體5和與上倉體5配合構成圓柱筒體結構的下倉體6,所述上倉體5或下倉體6上設置有出紙口7,所述,所述出紙口7的兩側設置有擋片8,所述上倉體5或下倉體6的兩端設置有卡合結構9,所述上倉體5上設置有觀察窗10。
所述卡合結構可采用卡扣結構。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做了優化,即如圖3所示,紙倉4為可拆卸結構,為了簡化結構,采用如下可拆卸結構:下倉體6的底部設置有卡合件11,所述卷紙倉機構3內設置有用于對卡合件11進行固定的固定結構12。
所述卡合件11的截面從下倉體6的連接端至另一端寬度逐漸增加,所述固定結構12為兩個限位片,兩個限位片一端與卷紙倉機構3連接且另一端相互靠近,即如圖3所示的結構。限位片從卷紙抽送的方向對紙倉的移動相向進行限制,保證卷紙抽送方向結構的穩定性。當要取下紙倉時,之間沿紙倉中軸線方向拖動紙倉脫離兩個限位片的夾持區域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