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筆芯筒及裝入該筆芯筒的書寫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向書寫工具補充筆芯或更換書寫工具中筆芯的筆芯筒,且涉及裝入該筆芯筒的書寫工具。
背景技術:
當向書寫工具補充筆芯時,書寫工具的使用者通常從與位于書寫工具主體內的筆芯槽的后部結合的橡皮容器除去橡皮,從筆芯盒抽出筆芯,筆芯盒是與書寫工具分離的產品且容納備用筆芯,然后將筆芯經橡皮容器插入筆芯槽中。
作為向書寫工具補充筆芯的另一種方法,還已知一種更換容納筆芯的筆芯筒的方法,在日本是有限性實用新型出版公報No.64-17784中公開了這種筆芯筒。根據公報,開口管固定在書寫工具的筆芯導引部上,具有彈性打開/關閉部分的打開/關閉機構位于筆芯筒的頂端,且彈性的打開/關閉部分在其位于其通過開口管而與筆芯導引部結合的位置處時打開,或者在其位于不與筆芯導引部結合的位置處時關閉。
雖然根據公報或其它目前商業銷售的筆芯筒可在其后部配備棒狀的橡皮,但配備的橡皮通常較小且必須比筆芯筒更早更換。結果,需要分別更換或補充筆芯和橡皮。
發明內容
鑒于該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容納足夠長度的棒狀物體且允許筆芯和棒狀物體同時更換的筆芯筒以及裝入該筆芯筒的書寫工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筆芯筒包括用于容納筆芯的槽且適于可拆卸地裝入書寫工具中以供給筆芯,其還包括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以用于通過轉動操作來將棒狀物體推出。
根據本發明,使筆芯筒配備用于推出棒狀物體的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使棒狀物體在軸向上具有足夠長度,從而延長棒狀物體的消耗直到筆芯筒的更換時間,因此無需筆芯和棒狀物體的分別更換。
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螺旋槽,形成于構成槽的盒的內周面上;導向套筒,配置于盒內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而可相對于盒轉動,并形成有軸向延伸的導孔;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不能轉動且導向套筒的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通過形成用于使棒狀物體在構成槽的盒的內周面上推出的螺旋槽能夠使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一體地裝入筆芯筒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通過轉動部分地從書寫工具突出的導向套筒,可從書寫工具推出棒狀物體。
或者,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導向套筒,其結合到包括槽的盒上以至在軸向上不能移動且相對于盒不能轉動,并形成有在軸向上延伸的導孔;螺旋套筒,布置于導向套筒外面以至在軸向不能移動而能相對于導向套筒轉動,并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不能轉動且螺旋套筒的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通過將導向套筒結合到包括槽的盒上能夠使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一體地裝入筆芯筒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棒狀物體可通過轉動部分地從書寫工具突出的螺旋套筒而從書寫工具被推出。通過分離盒與導向套筒,棒狀物體進給機構還可被用作獨立的單元。
或者,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螺旋套筒,結合到包括槽的盒上以至在軸向上不能移動且相對于盒不能轉動,并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導向套筒,布置于導向套筒內側以至在軸向不能移動但能相對于螺旋套筒轉動,并形成有在軸向上延伸的導孔;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不能轉動且導向套筒的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通過將螺旋套筒結合到構成槽的盒上能夠使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一體地裝入筆芯筒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棒狀物體可通過轉動部分地從書寫工具突出的導向套筒而從書寫工具被推出。通過分離盒與螺旋套筒,棒狀物體進給機構還可被用作獨立的單元。
