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及顯示裝置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97269閱讀:776來源:國知局
顯示面板、驅動方法及顯示裝置與制造工藝

本公開一般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應用于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種利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制成、在電流的驅動下產生的可逆變色來實現顯示的器件。現有的有機發光二極管按照驅動方式可分為無源驅動方式(Passive Matrix,PMOLED)和有源驅動方式(Active Matrix,AMOLED),在像素驅動電路中,與無源驅動方式比,有源驅動方式中的各個像素可以同時發光,降低了單個像素的發光亮度,彌補了無源驅動電路中需要提高有機發光二極管亮度的不足,降低了電路功耗,實現高分辨顯示,同時,有源驅動方式易于彩色化和實現大面積顯示。

有機發光二極管是電流型有機發光二極管,其發光由薄膜晶體管在飽和狀態下產生的電流所驅動,其亮度與通過的電流成正比。傳統的有源像素驅動電路通常在電路內部利用電路自身的結構實現對驅動晶體管的閾值補償。然而,有機發光二極管在長時間的工作下,其功耗、額定電流、工作電壓等參數都會發生改變,內部補償電路難以實現對有機發光二極管各工作參數的補償。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顯示裝置以及應用于上述顯示面板的像素驅動電路的驅動方法,以期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條數據信號線;與數據信號線交叉排布的掃描信號線,數據信號線與掃描信號線交叉限定出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子像素,各子像素均包含一像素驅動電路;外部補償電路,其中外部補償電路包括供電單元、采樣單元以及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外部補償電路與數據信號線連接,外部補償電路通過數據信號線將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傳輸至各像素驅動電路;像素驅動電路包括驅動晶體管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供電單元用于向驅動晶體管和/或有機發光二極管提供電流信號;采樣單元基于供電單元提供的電流信號,采集驅動晶體管和/或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信號,并與預先存儲的驅動晶體管的特性曲線和/或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特性曲線進行比較,確定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以及遷移率和/或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基于采樣單元確定的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以及遷移率和/或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產生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并提供至像素驅動電路。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驅動如上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顯示面板包括用于補償像素驅動電路的外部補償電路,發光控制信號線以及檢測信號線,外部補償電路包括供電單元、采樣單元、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像素驅動電路包括數據寫入單元、閾值補償單元、發光控制單元,該方法包括:

在閾值偵測階段,供電單元分時向驅動晶體管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提供電流信號,采樣單元分別采集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兩端的電壓,并基于供電單元傳輸的電流值,分別確定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遷移率和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基于采樣單元確定的閾值電壓、遷移率和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確定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在數據寫入階段,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向數據信號線傳輸補償后的數據信號,數據寫入單元基于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將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的柵極,像素驅動電路完成數據寫入;在發光階段,數據寫入單元基于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截止,發光控制單元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傳輸的信號導通,驅動晶體管向有機發光二極管提供發光電流,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光。

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顯示面板。

按照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案,通過在顯示面板上設置外部補償電路,可以對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和有機發光二極管兩端的電壓進行補償,并將差值信號設置于數據信號中,并通過數據信號傳輸線傳輸至像素驅動電路,在提高像素驅動電路的驅動能力的同時,提高了顯示面板的顯示精度。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像素驅動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個像素驅動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4a-圖4b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像素驅動電路的工作時序圖;

圖5a-圖5g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像素驅動電路在各工作階段的示意性等效結構圖;

圖6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的一個流程圖;

圖7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發明,而非對該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發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其示出了本申請的一個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顯示面板100包括顯示區域a和顯示區周圍的非顯示區。在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a設置有N條數據信號線DL,該數據信號線DL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顯示面板100的顯示區還設置有與數據信號線DL交叉排布的掃描信號線SCAN,其中掃描信號線SCAN沿第二反向y延伸,數據信號線DL與掃描信號線SCAN之間相互交叉以限定出呈陣列排布的多個子像素11,在每一個子像素11中均包含有一個有機發光二極管來進行發光顯示。在子像素11之中還設置有像素驅動電路,該像素驅動電路中設置有驅動晶體管用于提供上述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光所需要的電流信號。

在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100的非顯示區還設置有外部補償電路12,外部補償電路12用于向像素驅動電路提供電流信號和電壓信號,并采集像素驅動電路中驅動晶體管的電壓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并基于上述電流信號和采集到的電壓生成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外部補償電路12與數據信號線DL電連接,并通過數據信號線DL將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傳輸至顯示區域a各子像素11中的像素驅動電路。

