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網背膠便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編網背膠便簽,包含多張相互疊置并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的紙片、多個分別涂布于所述紙片的下表面同一側端的膠粘層、一鋪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并具有多個網格的編網,及一將該編網粘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且與所述膠粘層位于同側的背膠。該編網可補強該背膠的結構并阻止該背膠破裂,使該便簽的耐用度及方便性提升。
【專利說明】編網背膠便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簽,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編網的編網背膠便簽。
【背景技術】
[0002]一般便簽的使用是將其置于容易突然接受到重要資訊的場所,例如辦公桌、電話桌等地方,以供使用者在緊急時將信息記載在該便簽的紙片上,并可在記載完后撕下該紙片將其貼置于其他場所以達到備忘及提醒的功效。
[0003]參閱圖1及圖2,一般的便簽I包含多個相互疊置的紙體單元11,及一用于結合所述紙體單元11的背膠單元12。每一紙體單元11包括多張相互疊置的紙片111,及多個分別涂布于相對應紙片111的底面一側端的膠粘層112。該背膠單元12粘設于所述紙體單元11的同一側并使所述紙體單元11的另一側可相互分離。
[0004]由于該背膠單元12強度不足,所以在頻繁的撕取紙片111、抽取位于中間位置的紙片111,或經常地觸碰到該背膠單元12的情況下,該背膠單元12容易由產生裂痕處逐漸破裂,導致所述紙體單元11容易如圖3所示地分離并脫落,造成使用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合強度高的編網背膠便簽。
[0006]本實用新型編網背膠便簽,包含:多張相互疊置并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的紙片、多個分別涂布于所述紙片的下表面同一側端的膠粘層、一鋪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并具有多個網格的編網,及一將該編網粘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且與所述膠粘層位于同側的背膠。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0008]較佳地,前述編網背膠便簽,其中所述紙片疊置區(qū)隔成多個紙體單元,每一紙體單元還包括一粘附于最下方的膠粘層上的保護紙。
[0009]較佳地,前述編網背膠便簽,其中該編網的網格的形狀為幾何形狀。
[0010]較佳地,前述編網背膠便簽,其中該編網的材質是選自于棉及尼龍其中之一。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結構強度較高的編網能防止該背膠破裂,提高該背膠的結合強度及便簽整體的耐用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說明一現(xiàn)有的便簽的一立體圖;
[0013]圖2是一局部側視剖面圖,用于輔助說明圖1,為了便于說明,圖中省略部分元件;
[0014]圖3是說明一背膠單元斷裂使該便簽的紙體單元相互分離的一示意圖;
[0015]圖4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編網背膠便簽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一流程圖;
[0016]圖5是說明該制造方法的一備料步驟及一第一裁切步驟的一示意圖;
[0017]圖6是說明該制造方法的一上膠步驟及一疊置切整步驟的一示意圖;
[0018]圖7是說明該制造方法的一粘網步驟及一編網切整步驟的一示意圖;
[0019]圖8是說明該制造方法的一編網背膠便簽的一立體圖;
[0020]圖9是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一立體圖;
[0021]圖10是用于輔助說明圖9的一側視剖面圖;
[0022]圖11是說明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兩相鄰的紙體單元展開的方式的一示意圖;及
[0023]圖12至18都是立體圖,說明在本較佳實施例中,一編網的多個網格的多種不同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5]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編網背膠便簽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制造方法,包含一備料步驟21、一第一裁切步驟22、上膠步驟23、一疊置切整步驟24、一粘網步驟25、一編網切整步驟26,及一第二裁切步驟27。
