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全自動鉛筆可以自動出芯,當露出的鉛芯寫完后自然按動筆尖,可以使筆的內部裝置動作送芯,使用很方便。但是現在的全自動鉛筆內部都是使用二個分開的夾片夾合鉛芯,裝配不方便,需要調整的部件多,效率低,生產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簡單的全自動鉛筆夾芯機構。
本實用新型包括置于筆桿中夾合鉛芯的二個夾片,和夾片頭部位置對應的筆桿內壁處是前大后小的斜壁,滾珠置于筆桿的斜壁和夾片頭部之間滾動配合,二個夾片的尾部都連接在帶孔圓臺上,且二個夾片和帶孔圓臺是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簡單,二個夾片和帶孔圓臺是一體成型的,裝配方便迅速,減少了使用部件,生產效率高,可靠性好。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的主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夾片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夾片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二個夾片2置于筆桿1中夾合鉛芯6,和夾片2頭部位置對應的筆桿1內壁處是前大后小的斜壁,滾珠4置于筆桿1的斜壁和夾片2頭部之間滾動配合,二個夾片2的尾部都連接在帶孔圓臺5上,且二個夾片2和帶孔圓臺5是一體成型結構。
在使用過程中,鉛芯6是穿過帶孔圓臺5中心并被二個夾片2夾合,當滾珠4被推到筆桿1斜壁的窄口處,二個夾片2的頭部自然被相對夾緊,鉛芯6即被夾持固定。當滾珠4被推到筆桿1斜壁的寬口處,二個夾片2的頭部相對放松不夾持,鉛芯6即可被移動。
本實施例在每一夾片2的頭部上都設有凹槽3,凹槽3的底面是光滑曲面,滾珠4置于凹槽3中,這樣不僅裝配更加容易,而且滾珠4的滾動配合更穩定,不會錯位卡住,夾持力均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