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內(nèi)設置有中空的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上設置有注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頂部設置有注水箱和抽吸泵,所述注水箱的出口端與所述浮力球的注水口連接,所述浮力球的出水口與所述抽吸泵的進口端連接,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與所述注水箱的進口端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qū)⒏×Ξa(chǎn)生的原因與過程直接展示給學生,輔助教學的演示效果好,可以重復使用,有利于學生對浮力的物理現(xiàn)象的深刻理解。
【專利說明】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初中物理教學輔助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 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物理課程教學中,浮力現(xiàn)象是物理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液體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影響液體浮力因素始終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一般會通過物理浮力的實驗來輔助教學,通常都是采用在水箱內(nèi)設置可漂浮的物體,由于浮力產(chǎn)生過程的速率無法控制,導致現(xiàn)有實驗儀器無法將浮力產(chǎn)生過程和原因直觀顯示給學生,而且直接觀察也表達不形象,學生對其理解比較困難,造成較差的授課效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教學效果好的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內(nèi)設置有中空的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上設置有注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頂部設置有注水箱和抽吸泵,所述注水箱的出口端與所述浮力球的注水口連接,所述浮力球的出水口與所述抽吸泵的進口端連接,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與所述注水箱的進口端連接。
[0006]具體地,所述蓄水箱為透明蓄水箱。
[0007]進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下部開設有排水閥。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蓄水箱上部開設有加水口。
[0009]具體地,所述注水箱的出口設置有截止閥。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實用新型能夠?qū)⒏×Ξa(chǎn)生的原因與過程直接展示給學生,輔助教學的演示效果好,可以重復使用,有利于學生對浮力的物理現(xiàn)象的深刻理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_加水口,2-出水口,3-截止閥,4-注水箱,5-抽吸泵,6-排水閥,7-注水口,8-浮力球,9-蓄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蓄水箱9,蓄水箱9內(nèi)設置有中空的浮力球8,浮力球8上設置有注水口 7和出水口 2,蓄水箱9頂部設置有注水箱4和抽吸泵5,注水箱4的出口端與浮力球8的注水口 7連接,浮力球8的出水口 2與抽吸泵5的進口端連接,抽吸泵5的出口端與注水箱4的進口端連接。
[0016]如圖1所示,蓄水箱9為透明蓄水箱,蓄水箱9下部開設有排水閥6,蓄水箱9上部開設有加水口 1,注水箱4的出口設置有截止閥3。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打開截止閥3后,注水箱4由于受到位能的影響,注水箱4內(nèi)的液體逐漸流向浮力球的內(nèi)部,此時浮力球8內(nèi)逐漸充滿液體,重力增加而逐漸向下沉,將注水箱4的截止閥3旋緊關閉,啟動抽吸泵5,將浮力球8內(nèi)的液體逐漸抽吸至注水箱4,使得浮力球8逐漸浮起,說明此時蓄水箱3內(nèi)的水對浮力球8產(chǎn)生浮力大于重力,直觀形象的反應出浮力產(chǎn)生的過程,易于教學。
[0018]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和抽吸泵,所述蓄水箱內(nèi)設置有中空的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上設置有注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頂部設置有注水箱,所述注水箱的出口端與所述浮力球的注水口連接,所述浮力球的出水口與所述抽吸泵的進口端連接,所述抽吸泵的出口端與所述注水箱的進口端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為透明蓄水箱。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下部開設有排水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上部開設有加水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理教學用浮力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箱的出口設置有截止閥。
【文檔編號】G09B23/12GK203415143SQ201320533818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歐印廣 申請人:歐印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