[0026]參閱圖4及圖5,在該備料步驟21中,準備一包括多張紙片32的紙疊31。每一紙片32具有一上表面321及一下表面322。在該第一裁切步驟22中,將該紙疊31裁切成適當尺寸。
[0027]參閱圖4及圖6,在該上膠步驟23中,將每一紙片32的下表面322的一側端涂布一膠粘層33。在該疊置切整步驟24中,將所述紙片32疊置使得所述膠粘層33是位于同一側且粘附于位于下方的紙片32的上表面321,再將所述紙片32裁切以使每一紙片32的位置及面積相同。
[0028]參閱圖4及圖7,在該粘網步驟25中,將一具有多個網格341的編網34拉緊并鋪設于該紙疊31的一側,并刷上一層背膠35將該編網34粘設于所述紙片32的端緣且與所述膠粘層33位于同側,再吹一分鐘的熱風將該背膠35吹干。要特別說明的是,該編網34是嵌設粘附于該背膠35,而使該背膠35填充于該編網34的所述網格341內,使該背膠35與該編網34產生一體式的效果,所以可補強該背膠35的結構強度并擋止裂痕,使得該背膠35不易產生破裂。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編網34的材質是選自于棉及尼龍其中之一,但不以此為限。在該編網切整步驟26中,將該編網34不平整處切齊。參閱圖4及圖8,在該第二裁切步驟27中,將該紙疊31裁切成多個編網背膠便簽3。
[0029]參閱圖9及圖10,為該編網背膠便簽3的另一實施方式,其制造方法與前述的差異為:在該疊置切整步驟24 (見圖4)中,可將所述紙片32疊置區(qū)隔成多個紙體單元36,再將多數(shù)保護紙37分別粘附于每一紙體單元36中位于最下方的膠粘層33上。其中,每一紙體單元36的紙片32可為不同的顏色以增加分類辨識度,借此讓使用者能方便地選擇不同顏色的紙片32使用,而該編網34的設置可以強化該背膠35的結構強度,使用者可挑選任意顏色的紙片32并抽離,或使相鄰的兩個紙體單元36如圖11所示地彎折展開,而不會使該背膠35因此發(fā)生斷裂,提升使用所述紙體單元36時的方便性。
[0030]另外,該編網34的網格341形狀可以是如圖9所示,也可以是如圖12至圖18所示的形狀。
[0031]在以下實驗例當中,將使用厚度為0.192毫米的背膠35及編網34來進行實驗。
[0032]實驗例一:
[0033]本實驗例中,將比較在相同的背膠厚度下,該編網背膠便簽3與一般的背膠便簽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0034]如表一所示,在背膠厚度同為0.192毫米下,該編網背膠便簽3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高于一般背膠便簽,換句話說,一般背膠便簽若要能承受相同的拉力,則所使用的背膠量將比該編網背膠便簽3多。
[0035]表一
[0036]
I編網背膠便簽I 一般背膠便簽~
拉力(公斤)64
[0037]實驗例二:
[0038]在本實驗例中,分別夾持固定該編網背膠便簽3的編網34及一般背膠便簽的背膠,接著以機器對該編網背膠便簽3及一般背膠便簽進行擺蕩測試,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擺蕩的角度為120度(最高位置與原位置的夾角),擺蕩的頻率為I分鐘140次,該編網背膠便簽3及一般背膠便簽的長度及寬度皆為3英寸。
[0039]如表二所示,該編網背膠便簽3在經過了 60分鐘的擺蕩測試下,所述紙片32皆未脫落,而一般背膠便簽在11分鐘時,紙片便脫落,顯示該編網背膠便簽3確實有較佳的結合強度及耐用度。
[0040]表二
[0041]
I紙片脫落時間(秒)
編網背膠便簽超過3600秒一般背膠便簽 660秒
[0042]綜上所述,借由該編網34可加強該背膠35的結合強度,讓使用者可抽離任一紙片32而不會使其他紙片32產生互相分離的情形,且由于該編網34可彎折,所以可將兩相鄰的紙體單元36往遠離彼此的方向彎折展開而不會使該背膠35發(fā)生斷裂,提升耐用性及方便性,且能降低背膠用量以減少重量及厚度,所以確實能達成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編網背膠便簽,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張相互疊置并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的紙片、多個分別涂布于所述紙片的下表面同一側端的膠粘層、一鋪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并具有多個網格的編網,及一將該編網粘設于所述紙片的端緣且與所述膠粘層位于同側的背膠;所述紙片疊置區(qū)隔成多個紙體單元,每一紙體單元還包括一粘附于最下方的膠粘層上的保護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網背膠便簽,其特征在于:該編網的網格的形狀為幾何形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網背膠便簽,其特征在于:該編網的材質是選自于棉及尼龍其中之一。
【文檔編號】B42D5/00GK203920079SQ201420221680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郭聰田, 劉仁榮, 蔡錦宗, 許村榮 申請人:聚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