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不干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干膠結構。
背景技術:
不干膠也叫自粘標簽材料,是以紙張、薄膜或特種材料為面料,背面涂有膠粘劑,以涂硅保護紙為底紙的一種復合材料,由于涂布技術有多種,致使不干膠材料形成有不同檔次,目前的發展方向是由傳統的輥式涂布、刮刀涂布向高壓流延涂布方向發展,以最大限度保證涂布的均勻感性,避免氣泡和針眼的產生,保證涂布質量,而流延布涂布在國內技術還未成熟,國內主要采用的是傳統輥式涂布,現有技術存在不干膠粘結性不強導致的脫膠和難剝離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干膠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技術存在不干膠粘結性不強導致的脫膠和難剝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不干膠結構,包括剝離體和底布體,所述底布體包括底紙,所述底紙背面印接涂印層,所述底紙正面粘合離型涂布層,所述剝離體包括面材,所述面材正面印結表面涂層,涂接面材背面的涂底層粘合于黏合劑層,所述剝離體經粘合于其涂底層的黏合劑層剝離式粘結于底布體。
所述涂印層為背涂層。
所述涂印層也可以為背印層。
所述黏合劑層包括黏合劑,所述黏合劑為淀粉黏合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專利采用所述底布體包括底紙,所述底紙背面印接涂印層,所述底紙正面粘合離型涂布層,所述剝離體包括面材,所述面材正面印結表面涂層,涂接面材背面的涂底層粘合于黏合劑層,所述剝離體經粘合于其涂底層的黏合劑層剝離式粘結于底布體,在生產加工時,將面材正面印結好圖案后,在背面涂上黏合劑,底紙正面粘合光面離型涂布,背面印接好圖案,最后將具有粘合劑的剝離體壓接粘合于底布體上,完成不干膠的制作,在使用時,可以將剝離體從底布體撕開即可,使得不干膠具有實用性;
2、本專利采用所述底紙正面粘合離型涂布層,離型紙又稱隔離紙、防粘紙、硅油紙,是一種防止預浸料粘連,又可以保護預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紙,因此具有使不干膠長期保持粘性的作用;
3、本專利采用黏合劑為淀粉黏合劑,有利于環境保護;
4、本專利采用所述底紙背面印接涂印層,所述面材正面印結表面涂層,由于不干膠的正反面都具有涂層,使得不干膠更美觀;
5、本專利采用簡單、實用,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不干膠結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1-剝離體,2-底布體,3-底紙,4-涂印層,5-涂布層,6-面材,7-表面涂層,8-涂底層,9-黏合劑層,10-背涂層,11-背印層。
實施例:
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不干膠結構,包括剝離體1和底布體2,所述底布體2包括底紙3,所述底紙3背面印接涂印層4,所述底紙3正面粘合離型涂布層5,所述剝離體1包括面材6,所述面材6正面印結表面涂層7,涂接面材6背面的涂底層8粘合于黏合劑層9,所述剝離體1經粘合于其涂底層8的黏合劑層9剝離式粘結于底布體2。
所述涂印層4為背涂層10。
所述涂印層4也可以為背印層11。
所述黏合劑層9包括黏合劑,所述黏合劑為淀粉黏合劑。
工作原理:
本專利通過所述底布體包括底紙,所述底紙背面印接涂印層,所述底紙正面粘合離型涂布層,所述剝離體包括面材,所述面材正面印結表面涂層,涂接面材背面的涂底層粘合于黏合劑層,所述剝離體經粘合于其涂底層的黏合劑層剝離式粘結于底布體,在生產加工時,將面材正面印結好圖案后,在背面涂上黏合劑,底紙正面粘合光面離型涂布,背面印接好圖案,最后將具有粘合劑的剝離體壓接粘合于底布體上,完成不干膠的制作,在使用時,可以將剝離體從底布體撕開即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不干膠粘結性不強導致的脫膠和難剝離的問題,具有實用性強、長期保持粘性、有利于環境保護、美觀、適用性強的有益技術效果。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