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屬于集定位報警和學習功能于一身的農林院校野外實習用教學設備;該終端機包括機體,配置在機體表面的太陽能充電板,配置在機體內部的電路板,所述的太陽能充電板連接配置在電路板上為電路板供電的充電電池,所述的電路板包括主控制器,以及與主控制器連接的揚聲器、GPS定位模塊、GPRS網絡通信模塊、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RFID模塊和攝像頭;使用本實用新型終端機,在具有定位報警作用的同時,實現野外實習快速獲取實驗樣地的動植物生長信息等文字、圖片和視頻信息資料,不僅增強了學習內容的掌握便利性,而且增進學生對野外課程實習的興趣,是一種優秀的野外教學輔助設備。
【專利說明】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屬于集定位報警和學習功能于一身的農林院校野外實習用教學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野外實習教學內容多為認識學習少見或罕見植被的,由于天氣,環境以及生長季節制約,很難在有限次數的實習中對學習內容全面了解;以往教學多為教師口述或者根據植被旁樹立簡介標示由學生自行記錄,無法生動形象的展示植被的生長過程以及各時期形態等大量的信息內容。
[0003]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興起,GPS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二維碼掃描技術的普及,將上述技術予以結合,應用于學生野外實習中,用以快速獲取地理位置、實習課程及野外實習的動植物信息,成為可能。實習課程的移動信息化獲取與展現,將使使野外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擺脫了由野外植被生長周期長,生長地點不固定等不可控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野外教學模式的結合,使得教學體系更加完整,是農林高校野外實習的重要環節。
[0004]東北林業大學楊光等人申報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定位終端機》,申請號:201220552841.X,公開了一種具有定位報警功能的教學用終端機,然而,該終端機沒有結合現階段流行而成熟的射頻技術,二維碼掃描技術,因此其功能受到局限。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該終端學習裝置在具有定位報警作用的同時,實現野外實習快速獲取實驗樣地的動植物生長信息等文字、圖片和視頻信息資料,不僅增強了學習內容的掌握便利性,而且增進學生對野外課程實習的興趣,是一種優秀的野外教學輔助設備。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7]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包括機體,配置在機體表面的太陽能充電板,配置在機體內部的電路板,所述的太陽能充電板連接配置在電路板上為電路板供電的充電電池,所述的電路板包括主控制器,以及與主控制器連接的揚聲器、GPS定位模塊、GPRS網絡通信模塊、還包括與主控制器連接的頻段范圍在125KHz?134.2KHz之間的RFID模塊和攝像頭。
[0008]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所述的攝像頭分辨率為300W像素。
[0009]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側面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與主控制器連接。
[0010]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側面的按鍵,所述按鍵與主控制器連接。[0011]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外表面的卡子。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I)由于保留了現有技術中的GPS定位模塊、GPRS網絡通信模塊,因此具有定位的功能;由于保留了揚聲器,因此具有對危險區域報警的功能;
[0014]2)由于增加了 RFID模塊,因此可以自動感應有效范圍內的二維碼標識,自動獲取植物信息;由于增加了攝像頭,因此可以主動對二維碼標識進行成像,從網絡獲取更多的植物信息。不僅增強了學習內容的掌握便利性,而且增進學生對野外課程實習的興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基于二維碼掃描技術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基于二維碼掃描技術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內部電路連接示意圖。
[0017]圖中:1機體、2太陽能充電板、3電路板、4充電電池、5主控制器、6揚聲器、7 GPS定位模塊、8 GPRS網絡通信模塊、9USB接口、10按鍵、11卡子、12 RFID模塊、13攝像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本實施例的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如果I所示。該終端學習裝置包括機體1,配置在機體表面的太陽能充電板2,配置在機體內部的電路板3,所述的太陽能充電板2連接配置在電路板3上為電路板3供電的充電電池4,所述的電路板3包括主控制器5,以及與主控制器5連接的揚聲器6、GPS定位模塊7、GPRS網絡通信模塊8、還包括與主控制器5連接的頻段范圍在125KHz?134.2KHz之間的RFID模塊12和攝像頭13。采用125KHC134.2KHz的頻段作用在于用低頻信號不僅抗干擾能力強,而且有效防止高頻對人體的傷害。電路連接示意圖如圖2所示。
[0020]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所述的攝像頭13分辨率為300W像素,采用300W像素的攝像頭13的目的在于,如果像素過高,增加設備成本,像素過低,則二維碼會不清晰。
[0021]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側面的USB接口 9,所述USB接口 9與主控制器5連接。采用USB接口 9的設計目的在于將終端學習裝置所保留的歷史數據與計算機進行通信。
[0022]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側面的按鍵10,所述按鍵10與主控制器5連接。按鍵10的作用在于設置終端學習裝置。
[0023]上述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外表面的卡子11。卡子11的作用在于可以將該終端學習裝置卡在腰帶上。
[0024]在使用時,學生以手持形式持有機體1,GPS定位模塊7將學生的位置坐標通過GPRS網絡通信模塊8發射出去,當學生進入實習范圍時,系統將實習地點基本信息展現在顯示屏幕上;當學生進一步走近二維碼標地時,將通過RFID模塊12自動識別相應的二維碼牌,并通過揚聲器6發出提示;此時,學生可通過攝像頭13對二維碼進行掃描,當網絡連通情況下,二維碼解析的該動植物對應信息,通過GPRS網絡通信模塊8,將信息結果反饋到機體1,并展現在機體屏幕上;當無網絡環境下,自動調用機體I內部的SD卡設備,獲取存儲信息。
[0025]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RFID模塊12和攝像頭13,均為硬件設備,是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芯片。
【權利要求】
1.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包括機體(1),配置在機體表面的太陽能充電板(2),配置在機體內部的電路板(3),所述的太陽能充電板(2)連接配置在電路板(3)上為電路板(3)供電的充電電池(4),所述的電路板(3)包括主控制器(5),以及與主控制器(5)連接的揚聲器(6)、GPS定位模塊(7)、GPRS網絡通信模塊(8)、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主控制器(5)連接的頻段范圍在125KHz?134.2KHz之間的RFID模塊(12)和攝像頭(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攝像頭(13)分辨率為300W像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側面的USB接口(9),所述USB接口(9)與主控制器(5)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側面的按鍵(10),所述按鍵(10)與主控制器(5)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基于二維碼掃描的農林院校學生野外實習用終端學習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置在機體(I)外表面的卡子(11)。
【文檔編號】G09B5/00GK203444649SQ201320596877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李明澤, 周源 申請人:東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