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于調節的印刷品覆膜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印刷加工領域中,要對印版的印刷品表面進行覆膜都是利用覆膜機進行覆膜操作,但是在覆膜操作的過程中使用時間越長,不良率就越高,造成損失,由于長時間使用和不同印刷品的覆膜切角的角度參數不一樣,需要對覆膜傳送輥組件的進料角度要求不一樣,需要實適應性的進行及時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調節的印刷品覆膜裝置,設計合理,組合科學,能夠配個不同印刷品覆膜切角角度要求,操作簡單,減少不良率,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便于調節的印刷品覆膜裝置,在操作臺上依次設置印刷品傳送輥組件、上壓輥、下壓輥、覆膜傳送輥組件和覆膜壓合輪組件;所述覆膜壓合輪組件的出料端的上方設有清理板刷;其中所述覆膜傳送輥組件通過切角調節機構固定在操作臺上;所述切角調節機構包括轉軸、固定框和控制柜;其中覆膜傳送輥組件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固定框內,所述轉軸上依次設有切角調節盤和調節架;所述固定框通過氣缸固定在所述調節架上;所述切角調節盤的底部與行程座上的若干個齒輪相互嚙合,調節電機與其中一個所述齒輪連接固定,所述操作臺的末端嵌入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收料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清理板刷的前端延伸固定腔體,所述腔體內滑動設有彈力壓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操作臺的上方設有吹風機構。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印刷品依次從印刷品傳送輥組件進料然后依次經過上壓輥和下壓輥,覆膜通過覆膜傳送輥組件進行送料,最后利用覆膜壓合輪組件將印刷品和覆膜進行壓合,印刷品覆膜成型后清理板刷吹表面進行除塵的同時利用彈力壓板對其進行壓平穩固,與此同時利用吹風機構對其表面進行冷卻降溫;最后通過收料機構進行收集;為了適應不同印刷品的覆膜切角的角度要求,控制柜啟動,使調節電機帶動轉軸上的切角調節盤轉動,從而使調節架上的固定框轉動,實現覆膜傳送輥組件的切角調節;而且利用氣缸實現覆膜傳送輥組件的上、下位置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組合科學,能夠配個不同印刷品覆膜切角角度要求,操作簡單,減少不良率,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操作臺、2-印刷品傳送輥組件、3-上壓輥、4-下壓輥、5-覆膜傳送輥組件、6-覆膜壓合輪組件、7-轉軸、8-固定框、9-控制柜、10-調節架、11-氣缸、12-行程座、13-調節電機、14-支撐架、15-收料機構、16-清理板刷、17-固定腔體、18-彈力壓板、19-吹風機構、20-切角調節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便于調節的印刷品覆膜裝置,在操作臺1上依次設置印刷品傳送輥組件2、上壓輥3、下壓輥4、覆膜傳送輥組件5和覆膜壓合輪組件6;所述覆膜壓合輪組件6的出料端的上方設有清理板刷16;所述清理板刷16的前端延伸固定腔體17,所述腔體17內滑動設有彈力壓板18。
其中所述覆膜傳送輥組件5通過切角調節機構固定在操作臺1上;所述切角調節機構包括轉軸7、固定框8和控制柜9;其中覆膜傳送輥組件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固定框8內,所述轉軸7上依次設有切角調節盤20和調節架10;所述固定框8通過氣缸11固定在所述調節架10上;所述切角調節盤20的底部與行程座12上的若干個齒輪相互嚙合,調節電機13與其中一個所述齒輪連接固定,為了適應不同印刷品的覆膜切角的角度要求,控制柜啟動9,使調節電機13帶動轉軸7上的切角調節盤20轉動,從而使調節架10上的固定框8轉動,實現覆膜傳送輥組件5的切角調節;而且利用氣缸11實現覆膜傳送輥組件5的上、下位置調節。
所述操作臺1的末端嵌入設有支撐架14,所述支撐架14上設有收料機構15。
其中所述操作臺1的上方設有吹風機構19。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印刷品依次從印刷品傳送輥組件2進料然后依次經過上壓輥3和下壓輥4,覆膜通過覆膜傳送輥組件5進行送料,最后利用覆膜壓合輪組件6將印刷品和覆膜進行壓合,印刷品覆膜成型后清理板刷16吹表面進行除塵的同時利用彈力壓板18對其進行壓平穩固,與此同時利用吹風機構19對其表面進行冷卻降溫;最后通過收料機構15進行收集。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合理,組合科學,能夠配個不同印刷品覆膜切角角度要求,操作簡單,減少不良率,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