在本實施例中,外部補償電路12包括供電單元121、采樣單元122以及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供電單元121中可以設置有電流源、電壓源等可以產生電流信號或電壓信號的電源來輸出電流信號,該電流信號可以通過數據信號線DL傳輸至像素驅動電路,并作用于上述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輸入端以及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基于供電單元121提供至像素驅動電路的電流信號,采樣單元122通過數據信號線DL采集像素驅動電路中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陽極與陰極之間的電壓信號以及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與第二端之間的電壓信號。在采樣單元122中還可以設置有加法器,可以將與同一條數據信號線DL相連接的多個像素驅動電路中采集到的各電壓進行求和運算并求取平均值。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基于采樣單元122采集的像素驅動電路的信號,產生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并通過數據信號線DL傳輸至各像素驅動電路。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外部補償電路12中還可以設置有模數轉換器,模數轉換器可以將采樣單元122采集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將該數字信號傳輸至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

可選地,顯示面板100上還設置有第一開關單元K1、第二開關單元K2以及第三開關單元K3。第一開關單元K1包括多個第一開關,各第一開關連接在供電單元121和數據信號線DL之間,并且各第一開關與數據信號線一一對應連接。第一開關單元K1響應于其控制端A1的信號,將供電單元121產生的信號傳輸至各數據信號線DL。第二開關單元K2包括多個第二開關,各第二開關連接在采樣單元122和數據信號線DL之間,并且各第二開關與數據信號線DL一一對應連接。第二開關單元響應于其控制端A2的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的信號傳輸至采樣單元122。第三開關單元K3包括多個第三開關,各第三開關連接在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和數據信號線DL之間,并且各第三開關與數據信號線DL一一對應連接。第三開關單元K3響應于其控制端A3的信號,將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產生的信號傳輸至數據信號線DL。在這里,第一開關單元K1中的各開關可以為多個第一晶體管,第二開關單元K2中的各開關可以為多個第二晶體管,第三開關單元K3中的各開關可以為多個第三晶體管。

本實施例通過在顯示面板上設置外部補償電路來對像素驅動電路中的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遷移率進行補償以及對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老化進行補償,可以同時實現對驅動晶體管和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補償,提高了顯示面板亮度的均一性,提升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以下結合圖2-圖3對本申請的像素驅動電路的結構進行具體的闡述。

繼續參考圖2,其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顯示面板的像素驅動電路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包括掃描信號線SCAN、數據信號線DL、發光控制信號線EM、檢測信號線SEN、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以及第二電源電壓信號線V2。其中,掃描信號線SCAN與數據信號線DL限定出多個子像素,每個子像素中均包含一個像素驅動電路200。

在本實施例中,像素驅動電路200包括數據寫入單元201、閾值補償單元202、存儲單元203、發光控制單元204、驅動晶體管DT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在這里,驅動晶體管DT包括三個端口,即柵極、第一極以及第二極,其中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連接。

數據寫入單元201與數據信號線DL和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連接,并與掃描信號線SCAN電連接,數據寫入單元201基于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

閾值補償單元202與數據信號線DL和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連接,并與檢測信號線SEN連接。閾值補償單元202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

存儲單元203與第一電源電壓V1以及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連接,存儲單元203用于存儲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的信號。

發光控制單元204連接在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之間,并與發光控制信號線EM電連接。發光控制單元204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EM傳輸的信號,控制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發光。

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與發光控制單元204連接,陰極連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信號線V2。

在這里,像素驅動電路200的外部閾值補償通過獨立于像素驅動電路200之外的閾值補償電路來進行補償。外部閾值補償階段又可分為驅動晶體管DT的閾值補償階段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信號補償階段。

在驅動晶體管DT的外部閾值補償階段:

在數據寫入階段,圖1中的供電單元121向數據信號線DL傳輸信號,數據寫入單元201基于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掃描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閾值補償單元202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檢測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

在閾值電壓偵測階段,圖1中所示的采樣單元122采集數據信號線DL的信號以確定驅動晶體管DT的閾值。

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信號補償期間:

在數據寫入階段,圖1中的供電單元121向數據信號線DL傳輸電流信號,閾值補償單元202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信號,發光控制單元204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EM傳輸的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

在電壓偵測階段,圖1中的采樣單元122采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的電壓信號,并根據圖1中供電單元121提供的電流信號,確定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

圖1中的采樣單元122基于驅動晶體管DT的閾值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確定像素驅動電路200的數據信號補償電壓。

由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通過采集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電壓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的電壓,從而可以確定在某一時刻像素驅動電路200的驅動晶體管閾值電壓、遷移率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并通過外部電路對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遷移率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老化進行補償,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繼續參考圖3,其示出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個像素驅動電路的示意性結構圖。

