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書本上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上膠裝置。
背景技術:
膠訂機在裝訂印刷品時需要使用到上膠裝置,通過上膠裝置,膠訂機能夠印刷品上有一定厚度的膠漿。例如市場上的申請號為CN201010524345.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膠訂包本機的上膠裝置,它包括膠池、轉動地設置在膠池上的并且彼此平行的第一、第二上膠輥、樞軸設置在膠池上的并且與第一上膠輥相配合的用于控制第一上膠輥上的膠層厚度的第一刮膠板、同樣樞軸設置在膠池上的并且與第二上膠輥相配合的用于控制第二上膠輥上的膠層厚度的第二刮膠板和設置在膠池的一側的外壁上的用于驅使所述第一、第二上膠輥轉動的動力傳動機構,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膠池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第一上膠輥的側部樞軸設置有一第一擋膠桿和一第二擋膠桿,第一、第二擋膠桿彼此平行,并且均與所述的第一上膠輥貼觸。
刮板會給予上膠輥一個作用力,將涂覆在書脊上的膠水壓平,使得書脊上各處的膠水厚度相同。當上膠完畢后,工作人員需要對刮板上的膠水進行清除,防止膠水中的化學物質殘留在刮板的表面而造成腐蝕刮板,影響刮板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膠裝置,覆蓋件起到隔離膠水和刮板的目的,上膠完畢后將覆蓋件從刮板上撕下,膠水就不會殘留在刮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上膠裝置,包括上膠池,轉動連接于上膠池內的上膠輥,所述上膠池內設有抵觸于上膠輥的刮板,所述刮板接觸膠水一面設置有覆蓋件,所述刮板與覆蓋件之間設置有用于可拆卸連接覆蓋件的粘性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粘性帶具有粘性,起到將覆蓋件粘連到刮板上的目的,而覆蓋件具有隔離的作用,防止膠水接觸到刮板;同時當上膠完畢后,可以通過撕下覆蓋件從而達到省去清洗刮板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覆蓋件為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呈覆蓋刮板接觸膠水一面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聚酯薄膜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原料,采用擠出法制成厚片,再經雙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覆蓋在刮板上使得膠水不會透過接觸到刮板表面,從而達到隔離膠水和刮板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粘性帶為雙面膠,所述雙面膠粘合于刮板與聚酯薄膜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雙面膠是現實生活常用于將兩個物體粘連在一起的粘合材料,由于其成本低的特點,因此在節省成本的情況下能夠將聚酯薄膜較好地粘合在刮板上,防止聚酯薄膜在刮板上浮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聚酯薄膜邊緣向外延伸設有提耳。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耳突出設置在聚酯薄膜的邊緣,便于工作人員捏握,在上膠完畢后,工作人員可以提捏提耳,以聚酯薄膜的提耳處為起始點,從而容易將聚酯薄膜撕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刮板接觸膠水一面的兩側向上延伸均設有一安裝部,所述安裝部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于上膠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緊固件穿設安裝部固定連接于上膠池,從而實現達到刮板固定在上膠池上能夠對上膠輥進行刮膠處理,使得書本表面的膠水的厚度均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兩個安裝部之間形成有導流部,所述安裝部開設有沿導流部的導流方向的通槽,所述緊固件可拆卸連接于通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流部對膠水具有導流作用,便于膠水快速回流到上膠池內,設置通槽,緊固件能夠在通槽的內沿通槽的長度方向移動,從而實現調節刮板與將上膠輥的距離,達到上膠輥的表面膠水厚度的可以調節,從而針對不同的書本上有適合厚度的膠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膠池內固定連接有支撐臂,上膠輥轉動連接于支撐臂,所述支撐臂可拆卸連接有固定塊,緊固件可拆卸連接于固定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塊起到方便支撐臂連接刮板的目的,刮板不直接連接在支撐臂上,固定塊與刮板的接觸面積大,提高刮板工作時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主要通過在刮板上貼合一張帶有提耳的薄膜,當上膠完畢可以通過提耳將薄膜快速從刮板上取下,從而達到膠液不會附著在刮板上,省去了工作人員清洗刮板,有助于保存刮板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用于體現上膠池和上膠輥立體圖;
圖2為實施例用于體現刮板的立體圖;
圖3為實施例用于體現粘性帶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1、上膠池;2、支撐臂;3、上膠輥;4、固定塊;5、緊固件;6、刮板;61、安裝部;611、通槽;7、覆蓋件;71、提耳;8、粘性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上膠裝置,結合圖1和圖2所示,包括上膠池1,上膠池1內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由兩個呈對稱設置的支撐臂2構成,上膠池1內設置的上膠輥3轉動連接在兩個支撐臂2之間。
兩個支撐臂2一端均固定連接在上膠池1內,另一端均設置有支撐平臺,支撐平臺上通過螺栓可拆卸連接有一個長條形的固定塊4,固定塊4靠近端部的底面貼合在支撐平臺上,固定塊4的上表面為一個平整面。在固定塊4上靠近兩端的位置由上往下開設有螺紋孔。
固定塊4的上方設置有一塊長方形刮板6,采用鐵質金屬板作為刮板6,刮板6位于上膠輥3的一側且刮板6邊緣間隙配合于上膠輥3,刮板6的兩側向上延伸設有安裝部61 。
當上膠輥3表面粘附有膠水時,刮板6抵觸著上膠輥3表面的膠水能夠刮下一層膠水,從而達到上膠輥3表面的膠水的厚度均勻,達到上膠于書本上時,膠水的厚度相同。刮板6呈傾斜向下設置,上膠輥3上被刮板6刮下的膠水能夠從刮板6上回流到上膠池1中,重新被利用,提高膠水的利用率。
本實施例的刮板6的兩側向上延伸設置有安裝部61,兩個安裝部61之間形成有一個導流部,當刮板6將上膠輥3表面的膠液刮下后,膠液能夠從導流部上流入到上膠池1內。安裝部61上開設有豎直貫穿刮板6的通槽611,通槽611沿刮板6導流膠水方向設置,通槽611內穿設有緊固件5,在刮板6下方的固定塊4上開設有與緊固件5呈螺紋連接的螺紋孔。兩個緊固件5分別穿設刮板6兩側的安裝部61且其穿設端螺紋連接在螺紋孔內,緊固件5抵緊于安裝部61后實現刮板6固定連接在固定塊4上。刮板6接觸膠水一面即上表面設置有覆蓋件7,覆蓋件7主要用于釜蓋膠液流經的導流部上,采用帶有提耳71的聚酯薄膜作為覆蓋件7,結合圖2和圖3所示,刮板6與覆蓋件7之間設置有用于可拆卸連接覆蓋件7的粘性帶8,采用雙面膠作為粘性帶8,粘性帶8設置有兩條可將覆蓋件7左右兩側粘合在刮板6上,此時提耳71位于刮板6背離上膠輥3一側。當上膠完畢可以通過提耳71將薄膜快速從刮板6上取下,從而達到膠液不會附著在刮板6上,省去了工作人員清洗刮板6,有助于保存刮板6的目的。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