導向套筒可與在包括槽的盒的周面上形成的結合部分相結合以被保持從而在盒內軸向上不能移動。或者,螺旋套筒可與在包括槽的盒的周面上形成的結合部分相結合以被保持從而在盒內軸向上不能移動。當棒狀物體進給機構要被組裝到盒上時,其可通過結合于結合部分上而容易地完成。當需要將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從盒上除去時,其可通過解除結合部的結合而容易地取出盒外。
優選地,顯示與容納于槽中的筆芯相關的筆芯信息的顯示部分可位于筆芯筒的外周部分上。顯示部分可提供所容納的筆芯的信息且筆芯筒可適當地被裝入書寫工具中。
優選地,包括槽的盒的至少部分由使得槽的內部可視的透明材料構成。由于槽的內部可視,所以可以從外側來檢查槽中筆芯的容量狀態或其它情況。
優選地,在裝入筆芯筒的書寫工具中,通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部分處使筆芯筒是可視的。在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的狀態下,通過從書寫工具的外套筒來視覺檢查筆芯筒而從書寫工具外側檢查筆芯信息和槽中筆芯的容量狀態是可能的。
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分由透明材料構成且由透明材料構成的該部分起到透鏡的作用。通過使用外套筒的部分的透鏡功能而能以放大狀態來從書寫工具外側檢查筆芯信息和槽中的容量狀態。
本公開內容涉及2006年3月20日提交的No.2006-77084號和2007年2月9日提交的2007-030886號日本專利申請所包括的主體內容,通過參照其整體而表述性地并入此處。
圖1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整體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筆芯筒的縱剖視圖。
圖3是盒的縱剖視圖。
圖4A是導向套筒的俯視圖,圖4B是導向套筒的剖視圖。
圖5A是橡皮容器的俯視圖,圖5B是橡皮容器的主視圖,圖5C是橡皮容器的剖視圖。
圖6是表示將圖1所示筆芯筒裝入自動鉛筆中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7是外套筒的主體的縱剖視圖。
圖8是主干連接體的縱剖視圖。
圖9是主干連接體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10A和圖10B是表示將筆芯筒與主干連接體連接的順序的剖視圖。
圖11表示裝入筆芯筒的自動鉛筆的另一側視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縱剖視圖。
圖13是圖12中所示的筆芯筒的分解圖。
圖14是圖12中所示的筆芯筒的分解縱剖視圖。
圖15是表示將圖12中所示筆芯筒裝入自動鉛筆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1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縱剖視圖。
圖17是圖16中所示筆芯筒的分解圖。
圖18是表示將圖16中所示筆芯筒裝入自動鉛筆的狀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將參照附圖進行描述。
圖1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整體圖,圖2是圖1中所示筆芯筒的縱剖視圖。
參照附圖,筆芯筒10包括盒12、襯墊13、導向套筒14以及容納作為棒狀物體的橡皮18的橡皮容器16。
盒12是圖3所示的中空圓筒,包括筆芯槽12a,在筆芯槽12a中央部分容納多個筆芯以用于補充或更換。盒12位于筆芯槽12a前側且具有可拆卸連接部12b,連接部12b具有比形成筆芯槽12a的部分小的直徑。收縮部分12c在孔中減小,形成于筆芯槽12a和可拆卸連接部12b之間的邊界處。襯墊13由彈性材料構成,被插入到可拆卸連接部12b端部以向收縮部分12c突出。襯墊13的中心孔13a在其自然狀態下比筆芯直徑小,在該狀態下,筆芯槽12a中沒有筆芯能夠通過中心孔13a且被阻止從可拆卸連接部12b離開。
用于阻止轉動的多個肋12d位于盒12的外周面。盒12還在筆芯槽12a的后側在周面上具有一對結合片12e以作為結合部分。結合片12e由形成于盒12周面上的U形槽12f包圍,從而能夠彈性地在徑向上位移。結合突起12g形成于結合片12e的內周面上。此外,螺旋槽12h形成于位于盒12的結合片12e后方的內周面上。