與圖3所示的實施例類似,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同樣包括掃描信號線SCAN、數據信號線DL、發光控制信號線EM、檢測信號線SEN、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以及第二電源電壓信號線V2。像素驅動電路300同樣包括數據寫入單元301、閾值補償單元303、存儲單元303、發光控制單元304、驅動晶體管DT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

此外,圖3中,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連接。數據寫入單元301連接在數據信號線DL與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之間,并基于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第一掃描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閾值補償單元303連接在數據信號線DL與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之間,并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檢測信號,將數據信號線DL上傳輸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存儲單元303與第一電源電壓V1以及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連接,用于存儲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的信號。發光控制單元304連接在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之間,并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EM傳輸的發光控制信號,控制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發光。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與發光控制單元304連接,陰極連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信號線V2。

與圖2所示的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對數據寫入單元301、閾值補償單元303、存儲單元303以及發光控制單元304的結構進行了具體的說明。

本實施例中,數據寫入單元301可包括第一晶體管T1,第一晶體管T1的柵極與掃描信號線SCAN連接,第一晶體管T1的第一極與數據信號線DL連接,第一晶體管T1的第二極與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連接。

閾值補償單元302包括第二晶體管T2,第二晶體管T2的柵極連接至檢測信號線SEN,第二晶體管T2的第一極與數據信號線DL連接,第二晶體管T2的第二極連接至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

存儲單元303包括存儲電容器C,存儲電容器C的一端連接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存儲電容器C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

發光控制單元304包括第三晶體管T3,第三晶體管T3的柵極連接至發光控制信號線EM,第三晶體管T3的第一極連接至驅動晶體管DT的第二極,第三晶體管T3的第二極連接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圖3所示的第一晶體管T1、第二晶體管T2、第三晶體管T3、以及驅動晶體管DT均可以為薄膜晶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盡管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晶體管T1、第二晶體管T2、第三晶體管T3、以及驅動晶體管DT均為PMOS晶體管,但這僅是示意性的。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需要來設置晶體管的類型。此外,在像素驅動電路中采用同一類型的晶體管,可以同時制作該驅動電路中的晶體管,從而簡化驅動電路的制作工序。

通過本實施例的像素驅動電路,將數據寫入單元301的第一晶體管T1與閾值補償單元302的第二晶體管T2的第一極均連接至數據信號線DL,可以實現像素驅動電路的外部閾值補償。

請繼續參考圖4a-圖4b,其示出了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在個階段的工作時序。

圖4a示出了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在閾值補償階段的工作時序,圖4b示出了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在顯示階段的工作時序。圖5a-圖5f示出了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在各個工作階段的等效電路。結合圖1、圖5a-圖5f,以第一晶體管T1、第二晶體管T2、第三晶體管T3以及驅動晶體管DT均為POMS晶體管為例,來描述對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進行驅動的工作原理。

請參考圖4a和圖5a。在第一階段4T1,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低電平信號至第一晶體管T1的柵極,檢測信號線SEN傳輸低電平信號至第二晶體管T2的柵極,此時第一晶體管T1與第二晶體管T2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在其控制端A1的控制下導通,第二開關單元K2以及第三開關單元K3截止,此時外部補償電路120的供電單元121將固定的電流信號Ia傳輸至與其相連接的數據信號線DL,數據信號線DL將此信號經過第一晶體管T1以及第二晶體管T2傳輸至像素驅動電路的第一節點N1以及第二節點N2,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和第二極。此時,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流Ids=Ia。由于數據信號線DL上的信號由供電單元121內部的電流源提供,則在節點N1與節點N2兩端電壓一直在發生變化,待供電單元121偵測到節點N1相對于參考電位的電壓不再改變時,第一開關單元K1截止,接著進入下一個階段。

在第二階段4T2,請參考圖4a和圖5b。此時,第一晶體管T1與第二晶體管T2分別響應于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高電平信號以及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高電平信號而關斷。第二開關單元K2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與第三開關單元K3截止,與數據信號線DL連接的外部補償電路120中采樣單元122采集數據信號線DL上的電壓信號,而此電壓信號為上一周期達到飽和的節點N1相對于參考電位的電壓值,記為Va。

第三階段4T3的工作時序與第一階段4T1的工作時序相同,具體工作方式參考第一階段4T1,此時供電單元121向像素驅動電路的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提供電流Ib,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流Ids=Ib。

