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數字光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帶有自清掃裝置的LED背光源顯示墻。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屏幕清晰度的追求越來越高,都希望得到高清的屏幕。目前戶外的大多是傳統的LED顯示屏,清晰度低,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現在對于高清的追求。
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顯示組件深度尺寸足夠大的情況下通過直列式排布多顆LED來實現增強顯示背光的亮度和顯示背光的均勻性,因此,所需LED的數量多,照明成本高。目前戶外的顯示墻防護能力不強,縮短了顯示墻的使用壽命。另外戶外的顯示裝置一般比較高,而又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出現臟屏的現象,很難進行后期的清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帶有自清掃裝置的LED背光源顯示墻,能夠根據人為地設置進行自動的清掃屏幕,能夠保證顯示墻處于良好的工作環境下,延長其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帶有自清掃裝置的LED背光源顯示墻,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平臺,所述平臺上設有通過LED背光源模塊拼接在一起的顯示墻,顯示墻的周圍設有成長方體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前側面為顯示墻的顯示板,左右側面及后側面設有過濾網;內部設有排風扇,所述排風扇與控制器連接,同時控制器還與溫度傳感器和灰塵濃度傳感器連接;所述支撐架的后側頂部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連接,同時電機的輸出軸與轉軸連接,所述轉軸與光伏發電系統連接;所述光伏發電系統為所述控制器和排風扇供電;
所述顯示墻的左右兩側的支撐架的頂部分別設有電動伸縮桿,兩個電動伸縮桿的端頭之間連接清掃桿,所述清掃桿上設有朝向所述顯示板的清潔布,所述電動伸縮桿都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LED背光源模塊包括殼體,殼體內依次安裝有顯示板、濾光片和透光鏡,在殼體底部安裝有導電膠,在殼體后面安裝有電路板,在電路板上安裝有控制系統和LED,在透光鏡的背面設有傳導和反射光線的多個凸點,所述的凸點呈球冠狀且凸點的直徑從透光鏡的兩邊向中間逐漸增大。
所述支撐架的左右兩側還設有上下運動的電動卷簾門,所述電動卷簾門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所述LED均勻分布于電路板的四周。
所述顯示墻的頂部設有伸出的防水沿。
所述平臺上還設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與上水管連接,同時還通過吸水裝置與吸水管連接,所述吸水管與橫向設置在所述清掃桿上的噴水管連接,所述噴水管的噴頭朝向所述顯示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透光鏡兩邊的凸點的直徑最小,中間的直徑最大,在戶外這種長尺寸的顯示中,只需要少量的LED,就可實現增強顯示背光的亮度和顯示背光的均勻性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照明成本,實用性強。
2、本實用新型設有溫度傳感器和灰塵濃度傳感器,支撐架內的溫度太高或灰塵濃度太大時可以利用排風扇進行降溫和除塵,保證顯示墻工作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中,延長其使用壽命。
3、支撐架的兩側設有電動卷簾門,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硬件設計可以實現在灰塵濃度太大時將電動卷簾門放下,減少灰塵進入支撐架內,減少顯示墻的電子元器件受灰塵的影響。
4、顯示墻的頂部設有伸出的防水沿,可以減少雨水淋在顯示板上,不會在顯示板上形成斑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顯示墻干凈的作用。
5、通過電動伸縮桿的伸縮運動帶動清掃桿上下沿著顯示板運動,清掃桿上的清潔布就對顯示板進行清掃作用,可以實現自動的清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LED背光源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透光鏡和凸點的側面剖面圖;
其中,1.支架,2.平臺,3.顯示墻,4.支撐架,5.過濾網,6.電動卷簾門,7.防水沿,8.電機,9.轉軸,10.光伏發電系統,11儲水箱,12.電動伸縮桿,13.清掃桿,14.清潔布,15.上水管;
3.1.顯示板,3.2濾光片,3.3透光鏡,3.4導電膠,3.5電路板,3.6LED,3.7底座,3.3.1凸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帶有自清掃裝置的LED背光源顯示墻,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設有平臺2,所述平臺2上設有通過LED背光源模塊拼接在一起的顯示墻3,顯示墻3的周圍設有成長方體的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的前側面為顯示墻的顯示板,左右側面及后側面設有過濾網5;內部設有排風扇,所述排風扇與控制器連接,同時控制器還與溫度傳感器和灰塵濃度傳感器連接;所述支撐架的后側頂部設有電機8,所述電機8與所述控制器連接,同時電機8的輸出軸與轉軸9連接,所述轉軸9與光伏發電系統10連接;所述光伏發電系統10為所述控制器和排風扇供電;
所述顯示墻3的左右兩側的支撐架4的頂部分別設有電動伸縮桿12,兩個電動伸縮桿12的端頭之間連接清掃桿13,所述清掃桿13上設有朝向所述顯示板3.1的清潔布14,所述電動伸縮桿12都與所述控制器連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電動伸縮桿12上下伸縮帶動清掃桿上下運動,就帶動清潔布14對顯示板進行自動清掃??刂破鬟€可以與遙控器或者GSM模塊連接,通過遙控器或者GSM模塊對控制器進行控制,進行不定時的清掃?;蛘呖梢岳枚〞r功能間隔設定時間進行清掃。
如圖2所示,所述LED背光源模塊包括殼體,殼體內依次安裝有顯示板3.1、濾光片3.2和透光鏡3.3,在殼體底部安裝有導電膠3.4,在殼體后面安裝有電路板3.5,在電路板3.5上安裝有控制系統和LED3.6,在透光鏡3.3的背面設有傳導和反射光線的多個凸點3.3.1,如圖3所示,所述的凸點呈球冠狀且凸點的直徑從透光鏡的兩邊向中間逐漸增大。殼體由底座3.7組成,在底座3.7前面的內部依次設有顯示板3.1、濾光片3.2和透光鏡3.3,多個LED背光源模塊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屏。
所述支撐架4的左右兩側還設有上下運動的電動卷簾門6,所述電動卷簾門6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LED3.6均勻分布于電路板3.5的四周,現有技術中為了減少LED使用數量,只在電路板的兩邊分布,經過實踐表明這樣背光的亮度和均勻性并不是很好,所以本申請采用在電路板的四周都設有LED,以配合透光鏡的結構保證背光的亮度和均勻性。所述顯示墻3的頂部設有伸出的防水沿7。
如圖1所示,所述平臺2上還設有儲水箱11,所述儲水箱11與上水管15連接,同時還通過吸水裝置與吸水管連接,所述吸水管與橫向設置在所述清掃桿13上的噴水管連接,所述噴水管的噴頭朝向所述顯示板。通過上水管15向儲水箱內補充水,吸水裝置將從儲水箱內吸得水送到吸水管,再到噴水管,通過噴頭噴出水。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