優選地,顯示部分12i上印刷有筆芯信息的一些項目,例如所容納筆芯的直徑、硬度和顏色,顯示部分12i位于盒12的外表面。這將有利于由使用者適當選擇筆芯筒10。
導向套筒14布置于盒12內以對應于上述盒12的結合部分12e和螺旋槽12h。如圖4所示,環形槽14a作為結合部分形成于導向套筒14前端的外周面中,結合片12e的結合突起12g與該環形槽14a的內側結合。該結合可使導向套筒14相對于盒12轉動但不能在軸向上相對于盒12移動。在軸向上延伸的一對導孔14b形成于導向套筒14的中心部分,徑向擴展的操作部分14c形成于導向套筒14的后端。布置于盒12外側的操作部分14c與盒12的后端表面接觸。
在將導向套筒14組裝到盒12中時,由于結合片12e允許彈性位移,所以當導向套筒14插入到盒12中時,導向套筒14能夠通過結合片12e的變形而容易地與盒12結合。此外,當在組裝后需要從盒12除去導向套筒14時,導向套筒14可通過使用夾具或類似工具來使結合片2e從外側在徑向上向外變形而容易地從盒12取下。因此,即使在組裝時裝載了錯誤種類或錯誤數量的筆芯且在將導向套筒14組裝到盒12中后發現錯誤,也可通過從盒12除去導向套筒14來改正錯誤。應該注意的是,取代將作為結合部分的結合片12e與作為結合部分的導向套筒14的環形槽14a結合,盒12的內周面和導向套筒14的外周面之間的形成為結合部分的環形凹肋和凸肋也可被結合,且將這些凹肋和凸肋安裝到一起能使導向套筒14可轉動地與盒12結合。
橡皮容器16布置于導向套筒14內以可在軸向上相對于導向套筒14滑動且可相對于盒12轉動。如圖5所示,橡皮容器16具有容納橡皮18底面的底部16a和從底部16a向后延伸以將橡皮18夾于其間的一對夾片16b。安裝于導向套筒14的導孔14b中的夾片16b可在導孔14b內軸向滑動。此外,外螺紋16c形成于夾片16b的外周面上,且旋入盒12的螺旋槽12h中。
盒12的螺旋槽12h、導向套筒14和橡皮容器16構成棒狀物體進給機構,該機構與筆芯筒10一體化。
圖6表示上述構成的筆芯筒10裝入自動鉛筆20中的狀態,自動鉛筆20是書寫工具。該自動鉛筆20具有外套筒22和構建于外套筒22內的筆芯進給機構24。
外套筒22包括主體30,螺紋連接于主體30頂端的頂部零件32和安裝于主體30的手握部分上的手握零件34。如圖7所示,用于阻止轉動的槽30a形成于主體30的內周面上。筆芯筒10的盒12的肋12d與這些槽30a的結合阻止盒12和外套筒22相對轉動。
筆芯進給機構24具有主干連接體36;筆芯主干38緊固并送出筆芯,其后端壓入主干連接體36中;主干環40,安裝于筆芯主干38的主干部分地外周側,可緊固筆芯主干38的主干部分;套筒42,限制主干環40的向后移動;主干彈簧44,位于套筒42和主干連接體36之間,促使主干連接體36和筆芯主干38向后;滑動體46,可移動地位于頂部零件32內;以及筆芯管48。
如圖8以放大比例所示,主干連接體36具有主干安裝孔36a,筆芯主干38的后端被壓入其中;筒安裝孔36b,筆芯筒10的盒12的可拆卸連接部12b可拆卸地連接到其上;以及筆芯進給孔36c,連通主干安裝孔36a和筒安裝孔36b以用于導引筆芯一個接一個地穿過。導引管37固定地插入到筆芯進給孔36c中。或者,該導引管37可與主干連接體36如圖9所示那樣一體化模鑄。
筆芯筒10和主干連接體36的連接通過將筆芯筒10的盒12的可拆卸連接部12b如圖10所示那樣插入到筒安裝孔36b中來完成。這使得可拆卸連接部12b的外周面的脊狀表面和筒安裝孔36b的內周面的脊狀表面互相嚙合以使盒12和主干連接體36互相結合。同時,導引管37被強迫插入襯墊13的中心孔13a中以擴大中心孔13a來能夠使筆芯槽12a中的筆芯通過中心孔13a和筆芯進給孔36c。以該方式,筆芯槽12a中的筆芯被進給到筆芯主干38。當要取出筆芯筒10時,這可通過將盒12拉出外套筒22而容易地完成。
當將筆芯筒10如上述般裝入自動鉛筆20中時,包括導向套筒14的操作部分14c的筆芯筒10后端部分從外套筒22的后端突出。當該筆芯筒10的后端部分被撞擊時,主干連接體36、筆芯主干38和主干環40與筆芯筒10一起向前移動,這導致眾所周知的筆芯進給以使得可在書寫中使用筆芯。
此外,當將要使用橡皮時,后端部分的操作部分14c轉動到外套筒22被固定的狀態。由于外套筒22和盒12被阻止相對轉動,所以與導向套筒14一體轉動的橡皮容器16相對于盒12轉動。然后,在橡皮容器16的外螺紋16c沿螺旋槽12h移動時,橡皮18伸出。當在另一方向上轉動操作部分14c時,橡皮18縮回到盒12中。
由于能以這種方式將橡皮18推出,所以可確保橡皮18在軸向上的足夠長度直到筆芯筒10需要更換,這使得筆芯和橡皮不需要在分別情況下更換。
如圖11所示,還可在外套筒22的主體30的部分上提供透明軸30’。如果該透明軸30’的位置與主體30內筆芯筒10的盒12的顯示部分12i的軸向位置對齊,則筆芯上信息和其它項目可方便地從外側甚至在裝入筆芯筒10后進行觀察。通過適當改變透明軸30’的壁厚并形成將透明軸30’的截面輪廓形成為多邊形以給予透明軸30’透鏡效果,盒12的顯示部分12i能以擴大比例更方便地顯示。或者,可以在外套筒22的部分上提供通孔以代替透明軸30’。
