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歷史水利機械演示教具。
背景技術:
歷史教學中會經常提到一些水利機械,如澆灌用的水車,以水車作為動力,進行碾米、磨面及鼓風的機械等。但是僅僅口述,不利于學生理解,也不能對古代人的生活形成直觀的印象。因此制作出一種能夠演示古代水利機械的教具,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學,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還可以作為玩具、展示品等展現古代的機械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歷史水利機械演示教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多樣,演示了古代水排、水力碾米機構、水力磨面機構和水力取水機構的工作原理,有利于學生對古代的水力機械和生產條件形成直觀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歷史水利機械演示教具,包括水車,水車連接有橫向轉軸,橫向轉軸連接有搖柄;水車下方設有第一水槽,水車上設有傾斜設置的取水筒;水車上部右側設有第二水槽,第一水槽與第二水槽通過水管連通;橫向轉軸上固定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嚙合第二齒輪,第二齒輪套設固定在豎向轉軸上,豎向轉軸連接有轉輪、石磨的轉動磨盤、碾子的轉軸;轉輪的偏心處連接有曲柄,曲柄鉸接風箱的推桿;轉輪連接在豎向轉軸的上端或下端。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曲柄通過軸銷與風箱的推桿鉸接。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轉輪連接在豎向轉軸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功能多樣,演示了古代水排、水力碾米機構、水力磨面機構和水力取水機構的工作原理,有利于學生對古代的水力機械和生產條件形成直觀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風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述和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歷史水利機械演示教具,包括水車1,水車1連接有橫向轉軸2,橫向轉軸2連接有搖柄3;水車1下方設有第一水槽4,水車1上設有傾斜設置的取水筒5;水車1上部右側設有第二水槽6,第一水槽4與第二水槽6通過水管7連通;橫向轉軸2上固定有第一齒輪8,第一齒輪8嚙合第二齒輪9,第二齒輪9套設固定在豎向轉軸10上,豎向轉軸10連接有轉輪13、石磨11的轉動磨盤111、碾子12的轉軸121;轉輪13的偏心處連接有曲柄14,曲柄14鉸接風箱15的推桿151;轉輪13連接在豎向轉軸10的上端或下端。
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動搖柄3帶動水車1轉動,模擬水對水車的沖力,取水筒5舀取第一水槽4中的水,到上方后倒入第二水槽6,然后再從第二水槽6返回第一水槽4,模擬水車取水。橫向轉軸2通過第一齒輪8和第二齒輪9帶動豎向轉軸10轉動,然后通過石磨11和碾子12演示水利碾米和磨面的操作。轉輪13通過曲柄14將圓周運動轉化為往復運動,進而帶動風箱15運動,模擬了古代水排的運作原理。
曲柄14通過軸銷16與風箱15的推桿151鉸接。
轉輪13連接在豎向轉軸10的上端。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