第四階段4T4的工作時序與第二階段4T2的工作時序相同,具體工作方式參考第二階段4T2,此時采樣單元122采集到數據信號線DL上的電壓信號,也即節點N1在第三階段4T3達到飽和時其相對于參考電位的電壓值,記為Vb。

第五階段4T5,請參考圖4a和圖5c。此時,第一晶體管T1在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低電平信號的控制下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導通,供電單元121將其內部的電壓源產生的高電平信號傳輸至數據信號線DL,并將此數據信號線傳輸至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以使驅動晶體管DT高電位截止。

第六階段4T6,請參考圖4a和圖5d。此時,第二晶體管T2在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低電平信號的控制下導通,第三晶體管T3在發光控制信號線傳輸的低電平信號的控制下導通。此時,第一開關單元K1導通,第二開關單元K2以及第三開關單元K3截止,外部補償電路120中的供電單元121向數據信號線DL傳輸電流信號I1,該電流信號I1經過與數據信號線DL連接的第二晶體管T2、以及第三晶體管T3傳輸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陽極。

第七階段4T7,請參考圖4a和圖5e。此時,第二晶體管T2和第三晶體管T3仍保持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與第三開關單元K3截止,第二開關單元K2在其控制端A2的控制下導通。外部補償電路120的采樣單元122此時采集有機發光二極管OELD兩端的電壓,并且將采集到的電壓記為V1。

第八階段4T8,此階段的工作時序與第六階段4T6的工作時序相同。具體工作方式參考第六階段4T6,此時供電單元121向像素驅動電路的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提供電流I2。

第九階段4T9,此階段的工作時序與第七階段4T7的工作時序相同,具體工作方式參考第七階段4T7,此時采樣單元122采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的電壓,并且將采集到的電壓記為V2。

采樣單元122根據第一階段4T1-第四階段4T4確定的兩組數據,一組數據為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流Ia以及與其對應的第一節點也即柵極節點N1相對于參考電位的電壓Va;另一組數據為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流Ib以及與其對應的第一節點也即柵極節點N1相對于參考電位的電壓Vb,根據公式Ids=k(Vgs-Vth)2,其中,k表示由遷移率、寄生電容和溝道長度確定的常數,Ids為驅動晶體管DT的第一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流,Vgs為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壓,Vth為驅動晶體管DT的閾值電壓。在此,Ids=Ia,Vgs=V1-Va,或者Ids=Ib,Vgs=V1-Vb,V1為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產生的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確定此時驅動晶體管DT的常數K以及閾值電壓Vth。將此時的驅動晶體管的特性曲線與預先存儲在顯示面板上的驅動晶體管DT的特性曲線進行對比,確定需要補償的閾值電壓Vth以及遷移率的變化量。

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多次重復第六階段4T6以及第七階段4T7的工作,以獲得多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電流Ik以及與電流相對應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的電壓Vk。根據第六階段4T6-第九階段4T9得到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電流I1、I2、…Ik,以及分別與上述電流相對應的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兩端的電壓V1、V2、…Vk,確定此時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其中上述電流密度為流過有機發光二級管的單位面積內的電流。將上述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與預先存儲在顯示面板上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進行對比,確定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需要補償的電壓。

根據采樣單元122確定的驅動晶體管DT的閾值電壓Vth、遷移率的變化量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兩端的需要補償的電壓來確定數據信號的補償電壓,并將此補償電壓通過模數轉換器轉換成補償數據。

請繼續參看圖4b和圖5f,在發光顯示階段DT1,第一晶體管T1在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低電平信號的控制下導通,第二晶體管T2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高電平信號而截止,第三晶體管T3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EM傳輸的高電平信號而截至。第三開關單元K3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以及第二開關單元K2截止。數據信號產生單元123將被調制數字視頻數據RGB轉換成數據電壓,并將數據電壓提供至數據信號線DL。驅動晶體管DT的遷移率的變化差異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變化的差異被反映在數據電壓中,該數據電壓施加至像素驅動電路的第一節點N1。

請繼續參看圖4b和圖5g。在發光顯示階段DT2,第三晶體管T3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EM傳輸的高電平信號導通,第一晶體管T1基于掃描信號線SCAN傳輸的高電平信號截至,第二晶體管T2基于檢測信號線SEN傳輸的高電平信號而截至。第三開關單元K3導通,第一開關單元K1以及第二開關單元K2截止。此時,第一節點N1的電位保持在數據電壓。此時,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中流動的驅動電流Ioled如下公式所示:

Ioled=k(Vgs-Vth)2=k(V1-Vdata-Vth)2

其中k表示由遷移率、寄生電容和溝道長度確定的常數,并且Vgs表示在驅動晶體管DT的柵極與第二極之間的電壓,V1為第一電源電壓信號線V1產生的電壓,Vdata為上述數據電壓,Vth為晶體管DT的閾值電壓。如上詳細所述,由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變化的差異以及驅動晶體管DT的變化的差異被反映在數據電壓Vdata中,所以根據本發明的驅動電流Ioled不取決于這些變化的差異。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對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顯示面板包括用于補償如圖3所示的像素驅動電路的外部補償電路,掃描信號線、發光控制信號線以及檢測信號線,外部補償電路包括供電單元、采樣單元、數據信號產生單元;本實施例的像素驅動電路包括數據寫入單元、閾值補償單元、發光控制單元、驅動晶體管、發光二極管,具體參見圖6,如圖6所示,像素驅動電路的補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601,在閾值偵測階段,供電單元分時向驅動晶體管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提供電流信號,采樣單元分別采集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以及有機發光二極管兩端的電壓,并基于供電單元傳輸的電流值,分別確定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遷移率和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基于采樣單元確定的閾值電壓、遷移率和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確定補償后的數據信號。

步驟602,在數據寫入階段,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向數據信號線傳輸補償后的數據信號,數據寫入單元基于掃描信號線上的信號將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的柵極,像素電路完成數據寫入。

在本步驟中,數據信號產生單元將閾值補償階段確定的補償后的數據信號傳輸至數據信號線,數據寫入單元在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導通,閾值補償單元和發光單元均截止,數據寫入單元將數據信號線上的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的柵極,像素驅動電路完成數據寫入。

步驟603,在發光期間,數據寫入單元基于掃描信號線上的信號截止,發光控制單元基于發光控制信號線上的信號導通,驅動晶體管向有機發光二極管提供發光電流,有機發光二極管發光。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的實現方式中,上述閾值偵測階段還可以包括第一偵測階段,第一偵測階段包括第一電流傳輸子階段和閾值電壓偵測子階段。

在第一電流傳輸子階段,供電單元向數據信號傳輸線傳輸電流信號,數據寫入單元在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導通,將數據信號線上傳輸的電流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的柵極,閾值補償單元在檢測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導通,將數據信號線上的電流信號傳輸至驅動晶體管的第二極。

在閾值電壓偵測子階段,數據寫入單元和閾值補償單元分別基于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和檢測信號線傳輸的信號截止,采樣單元采集數據信號線上的電壓信號。

多次重復第一電流傳輸子階段和閾值電壓偵測子階段,采樣單元根據供電單元傳輸的電流信號以及采集到的電壓信號,并與預先存儲在顯示面板的存儲電路中的晶體管的特性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晶體管的閾值電壓。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的實現方式中,上述閾值偵測階段還可以包括第二偵測階段,第二偵測階段包括第二電流傳輸子階段和電壓偵測子階段。

在第二電流傳輸子階段,供電單元向數據信號線傳輸電流信號,數據寫入單元在掃描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截止,閾值補償單元在檢測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導通,發光控制單元在發光控制信號線傳輸的信號的控制下導通,數據信號線上的電流信號傳輸至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陽極。

在電壓偵測子階段,采樣單元采集數據信號線上的電壓信號,也即有機發光二極管兩端的電壓信號。

多次重復第二電流傳輸子階段和電壓偵測子階段,采樣單元基于供電單元傳輸的多個第二電流信號以及采集到的有機發光二極管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的多個電壓值,確定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并與預先存儲的電流密度-電壓特性曲線進行對比,確定有機發光二極管的電壓變化量。

本申請的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驅動方法,可以通過外部補償電路對像素驅動電路的驅動晶體管進行閾值補償,也可以對有機發光二極管的老化進行補償,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精度。

如圖7所示,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如圖1描述的有機發光顯示面板。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700能用于例如智能電話、平板終端、便攜電話終端、筆記本類型的個人計算機、游戲設備等各種裝置。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明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發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西县| 丰顺县| 陆良县| 疏勒县| 乌鲁木齐市| 蚌埠市| 望城县| 抚远县| 牙克石市| 贵港市| 应城市| 滨海县| 张家川| 永仁县| 民权县| 方山县| 康保县| 吉隆县| 晋江市| 湾仔区| 卢湾区| 平凉市| 兖州市| 赞皇县| 桂平市| 嘉义县| 荥阳市| 都安| 铜鼓县| 斗六市| 珲春市| 石屏县| 鄂托克前旗| 太仆寺旗| 滨州市| 扎囊县| 安达市| 明溪县| 墨脱县| 方山县| 通榆县|