還可由透明樹脂來形成盒12的整個或部分以使其為透明軸。這使得可以從外側觀察筆芯槽12a中的筆芯并知道槽中筆芯的容納狀態及當前容納的筆芯數量,和更換筆芯筒10的需要。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縱剖視圖。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將被分別標以相同參考標記,且其描述將省略。
本實施例的筆芯筒50具有盒52、襯墊13、導向套筒43、螺旋套筒56和保持作為棒狀物體的橡皮18的橡皮容器16。
如圖13和圖14所示,盒52是中空圓筒,在其中心部分包括筆芯槽52a以容納用于補充或更換的多個筆芯。盒52在筆芯槽52a的前側具有可拆卸連接部52b,可拆卸連接部52b具有比形成筆芯槽52a的部分的直徑小的直徑。收縮部分52c在孔中減小,形成于筆芯槽52a和可拆卸連接部52b之間的邊界處。襯墊13由彈性材料構成,被從可拆卸連接部52b端部插入到其中以向收縮部分52c突出。
用于阻止轉動的多個肋52d位于盒52的外周面,以與用于阻止書寫工具20的外套筒22的主體轉動的槽30a嚙合。盒52在筆芯槽52a后側的內周面由多邊形孔部分52e構成,多邊形孔部分52e的截面輪廓是多邊形,環形凹肋52f在內周面形成為結合到多邊形孔部分52e后方的結合部分。
導向套筒54與多邊形孔部分52e和盒52的環形凹肋52f結合。因此,導向套筒54的前部外周面構成多邊形部分54a,多邊形部分54a的截面輪廓形成為多邊形,且環形凸肋54d在該多邊形部分54a后方的外周面形成為結合部分。該多邊形部分54a安裝到盒52的多邊形孔部分52e中,且環形凸肋54d與盒52的環形凹肋52f結合。該結合使得導向套筒54結合到盒52以至相對于盒52不能轉動也不能在軸向上移動。軸向延伸的一對導孔54d形成于導向套筒54的中心部分,且擴展直徑部分54c形成于導向套筒54的后端。
再有,一對結合片54e形成于導向套筒54的外周面上。結合片54e由形成于導向套筒54的周面上的U形槽54f包圍,從而能夠彈性在徑向上位移。
螺旋套筒56保持于導向套筒54的擴展直徑部分54c和結合片54e之間,其被布置于導向套筒54的外周側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但能相對于導向套筒54轉動。螺旋槽56a形成于螺旋套筒56的內周面上。
橡皮容器16位于導向套筒54中以可在軸向上相對于導向套筒54滑動并可相對于螺旋套筒56轉動。橡皮容器16的夾片16b安裝到導向套筒54的導孔54b中以能夠在導孔54中在軸向上滑動,同時,橡皮容器16的外螺紋16c旋入螺旋套筒56的螺旋槽56a中。
上述導向套筒54、橡皮容器16和螺旋套筒56構成與筆芯筒50一體的棒狀物體進給機構。
圖15表示上述構成的筆芯筒50裝入自動鉛筆20中的狀態,自動鉛筆20為書寫工具。該筆芯筒50能以與第一優選實施例相同的方式來安裝或除去。當將筆芯筒50裝入自動鉛筆20中時,導向套筒54的擴展直徑部分54c和螺旋套筒56的部分從外套筒22的后端突出。當該筆芯筒50的后端部分被撞擊時,主干連接體36、筆芯主干38和主干環40與筆芯筒50一起向前移動,這導致眾所周知的筆芯進給以使得可在書寫中使用筆芯。
此外,當將要使用橡皮時,后端部分的螺旋套筒56轉動到外套筒22被固定的狀態。由于外套筒22和盒52被阻止相對轉動且盒52和導向套筒54也被阻止轉動,所以與導向套筒54一體轉動的橡皮容器16相對于螺旋套筒56轉動。然后,在橡皮容器16的外螺紋16c沿螺旋槽56a移動時,橡皮18伸出。當在另一方向上轉動螺旋套筒56時,橡皮18縮回到螺旋套筒56中。
由于能以這種方式將橡皮18推出,所以可確保橡皮18在軸向上的足夠長度直到筆芯筒50需要更換,這使得筆芯和橡皮不需要在分別情況下更換。
在該優選實施例中,由于盒52和主干連接體36之間的結合力弱于盒52和導向套筒54之間的結合力,所以當將筆芯筒50從自動鉛筆20除去時,將筆芯筒50的導向套筒54向后拉可使整個筆芯筒50被拉出到外套筒22之外。
再有,當在筆芯槽52a中筆芯用完且將筆芯筒50拔出自動鉛筆20后橡皮18的剩余部分仍然可以使用時,通過施加較強的力以使結合部分分離來將盒52和導向套筒54互相脫離并僅剩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以使用剩余橡皮18。
圖1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筆芯筒的縱剖視圖。與上述實施例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將被分別標以相同參考標記,且其描述將省略。
本實施例的筆芯筒60具有盒62、襯墊13、導向套筒64、螺旋套筒66和保持作為棒狀物體的橡皮18的橡皮容器16。
