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用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
背景技術: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人們學習了地理學,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構造以及各地區的環境差異。當地球遭遇自然災害或人類的嚴重破壞時,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文字或口頭介紹無法給學生直觀的表達這種變化的前后差異,使學生缺乏相應的立體感知和學習興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教具的傳統教學缺乏直觀表達和立體感知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包括底座,底座為六面體結構,底座的上表面為斜坡形,在底座的坡面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大小相同的沙土模塊、少量植被模塊和大量植被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還在于,
大量植被模塊的另外一側的底座上開設有空槽,空槽的外側安裝有抽插式的擋板,擋板高于底座上表面。
沙土模塊、少量植被模塊、大量植被模塊和空槽均低于底座表平面2cm~6cm。
底座坡面頂部的側板上設置有進水孔,進水孔的位置高于所述沙土模塊的上表面。
進水孔的直徑為1cm~5cm,進水孔的數量為2~8個。
底座上表面的坡度為5°~1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新穎獨特,能夠生動形象的演示地球受自然災害或人類嚴重破壞后的沙化的過程以及特征,大大便于學生對保護環境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的結構圖。
圖中,1.底座,2.進水孔,3.沙土模塊,4.少量植被模塊,5.大量植被模塊,6.擋板,7.空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為六面體結構,底座1的上表面為斜坡形,在底座1的坡面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大小相同的沙土模塊3、少量植被模塊4和大量植被模塊5。
大量植被模塊5的另外一側的底座1上開設有空槽7,空槽7的外側安裝有抽插式的擋板6,擋板6高于底座1上表面。
沙土模塊3、少量植被模塊4、大量植被模塊5和空槽7均低于底座1表平面2cm~6cm。
底座1坡面頂部的側板上設置有進水孔2,所述進水孔2的位置高于所述沙土模塊3的上表面。
進水孔2的直徑為1cm~5cm,進水孔2的數量為2~8個。
底座1上表面的坡度為5°~15°
本實用新型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演示的時候,將水從進水孔2引入,水沖刷沙土模塊3,大量的沙土會被帶入少量植被模塊4內,沙土水流過少量植被模塊4僅存少量的沙土會被帶入大量植被模塊5內,沙土水經過大量植被模塊5后最終流入空槽7內,抽掉擋板6,可以將空槽7內的水放出。
為了證明破壞植被對環境沙化造成的影響,可分別將少量植被模塊4和大量植被模塊5移除,觀察最終流入空槽7內的水的含沙土量,從而證明植樹造林對保護環境的重大意義。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接入進水孔2的水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機動調整,能更加真切的試驗處水量大小對環境的破壞程度。
本實用新型用于演示地球沙化的教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還達到了一個教具多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