如圖17所示,盒62是中空圓筒,在其中心部分包括筆芯槽62a以容納用于補充或更換的多個筆芯。盒62在筆芯槽62a的前側具有可拆卸連接部62b,可拆卸連接部62b具有比形成筆芯槽62a的部分的直徑小的直徑。收縮部分62c在孔中減小,形成于筆芯槽62a和可拆卸連接部62b之間的邊界處。襯墊13由彈性材料構成,被從可拆卸連接部62b端部插入到其中以向收縮部分62c突出。
用于阻止轉動的多個肋62d位于盒62的外周面,以與用于阻止書寫工具20的外套筒22的主體轉動的槽30a嚙合。盒62在筆芯槽62a后側的外周面形成有結合槽62e以作為結合部分。
螺旋套筒66與盒62的結合槽62e結合。因此,螺旋套筒66的前部外周面形成有結合突起66b以作為結合部,其與盒62的結合槽62e結合。該結合使得螺旋套筒66結合到盒62以至相對于盒62不能轉動及不能在軸向上移動。螺旋槽66a形成于螺旋套筒66的內周面且結合槽66c在螺旋槽66a的前側形成于螺旋套筒66的內周面。
導向套筒64從后部插入到螺旋套筒66中。結合管64a形成于導向套筒64的前端,在軸向上延伸的一對導孔64b形成于導向套筒64的中心部分處,直徑擴展的操作部分64c形成于導向套筒64的后端。操作部分64c可具有裝飾環65。在導向套筒64插入到螺旋套筒66中時,結合管64a適于與螺旋套筒66的結合槽66c結合。
導向套筒64的操作部分64c和結合零件64a與螺旋套筒66之間的結合允許導向套筒64被布置于螺旋套筒66的內周側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但可相對于導向套筒66轉動。
橡皮容器16位于導向套筒64中以可在軸向上相對于導向套筒64滑動并可相對于螺旋套筒66轉動。橡皮容器16的夾片16b安裝到導向套筒64的導孔64b中以能夠在導孔64中在軸向上滑動,同時,橡皮容器16的外螺紋16c旋入螺旋套筒66的螺旋槽66a中。
上述導向套筒64、橡皮容器16和螺旋套筒66構成與筆芯筒60一體的棒狀物體進給機構。
圖18表示上述構成的筆芯筒60裝入自動鉛筆20中的狀態,自動鉛筆20為書寫工具。該筆芯筒60能以與第一優選實施例相同的方式來安裝或除去。當將筆芯筒60裝入自動鉛筆20中時,導向套筒64的操作部分64c和螺旋套筒66的部分從外套筒22的后端突出。當該筆芯筒60的后端部分被撞擊時,主干連接體36、筆芯主干38和主干環40與筆芯筒60一起向前移動,這導致眾所周知的筆芯進給以使得可在書寫中使用筆芯。
此外,當將要使用橡皮時,后端部分的導向套筒64的操作部分64c轉動到外套筒22被固定的狀態。由于外套筒22和盒62被阻止相對轉動且盒62和螺旋套筒66也被阻止相對轉動,所以與導向套筒64一體轉動的橡皮容器16相對于螺旋套筒66轉動。然后,在橡皮容器16的外螺紋16c沿螺旋槽66a移動時,橡皮18伸出。當在另一方向上轉動操作部分64c時,橡皮18縮回到螺旋套筒66中。
由于能以這種方式將橡皮18推出,所以可確保橡皮18在軸向上的足夠長度直到筆芯筒60需要更換,這使得筆芯和橡皮不需要在分別情況下更換。
在該優選實施例中,由于盒62和主干連接體36之間的結合力弱于盒62和螺旋套筒66之間的結合力,所以當要將筆芯筒60從自動鉛筆20除去時,將筆芯筒60的螺旋套筒66向后拉可使整個筆芯筒60被拉出到外套筒22之外。
再有,當在筆芯槽62a中筆芯用完且將筆芯筒60拔出自動鉛筆20后橡皮18的剩余部分仍然可以使用時,通過施加較強的力以使結合部分分離來將盒62和導向套筒66互相脫離并僅剩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以使用剩余橡皮18。
雖然本發明的原理已結合具體實施例及其特別的改造形態在上面描述,但可以清楚理解的是,該描述僅是舉例的方式而不是限定本發明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筆芯筒,包括用于容納筆芯的槽且適于可拆卸地裝入書寫工具中以供給筆芯,其還包括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以用于通過轉動操作來將棒狀物體推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螺旋槽,形成于包括所述槽的盒的內周面上;導向套筒,配置于盒內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但能相對于盒轉動,并形成有軸向延伸的導孔;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所述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其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不能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轉動且導向套筒的一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導向套筒,結合到包括所述槽的盒上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且不能相對于盒轉動,并形成有在軸向上延伸的導孔;螺旋套筒,布置于導向套筒外周面上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但能相對于導向套筒轉動,并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所述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其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不能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轉動且螺旋套筒的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螺旋套筒,結合到包括所述槽的盒上以至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且不能相對于盒轉動,并在內周面形成有螺旋槽;導向套筒,布置于螺旋套筒內周面上以至不能在軸向移動但能相對于螺旋套筒轉動,并形成有在軸向上延伸的導孔;以及用于容納棒狀物體的容器,所述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其中,當筆芯筒裝入書寫工具時,盒不能相對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轉動且導向套筒的一部分從書寫工具突出以承受轉動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導向套筒與在包括槽的盒的周面上形成的結合部分相結合以被保持從而在盒內不能在軸向上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導向套筒與在包括槽的盒的周面上形成的結合部分相結合以被保持,從而在盒內不能在軸向上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筆芯筒,其中,所述螺旋套筒與在包括槽的盒的周面上形成的結合部分相結合以被保持,從而在盒內不能在軸向上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芯筒,其中,顯示部分位于筆芯筒的外周部分上,與容納于槽中的筆芯相關的筆芯信息顯示在該顯示部分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芯筒,其中,包括所述槽的盒的至少部分由使得槽的內部可視的透明材料構成。
10.一種書寫工具,其中裝入了權利要求8的筆芯筒,包括外套筒,其中通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部分使筆芯筒可視。
11.一種書寫工具,其中裝入了權利要求9的筆芯筒,包括外套筒,其中通過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部分使筆芯筒可視。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書寫工具,其中,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部分由透明材料構成且由透明材料構成的該部分構成透鏡。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書寫工具,其中,書寫工具的外套筒的至少部分由透明材料構成,且由透明材料構成的該部分構成透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保持足夠長度的棒狀物體且允許筆芯和棒狀物體同時更換的筆芯筒。筆芯筒包括用于容納筆芯的槽且適于可拆卸地裝入書寫工具中以供給筆芯,其還包括棒狀物體進給機構,以用于通過轉動操作來將棒狀物體推出。該棒狀物體進給機構可包括螺旋槽,形成于構成槽的盒的內周面上;導向套筒,位于盒內以不能在軸向上移動但能相對于盒轉動,并在軸向上形成有導孔;以及用于保持棒狀物體的容器,容器可滑動地安裝到導向套筒的導孔中且具有旋入螺旋槽的外螺紋。棒狀物體由容器保持。當將筆芯筒裝入自動鉛筆中時,盒不能相對于自動鉛筆的外套筒轉動,且導向套筒的一部分突出到自動鉛筆之外。
文檔編號B43K21/00GK101041313SQ20071008912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0日
發明者陰山秀平, 野口芳男 申請人:株式會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